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的畫像

格雷的畫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奧斯卡‧王爾德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十九世紀末撼動英國文壇的唯美文學經典之作 哥德派的詭譎美感 × 浮士德的魔鬼交易 挑戰保守社會的極限,改變王爾德一生的轉捩點 「寫出這種故事的作家,應該處以死刑!」 2003年英國《觀察者報》評選百大傑出小說 2006年及2008年皆入選死前必讀的小說 2010年愛爾蘭國家文學季的都柏林代表選書 2014年英國《衛報》評選百大必讀小說 如果是我永遠年輕,畫像變老就好了! 我願意付出一切代價!我願意用自己的靈魂交換! 才華洋溢的畫家巴索爾因緣結識了年輕俊美的道林‧格雷,立刻請格雷做自己的模特兒畫肖像畫,巴索爾知道,這幅畫將會是他畢生傑作。隨著畫像即將完成,巴索爾對格雷越加依戀,此時畫家的老友亨利勳爵意外來訪。亨利勳爵雖有貴族身分,但行事放縱不羈,沉浸享樂,他對年輕而單純的格雷十分有興趣,想試試自己對格雷能有多大影響,因此開始灌輸格雷自己那一套享樂主義。肖像畫完成後,格雷也驚艷於自己的美貌,心中的虛榮感隨之甦醒,他害怕自己將會失去青春年華、失去美麗外表,忍不住說出願以靈魂交換畫像中不朽的容顏。 格雷跟著亨利勳爵流連於奢華放蕩的社交宴會,沉溺於旁人對他的愛慕,此時格雷認識了美麗出眾的女演員希珀,折服於她的動人演技,而希珀也深受格雷吸引,兩人陷入熱戀。想不到,希珀嘗試過真正的愛情,對於要在舞台上演出虛假的感情就不屑一顧,演技突然變得生硬做作,讓格雷大失所望,一怒之下斷然與希珀分手,絕望的希珀當晚便自殺身亡。 格雷知道消息後雖然感到震驚,卻不認為自己有錯,他的內心已然失去同情與愛憐;此時格雷無意間看到自己那張畫像,發現畫像中的他,嘴角竟扯出一抹殘忍的神色…… ◎特別收錄:王爾德最想讓世人看見的道林‧格雷◎ 1889年8月,《利平考特》雜誌的編輯史答達特在倫敦宴請兩位作家,一位是剛寫出第一篇福爾摩斯探案的亞瑟‧柯南‧道爾,另一位就是當時的文壇巨星奧斯卡‧王爾德。宴中,史答達特向兩人邀稿;隔年2月,柯南道爾便交出福爾摩斯與華生破的第二件案子:《四簽名》。反觀王爾德,他一直到1890年4月才交出《格雷的畫像》,初稿只有5萬字,儘管王爾德對許多同性情慾的描寫已經盡量淡化,但史答達特依然又做了一次修改才敢刊出。雜誌出刊後,王爾德便著手將這篇故事延伸成更完整的小說作品。因此,這部小說總共有三個版本:王爾德投稿的原版、經過史答達特修改的連載版,最後由王爾德親自編輯加長後出版的1891年版。遠流重新翻譯出版繁體中文版,特別收錄三個版本的差異比較,從遭到修改、刪除的片段文字,可以推知雜誌編輯以及王爾德的考量,也能感受當時社會氛圍帶給作家的壓力。 ◎視覺設計:藍調漩渦的美麗迷惑◎ 封面設計的色調以深藍為主,大膽而獨具魅力,讓人聯想到格雷所享受的上流奢華,堆砌雕琢的藝術品味,看一眼就難忘。翻飛的羽毛在深藍間盤旋,彷彿在迷惑觀者的心神,羽毛的輕柔撫觸也對應著戀人間的互動,隱晦點出字裡行間未說明白的情慾。 「我不明白怎麼會有人認為這麼好的作品竟是不道德的。」──亞瑟‧柯南‧道爾(Arthur Conan Doyle) 「這個故事中帶著超自然的情節,擁有第一流的藝術價值。」──華特‧佩特(Walter Pater),《讀書人》(The Bookman)書評 名人推薦 「這是一個關於時間、關於美、關於脆弱、關於愛與傷痛的故事。王爾德用戲謔又諷刺的文字將它包起,咀嚼再三只有更入味,因為在虛幻的劇情裡人性無比真實。」──韋禮安/創作歌手 林佑軒/作家 紀大偉/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凌性傑/作家 陳俊志/作家/導演 陳 雪/小說家 鍾文音/作家 ──好評推薦(依筆劃順序排列)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奧斯卡‧王爾德 Oscar Wilde (1854-1900)


  出身於愛爾蘭世家,是家中次子,父親為外科醫生,母親則是詩人與作家,王爾德從小便接受豐富的知識陶冶,為他日後的成就奠基。1881年出版首部作品《詩集》後,在文壇嶄露頭角,雖然他沒有獲獎加持,但是憑著幽默機智的談吐、特立獨行的穿著與行為,讓他在倫敦社交圈名聲響亮,甚至有人視他為現代「名流」的先驅。

  真正讓王爾德聲名大噪的是他的劇本,經典劇作包括《莎樂美》、《不可兒戲》以及《理想的丈夫》等等,時至今日都仍經常搬演、改編;另外,他的童話故事集《快樂王子》、《石榴屋》也為人稱頌,故事中帶著對時事與社會的諷刺批判,更添文學價值。

  而王爾德最受爭議的作品則是他的小說《格雷的畫像》,書中的同性戀及墮落罪惡的情節讓這本書備受批評,但王爾德依然堅持出版小說,他曾坦白承認:「巴索爾是我內在對自己的認知,亨利是外人看我的樣貌,而格雷則是我希望成為的形象,只是不在我這個年紀。」

  1895年,王爾德因同性戀而遭指控有害風化,法庭審判認定他有罪,他因此入獄服刑兩年。他在獄中仍有寫作,但或許苦役生活艱困,這時的作品已難看出唯美主義的影子。1897年獲釋後,王爾德避走法國巴黎,於1900年因腦膜炎病逝,享年46歲。

譯者簡介

吳孟儒(Avery)


  台師大口譯碩士,留學美國、荷蘭,現旅居日本。專職中英日口筆譯,譯作累計二十餘本。生性最怕無聊,喜歡挑戰從未譯過的各類題材,覺得口筆譯是世上最棒的工作。

  E-mail:averytaiwan@gmail.com

圖書目錄

圖書序言

第一章
 
畫室裡滿是玫瑰濃郁的香氣。夏日的微風吹過花園林間,便送來紫丁花濃厚的沁人芬芳,抑或粉紅山楂花的微妙香氣,流過敞開的門一洩而入。
 
亨利.華頓勛爵躺在長沙發椅上,沙發上鋪著波斯鞍袋,他一如往常抽著數不清的菸。從他坐的角落,可以看到蜂黃蜜香的金鏈花盛放,顫抖的枝葉像承載不住火一般燒起來地美。偶爾,奇異的飛鳥點影落在巨大窗前的柞絲長簾,那一瞬間的和風剪影,讓他想到面白如玉的日本東京畫家,如何以絕對靜止的媒介表現靈巧的動感。蜜蜂鑽過久未修剪的蔓生草地,盤旋於錯落無序、滿佈塵土的忍冬花上,在嗡嗡聲的襯托之下,周遭的靜默顯得更加咄咄逼人。倫敦街道隱約傳來的喧囂,像是遠處風琴的低音迴盪。
 
畫室正中央有座直立畫架,架上放著一幅肖像,真人大小的畫中青年俊美無儔,畫像前坐的正是畫家巴索爾.霍華;幾年前,他突然失蹤,引起眾人議論紛紛,各種奇怪的揣測都有人說。
 
看著自己重現畫裡的美麗線條,畫家臉上浮現滿意的笑容,那樣的笑彷彿會在他臉上流連許久;但他突然臉色一變,閉上眼,覆以手指掩蓋,像要鎖住腦中的奇異夢境,深怕人醒夢散。
 
「巴索爾,這是你畫過最好的畫,是你最好的作品。」亨利勛爵懶洋洋地說,「你明年一定要把這幅寄到格羅夫納藝廊。皇家藝術學院太大、太俗氣,我每次去,要不是人多到畫看不清楚,嚇死人;不然就是畫多到人看不清楚,那就更嚇人了。只能寄去格羅夫納。」
 
「我哪也不寄。」畫家回話時習慣性把頭往後甩;他以前在牛津的朋友老取笑他這個動作。「對,我哪也不寄。」
 
亨利勛爵挑起雙眉,雙眼透露出訝異,手上的鴉片重菸燃著裊裊青煙,在屋內盤旋繚繞,他看著巴索爾。「哪也不寄?老巴,為什麼不寄?你瘋了嗎?你們畫家真怪!先是不擇手段讓自己出名,出了名後又趕緊低調。真是太傻了,世上只有一件事比讓人講話更糟,那就是沒有人講。
 
這幅畫足以讓你遠遠超越英國所有年輕人,讓所有老人都嫉妒你,當然,如果老人還能保有什麼情緒。」
 
「我知道你會笑我,」他回答,「可是我真的不能公開這幅畫,我放了太多自己在裡面。」
 
亨利勛爵在長沙發上伸著懶腰,縱聲大笑。
 
「對,我知道你會笑。可是我說真的,不騙你。」

圖書試讀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