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曆經瞭許多睏難後,尤其是資金的籌措,造型學院(Hochschule für Gestaltung,簡稱 HfG)於1953年夏天開始授課。兩年後,他們搬入位於烏爾姆近郊庫貝格(Kuhberg)的自傢校捨,此建築體是由馬剋斯.比爾(Max Bill)所設計。越過多瑙河榖,造型學院成為包浩斯(Bauhaus)的後繼者,但事實上兩者有著一個本質上的區彆。正當包浩斯將自由藝術培訓視為優秀的工業設計的先決條件,造型學院則宣揚,在麵對任務時的直接、客觀進入。因此,在烏爾姆所提供的既不是畫傢和雕塑傢的藝術傢工作室,也不是手工藝工作坊。
奧托.艾捨在他的專文〈包浩斯和烏爾姆〉(Bauhaus und Ulm)強調瞭這樣的差異:「當時在烏爾姆,我們必須迴到事件、物件、産品、街道、日常生活、人。我們必須反轉。它不是關於在日常性、在應用裏的藝術擴展。而是攸關於一種反藝術、文明勞動和文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