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故事的漢字:認識萬物篇

有故事的漢字:認識萬物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漢字
  • 科普
  • 兒童
  • 識字
  • 故事
  • 文化
  • 教育
  • 自然
  • 萬物
  • 啓濛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幫助兒童認識、學習漢字的優秀讀物!

  講述漢字背後的故事
  瞭解漢字的前世今生
  讓漢字學習從此不難

  漢字是中國文化的根,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漢字之美,美在形體,美在其婉轉麯摺的筆畫。《有漢字的故事》是一套幫助兒童認識漢字、學習漢字的優秀讀物。全書透過講述漢字背後的故事,引領兒童探尋漢字的起源,瞭解漢字的演變,讓兒童徹底弄清漢字的「前世今生」,輕輕鬆鬆學好漢字。

本書特色

  ★精選62個漢字,以輕鬆筆調,講述它們根源和演變,讓學習漢字變得輕鬆又有趣。
  ★每個字均配以形象唯美的圖畫,讓讀者更容易掌握文字的意思。
  ★每個字的下方,均設有「給小朋友的話」欄目,作為知識的延伸,並將文字與生活經驗結閤起來,啓迪孩子的心靈。
好的,這是一份關於一本名為《有故事的漢字:認識萬物篇》的圖書的詳細簡介,該簡介著重於介紹書籍的主要內容和特點,而不涉及您提供的原書名信息。 --- 書名: 《有故事的漢字:認識萬物篇》 內容簡介: 《有故事的漢字:認識萬物篇》是一部緻力於深入挖掘和闡釋漢字背後蘊含的文化精髓與世界認知體係的通俗讀物。本書並非傳統的識字教材,而是將漢字視為觀察古代先民如何理解自然、構建社會的重要鑰匙,帶領讀者穿越時空,探尋那些構成我們日常經驗的“萬物”是如何被抽象為符號,並最終凝固在方塊字中的。 本書的核心在於“故事性”與“係統性”的結閤。它摒棄瞭枯燥的字源考據,轉而采用敘事性的筆法,將每一個漢字置於其産生的曆史情境和文化語境中進行解讀。我們將“萬物”分為幾個主要領域進行梳理:自然現象、地理地貌、動植物世界、以及與人類活動密切相關的器物與工具。 第一部分:觀象取法——自然世界的命名與認知 這一部分聚焦於古代中國人如何觀察和解釋他們所處的自然環境。風、雨、雷、電、日月星辰,這些主宰著古代農業社會的宏大力量,構成瞭最早一批被記錄的符號。 例如,書中會詳細探討“天”與“氣”的演變。早期的“天”字形態,往往是模仿人頭上方的廣闊空間,隨著社會的發展,它逐漸承載瞭更高階的哲學意義,從單純的自然實體演變為宇宙秩序的代名詞。我們探究“日”與“月”的組閤如何奠定瞭時間觀念,以及“山”和“水”這兩個最基礎的地理符號,是如何通過組閤(如“江”、“河”、“湖”)來精細劃分不同形態的水體和地貌。 我們著重分析,這些字形如何忠實地記錄瞭早期觀測者的視角。例如,探討“雲”字,它不僅僅是一個氣象符號,其結構中蘊含的“雨”的元素,體現瞭古人對雲的形態和功能的最直接認知。通過對這些自然類漢字的解析,讀者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人構建世界秩序的初始邏輯。 第二部分:生靈萬象——動物的符號化生存圖景 動物是古代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是食物來源,也是信仰的對象,更是社會等級的象徵。本部分將深入剖析那些代錶動物的漢字,它們是如何從寫實的圖形演變為高度簡化的符號。 書中將係統梳理“六畜”的演變,如“牛”、“馬”、“羊”、“豕”(豬)等。這些字的結構往往保留瞭動物的顯著特徵,例如“馬”字早期造型中奔跑的四肢和長鬃的形象。更進一步,我們將探討那些象徵性的動物,如“龍”、“鳳”、“龜”、“蛇”。這些在神話和圖騰中占據重要地位的生物,它們的文字形態如何被賦予瞭超自然的力量和特定的文化職能。 此外,本書還會探討“部首”在動物分類中的體現。例如,帶有“鳥”字旁的字,其集閤便構成瞭一個關於飛禽的微觀譜係。通過這種方式,讀者可以理解漢字係統本身,就是一部關於生物分類學的早期嘗試。 第三部分:人與器——生活工具與社會關係的載體 人類文明的進步離不開工具的發明與使用。本部分將目光轉嚮那些記錄人類活動和物質文化的漢字。 從最基礎的“人”形字開始,我們將追蹤人類社會關係的錶達。例如,“眾”、“保”、“從”等字,如何通過增加或減少“人”的符號,來錶達數量、保護或追隨等復雜的社會行為。 重點章節將放在古代的生産工具上。探討“刀”、“斧”、“耒”(犁)等字,它們不僅僅是工具的名稱,更是技術進步的裏程碑。每一個工具的部件——例如“斤”(斧頭)的形狀,都凝聚著先民對力學和材料學的樸素理解。通過這些字的演變,我們可以直觀地看到從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的跨越是如何被文字所銘刻的。 此外,書中還會涉及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器物,如“釜”(鍋)、“鼎”(禮器/炊器)等。這些字的解讀,往往將讀者直接帶入到古代的廚房、祭壇或作坊中,體驗那種“物”與“字”閤一的古樸生活氣息。 結語:方塊中的宇宙觀 《有故事的漢字:認識萬物篇》旨在證明,漢字不僅僅是記錄語言的工具,更是承載瞭中華民族數韆年對外部世界觀察、分類、命名和理解的知識體係。通過對這些基礎“萬物”之字的深入探索,讀者將獲得一種全新的視角,去認識我們日常使用的文字背後,所隱藏的那個充滿智慧、細節和生命力的古代世界。本書適閤對漢字文化、古代社會生活、以及文化人類學感興趣的廣大讀者。閱讀此書,如同在每一個方塊字中,重新發現一個完整的世界。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邱昭瑜


  少兒作傢以及影視編劇,是一個重度文字上癮者,目前已齣版24本書。齣版有《中國文字的前世今生──文字的奧祕》、《字的傢族》、《語文魔法書》、《我的這一班》和《作文大傢分──好玩又好用的慣用語》等書。

  曾榮獲文化部頒贈2001年「好書大傢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奬、新聞局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薦、香港中央圖書館推薦優良讀物、新加坡國傢圖書館2013年「讀吧!新加坡」推廣閱讀選書、中國大陸「2014年度桂冠童書、兒童啓濛類圖書奬」。

  作品除颱灣外,也發行至中國大陸、香港、新加坡以及馬來西亞等地。目前固定在《國語日報週刊》的初階版、進階版撰寫專欄,誓願一生悠遊於創作之海。

圖書目錄

鼠…………08        牛…………10        虎…………12        兔…………14
龍…………16        蛇…………18        馬…………20        羊…………22
猴…………24        雞…………26        犬…………28        豕…………30
鹿…………32        象…………34        龜…………36        鳥…………38
烏…………40        魚…………42        燕…………44        集…………46
巢…………48        飛…………50        羽…………52        毛…………54
皮…………56        血…………58        肉…………60        骨…………62
革…………64        角…………66        爪…………68        卵…………70
木…………72        竹…………74        楚…………76        栗…………78
枝…………80        草…………82        朵…………84        果…………86
垂…………88        米…………90        瓜…………92        韭…………94
齊…………96        男…………98        女…………100       子…………102
身…………104       首…………106      麵…………108       眉…………110
目…………112       耳…………114      鼻…………116       口…………118
舌…………120       齒…………122      心…………124       胃…………126
手…………128       足…………130
中國文字的演變…………132

圖書序言

給小朋友的話

  小朋友,考考你!你知道在文字發明以前,古人是怎麼傳遞消息嗎?

  你有沒有聽過「結繩記事」?在很久以前,人們曾經用在繩子上打結的方法,來記錄事情。譬如說,甲村落跟乙村落訂下契約,一年後乙村落要送五頭羊給甲村落,雙方就各拿一段一樣長的繩子,在繩子上相同的地方打上五個同樣大小的結,等時間到瞭,雙方再拿繩子共同迴憶這些繩結錶示什麼意思;不過這樣也很不保險,因為所有事情都用繩結來記錄,雖然繩結有大有小、打結的地方也不一樣,可是日子久瞭,也難保每段繩結代錶的意思都可以記得正確無誤。

  另外,人們還用畫畫的方式來傳遞消息,可是這也不是一個可靠的方法,因為你也知道一幅畫要用多大的空間、花多久的時間來畫,而且也不是每個人都很會畫畫,萬一想畫老虎,畫齣來的卻變成恐龍,反而傳遞錯誤訊息就糟瞭!

  幸好,人類還是很聰明的,他們發明瞭簡筆畫,就是把物體的樣子畫一個大概,能夠知道是什麼意思就可以瞭;可是大傢的簡筆畫卻畫得不大一樣,以太陽來說吧!有人喜歡畫一個圓圈、有人畫圓圈裏加上一點,還有人不但圓圈裏加瞭一點,圓圈周圍要畫上萬丈光芒,這可怎麼辦好呢?

  彆急!當碰到眾人意見不同時,總該有人齣來領導統一吧!那個人啊!相傳就是黃帝的史官,名叫倉頡!

  後代子孫根據這些倉頡整理統一的文字,發現文字的創造原來是有一些規則的,那就是象形、指事、會意和形聲。

  象形,就是按照物體的樣子來畫;像「木」這個字,最原始便是畫一棵葉子掉光、隻剩嚮上伸展著樹枝和嚮下生長著樹根的樹。

  指事字呢?就是要指齣這個物體的重點所在,譬如刀刃的「刃」字,是在一把刀上加一點,那一點就是要特彆指齣這把刀的刀刃很鋒利噢!

  會意字又是什麼呢?就是你看瞭這個字,然後在腦袋中想一下,就可以知道它錶示什麼意思!譬如休息的「休」字,畫的就像一個人靠在大樹下休息,是不是很容易瞭解呢?

  最後,說到形聲字。你有聽過「有邊讀邊,沒邊讀中間」的說法吧?中國字有百分之九十是形聲字,形聲字一部分是錶示它的類彆,一部分是錶示聲音,譬如唱歌的「唱」字,唱歌是用嘴巴唱的,所以就有瞭「口」當類彆,旁邊的「昌」音是不是跟「唱」音很接近呢?

  開始覺得中國字很有趣瞭吧?讓我們翻開這本書,知道更多關於中國文字的奧祕吧!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說實話,我一開始對這本《有故事的漢字:認識萬物篇》並沒有抱太高的期望,以為就是一本普通的漢字科普讀物,大概率會是枯燥乏味的。但事實證明,我完全錯瞭!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打開瞭一扇通往古老文明的大門。它不像市麵上很多兒童讀物那樣,隻是簡單地描繪字形,然後給個簡單的解釋。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讓我感到驚艷。它能夠從非常微觀的視角,比如甲骨文的象形,追溯到字形演變的整個過程,而且每一個字都仿佛有生命一樣,被賦予瞭故事和情感。我記得有一章講到“馬”字,書中不僅展示瞭它從馬的形狀演變而來的過程,還講述瞭馬在古代戰爭、交通、農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古人對馬的贊美和寄托。這種將文字、曆史、文化、生活融為一體的講述方式,真的非常獨特。它讓我感受到,原來我們每天都在使用的漢字,竟然蘊含著如此豐富和厚重的曆史信息。我甚至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在教漢字,更是在教我們如何去理解和感受中華文明的脈絡。它引導我去思考,為什麼古人會選擇這樣的字形來錶達某個事物,這背後反映瞭他們怎樣的觀察方式和思維模式。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很吸引人,既有學術的嚴謹,又不失文學的韻味,讀起來一點也不費力,反而越讀越有味道。

评分

收到《有故事的漢字:認識萬物篇》這本書的時候,我心裏是帶著一絲猶豫的。畢竟,市麵上關於漢字的書籍琳琅滿目,但真正能讓我眼前一亮的並不多。然而,這本書卻完全超齣瞭我的預期,用一種極其巧妙的方式,將枯燥的文字轉化為生動有趣的文化符號。它不是簡單地羅列字詞,而是將每一個漢字放置在它誕生的曆史語境和人類文明的發展軌跡中去講述。我記得在讀到關於“天”字的章節時,它沒有僅僅解釋“天空”的意思,而是從古人仰望星空,對宇宙的敬畏,以及“天”在古代哲學中的概念,層層遞進地揭示瞭這個字的深層含義。這種抽絲剝繭的講解方式,讓我對漢字的理解不再停留在錶麵,而是能夠深入到它的精神內核。書中對於一些基礎概念的闡釋,也做得非常到位,比如“形聲字”的構成,不僅僅是給齣例子,更是通過一些有趣的故事,比如“魚”和“鳥”如何組閤成“漁”,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就理解瞭造字的邏輯。這本書的敘述方式非常靈活,有時像是在聽一位老學究講課,嚴謹而富有條理;有時又像是在聽一個講故事的人,繪聲繪色,引人入勝。它讓我意識到,學習漢字,本質上是在學習一種與世界對話的方式,一種理解和傳承文明的方式。

评分

哇,這本《有故事的漢字:認識萬物篇》簡直太齣乎我的意料瞭!我一直以為漢字的學習會是枯燥乏味的,就是背誦筆畫、偏旁部首,然後記住字義。沒想到,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它不是直接教你“山”字怎麼寫,而是先給你講一個關於“山”的古老傳說,或者是描繪一幅在山中探險的畫麵。我記得其中一章講到“水”字,它竟然從甲骨文的形態開始,一點點演變成我們今天看到的模樣,而且還穿插著古人對水的敬畏、對河流的依賴,甚至是大禹治水的故事。讀著讀著,我仿佛能看到那時的人們,如何觀察自然,如何將他們的生活經驗凝結在小小的方塊字中。我一直以為自己對漢字瞭解不少,但這本書讓我發現,每一個漢字背後都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鮮活的生命力。它不僅僅是一個符號,更是一個微縮的宇宙,一個故事的載體。我讀到“鳥”字時,書中描繪瞭古人如何觀察飛鳥的姿態,如何從中獲得靈感,甚至將它們的翅膀想象成自由和遠方的象徵。這種敘事方式,讓我覺得學習漢字的過程就像在進行一場穿越時空的文化之旅,每一個字都像一位老者,娓娓道來自己的過往。而且,它沒有刻意拔高,語言樸實卻充滿感染力,讓大人小孩都能輕鬆進入那個有趣的漢字世界。這本書的裝幀也很精美,插畫更是神來之筆,將文字的意境錶現得淋灕盡緻。我經常會翻開一頁,就陷在裏麵很久,完全忘記瞭時間的流逝。

评分

簡直是愛不釋手!這本書《有故事的漢字:認識萬物篇》真是一個意想不到的驚喜。我平常是個不怎麼喜歡閱讀的人,尤其對那些教科書式的知識類書籍更是敬而遠之。但是,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很有吸引力,色彩搭配很舒服,再加上“有故事”這個詞,就勾起瞭我的好奇心。當我翻開第一頁,就被它獨特的敘述方式深深吸引瞭。它沒有那種乾巴巴的知識點羅列,而是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將漢字的起源和演變娓娓道來。比如,關於“日”字,它不僅介紹瞭字形的變化,還講瞭古人如何觀察太陽,以及太陽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我特彆喜歡它講“木”字的那一段,描述瞭古人如何在森林中砍伐木材,如何用木頭搭建房屋,如何將木材製成工具。讀到這裏,我不僅記住瞭“木”這個字,還對古代人們的生活有瞭更直觀的感受。這本書就像一位慈祥的長輩,用充滿智慧和趣味的方式,教我認識身邊熟悉又陌生的漢字。它讓我明白,每一個漢字都不是憑空産生的,它們都承載著祖先們的生活智慧、情感和對世界的理解。這種學習方式,比死記硬背要有趣太多瞭,而且知識點也更容易被吸收和記住。我感覺自己不僅僅是在學漢字,更是在重新認識我們身邊的萬事萬物,以及它們與漢字之間韆絲萬縷的聯係。

评分

我之前一直覺得,學習漢字就是一件很“功利”的事情,就是為瞭認識更多的字,寫更多的字,能夠進行閱讀和交流。直到我讀瞭《有故事的漢字:認識萬物篇》,纔發現我之前的想法有多麼狹隘。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漢字的另一種可能性——它是一個情感的載體,是一個故事的起點,是一個連接過去與現在的橋梁。它不是直接給你灌輸知識,而是通過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讓你在閱讀中自然而然地去領悟。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傢”字的解讀,書中沒有簡單地解釋“傢”是居住的地方,而是講述瞭古人如何圍成一個圈,象徵著傢庭的團聚和安全感,以及“豕”(豬)在古代傢庭中的重要地位。讀到這裏,我突然對“傢”這個字有瞭更深刻的情感共鳴,它不再是一個冰冷的符號,而是一個充滿溫情和歸屬感的概念。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能夠將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將曆史的沉澱鮮活化。它讓我感覺,每一個漢字背後都蘊含著古人對生活的熱愛,對自然的觀察,對人際關係的思考。它鼓勵我去觀察生活中的每一個事物,去發現它們與漢字之間有趣的聯係。這本書的文字語言非常有畫麵感,讀起來就像是在看一部部微型的紀錄片,讓我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期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