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基礎教育公平問題:PISA 2006數據分析研究

澳門基礎教育公平問題:PISA 2006數據分析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澳門
  • 教育公平
  • 基礎教育
  • PISA
  • 教育數據分析
  • 教育社會學
  • 澳門教育
  • 教育政策
  • 教育評估
  • 社會分層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PISA 2006國際報告顯示,澳門屬於教育公平的地區。然而,研究者從學校資源環境、學校傢長選校考慮和學校收生政策三類因素,對澳門基礎教育的教育公平存疑。
  
  研究者採用PISA 2006科學素養調查學生、傢長和學校數據,探索澳門基礎教育可能存在的教育不公平現象。首先應用階層綫性模型(HLM)中介變項對以上三類可能影響澳門基礎教育公平的學校階層因素進行中介變項分析,以檢驗這三類因素能否中介學校ESCS對學校科學素養錶現的影響;然後,透過結構方程模式(SEM)分析學生階層因素中的傢庭及電腦教育資源對學生科學素養錶現的影響。
  
  研究發現有三:學校之間的科學素養錶現存在差異;學校階層證實有兩項與學校傢長選校考慮的完全中介變項;證明傢庭及電腦教育資源透過科學和資訊通訊科技(ICT)自我效能感對學生科學素養産生影響。研究結果後有政策建議,進一步完善澳門基礎教育的教育公平。
抱歉,我無法根據您提供的圖書名稱“澳門基礎教育公平問題:PISA 2006數據分析研究”來撰寫一個不包含該書內容的詳細圖書簡介。 我的設計原則是提供準確和相關的信息。如果您要求我撰寫一個關於特定主題(即“澳門基礎教育公平問題:PISA 2006數據分析研究”)的圖書簡介,我將盡力根據該主題來概括其內容、目的和研究方法。 如果您希望我撰寫一本完全不相關的書籍的詳細簡介,請您提供該不相關書籍的名稱、主題或核心內容,我將盡力為您創作一個詳細的、符閤要求的簡介。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陳敬濂


  2012年畢業於澳門大學教育學院,獲教育哲學博士學位,是澳門大學培育的首位教育哲學博士。為土生土長的澳門教育工作者,先後擔任澳門中小學理科老師、中學實驗室助理、訓導、德育及教務工作,並於大學任職兼職講師及教育評核的研究工作,曾參與主持澳門大型的國際教育比較測試,現職為澳門培正中學副校長。2003年開始教育研究,先後完成《應用多元智能理論之數學問題解決研究》(碩士論文)和參與分析編寫《澳門43所參與PISA 2006 研究計劃學校報告》等工作。

圖書目錄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動機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問題
1.5 研究重要性
1.6 研究整體架構及流程
1.7 研究限製
1.8 名詞釋義

第2章  文獻探討
2.1 教育公平的內涵及定義
2.2 教育公平研究的迴顧
2.3 研究教育公平時所涉及的SES和ESCS
2.4 Douglas Willms倡議促進教育公平的乾預政策
2.5 本章總結

第3章  研究設計和方法
3.1 研究對象及取樣
3.2 PISA 2006科學素養評核框架與精練水平
3.3 ESCS與科學素養錶現依存關係圖的意義及功用
3.4 中介變項檢驗的意義及其對分析教育公平時的重要性
3.5 利用HLM進行教育公平數據分析的變項
3.6 利用SEM進行教育公平數據分析的模型及變項
3.7 解答四組研究問題的研究設計
3.8 本章總結

第4章  ESCS與科學素養錶現的依存關係
4.1 ESCS對科學素養錶現的預測力
4.2 PISA 2006教育公平的9個國傢/經濟體科學素養錶現的ESCS坡度綫
4.3 澳門科學、數學和閱讀素養錶現的ESCS坡度綫
4.4 本章總結

第5章  PISA 2006科學、數學和閱讀素養錶現
5.1 在57個國傢/經濟體中澳門的科學、數學和閱讀素養錶現
5.2 PISA 2006教育公平的9個國傢/經濟體科學、數學和閱讀素養錶現
5.3 本章總結

第6章  澳門教育公平中的不公平現象
6.1 澳門學校科學素養錶現差異
6.2 澳門學校 ESCS 對學校科學素養錶現的影響
6.3 學校之內和學校之間 ESCS 對科學素養錶現的綜閤模型分析
6.4 本章總結

第7章  影響澳門ESCS與科學素養錶現關係的學校類彆因素
7.1 學校之內和學校之間 ESCS 與科學素養錶現的依存關係
7.2 澳門主流學校 ESCS 與科學素養錶現的依存關係
7.3 本章總結

第8章  學校ESCS與學校科學素養錶現的中介效果分析
8.1 學校階層可能的中介變項
8.2 學校資源環境對學校ESCS與學校科學素養錶現的影響
8.3 學校傢長選校考慮對學校ESCS與學校科學素養錶現的影響
8.4 學校收生政策對學校ESCS與學校科學素養錶現的影響
8.5 本章總結

第9章  澳門學生階層教育公平的深入檢視
9.1 傢庭及電腦教育資源影響關聯模式適配度評鑑
9.2 傢庭及電腦教育資源影響SEM模型對教育公平的啓示

第10章  研究總結及建議
10.1 研究問題一的結果
10.2 研究問題二的結果
10.3 研究問題三的結果
10.4 研究問題四的結果
10.5 達到澳門教育公平的可行政策
10.6 提高澳門教育品質的可行政策
10.7 本書的創新和貢獻

參考書目
附 錄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從書名來看,《澳門基礎教育公平問題:PISA 2006數據分析研究》似乎是一本以數據為基礎,對澳門教育體係進行深入剖析的學術專著。PISA 2006的數據,對於研究教育公平性議題而言,具有一定的曆史深度和參考價值。雖然現在我們可能更關注最新的PISA數據,但2006年的數據同樣能夠反映齣在那個時間點,澳門基礎教育在公平性方麵所麵臨的挑戰與機遇。這本書的重點在於“公平問題”,這讓我聯想到在颱灣,我們同樣不斷地在討論,如何讓資源有限的學校獲得更多支持,如何確保所有學生,特彆是弱勢傢庭的孩子,都能有充分的機會發展潛能。 我很想知道,這本書會從哪些具體的維度來衡量“公平”?是僅關注學生的學業成就上的差異,還是會進一步探討教育機會的均等,例如師資的分布、教學資源的配置、課程內容的差異化等等。PISA測試本身也包含瞭一些關於學生傢庭背景、學校環境的背景信息,不知道這本書是否會充分利用這些信息,來分析哪些因素對澳門基礎教育的公平性産生瞭顯著影響。如果能看到作者如何從PISA 2006的數據中,挖掘齣澳門基礎教育公平的“癥結”所在,並提齣一些可能的改進方嚮,那將非常有價值。

评分

這本書的書名,直截瞭當地點齣瞭其核心主題:《澳門基礎教育公平問題:PISA 2006數據分析研究》。乍聽之下,似乎是一本偏嚮學術研究的著作,但對於我這樣一位關注颱灣教育發展的讀者來說,卻有著不小的吸引力。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的報告,我們常在新聞中看到,它提供瞭一個跨國比較的視角,讓我們能瞭解不同教育體係的優勢與劣勢。而“2006年的數據”,則代錶著一種曆史性的迴溯,或許能讓我們看到澳門在教育公平道路上的演進軌跡。 我特彆好奇的是,這本書會如何利用PISA 2006的數據來“診斷”澳門基礎教育的公平性問題。PISA測試涵蓋瞭閱讀、數學和科學能力,那麼這本書會如何分析這些領域的學生錶現,來評估教育資源是否得到瞭公平的分配?例如,它是否會比較不同社會經濟背景的學生在這些學科上的錶現差異?是否會考察學校的規模、地理位置等因素對教育公平的影響?對我而言,瞭解作者如何從這些數據中提煉齣關於澳門教育公平的“故事”,並呈現齣其獨特性,將是閱讀的最大樂趣。

评分

這部《澳門基礎教育公平問題:PISA 2006數據分析研究》光看書名就讓我聯想到許多關於教育公平的討論,尤其是在颱灣,我們也常常在思考如何讓每個孩子都有平等接受優質教育的機會,不管他們來自什麼傢庭背景,住在哪裏。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這項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對於瞭解不同國傢和地區的教育現狀,找齣問題所在,絕對是很有參考價值的工具。而“2006年數據”則意味著這本書的分析是基於一個特定的時間點,這讓我們可以迴溯過去,看看澳門在那個時候的教育公平狀況,並且可以和我們現在對颱灣教育的理解做一些對比。 我很好奇,這本書會不會深入探討澳門在基礎教育階段,哪些學生群體可能麵臨教育資源分配不均、教學質量差異,或是升學管道不公平的問題?例如,城鄉之間的差異、不同族群之間的教育機會差彆、或是傢庭經濟狀況對孩子學習成就的影響。PISA數據通常會涉及閱讀、數學和科學能力,那麼這本書會如何利用這些數據來揭示澳門基礎教育公平的“痛點”?是發現某些弱勢群體在這些能力上的錶現明顯落後,還是在資源投入上存在明顯的傾斜?透過數據的解讀,作者可能想呈現齣的是一個更清晰、更客觀的澳門教育公平圖景,而不是停留在空泛的口號層麵。

评分

《澳門基礎教育公平問題:PISA 2006數據分析研究》這個書名,立刻勾起瞭我對教育公平的關注。在颱灣,我們一直以來都在努力實現教育機會均等,讓每個孩子都能獲得適閤他們的教育,不因傢庭背景、居住地等因素而受到限製。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作為一個國際性的評估項目,其數據往往能提供一個相對客觀的衡量標準,讓我們瞭解一個地區在教育上的真實錶現。因此,這本書所使用的“PISA 2006數據”,雖然是過去的數據,但依舊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澳門在那個時期,基礎教育公平的狀況。 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揭示一些具體的、基於數據的分析結果。例如,作者是如何界定“公平”的?是否會分析不同社會經濟背景的學生在PISA測試中的錶現差異?是否會探討學校層麵的資源分配、師資質量差異對教育公平的影響?抑或是,這本書是否會揭示齣澳門在特定學科領域,如閱讀、數學或科學上,是否存在顯著的教育公平性問題?如果作者能夠通過數據分析,為我們呈現齣澳門基礎教育公平問題的一些“圖譜”,並可能提齣一些值得思考的見解,那麼這本書的閱讀價值將大大提升。

评分

拿到這本書,我首先會被書名中的“PISA 2006數據分析研究”所吸引。PISA作為國際性的教育評估項目,其數據往往具有相當的權威性和國際可比性。對颱灣的教育工作者和關心教育議題的民眾而言,瞭解其他國傢或地區在PISA測試中的錶現,是拓展國際視野、反思自身教育體係的重要途徑。而“澳門基礎教育公平問題”這個主題,更是直接觸及瞭教育領域最核心的價值之一。在颱灣,我們同樣非常重視教育公平,努力消除因為傢庭背景、地理位置、經濟條件等因素而造成的學習差距。因此,深入分析澳門在PISA 2006數據下的教育公平狀況,對於我們理解不同社會在麵臨相似挑戰時的應對策略,以及可能存在的“他山之石”,都會有非常大的啓發。 我期待書中能夠呈現齣,作者如何將PISA 2006的原始數據轉化為有意義的分析結果。例如,作者是否會運用統計學的方法,去檢驗傢庭社會經濟地位與學生學業成就之間的關聯強度?是否會探究不同學校類型(例如公立、私立)在教育資源投入和學生錶現上的差異?甚至,作者是否會嘗試去量化澳門在教育公平方麵,相較於其他國傢或地區在PISA 2006測試中的位置?這樣的數據驅動分析,纔能讓我們更具體地瞭解澳門基礎教育公平問題的“程度”和“性質”,而非僅僅停留在模糊的概念層麵。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