裁判外紛爭解決機製在行政法領域之適用

裁判外紛爭解決機製在行政法領域之適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行政法
  • 裁判外紛爭解決
  • 替代性糾紛解決機製
  • ADR
  • 行政程序
  • 公共管理
  • 法治
  • 爭議解決
  • 行政訴訟
  • 政策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裁判外紛爭解決之議題,在民事訴訟領域中討論已久,惟在行政法領域中仍屬嶄新之議題。本書編者對此議題略有研究,以所著拙文「法治國圖像變遷下司法權功能之再探討」拋磚引玉。再由德國佛萊堡大學Würtenberger教授及斯拜耳行政大學Ziekow教授從比較法觀點,分彆以「行政及調解程序中之接受度管理」及「公法領域中調解的法治國界限」為題,剖析德國理論發展及現況。再由前德國佛萊堡行政法院von Bargen院長,以「德國行政訴訟上法官調解製度」為題,分析德國實務上之發展及現況。盛子龍、張桐銳及王服清三位教授分彆以「租稅法上和解契約與非正式協商」、「公務人員保障法上調處製度之檢討」及「論『訴訟外紛爭解決機製』在環境法領域之運用」為題,從租稅法、公務員法及環境法之領域,探討此一議題在我國之發展及現況。期待本書能為我國傳統行政法學之發展帶來新觀念,為步履瞞珊的司法改革行動注入活水。
好的,這是一份關於《裁判外紛爭解決機製在行政法領域之適用》的圖書簡介。 --- 圖書名稱:裁判外紛爭解決機製在行政法領域之適用 圖書簡介 本書深入探討瞭在當代行政法實踐中,裁判外紛爭解決機製(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 ADR)——主要包括調解、仲裁、和解以及其他非訴訟程序——在解決行政爭議方麵的理論基礎、實踐應用及未來發展趨勢。本書旨在為法律學者、政府部門工作人員、律師以及對行政法與爭議解決感興趣的讀者,提供一個全麵而深入的分析框架。 第一部分:理論基石與背景構建 本書首先厘清瞭行政爭議的特性及其在傳統司法救濟體係下麵臨的挑戰。行政爭議的復雜性不僅在於其涉及的公共利益與私權利的平衡,還在於其背後蘊含的權力行使的閤法性與效率問題。傳統訴訟程序雖然是維護法治的最後防綫,但其周期長、成本高、對抗性強等特點,在應對日常行政管理中的大量、快速、專業性強的爭議時,顯得力不從心。 在此背景下,本書係統梳理瞭裁判外紛爭解決機製的起源、發展及其核心價值。我們著重分析瞭ADR理念如何從私法領域逐步滲透並影響到具有公權力色彩的行政領域。理論上,ADR強調當事人的自治性、靈活性、保密性以及對實體性解決方案的聚焦,這些特質與現代行政管理追求的“善治”(Good Governance)理念高度契閤。本書詳細論述瞭行政法領域適用ADR的閤法性基礎,探討瞭如何在維護行政權威與保障公民權利之間找到平衡點。 第二部分:主要機製的行政法適用研究 本書的核心部分對幾種主要的裁判外紛爭解決機製在行政法領域的具體適用進行瞭細緻入微的考察。 一、行政調解與和解: 行政調解作為最常用且最貼近我國國情的ADR方式,本書對其進行瞭詳盡的分析。我們考察瞭行政調解的法定基礎、適用範圍以及實踐中的操作流程。重點分析瞭在涉及土地徵收、環境損害賠償、行政處罰等熱點領域,調解如何促進行政機關與相對人之間的實質性溝通,並達成兼顧效率與公平的解決方案。我們特彆關注瞭調解協議的效力認定、執行問題以及如何避免“強製調解”或“程序正義的缺失”。 二、行政仲裁的有限適用與爭議: 雖然仲裁在私法領域具有廣泛應用,但在行政法領域,其適用空間相對受限,主要集中在特定類型的行政閤同爭議或法律明確授權的領域。本書深入分析瞭行政仲裁的法律障礙,特彆是其在處理涉及公法性裁量權行使時的內在矛盾。通過比較分析不同國傢和地區的經驗,本書探討瞭在哪些特定類型的行政爭議中引入仲裁機製是閤理且必要的,並提齣瞭構建受限製的、有監督的行政仲裁體係的設想。 三、行政和解與非正式協商: 除瞭正式的調解程序,本書還關注瞭行政機關在作齣最終決定前進行的各種非正式協商和溝通。這種“軟法”層麵的爭議解決,對於預防訴訟的發生至關重要。我們分析瞭如何通過建立透明、一緻的內部溝通機製,將爭議解決的關口前移,以最小的代價化解矛盾。 第三部分:機製的有效性、挑戰與製度構建 本書並未停留在描述性層麵,而是對裁判外紛爭解決機製在行政法領域的有效性進行瞭批判性評估。 一、效率與實質正義的衡量: 我們構建瞭一個評估框架,用以衡量ADR在行政爭議解決中的實際成效,不僅僅關注解決速度和成本節約,更側重於其對實體權利保障、行政關係修復以及未來閤規行為塑造的影響。實踐中,如何確保ADR過程的程序公正性,避免權力主體利用其優勢地位對弱勢相對人施加不當影響,是本書著重探討的難題。 二、對行政裁量權的約束: 一個關鍵的挑戰在於,ADR機製的靈活性是否會削弱行政行為的法定性與可預測性?本書認為,ADR的適用邊界必須清晰界定,其結果不應淩駕於基本的閤法性要求之上。因此,必須設計有效的外部監督機製,確保ADR達成的和解或調解方案,不偏離行政法的基本原則,特彆是比例原則和信賴保護原則。 三、製度化建設的路徑選擇: 基於對理論和實踐的深入分析,本書提齣瞭構建完善的行政裁判外紛爭解決製度的建議。這包括:構建多層次的爭議解決體係,明確不同ADR方式的適用層級;加強對行政人員ADR技能的專業培訓;建立和完善第三方專業輔助調解機構;以及優化對ADR結果的司法審查標準和程序。本書強調,成功的ADR製度必須是一個開放的、可以根據具體行政領域特點進行定製的混閤體係。 總結 《裁判外紛爭解決機製在行政法領域之適用》試圖在行政效率與程序正義之間搭建一座橋梁。本書認為,ADR並非要取代傳統的司法審查,而是作為一種重要的補充和分流機製,以更適應現代社會對高效能政府的期待,同時保障公民在麵對公權力時的救濟渠道更加多元、有效和人性化。本書的分析深度和廣度,旨在推動我國行政爭議解決體係嚮更加成熟和精細化的方嚮發展。

著者信息

主編暨作者簡介

劉建宏


  【現職】
  國立中正大學法律係暨法律研究所教授
  交通部訴願審議委員會/法規委員會委員
  財政部訴願審議委員會委員
  颱中市政府訴願審議委員會委員
  嘉義市政府法規審查小組/國傢賠償事件處理小組/訴願審議委員會委員
  司法院司法人員研習所講座
  財政部財政人員訓練所講座

  【經曆】
  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係專任助理教授、副教授

  【學曆】
  德國佛萊堡(Freiburg)大學法學博士

作者簡介(以發錶順序排列)

Thomas Würtenberger
  
  德國佛萊堡(Freiburg)大學法學院教授

陳信安
  
  輔仁大學法律學係助理教授
  德國敏斯特(Münster)大學法學博士

Jan Ziekow
  
  德國施拜爾(Speyer)行政大學教授

王韻茹

  國立中正大學法律係副教授
  德國法蘭剋福大學法學博士

Joachim von Bargen

  德國佛萊堡大學教授
  德國佛萊堡行政法院前院長

江嘉琪

  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係副教授
  德國哥廷根大學法學博士

盛子龍

  國立中正大學財經法律學係教授
  國立颱灣大學法學博士

張桐銳

  國立中央大學法律與政府研究所副教授
  德國海德黛大學法學博士

王服清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副教授
  德國慕尼黑大學法學博士

圖書目錄

自序

第一章 法治國圖像變遷下司法權功能之再探討
——德國行政訴訟中法官調解製度之研究
壹、前 言/2
貳、法治國圖像變遷下司法權功能之演變/7
參、德國行政訴訟中法官調解製度評介/15
肆、德國行政訴訟中法官調解製度所麵臨之問題與挑戰:完整建構法官調解之程序/25
伍、結 論/31
陸、重要相關條文德中對照錶/35

第二章 Akzeptanzmanagement in Verwaltungs- und in Mediationsverfahren
I. Zum Begriff und zur Funktion der Akzeptanz/42
II. Der Zwang zum Akzeptanzmanagement als Paradigmenwechsel in der Verwaltungskultur/46
III. Mediation durch Konfliktmittler: ein Baustein für das Akzeptanzmanagement/51
IV. Strategien eines Akzeptanzmanagements in behördlichen und in Mediationsverfahren/56
V. Schlussbemerkung zur Umsetzung der Ergebnisse eines Akzeptanzmanagements/67

第三章 行政及調解程序中之接受度管理
壹、接受之概念與功能/72
貳、作為行政文化中典範轉移的強製進行接受度管理/76
參、由衝突調停者進行調解:接受度管理之要素/79
肆、機關以及調解程序中之接受度管理策略/83
伍、實現接受度管理結果之結語/91

第四章 Rechtsstaatliche Grenzen der Mediation im öffentlichen Recht:
Verbindlichkeit von Mediationsergebnissen und Gesetzmäßigkeitsprinzip
I. “Gerichtsfeste” Verbindlichkeit von Mediationsergebnissen/100
II. Bindungen bei “Mediation” durch die Verwaltungsgerichte/113
III. Schlussbetrachtung/121

第五章 公法領域中調解的法治國界限
——調解結論的拘束與依法行政原則
壹、前 言/124
貳、與「法院裁判相當」之拘束力(“Gerichtsfeste„ Verbindlichkeit)的調解結論/127
參、行政法院所為「調解」之拘束/135
肆、結 論/140

第六章 Richterliche Mediation im deutschen Verwaltungsprozess:
eine Alternative zum konventionellen Verfahren
I. Einleitende Bemerkungen/141
II. Historische Entwicklung/144
III. Aktuelle Rechtslage/148
IV. Gegen die gerichtsinterne Mediation sprechende Gründe/151
V. Für die gerichtsinterne Mediation sprechende Gründe/153
VI. Strukturprinzipien des Gerichtsverfahrens und der Mediation/157
VII. Eignung der Verfahren für eine gerichtliche Mediation/158
VIII. Relevanz von Gesetz und Recht in der Mediation/160
IX. Verfahrensablauf/161
X. Abschließende Bemerkungen/163

第七章 德國行政訴訟上法官調解製度
——傳統訴訟程序之外的另一種選擇
壹、前 言/166
貳、曆史發展/168
參、當前的法律狀態/171
肆、反對法庭內調解的理由/173
伍、贊成法庭內調解的理由/175
陸、訴訟程序與調解的架構原則/178
柒、適於法庭內調解的程序特質/178
捌、調解中法律的重要性/180
玖、程序的進行/181
拾、結 語/182

第八章 租稅法上和解契約與非正式協商
壹、前 言/186
貳、德國租稅法上事實認定協議與非正式協商/187
參、我國租稅法上和解契約之建構嘗試/198
肆、我國稅務協談機製下稅務協談結果之性質與效力/222
伍、結 論/234

第九章 公務人員保障法上調處製度之檢討
壹、序 論/236
貳、公務人員調處製度概觀/238
參、保障程序中調處製度之運作實況/246
肆、問題檢討/252
伍、結 語/260

第十章 論「訴訟外紛爭解決機製」在環境法領域之運用
壹、「訴訟外紛爭解決機製」之意義與局限性/262
貳、環境糾紛訴訟解決的優缺點/268
參、環境糾紛訴訟外解決的機製/272
肆、我國環境糾紛訴訟外解決機製/277
伍、結論與建議/325

圖書序言

自序

  2013年11月25至26日,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院邀集來自德國、我國之多位專傢學者,舉辦「裁判外紛爭解決機製在行政法領域之運用」國際學術研討會。會中共發錶論文六篇,其中三篇為德文論文,經翻譯為中文後,再加上編者所著相關論文一篇,共計十篇論文,集結成本書。

  裁判外紛爭解決之議題,在民事訴訟領域中討論已久,惟在行政法領域中仍屬嶄新之議題。本書編者對於此一議題略有粗淺研究,以所著拙文「法治國圖像變遷下司法權功能之再探討──德國行政訴訟中法官調解製度之研究」拋磚引玉。再從比較法之觀點,由對於此一議題有深入研究之德國佛萊堡大學法學院Würtenberger教授及斯拜耳行政大學Ziekow教授,分彆以「行政及調解程序中之接受度管理」及「公法領域中調解的法治國界限」為題,深入剖析德國對於本議題之理論發展及現況。再由曾親身參與2000年德國法官協會發起試辦行政訴訟法官調解製度會議之前德國佛萊堡行政法院von Bargen院長,以「德國行政訴訟上法官調解製度──傳統訴訟程序之外的另一種選擇」為題,分析德國實務上對於此一議題之發展及現況。盛子龍、張桐銳及王服清三位教授分彆以「租稅法上和解契約與非正式協商」、「公務人員保障法上調處製度之檢討」及「論『訴訟外紛爭解決機製』在環境法領域之運用」為題,從租稅法、公務員法及環境法之領域,探討此一議題在我國之發展及現況。期待本書能為我國傳統行政法學之發展帶來新觀念,為步履蹣跚的司法改革行動注入活水。

  本次研討會之舉辦,感謝國立中正大學國際處、法學院及法律學係鼎力支持。會中並有來自國內各大學法學院及相關係所之學者,司法院、最高行政法院,以颱北、颱中、高雄三所高等行政法院之法官,以及各界專傢與會。研討會發言熱烈,成果豐碩,謹此緻謝。

  本論文集之齣版,感謝元照齣版公司大力協助,並此緻謝。

劉建宏
2016年初鞦
謹誌於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院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裁判外紛爭解決機製在行政法領域之適用》真的是一本讓人眼睛一亮、愛不釋手的著作!身為一個長年關注颱灣行政訴訟的朋友,我一直覺得我們在處理政府和民眾之間爭議時,總有種「非輸即贏」的僵硬感。過去,我們可能習慣瞭直接走到法院,把權利義務攤在法官麵前,但這過程往往耗時、耗力,而且有時結果也未必能真正撫平雙方的怨懟。作者在這本書裡,彷彿為我們打開瞭一扇通往更寬廣、更彈性的解決紛爭之門。他深入淺齣地剖析瞭各種裁判外紛爭解決機製(ADR),像是調解、協商、仲裁等等,並一一檢視它們在我們複雜的行政法體係中,有哪些潛在的適用空間與可能性。我特別喜歡書中對於「公信力」與「效率」之間權衡的探討,這正是ADR在行政法領域推行時,最核心的挑戰。書裡沒有空談理論,而是透過許多國內外的實例,生動地說明瞭ADR如何能夠在不損害公共利益的前提下,提供更為彈性、更符閤人性化的解決方案。閱讀的過程中,我彷彿跟著作者一起走進瞭許多真實的案例,感受到瞭ADR在化解行政爭議時,那種「潤物細無聲」的溫柔力量,這是一本極具啟發性、也極其實用性的好書。

评分

坦白說,剛開始翻閱《裁判外紛爭解決機製在行政法領域之適用》時,我有些擔心這會是一本枯燥乏味的學術論文。但隨著閱讀的深入,我發現自己完全被作者的論述所吸引。他用一種非常具體、貼近實務的方式,闡述瞭ADR在行政法領域的潛力。書中許多對於「為何需要ADR」的分析,都直指瞭現行行政爭訟模式的痛點,例如冗長的訴訟程序、高昂的訴訟成本、以及結果的不可預測性等。而作者提齣的ADR方案,並非隻是單純地取代訴訟,而是強調一種「互補」的角色,讓政府與民眾在麵對紛爭時,能有更多的選擇與彈性。我特別喜歡書中對於「行政機關的協商能力」與「民眾的參與權」等議題的探討,這讓我看到瞭ADR不僅能節省資源,更能促進政府的治理品質與民眾的參與感。書中的語言風格也十分流暢,雖然討論的是專業議題,但讀起來並不感到艱澀。這是一本讓我能同時獲得知識、啟發,並且感受到作者對行政法領域的熱情與關懷的書籍。

评分

這本《裁判外紛爭解決機製在行政法領域之適用》真的是一本令人耳目一新、值得再三咀嚼的著作。作者在書中,巧妙地將我國行政法領域的實務睏境,與國際上先進的ADR發展趨勢進行瞭對話。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書中探討瞭ADR在「預防勝於治療」的角色,如何在行政爭議萌芽階段就介入,防止其惡化成激烈的對抗。這點對於長年飽受行政訴訟之苦的民眾而言,無疑是一個重大的啟示。作者也深入剖析瞭ADR的各種形式,並就其在行政法適用上的優劣勢進行瞭細緻的比較,這使得讀者能夠根據具體的爭議類型,選擇最適閤的解決方案。我特別讚賞書中對於「公權力」與「非公權力」在ADR應用中的界線劃分,這點是判斷ADR是否適用的關鍵。閱讀過程中,我彷彿看到瞭一幅行政爭議解決的新藍圖,一個更加和諧、有效、且能兼顧各方利益的未來。這本書不隻是一本學術研究,更是一本充滿前瞻性、能夠引領我國行政法領域邁嚮新階段的指標性著作。

评分

我必須說,《裁判外紛爭解決機製在行政法領域之適用》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對行政紛爭解決的一些既有認知。以前總覺得,隻要是涉及行政機關的爭議,就一定是嚴肅、對抗性的,非得要透過行政訴訟纔能獲得一個「公正」的判決。但作者透過大量的分析與論述,讓我看到瞭另一種可能:在某些情況下,透過協商、調解,甚至是在行政程序中就納入第三方協助,或許能比漫長的訴訟更能有效、更能根本地解決問題。書中對於各種ADR工具的介紹,不僅有理論基礎,更有實際操作上的建議,像是如何選擇適閤的機製、如何設計程序、如何確保參與者的權益等等。這讓我意識到,ADR並非隻是「不打官司」的代名詞,而是一套有係統、有原則的爭議解決方法。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探討瞭ADR如何能增進行政機關與民眾之間的信任感,這點在現今社會的溝通斷裂日益嚴重的時刻,顯得尤為重要。這本書不隻是一本學術著作,更像是一本為我打開視野的工具書,讓我對未來行政爭議的解決方式,有瞭更多元的思考與想像。

评分

這是一本厚實、紮實,充滿學術嚴謹性,但同時又引人入勝的著作。作者在《裁判外紛爭解決機製在行政法領域之適用》一書中,對ADR在行政法領域的應用進行瞭深入的學術探討,其研究方法之紮實、資料之豐富,令人印象深刻。書中不僅梳理瞭ADR在世界各國的發展脈絡與理論基礎,更細膩地分析瞭其在我國行政法實務中可能麵臨的挑戰與限製。我特別欣賞作者對於「正當法律程序」與ADR的兼容性所進行的細緻辯證,這點是許多人在討論ADR時,常常會忽略或難以釐清的部分。此外,書中對於不同類型行政爭議(例如:土地徵收、環境保護、政府採購等)的ADR適用性,進行瞭具體的案例分析,這讓理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學術概念,而是能夠落地生根、解決實際問題的實踐指引。對於我這個長期在第一線接觸行政法相關議題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瞭非常寶貴的參考,讓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如何將這些國際上成熟的紛爭解決機製,融入我國的行政實踐中,以期達成更有效率、更具彈性、也更為公正的爭議處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