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台灣經濟正義與活力

找回台灣經濟正義與活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經濟政策如跑馬燈,兩兆雙星、鮭魚返鄉、三業四化…..
但簽了ECFA,為什麼經濟還在保二、保三中掙扎?
降稅吸引回台灣投資,為什麼工作機會不見增加,卻眼見房價大漲?
台灣經濟如何能兼顧正義與發展?如何重建活力?

  工作機會消失、薪資成長停滯、貧富差距加大……
  大家都在問,景氣到底什麼時候會好轉?
  「台灣經濟的問題不在景氣,而是沒有產業轉型!」
  朱敬一急切呼籲大家正視台灣經濟發展問題的關鍵。

  朱敬一是享譽國際的經濟學家,43歲獲選台灣中央研院院士,是最年輕的院士,後擔任行政院政務委員與國科會主委,從學術進入中央政府,讓他以更根本、更「個體」、更深入產業的研究方式,提出不同於一般經濟學家的台灣經濟解方。他認為:

  1.兩岸經貿問題是政治問題,不能簡化為自由化、國際化問題!
  2.全球化不能迴避,但是簽FTA並不是經濟萬靈丹!
  3.胡亂降稅無法吸引投資,反而拉大貧富差距,製造社會對立!

  台灣經濟停留在追求降低成本的「效率經濟」,加上越南、中國開放,導致廠商出走,薪資倒退;政府錯誤的招商、減稅政策,導致所得分配惡化、房價飆漲,創造出貧窮世襲的環境。

  台灣要突破悶經濟,就應該轉型成「創新經濟」,讓整個經濟社會有一波波推出新產品、新製程、新應用、新營運模式的動能;政府不應該只想著推動為簽FTA而簽FTA的全球化策略,忽視厚實產業實力的重要性。

  台灣沒有空轉的本錢,唯有制定前瞻性的產業政策,才能讓台灣經濟脫離泥淖,再創台灣經濟奇蹟。

名人推薦

  中央研究院院長 翁啟惠
  芝加哥大學商學院講座教授 蔡瑞胸
  前財政部長 林  全
  前衛生署長 楊志良
  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教授 王  平     
  新加坡大學講座教授 段錦泉 專文推薦

  我認為朱敬一院士可以稱為台灣最優秀的經濟學家。他不僅具有過人的宏觀思考能力,而且微觀推理嚴謹,常有人所不能及的觀察與見解。朱院士的這本創新經濟新書,針對當前台灣的經濟困境、貿易與自由化政策、產業發展、租稅與所得分配等,均提出發人深省的觀點。而他認為創新經濟才是台灣經濟的關鍵出路,更是深獲我心。我認為這本書有許多的創新觀點,相當值得推薦給大家分享。-林全 前財政部長、台灣大學教授

  本人絕非經濟學者,但基於對社會的關心,在衛生署長任內、離開政府後,更是大放厥詞,也常痛陳政府財稅制度嚴重偏頗,造成台灣社會四不一沒有(不婚、不生、不養、不活,沒有前景),不斷淪落。然而包括本人拙作《分配正義救台灣》都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拜讀朱院士大作後,始恍然大悟。此書文筆流暢,我輩缺乏經濟學基礎者,讀來完全無艱澀之感,非但財經官員、學術界,凡關心國事者,包括「抗爭有理」的年輕朋友都應人手一冊。-楊志良 前衛生署長、亞洲大學教授

  每個國家的經濟都會經歷起伏,而經濟成功與失敗的關鍵區分,在於其長期的成長動能。本書從三個面向探討台灣經濟成長當前面臨的問題:全球化下的自由貿易,租稅改革、所得分配與過熱房價,創新轉型與產業政策。我們不期待一本書能夠得到所有讀者的完全認同,但是此書所呈現的數據、推理與討論,都值得讀者嚴肅面對、思考。作者朱敬一院士是知名經濟學者,也有相當的政策經驗,其為文議政,也是自劉大中院士以來知識份子貢獻社會的傳統。這本書,讓我們一起來用眼閱讀、用腦思考、用心關懷。-王平 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

  朱敬一就是不一樣!學養豐富,見解獨到,觀察入微,文筆流暢。讀此書, 我獲得知識面上的喜悅,因為對台灣經濟事務有了更深入和結構性的了解。 讀此書,也喚起我這位台灣人,對台灣前景更多的憂心--坐吃山空、飲鴆止渴。有識者,憂心國事,但坐困愁城。樂觀者,以過去經濟上的成就為榮,以現今的民主但實質民粹的政治為傲。政策唯選舉考量,煙花燈會經費不缺,務實建設興趣缺缺。經濟政策乃為人民福祉服務,政治雖靠妥協,但政治人物和政府官員在制定和推行政策時,不可無知。無知是國家的悲哀、人民的不幸。對台灣經濟困境本質的誤判,會造成政策不當、資源浪費、並錯失改革契機。

  讀者可從朱院士的大作,了解台灣現今的經濟困境是過去政策下的必然。想靠對「效率經濟」的認知、態度和處方,開拓「創新經濟」是不切實際的。台灣經濟的前途,必須從接受「舊產業已去、新產業未來」的殘酷事實,重新出發。對台灣經濟的診斷,可從讀朱院士的大作開始。-段錦泉,國立新加坡大學金融學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朱敬一


  密西根大學經濟學博士,史丹福大學法學院歐林學者,中研院院士,發展中世界科學院院士。曾任中研院副院長、中經院董事長、行政院政務委員、國科會主委。豐富學術專業著作之外,執筆署名、非署名評論多年,從「解構黨國資本主義」、「基本人權」到「飆哈雷救經濟」,是當代最入世的知識分子。

圖書目錄

推 薦 序 厚實經濟,爭取時間 翁啟惠
推 薦 序 經濟改革與創新,台灣不能再落後 蔡瑞胸
各界推薦 
自  序 改變台灣,要如此這般

PART I 認清當前經濟問題
1 台灣經濟困境在轉型不順
2 「自由化、國際化」,錯把維他命當解藥
3 全球化,台灣能迴避嗎?
4 融入世界市場缺乏戰略
5 混淆實質就業與紙上金融

PART II 減稅阻礙轉型,且災難重重
6 台灣所得分配,逐年惡化
7 糟蹋稅改契機,財政敗壞
8 房價飆漲,源自降稅與熱錢
9 活絡世代流動,不該降遺贈稅

PART III 產業創新,應有策略布局
10 產業政策失敗,原因為何?
11 鼓勵青年創業,該怎麼推?
12 產業政策,要如何形成?
13 生技產業規劃,理念是甚麼?
14 FTA 與產業策略,該緊密結合

PART IV 台灣需要脫胎換骨
15 經濟創新,要先行政革新
16 經濟變革,從觀念變革始

圖書序言

「自由化、國際化」,錯把維他命當解藥

2013年底,在蕭前副總統的強力呼籲下,執政黨掀起了一波「努力加入TPP、RCEP」的運動。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是兩個自由貿易會員組織,分別由美國與中國大陸主導。拋開這兩個自由貿易團體背後的政治目的不論,如果台灣能夠加入其一,就幾乎是一次與10幾個國家簽署了FTA,這對台灣原本落後的FTA 簽署,當然像是大補丸。

於是,馬總統先是2014 元旦致詞宣示此方向,然後由已卸任的蕭副總統成立民間推動委員會,再在總統府約集府院官員與立委敲定細節,復由外交部召回駐各國大使交代任務。然而,這些努力在2014 年3 月學運之後全都打住。因為兩岸服貿協議引發民間對全球化的一些疑慮,當然也使台灣其他的FTA 簽署進程受阻。

簽FTA 也好、加入自由貿易組織也好,都是要推動貿易自由化、國際化。要使台灣經濟自由化、國際化,這是蔣經國總統晚期,由當時的行政院長俞國華所提出。推動這「二化」的核心理念,就是相信「面對國際市場競爭,有利於台灣找到發展方向」。這個理念是「市場機能比政府指導更有效率」的延伸,原則上沒有錯。尤其在30 年前,台灣尚未解嚴且經濟管制甚多,政府老大哥無所不在,許多企業當時還少有國際競爭的歷練。在那個時候政府市場開放,是完全正確的方向。

但是到今天,台灣推二化已經推動近30 年。你若問自由化國際化還是台灣「唯一」的藥方嗎?我可以斬釘截鐵地說:不是!那麼退一步再問,這二化還是台灣當前「最重要」的藥方嗎?老實說,我認為也不是。那麼退兩步續問:為什麼那麼多政府官員還拚命在推自由化、國際化呢?那也許是因為他們在讀書時中了極端芝加哥學派的毒,誤以為市場萬能、誤以為貫徹自由開放,經濟就一定會好。如果有人這樣想,那就表示他們書沒讀通。

圖書試讀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