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古義探源

詩經古義探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詩經
  • 古籍
  • 文化
  • 曆史
  • 文學
  • 經典
  • 注釋
  • 解讀
  • 中國古代文學
  • 傳統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詩經》是我國最早之詩集,其中記載瞭許多上古時代的曆史、神話、傳說、禁忌及習俗,這皆是先民生活之陳跡,也保存瞭遠古流俗之印記;然在時代流轉、禮樂昌明之後,後人逐漸遺忘瞭先民生活之真相,反而企圖以政治或倫理教條之思路來詮解,因而亡失瞭《詩經》之真旨。

  本書以「就本文以求本義」之研究態度,結閤曆史文獻記載、運用齣土文物資料,並廣泛援引民族學、人類學、民俗學、社會學、古文字學之跨學科領域資料,以綜閤比較之研究精神,試圖鎖定保存於《詩經》之中,但卻早已湮沒於曆史的先民禁忌、夢兆及習俗,以探求其古義,希望能對古老經文産生新的理解與詮釋,更有助於體現《詩經》經文的完整性。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鄭玉姍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

  現職:
  中央警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研究專長:
  詩經、齣土文獻學、國文教學、文學創作(曾獲教育部文藝創作奬等奬項)

  著作:
  《上博(一)〈孔子詩論〉研究》(颱北:花木蘭文化齣版社)、《齣土與今本《周易》六十四卦經文考釋(一~四)》(颱北:花木蘭文化齣版社)、《超譯詩經──韆年的歌謠》(颱北:五南圖書公司)及相關學術論文十數篇。

圖書目錄

第壹章 緒論:《詩經》的研究現況與睏難點突破
 第一節 《詩經》的內容
 第二節 《詩經》研究之睏難與研究現況
 第三節 本書所採用之方法與預期成果

第貳章 〈小雅.斯乾〉「夢蛇生女」夢兆探源
 第一節 「維虺維蛇,女子之祥」傳統經解
 第二節 中國神話之「蛇」形象探析
 第三節 女媧之生育神形象探析
 第四節 蛇圖騰崇拜探析
 第五節 墓葬文物之「人麵蛇身像」形象探析
 第六節 遠古「蛇崇拜」即對女性孕育力量之崇拜

第參章 〈小雅.斯乾〉寢嬰習俗探源
 第一節 「生男載牀生女載地」傳統經解
 第二節 上古至漢代女子地位之演變
 第三節 談寢具之演變
 第四節 「乃生男子,載寢之牀」風俗探析

第肆章 〈小雅.漸漸之石〉雨兆探源
 第一節 「月離於畢,俾滂沱矣」經解
 第二節 「有豕白蹢,烝涉波矣」經解
 第三節 先秦典籍之「豕」形象探析
 第四節 「豕涉波」與「降雨」、「大水」傳說溯源
 第五節 「封豨」與河神馮夷、雨神屏翳之關聯探析
 第六節 「有豕白蹢」意涵探析
 第七節 豕豬被奉為雨(水)神之演變過程

第伍章 〈鄘風.蝃蝀〉指虹禁忌探源
 第一節 〈鄘風.蝃蝀〉詩旨經解
 第二節 「蝃蝀在東,莫之敢指」傳統經解
 第三節 古文字中的「虹」字
 第四節 雙頭龍、交龍齣土文物與生殖崇拜
 第五節 傳世典籍中的「虹蜺」形象探析
 第六節 指虹禁忌源自先民對降雨及生殖力量的敬畏

第陸章 結論:本書之研究成果與未來展望
 第一節 本書之研究成果
 第二節 未來研究之展望

參考書目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第壹章緒論:《詩經》的研究現況與睏難點突破

第一節《詩經》的內容


《詩經》為我國最古老的詩歌總集,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風〉又分為十五國風:包括〈周南〉、〈召南〉、〈邶〉、〈鄘〉、〈衛〉、〈王〉、〈鄭〉、〈齊〉、〈魏〉、〈唐〉、〈秦〉、〈陳〉、〈檜〉、〈曹〉、〈豳〉,共一百六十篇。〈雅〉分為〈大雅〉三十一篇與〈小雅〉七十四篇。〈頌〉分為〈周頌〉三十一篇、〈魯頌〉四篇及〈商頌〉五篇,故《詩經》共三百零五篇。十五國風內容多言情詩,〈小雅〉多敘事詩,亦有言情、頌贊之詩,〈大雅〉多為敘事詩,內容記載周王室建立及發展之史事;〈周頌〉皆為祭祀之辭,〈魯頌〉、〈商頌〉則多頌美時君之詩。此外《毛詩》尚有〈南陔〉、〈白華〉、〈華黍〉、〈由庚〉、〈崇丘〉、〈由儀〉六篇,僅存篇名而無詩,《詩序》謂:「有其義而亡其辭」,硃熹以為「笙詩」,若將此六篇列入計算,總共為三百十一篇。

《孟子.離婁下》:「王者之跡熄而《詩》亡,《詩》亡然後《春鞦》作。」可知《詩》之作當在《春鞦》之前;《詩經》中最早之詩當屬創作於西周初年的〈周頌〉,創作年代最晚之詩當屬〈陳風.株林〉,因其內容描寫陳靈公與夏姬之事,夏徵舒弒靈公於周定王八年(599B.C),故知《詩經》所輯錄者大約是西元前1100-600年之間的詩作。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對《詩經》的音樂性感到好奇。畢竟,「詩」與「歌」在古代是緊密相連的,許多詩篇最初都是配樂吟唱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樂譜早已失傳,我們現在隻能透過文字去想像那曾經的鏇律。不過,我認為,即使失去瞭樂譜,詩歌的語言本身仍然蘊含著一定的節奏感和音樂美。這本書的「探源」,是否也能觸及到這方麵的線索呢?例如,詩句的排比、押韻的規律,或者某些詞彙的選擇,是否在無形中透露著當時的吟唱方式或節奏特點?我希望作者能夠在這方麵有所著墨,或許從古代的音韻學角度,或者從其他類似的文學作品中找到一些對比的佐證,來推測《詩經》的音樂風格。即使無法完全復原,能夠提供一些關於《詩經》「聲」的線索,也會讓我在閱讀時,多一份對其音樂美的想像,使閱讀體驗更加豐富。這是一個比較特別的期待,但也是我認為對《詩經》的理解至關重要的一環。

评分

閱讀《詩經》,常常會遇到一些描寫,是如此的生動傳神,彷彿就在眼前。例如,描寫愛情的婉轉,描寫離別的愁緒,又或者是描寫戰爭的殘酷,都具有極強的感染力。但有時候,我總覺得,如果能更瞭解當時人們錶達情感的方式,或許能更好地進入詩歌的情境。這本《詩經古義探源》,我猜想,應該會深入探討那些「古義」,而這些「古義」,很可能就包含瞭當時人們的情感錶達方式。例如,用哪些詞彙來形容喜悅,又用哪些意象來抒發悲傷?又或者是,在不同的場閤,人們會如何透過詩歌來傳達自己的心意?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揭示這些隱藏在字句下的情感密碼,讓我在閱讀到那些描寫愛戀的詩篇時,能體會到那種含蓄而又真摯的情感;在讀到描寫離別的詩篇時,能感受到那種深入骨髓的愁苦。我相信,理解瞭「古義」,也就理解瞭古人的「真心」,這對於真正領略《詩經》的魅力,是不可或缺的一步。

评分

對於《詩經》的研究,我一直認為最關鍵的便是迴到那個時代去理解。我們現在的許多認知,是透過後世的詮釋逐漸形成的,但這些詮釋是否完全貼近當時的語境和作者的本意,其實是值得探究的。這也是為何《詩經古義探源》這個書名會讓我眼睛一亮。《詩經》的許多篇章,都與當時的社會生活、禮儀製度、甚至是祭祀活動息息相關。例如,《周頌》的部分,很多都是歌頌祖先、讚美功德的,若不瞭解當時的社會結構和價值觀,是很難完全體會其中莊重肅穆的氛圍的。而《豳風》的《七月》,更是描繪瞭一幅生動的農耕圖,其中提及的農具、時節、以及人們的辛勞,都需要有對當時農業社會的深入瞭解纔能讀懂。因此,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帶我穿越時空,去感受那個時代的氣息,理解那些「古義」背後所承載的社會文化背景。我希望作者能夠引導我,從一個更宏觀的歷史和文化視角,去審視《詩經》的每一首詩,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字詞的錶麵。

评分

一直以來,我都對《詩經》這部經典有著深厚的興趣,但總覺得古籍浩瀚,要深入理解其意涵,若沒有條理清晰的指引,常常會感到茫然。這次偶然翻閱到這本《詩經古義探源》,雖然我還沒機會細讀,但光是書名就讓人充滿期待。從書名「古義探源」可以想見,作者必定花瞭許多心力去考證、挖掘《詩經》中那些隨著時代演變而逐漸模糊甚至失傳的詞義、典故以及當時的社會風貌。我特別好奇作者是如何處理那些在現代閱讀中容易產生誤解的字詞,例如有些單字在不同時代可能有截然不同的解釋,又或者是某些詩句背後隱藏著當時獨特的風俗習慣,若不加以說明,便難以體會其真意。這本書若能提供清晰的脈絡,將這些「古義」一一呈現,我想對於我這樣希望深入瞭解《詩經》底蘊的讀者來說,絕對是一大福音。我期待書中能有詳盡的字詞解釋,不僅僅是單純的對譯,更希望有引經據典的說明,讓讀者明白為何會有這樣的解釋,進而提升對《詩經》整體的理解深度。

评分

說實話,每次讀《詩經》,最讓我頭痛的就是那些看似簡單卻又意蘊深長的詞彙。有時候,一個看似平凡的字,在詩裡卻有著非常豐富的層次感,或者甚至是與現代的用法大相逕庭。例如「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關關」二字,究竟是單純的鳥鳴聲,還是包含瞭更深層的情感寄託?又或者,「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二字,究竟是指外貌的美麗,還是兼具瞭德行的端莊?我常常會在這些地方卡住,花很多時間去比對不同的版本和註解,但總覺得鱗次櫛比的資料有時反而讓人眼花撩亂。所以,當我看到《詩經古義探源》這本書的齣現,我立刻被它「探源」二字吸引。我猜想,這本書大概能針對這些我感到睏惑的字詞,提供一個比較有係統、有根據的解釋。或許是從訓詁學的角度切入,又或者是結閤瞭歷史文獻的考證,總之,我希望它能幫助我釐清那些模糊不清的「古義」,讓我在閱讀《詩經》時,能更加遊刃有餘,不再被這些細節所睏擾,能夠更專注於詩歌本身的情感與意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