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仔花細工:傳遞祝福的纏花手作(中英對照)

春仔花細工:傳遞祝福的纏花手作(中英對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春仔花
  • 細工
  • 纏花
  • 手作
  • 傳統工藝
  • 文化傳承
  • DIY
  • 中英對照
  • 祝福
  • 颱灣工藝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復古手作X幸福療癒,春仔花製作全攻略!
基礎工法、零件製作、組閤技巧,零藏私教學,
在「鬆緊鬆緊」的口訣中,享受手作的慢闆節奏,
以細膩的絲綫形成麵,再將麵構築成立體的春仔花,
激發手作魂的超詳細操作指南,入門必備的一本書!

  纏花是結閤剪紙、纏繞絲綫、撚綫等技巧的工藝,但因為在不同地域而有閩南和客傢兩大類型的纏花,書中以閩南纏花的製作為主。

  閩南纏花又稱春仔花,主要在結婚時配戴在新娘、婆婆、舅媽等女性長輩頭上,透過不同春仔花的造型,可以看齣配戴人的身分,再加上每款春仔花都有其代錶的意義,如:新娘配戴石榴,主要是象徵多子多福,同時也傳遞著祝福。

本書特色

  ‧春仔花製作方法零藏私公開
  春仔花運用剪、纏、挑、壓、疊等技巧,再將基礎的唇形零件練純熟,並進一步將零件組閤後,就能作齣純手感纏花飾品!

  ‧步驟圖文x動態影片教學
  看似簡單的春仔花,秘密藏在纏繞之中,在「鬆緊鬆緊」的口訣中,透過圖文和影片,帶你領略從綫到麵的纏繞技巧。

  ‧活用技巧,做齣創意飾品
  纏花除瞭可以製作齣春仔花,隻要掌握纏繞技巧和零件製作,下一步就能運用創意做齣不一樣的纏花創作。

  中、英雙版本

強力推薦

  陳女士基於對纏花藝術的熱愛,除瞭持續鑽研北部閩南春仔花的技藝之外,也融會瞭南部春仔花及客傢纏花的原理及技法,曆經傳承、延續、創新這三個階段,將纏花藝術帶入新境,以傳統與創新兼容並蓄的精神,讓纏花展現齣更多元、更精采的藝術風貌,也重新喚起人們對春仔花的喜愛。-文化部文化資産局局長 施國隆

  除閩南春仔花技藝之外,她還跨及客傢纏花領域,而且不隻限於傳統婚俗之春仔花,更擴大發展其錶現技法,及運用於現代生活空間,發揮更大的藝術價值。-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董事 莊伯和

  陳惠美天生好學,近年遊走颱灣各地,探訪傳統纏花工藝的地方特色,以及民俗文化意涵,特彆觀察齣颱灣中南部,以鹿港為重點的纏花造形,與北部的差異。以及以桃竹苗客傢聚落的「供花」(或稱「看花」)的特殊纏花文化。-中華民國傳統匠師協會 秘書長 黃誌農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陳惠美


  【現任】

  無形文化資産「纏花工藝」技藝保存人
  中華纏花藝術發展協會創會理事長
  「春仔花」颱灣工藝之傢工藝師

  【簡介】

  民國39年,齣生於宜蘭羅東,原本從事皮革工藝教學及創作,在因緣際會下認識瞭她的恩師「謝陳愛玉」阿嬤,傳承纏花(春仔花)技藝延續的香火,從此成為她終生最愛的誌業與使命。

  陳惠美老師經常受邀到全颱各地舉辦個展、開班授課,也曾多次參與國際大型文化交流活動,甚至結閤時尚設計師,讓纏花跳脫傳統走上國際設計舞颱。陳老師對此纏花技藝保存與推廣,總是餘力不留,因此目前颱灣學習此技藝者,多數師齣陳老師或其門生,顯見開枝散葉成果。

  民國100年纏花正式被列為我國無形文化資産,並指定陳惠美老師為此項技藝保存人,登錄理由:「纏花工藝具備藝術性及特殊性,技藝精緻,與常民生活中之生命禮俗相連結,呈現庶民生活美學,除保留傳統外並能結閤現代創意,樸素中展現精巧美術工藝價值,值得保存與登錄。」這是陳惠美與纏花共同完成的裏程碑,更是我國無形文化資産重要的一頁紀錄。

  【重要曆程】

  2012年獲文化部核準成立全颱第一傢「春仔花」工藝之傢
  2011年獲登錄為我國無形文化資産「纏花(春仔花)工藝」技藝保存人
  2010年催生全國第一個纏花藝術發展協會成立並擔任第一、二屆理事長
  2008年於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成立全颱第一傢「春仔花」工作坊

  【近年創作參與】

  2013年:國立故宮博物院「故宮潮。當國寶遇上設計」

  2014年:中國南京市民俗博物館「南京.颱灣兩岸絨花、纏花展」、中國山東「颱灣海峽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産﹝巧藝風華﹞展」、國立颱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藏寶圖-颱灣民俗圖像特展」、宜蘭社區大學、颱中文化資産局纏花工藝講師

  2015年:宜蘭掌上明珠美術館-「花非花-陳惠美創作展」、嘉義市文化局史蹟資料展「陳惠美纏花工藝特展」、大同大學「手撚春華鞦滿實」陳惠美與中華纏花藝術發展協會聯展、「2015颱灣設計展」采風館-噶瑪蘭。請進、宜蘭美術館「颱灣美術工藝在宜蘭」聯展、佛光大學文化資産與創意學係「颱灣技藝文化」業師、宜蘭縣立美術館文化諮詢委員
 

圖書目錄

中文目錄
2        版權頁
3        推薦序
8        作者序
10        目錄
12        關於纏繞工藝
13        春仔花是什麼?
14        工具材料介紹

Part 1    纏花基本技法及運用
纏花的基本技法
16        裁紙
16        剪紙
17        分綫
18        接綫
19        固定的方式
20        紙尺的製作方式
22        零件製作的基本技法
纏花的零件製作
24        零件對照錶
28        唇形零件
34        帶金唇形零件
44        裂唇零件
50        帶金月眉零件
52        單撚零件
53        雙撚零件
54        雙盤零件
56        長條零件
58        單麯零件
64        雙麯零件
66        狹葉零件
72        單柱零件
74        雙柱零件
78        長短柱零件
79        短柱零件
80        螺鏇零件
81        飾花零件
83        蝴蝶飾花組件
84        蝙蝠飾花組件
85        零件C

Part 2    纏花細工-傳遞祝福的春仔花
88        十二支春仔花的故事
96        百閤
101        玉蘭花
108        玫瑰
113        梅花
119        圓仔花
122        蝴蝶
128        五福花
133        石榴
139        康乃馨
143        牡丹
149        龜
154        鹿

Part 3    纏花創作-絲綫纏繞之美
160    作品欣賞
176    紙型

英文目錄
2        Copyright Page
3        Preface
8        Foreword
10         Content
12        About the Entwining Art
13        What is the Spring Flower
14        Tools and Materials

Part 1    Basic Skills and Applications of the Entwining Art
Basic Skills
16        Cutting Paper
16        Cutting Paper (with Scissors)
17        Diving String
18        Joint String
19        The 8-shaped Knot/ Fix with Glue
20        Paper Measurement
22        Basic Skills for Making Parts
Creation of Parts
24        Comparison Table
28        Lip-shaped Part
34        Lip-shaped Part with Gold Foil Paper
44        Split-lip-shaped Part
50        Crescent-moon-shaped Part with Gold Foil Paper
52        Single-twisted Part
53        Double-twisted Part
54        Double-coiled Part
56        Long-strip Part
58        Single-curved Part
64        Double-curved Part
66        Narrow-leaf Part
72        Single-pole Part
74        Double-pole Part
78        Long-short-pole Part
79        Short-pole Part
80        Spiral Part
81        Ornamental Part
83        Butterfly Ornamental
84        Bat Ornamental
85        Part C

Part2    Refine Works of the Entwining Art – Sending Blessings through the Spring Flower
89        The Story of the Twelve Spring Flowers
98        Lily
103        Yulan Magnolia
110        Rose
115        Plum Blossom
121        Consummate Blossom (Globe Amaranth)
124        Butterfly
130        Five-blessing Blossom
135        Pomegranate
141        Carnation
145        Peony
151        Turtle
156        Deer


 

圖書序言

作者序

  民國八十七年從我的恩師謝陳愛玉阿嬤手中接下『春仔花』的香火,一眨眼也已經十幾個年頭瞭,這期間,從做齣第一朵春仔花、到完成第一件自創的作品、第一次開班授課、第一次舉辦展覽……,每一個第一次都是滿滿的喜悅與感動,在這些過程裏,挫摺難免、阻滯難免,但慶幸有一群好友、同好以及學生還有傢人這麼陪伴著我一路走來,看著我成立全颱第一傢春仔花專門店,陪著我一起創立『中華纏花藝術發展協會』,為我被登錄為『無形文化資産技藝保存人』感到開心,感謝他們,因為有他們的支持與鼓勵,讓我能堅持纏花藝術的傳承與推廣直到今天。

  就我個人對春仔花的定義,我認為『製做材質』是可以隨著時代及科技的進步而改變,但『技法』及『零件』卻是她的要素精髓,一旦脫離瞭技法及零件的範疇,春仔花將不再特彆,且無法與其他縴維創作及編織藝術有所區隔;因此,齣版一本講述春仔花零件及技法的專書,一直是我多年來的心願,因為纏花曾經麵臨後繼無人的窘境,當時就因為沒有任何文字與書籍的記錄,而使得她的考據及傳承極為睏難,我想透過齣版一本工具書,來「分享」、「傳承」並「紀錄」我與我的春仔花的一切,希望能夠『分享』我的技法與心得,讓春仔花的愛好者容易學習使她永續『傳承』,縱使哪一天春仔花又再度式微瞭,也因為留下瞭這份『記錄』將使她得以再起。感謝三友圖書給予我這樣的機會,讓我多年來的心願終能實現!

  春仔花很美,真的很美!第一次見到她的人總是驚艷於她的精巧細緻,而當人們知道她們是由一縷縷的細絲綫所纏繞而成的,更是不由自主地發齣贊嘆,所以,她的美必須透過您的雙眼細看、雙手親炙纔能一一體驗她的迷人之處,真的很歡迎大傢透過這本書一起加入纏花創作的行列。我總是說:隻要有心,人人都可以是藝術傢。最後,除瞭感謝我的恩師-阿嬤、親友、藝文界的前輩及長官之外,也要感謝您打開這本工具書,因為您的閱讀使用,讓我堅信春仔花這項工藝會有更美好的長久未來。容我套用陳之藩教授的名言;要謝的人太多瞭,那就謝天吧。感謝老天,讓我此生能與春仔花相遇,我衷心感謝!

陳惠美

 

圖書試讀

{春仔花是什麼}
 
纏花是流傳在颱灣民間的一種傳統手工藝,結閤瞭剪紙、纏繞與刺綉的技術,關於它的源流及發展,史料上並無詳細的記載,惟從部份地方誌中加以推論,應該最遲在清朝時期就已有纏花工藝的存在,是歲時節慶及生命禮俗中,婦女們頭上的簪花。早期的颱灣婦女,將纏花製做視為閑暇之餘的女紅技藝,手巧者甚至將作品拿到市場販售,做為貼補傢用的手工副業。到瞭民國時期,纏花依舊非常盛行,主要可分為客傢纏花、金門吉花及閩南纏花(春仔花)三種係統,閩南纏花稱為「春仔花」,是取颱語「春」為「剩」的諧音,用以祈求「年年有餘」的吉兆,而在颱灣南北各地,又因為地域性的不同,而各自發展齣屬於自己的特色工藝。
 
早年鹿港地區「春仔花」用量極大,許多婦女都加入瞭生産的行列,也因此颱灣中部「春仔花」的樣式大多以鹿港所製做的型式為主,而鹿港樣式,又以當地謝姓傢族所傳承下來的為主。
 
颱灣北部「春仔花」樣式較為豐富,造型也頗精緻;據陳惠美老師錶示,目前北部所傳承的「春仔花」,大多是由早期在北投地區從事「春仔花」製做的愛玉阿嬤所傳授,而直到工業時代緞帶春仔花齣現,手工春仔花纔逐漸被取代,乃至蕭條且瀕臨失傳。
 
{十二支春仔花的故事}
 
在早期颱灣的農業社會時期,婦女在各種生命禮俗中總會簪戴春仔花參加,尤其是在婚俗喜宴之中,每位女性所扮演的角色,都能透過頭上的春仔花來辨識,陳惠美老師視為基本入門的十二支春仔花,便是婚俗中常見的樣式,其中從她的恩師謝陳愛玉阿嬤手中傳承來的有8種11款分彆是龜、鹿、石榴(單、雙兩款)、康乃馨(單、雙兩款)、百閤(單、雙兩款)、梅花、玫瑰及牡丹,後來又參考前輩藝師蔡謝英阿嬤的作品,加入瞭五福花、圓滿(圓仔花)、玉蘭、蝴蝶等四種,就湊成瞭現在的十二支春仔花,而這十二支又經過陳老師在造型上做瞭修改與變化,便成瞭現在我們在書上所看到的這些款式形製瞭。
 
這十二支春仔花,在禮俗上各代錶不同的身分象徵,例如:
 
龜:代錶福壽雙全,通常是新郎的祖母及新娘的母親所配戴,顔色皆為紅色。
 
鹿:象徵福祿雙全,通常是新郎母親所配戴,顔色也是紅色。
 
石榴:象徵多子多福,有祈求新娘能生養、為傢族添丁添福的用意,隻有新娘能配戴,顔色為紅色。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的開本和紙張都非常好,拿在手裏沉甸甸的,很有分量,光是翻閱,就能感受到齣版社在內容和裝幀上的用心。封麵那“春仔花”的圖案,就像一件精美的刺綉,細節之處都做得非常到位。書名“傳遞祝福的纏花手作”讓我立刻聯想到,在人與人之間情感日漸疏離的今天,這種用雙手創造的、充滿溫度的禮物,顯得尤為珍貴。我一直覺得,傳統手工藝的美,在於它能夠跨越時空的界限,將古人的智慧和情感傳遞給今人。我希望這本《春仔花細工》能夠讓我深入瞭解“春仔花”在颱灣的悠久曆史和文化背景。它起源於何時?在不同的曆史時期,它的發展和演變是怎樣的?它在民間生活、民俗節慶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我尤其想知道,那些看似簡單的絲綫纏繞,背後蘊含著怎樣的匠心和技巧,又是如何能夠形成如此多變且精美的造型?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提供詳細的製作教程,包括各種基礎技法、花樣變化,以及不同作品的完成圖。最好是能夠由淺入深,讓即使是完全沒有接觸過“春仔花”的讀者,也能逐步掌握製作的要領。中英對照的設計,我更是要大力點贊!這不僅體現瞭齣版社的國際視野,也為我們這些對颱灣傳統文化感興趣的讀者,提供瞭一個絕佳的學習和交流平颱。我希望這本書能激發我更多的創作靈感,讓我能夠用“春仔花”去傳遞我的祝福,也讓更多人領略這項傳統技藝的獨特魅力。

评分

我一直覺得,能夠將一項傳統技藝做到極緻,並且賦予它新的生命力的,纔是真正的藝術。這本《春仔花細工:傳遞祝福的纏花手作》,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做到瞭。封麵設計非常典雅,那種柔和的色彩搭配,加上纏繞細膩的“春仔花”圖案,瞬間就吸引瞭我的目光。書名“傳遞祝福”更是直擊人心,我一直相信,手作的物品,因為融入瞭製作者的心意,所以纔顯得尤為珍貴。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製作教程,更能讓我深入瞭解“春仔花”的文化底蘊。例如,它在颱灣的曆史上扮演過怎樣的角色?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它的造型和寓意是否有所變化?我尤其好奇,書中是否會介紹一些關於“春仔花”的傳說故事,或者它在傳統節日、婚嫁中的應用。我希望製作步驟能夠清晰易懂,並且配有高質量的圖片,這樣我纔能更好地學習。對於我這種平時不太接觸手工的人來說,我希望能從最基礎的技法開始學起,逐步掌握各種復雜的纏繞和塑形技巧。我還期待書中能夠有一些創新性的設計,比如如何將“春仔花”融入現代生活,設計齣更具時尚感的飾品。中英對照的設計,也讓我覺得非常貼心,這意味著這項美麗的颱灣傳統技藝,將有機會被更多國際友人所認識和喜愛。這本書給我一種力量,讓我覺得,即使是看似簡單的絲綫,也能編織齣如此美麗且充滿祝福的世界。

评分

當我第一次看到這本書的封麵時,我就被那種復古又細膩的美感所吸引。封麵上的“春仔花”圖案,每一個絲綫都纏繞得那麼精緻,仿佛賦予瞭生命一般。書名“春仔花細工:傳遞祝福的纏花手作”更是讓我覺得,這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手工製作的書,更是一本關於情感、關於連接的書。我一直對那些能夠承載曆史和情感的手工藝品情有獨鍾,它們仿佛是連接過去與現在的橋梁。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深入瞭解“春仔花”的起源、發展以及它在颱灣民間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我特彆想知道,在過去,人們是如何利用“春仔花”來錶達祝福和願望的?不同的花型、顔色、纏繞方式,是否代錶著不同的含義?我期待書中能夠有詳細的製作步驟圖解,並且從最基礎的纏繞手法開始講解,這樣即使是像我這樣對手工領域不太熟悉的人,也能輕鬆入門。同時,我也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創新性的設計理念,讓我們可以將“春仔花”應用到現代生活中,製作齣獨一無二的飾品或裝飾品。中英對照的設計,我更是要大力點贊!這不僅方便瞭我自己學習,也能讓更多對颱灣傳統文化感興趣的外國朋友,有機會接觸和學習這項美麗的技藝。這本書讓我覺得,它不僅僅是一本教程,更是一扇窗口,讓我能夠窺見颱灣傳統手工藝的魅力,並從中感受到那份最真摯的祝福。

评分

我收到這本書的那天,剛好傢裏來瞭幾個朋友,大傢看到這本書的封麵,都忍不住好奇地湊過來。我一邊翻給她們看,一邊跟她們講書名和大概內容,大傢一緻都覺得這本書很有質感,而且“春仔花”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很有親切感。有朋友說,她小時候在老傢看到過類似的裝飾,但從來不知道原來是有專門的名字和做法的。我跟她們說,這本書看起來就是教怎麼做的,裏麵肯定有很多步驟圖,還有各種不同的款式。大傢聽瞭都躍躍欲試,說等我學會瞭,一定要給我做一朵。我當時就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給我一個人看的,它還可以成為一個連接親友、分享快樂的媒介。我特彆喜歡它“傳遞祝福”這個概念,我覺得在現在社會,人與人之間的聯係好像越來越疏遠,如果能通過自己親手做的東西,把祝福和心意傳遞齣去,那該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啊。我一直覺得,禮物不在於多貴重,而在於它的意義和心意。一本自己親手做的“春仔花”,用來送給長輩、朋友,或者任何需要祝福的人,都會是一份獨一無二的禮物。我希望這本書裏麵不僅有製作方法,還能分享一些關於“春仔花”的文化內涵,比如在不同的場閤、不同的節日,應該製作什麼樣的“春仔花”纔能更好地錶達心意。我還想知道,不同的顔色、不同的綫材,會不會有什麼特彆的寓意?這些細節,都會讓我的手作變得更加有深度和意義。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帶來這樣的啓發,讓我在享受製作過程的同時,也能更深刻地理解“春仔花”所承載的文化和情感。

评分

坦白說,我拿到這本書之前,對“春仔花”這個詞完全沒有概念,聽起來像是某種植物的名字,但又覺得不太像。拿到書之後,看到封麵那些精緻纏繞的絲綫,我纔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春仔花”。它跟我想象中的花完全不同,是一種用絲綫纏繞、塑形而成的藝術品,看起來非常細膩、小巧,又帶著一種特彆的古樸韻味。這本書的書名“春仔花細工:傳遞祝福的纏花手作”真的非常準確地概括瞭它的內容。我最吸引我的就是“傳遞祝福”這幾個字。我總覺得,很多傳統手工藝,之所以能流傳下來,一定是因為它們承載著人們的情感和願望。我希望這本書不僅能教會我如何製作,更能讓我理解“春仔花”在過去人們生活中的角色,它可能代錶著什麼,在什麼場閤被使用。我尤其想知道,是不是有很多不同的“春仔花”款式,每一種款式代錶的祝福都不一樣?例如,有些是祈求平安,有些是寓意多子多福,有些則是希望學業進步。如果能瞭解到這些,我在製作的時候,就能更有針對性地為特定的人和事去祈願。我希望這本書的製作步驟能夠足夠清晰,因為我本身對手工製作有點零基礎,但又很想嘗試。如果教程能夠圖文並茂,甚至有視頻教程的二維碼就更好瞭。我一直認為,好的手工書,不僅僅是提供一個方法,更是激發讀者的創造力,讓讀者在模仿的基礎上,還能有自己的發揮和創新。這本書的英文翻譯,也讓我覺得很貼心,說明我們颱灣的傳統文化,也希望能被更多國際友人所認識和喜愛。

评分

這本《春仔花細工》的齣現,簡直就是我近期生活中的一抹亮色。我一直對那些手工製作的、帶著溫度的物件情有獨鍾,總覺得它們比機器生産齣來的東西,多瞭一種靈魂。當我看到這本書的封麵設計時,我立刻就被那種復古又精緻的美感吸引住瞭。那些用絲綫纏繞齣的“春仔花”,看起來小巧玲瓏,卻又充滿瞭細膩的心思和祝福。書名“傳遞祝福的纏花手作”,更是準確地概括瞭這項技藝的美好寓意。我一直相信,手作的東西,因為融入瞭製作者的心意和時間,所以纔更加珍貴。這本書的齣現,讓我想起瞭小時候,傢裏長輩會做一些小飾品,掛在傢裏,或者送給親戚朋友,那些小小的物件,都承載著滿滿的祝福。我希望這本書的內容,不僅僅是教授製作技巧,更能讓我瞭解“春仔花”背後的文化故事。比如,它起源於什麼時候?在過去,人們為什麼會用“春仔花”來傳遞祝福?不同的“春仔花”造型,又代錶著什麼不同的含義?我尤其期待書裏能有一些實際的案例,展示如何將製作好的“春仔花”應用於生活中的不同場景,比如作為發飾、胸針、或者裝飾品,讓這份傳統的美麗,能夠融入現代生活。中英對照的設計,我也覺得非常棒,這不僅方便瞭我自己學習,也為將來嚮外國朋友介紹這項颱灣的傳統技藝,提供瞭一個絕佳的媒介。我真的迫不及待想動手嘗試,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那些充滿祝福的美麗作品。

评分

我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在網絡上看到有人分享瞭“春仔花”的作品,當時就被那些用絲綫纏繞齣的精緻花朵深深吸引瞭。它們看起來小巧而又繁復,充滿瞭古典的美感。所以,當我看到這本《春仔花細工:傳遞祝福的纏花手作》時,我毫不猶豫地就入手瞭。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非常雅緻,那種淡淡的暖色調,加上“春仔花”細膩的紋理,讓人一眼就感受到它所蘊含的溫柔與美好。書名更是直接點齣瞭它的核心——“傳遞祝福”。我一直認為,手作的禮物,之所以珍貴,是因為它們融入瞭製作者的時間、心意和情感。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我不僅學會如何製作齣漂亮的“春仔花”,更能瞭解它背後的文化意涵。比如,它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著怎樣的地位?在颱灣,它又是如何發展和演變的?是否有一些關於“春仔花”的傳說或者故事?我特彆期待書中能有非常詳盡的製作步驟和清晰的圖解,因為我本身也是一個手工愛好者,但對“春仔花”完全是零基礎。我希望能夠通過這本書,從最基礎的纏繞技巧開始,一步一步學習,最終能夠做齣屬於自己的“春仔花”。而且,中英對照的設計,也讓我覺得非常貼心。這不僅方便瞭我自己學習,也為將來我想要將這份美麗的手工藝分享給我的外國朋友們,提供瞭極大的便利。這本書讓我覺得,它不僅僅是一本教程,更是一扇瞭解颱灣傳統文化,感受手作溫度的窗口。

评分

這本書的裝幀真的好美,封麵那“春仔花”的圖案,加上燙金的標題,一看就知道是花瞭心思的。我平時對這種傳統手工藝沒太關注,總覺得有點老派,但看到這本書的時候,就被它深深吸引瞭。那種細緻、典雅的風格,瞬間勾起瞭我對小時候傢裏長輩做的一些小飾品的記憶。這本書的名字也很特彆,“春仔花細工”這幾個字,讀起來就有一種溫柔、細膩的感覺,而“傳遞祝福的纏花手作”更是點明瞭它的意義,好像每一朵花、每一個結,都承載著一份心意。我一直覺得,在現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這種慢下來的、用雙手創造齣來的東西,特彆有價值。這本書的齣版,我覺得不僅是對“春仔花”這項傳統技藝的推廣,更是提醒我們,在這個數字化的世界裏,還有很多溫暖而有溫度的東西值得我們去發現和傳承。我迫不及待想翻開它,看看裏麵到底藏著怎樣的驚喜,是不是真的能學會怎麼做齣那些美麗又寓意深遠的纏花作品。我尤其好奇,它是否會介紹一些曆史典故,或者不同地區“春仔花”的特色?我喜歡那種能讓我瞭解背景故事的書,這樣我做起來,感覺不隻是在模仿,而是在與曆史對話,與那些古老的祝福連接。而且,中英對照的設計,也非常體貼,說明齣版社也考慮到瞭想要讓更多人瞭解這項美麗技藝的需求,甚至可能是國際友人。這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教程,更是一扇窗口,可以嚮世界展示颱灣傳統手工藝的魅力。我期待它能讓我感受到那種“手作的溫度”,以及通過這些作品傳遞齣去的,那份最真摯的祝福。

评分

這本《春仔花細工》的裝幀和整體風格,給我一種非常驚艷的感覺。封麵那種淡淡的復古色調,加上精緻的燙金字體,以及那些栩栩如生的纏花圖案,都散發著一種低調而奢華的美。我第一眼看到這本書,就覺得它不僅僅是一本手工教程,更像是一件藝術品。書名“傳遞祝福的纏花手作”讓我立刻聯想到,在過去,人們常常通過手作來錶達情感和祝福,而“春仔花”就是其中一種非常特彆的方式。我一直對那些能夠承載情感和曆史的手工藝非常感興趣,我覺得它們是連接過去與現在的重要紐帶。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深入瞭解“春仔花”的曆史淵源和文化意義。例如,它在颱灣的哪個時期開始流行?在不同的地區,有沒有形成不同的風格?它在古代的婚嫁、節日或者祭祀等場閤,扮演著怎樣的角色?我還很期待書中能夠介紹一些製作“春仔花”所需的工具和材料,以及如何選擇和使用這些材料。對於像我這樣對手工領域不太熟悉的新手來說,能夠有詳細的材料介紹會非常有幫助。而且,如果書中能夠提供一些不同難度的作品範例,從入門級的簡單花樣到進階級的復雜造型,那就更完美瞭。我特彆喜歡中英對照的特點,這不僅能夠幫助我更好地理解內容,也能讓更多對颱灣傳統文化感興趣的外國朋友,有機會接觸和學習這項美麗的技藝。我非常希望能通過這本書,不僅學會製作“春仔花”,更能深刻地體會到它所蘊含的祝福與溫暖。

评分

拿到這本《春仔花細工》的時候,我被它的質感和設計深深打動瞭。封麵上的“春仔花”圖案,色彩柔和,細節豐富,仿佛能聞到一股淡淡的香氣。書名“傳遞祝福的纏花手作”,也立刻抓住瞭我的心。我一直相信,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有很多被遺忘的美好,而“春仔花”就是其中之一。它不僅僅是一種手工藝,更是一種文化和情感的載體。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揭開“春仔花”的神秘麵紗,讓我瞭解它的前世今生。我尤其想知道,它在颱灣的民間生活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是否有一些關於“春仔花”的傳統習俗和故事?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清晰、詳盡的製作步驟,並且配以高質量的圖片,這樣即使是像我這樣的手工新手,也能輕鬆上手。我希望能夠學會如何將簡單的絲綫,通過巧妙的纏繞和塑形,變成一件件精緻的作品。而且,我更希望這本書能教會我如何為不同的場閤和不同的人,製作齣帶有特定祝福意義的“春仔花”。例如,送給新人的,希望他們幸福美滿;送給長輩的,希望他們健康長壽。中英對照的設計,也讓我覺得非常驚喜,這說明齣版社不僅想要推廣這項技藝在颱灣的普及,也希望它能走嚮世界,讓更多人瞭解和喜愛颱灣的傳統文化。這本書給我一種非常溫暖和治愈的感覺,讓我覺得,通過自己的雙手,也能創造齣如此美麗且充滿意義的作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