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賦津梁:明代萬曆年間辭賦選本研究

作賦津梁:明代萬曆年間辭賦選本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明代文學
  • 萬曆年間
  • 辭賦
  • 選本
  • 文學研究
  • 文化史
  • 文本研究
  • 思想史
  • 中國古典文學
  • 版本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本書以萬曆年間辭賦選本為研究對象,各章節將以下列方式進行:

  一、分辨各選本的選型(編選體例)、考察各選本的選心(選賦意圖)、探究各選本的選源(採選對象及範圍)、釐析各選本的選域(所選賦傢的時代跨度及所選作品的內容豐富性),即選本自身的研究,包括序跋、凡例、捲帙、評點等分析。

  二、瞭解選本編纂者的生平事蹟、社會角色認定、具體編選過程,以釐清社會風氣、文學思潮對其選編的影響。

  三、比較各選本的選文現象,必要時參照其他綜閤類文學總集中選賦情況,以明白作品於選本中的消長變化,以及該選本在文學史上的意義。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王欣慧

 
  政治大學中國文學係學士、碩士、博士,教育部對外華語教學能力認證考試及格,現為輔仁大學中國文學係專任助理教授。學術研究領域為辭賦、唐代詩文、古典文學理論等。撰有《曆代京都賦的文化審視》、《唐代訪古賦》等專著。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 2
第二節 學界相關研究成果 16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進路 21

第二章 俞王言《辭賦標義》選賦及其評註析論 25
第一節 俞王言及其《辭賦標義》 26
第二節 《辭賦標義》選賦情況 37
第三節 《辭賦標義》評註特色 48
第四節 結語 89
附錶一 《辭賦標義》所錄《文選》未收篇目於曆代選集中
收錄情形一覽錶 92

第三章 施重光《賦珍》再論 93
第一節 施重光及其《賦珍》刊刻時間 94
第二節 《賦珍》編纂體例 104
第三節 《賦珍》選賦情況 116
第四節 《賦珍》評註特色 140
第五節 結語 152
附錶二 《賦珍》目錄暨各捲賦末節錄之同題賦作 156
附錶三 《賦珍》各捲賦末引錄賦作 161

第四章 李鴻《賦苑》考評 167
第一節 李鴻及其《賦苑》 168
第二節 《賦苑》選賦情況及編纂體例 173
第三節 《賦苑》評騭 180
第四節 結語 183
附錶四 《賦苑》、《漢魏六朝百三傢集》收錄賦篇對照錶 184

第五章 周履靖《賦海補遺》及其賦作探析 193
第一節 周履靖生平及《賦海補遺》編者芻議 194
第二節 《賦海補遺》刊刻時間、編纂體例及選賦情況 208
第三節 《賦海補遺》特色評騭 215
第四節 周履靖賦作評析 222
第五節 結語 236
附錶五 《賦海補遺》周履靖次韻之作題解 238

第六章 陳山毓《賦略》析論(上) 247
第一節 陳山毓及其《賦略》 248
第二節 《賦略》編纂體例及其賦學觀 254
第三節 結語 304

第七章 陳山毓《賦略》析論(下) 307
第一節 《賦略》選賦情況 308
第二節 《賦略》評註特色 358
第三節 結語 378
附錶六 《賦略》眉評 382
附錶七 《賦略》題解 387

第八章 結 論 397

後記 405
參考文獻 409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光是看到《作賦津梁》這個名字,就有一種“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的感覺。我一直對明代中後期,尤其是萬曆年間,那個經濟繁榮、文化多元的時代充滿瞭好奇,而辭賦作為一種承載著豐富情感和深刻思想的文學體裁,在這個時代必然有著不同尋常的演變。這本書的書名“作賦津梁”,讓我聯想到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作品,更像是要為我們搭建一座通往那個時代辭賦世界的橋梁,指引我們如何去理解、去欣賞。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深入挖掘萬曆年間那些具有代錶性的辭賦作品,不僅僅是錶麵上的文字,更重要的是揭示它們背後的時代背景、社會風氣、以及文人作者的生存境遇。例如,當時的官場政治鬥爭、市民階層的興起、對外貿易的發展,這些因素是如何在辭賦中得到體現的?又比如,書中對“選本研究”的側重,讓我對能夠清晰地梳理齣那個時期主要的辭賦選本,瞭解它們的編纂特點、選錄標準以及這些選本在當時及後世的影響力,充滿瞭期待。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我們看到,萬曆年間的辭賦並非是僵化的文本,而是鮮活的、與時代緊密相連的文學創作,能夠成為我們理解那個時代的一扇重要窗口。

评分

《作賦津梁:明代萬曆年間辭賦選本研究》這個書名,瞬間勾起瞭我對於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的濃厚興趣,特彆是對明代文學的關注。萬曆年間,是一個充滿變數的時代,它既是明朝由盛轉衰的轉摺點,也是文化藝術領域蓬勃發展的重要時期。而辭賦,作為一種古老而又極具生命力的文體,在萬曆年間必然有著獨特的錶現和發展。我對“選本研究”這個切入點尤其感到新奇和期待。選本,就像是一個時代的文學指南,它反映瞭當時文人對於何種辭賦作品最為推崇,何種風格最為流行。我希望能從書中讀齣萬曆年間辭賦創作的主流趨勢,以及當時文人在繼承傳統和追求創新之間是如何進行權衡和選擇的。這本書會不會深入分析不同選本的編纂者是誰,他們的學術背景和個人偏好對選本的內容産生瞭怎樣的影響?會不會探討不同選本在當時的傳播範圍和影響力?這些都是我非常想知道的。此外,我對萬曆年間一些地域性的辭賦流派或學派是否也有涉及,比如江南文壇的辭賦創作,或者一些地方官員在任期間創作的與當地風物相關的辭賦。如果能夠藉由這本書,深入瞭解萬曆年間辭賦創作的鮮活圖景,以及它們如何成為連接曆史與現實的“津梁”,那將是一次極其寶貴的閱讀體驗。

评分

《作賦津梁》這個書名,仿佛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曆史深處的大門。明代萬曆年間,一個在中國曆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時代,社會經濟的繁榮與政治的暗流湧動交織,而文學藝術也在這樣的土壤中孕育齣獨特的風貌。辭賦,這種古老而又富有錶現力的文體,在萬曆年間必然經曆著深刻的演變和發展。我之所以對此書充滿期待,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聚焦於“選本研究”。選本,在我看來,是理解一個時代文學風尚和學術思潮最直接的窗口。一本選本的齣現,往往蘊含著編纂者對文學價值的判斷,對時代精神的解讀,以及對文學傳統的繼承與創新。我迫切希望從書中能夠窺見萬曆年間辭賦選本的林林總總,瞭解它們的編纂者是誰,他們為何會選擇這些作品,以及這些選本在當時的文學界和學術界産生瞭怎樣的影響。更進一步,我希望能通過對這些選本的分析,深入理解萬曆年間辭賦創作的整體麵貌,包括其題材選擇、藝術風格、思想內涵等方麵的特點。這本書若能引領我探尋那些被選入或未被選入的辭賦作品背後的故事,展現萬曆年間辭賦創作的生動圖景,那將是極其寶貴的收獲。

评分

這本《作賦津梁》的齣現,簡直是滿足瞭我對明代萬曆年間辭賦研究的深深渴望。一直以來,我對明朝,尤其是萬曆年間這個承轉時期的文學思潮都頗感興趣,而辭賦作為一種極具錶現力和情感張力的文體,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這本書的書名本身就極具吸引力,“作賦津梁”——它仿佛一座橋梁,連接著古代的賦學傳統與明代萬曆年間的實踐,又像是通往辭賦創作的達摩剋利斯之劍,指引著研究的方嚮。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深入剖析那個時期湧現的代錶性辭賦作品,不僅僅是羅列,更希望有對其創作背景、時代風貌、思想內涵的深刻解讀。比如,萬曆年間官場的浮沉、文人的際遇,是如何在這些辭賦中得到映射的?當時的社會思潮,如宋明理學的影響、市井文化的興起,又如何體現在辭賦的語言風格和題材選擇上?我希望能從書中讀齣辭賦不僅僅是文字遊戲,更是那個時代的迴聲,是文人心靈的寫真。同時,我對“選本研究”這個角度也充滿期待,這意味著書中很可能會對當時的辭賦選本進行梳理和比較,分析不同選本的編纂意圖、選錄標準以及對後世的影響,這對於理解當時辭賦的傳播和接受情況至關重要。總而言之,這本書在我心中已經預定瞭一個極高的位置,希望它能給我帶來一場關於萬曆年間辭賦的深度學術饕餮盛宴。

评分

讀到《作賦津梁》這個書名,我腦海裏立刻浮現齣那些文人墨客在案牘勞形之餘,揮毫潑墨,藉辭賦抒發胸中塊壘的景象。明代萬曆年間,曆史的車輪滾滾嚮前,既有繁華的市井景象,也有潛在的危機暗流,這種復雜而充滿張力的時代背景,必然會在文學作品中留下印記,而辭賦,作為一種能夠淋灕盡緻錶達情感、描繪場景的文體,想必是承載瞭那個時代最多元的精神麵貌。我特彆好奇的是,書中會如何處理“選本研究”這個部分。要知道,選本往往最能反映一個時代的審美趣味和學術傾嚮。不同時期、不同學者編纂的選本,在選錄作品時會有怎樣的側重點?是偏重抒情寫意,還是注重諷喻現實?亦或是對前朝舊體的傳承與創新?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揭示這些選本背後隱藏的學術史和文學史信息,讓我能夠更清晰地理解萬曆年間辭賦的流變和發展脈絡。同時,如果書中能對一些鮮為人知的辭賦大傢及其作品進行挖掘和介紹,那就更顯價值瞭。我期待的不僅僅是名傢名篇的重現,更是那些被曆史塵埃掩埋的珠玉,能夠藉此書重見天日,讓萬曆年間的辭賦世界更加豐滿和立體。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