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序言
秋之街景
來到法國後,我才真正領略了當地的氣候。
與絢麗明亮的夏天相反,這裡的秋天是如此淒涼和孤寂。這種淒涼和孤寂,與其說是打心底深處感受到的,不如說它絲絲滲透身心,好似用手就能夠觸摸到這份悲愁。法國的詩和音樂與德國相較,根本上的不同就在於此──法國能造就繆塞,卻不可能誕生歌德。同樣,培育有作曲家白遼士的法國,也無法產生華格納這樣的人物。北歐陰暗的森林可以說神秘莫測,但南方法國的自然卻在深濃的悲愁中孕育著美。與其說是人在這悲愁中領悟或感覺到了什麼,不如說人們在這悲傷中迷醉。
泛紅的月亮、晶亮的星,在夏季夜空中浮游。芬芳野草間的露水正期待著翌日的黎明,時時吹送的風沁人心脾,曾經把熱浪注射進人們體內、明亮而乾燥的午後陽光,早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漸漸西逝。不時還可以看到它留下在天邊,燈光般昏黃的顏色。每當此時,我總是不由得想起德˙拉馬丁的詩:
Oui, dans ces jours d'automne où la nature expire,
A ses regards voilés, je trouve plus d›attraits,
C'est l'adieu d'un ami, c'est le dernier sourire
Des lèvres que la mort va fermer pour jamais !
在萬物凋零的秋日,
在月的朦朧眼神中,我發現最為誘人的,
那是朋友的告別,那是嘴角最後一絲笑意
死亡將把唇永遠閉起!
夏末,近夜的八、九點時,昏沉沉的天地間還餘留著一絲玫瑰色的殘紅。這一刻,到處都能聽到教堂的鐘聲,毫無生氣、老態龍鍾的秋日夕陽西沉,與夏天相比,空中殘霞的顏色更顯青紫,非霧非雲的淡薄夕煙籠罩四野。
市中心隨處可見寬廣的十字路口。無論十字路口上設置的是噴水池、銅像還是樹木,只要你站在那裡,就能瞧見急著返家的人影穿梭在樹間,影子顯得格外黝黑。隨著時間流逝,天色一分一秒的昏暗下來,淒清的暮色尚未完全消退,也看不見星星;然而華燈早已點上,樹影婆娑,透著絨黃的燈光投影在草地上。樹葉一片又一片地無聲飄落,在路燈的照耀下顯出無盡淒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