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近年來許多學科和領域中的真實研究作為例子,讓學生和從事研究者能經由觀摩這些例子及作者對其詳細的分析來深入瞭解這些研究的長處和弱點,使自己能逐步具備探討有趣研究的眼界和能力。本書也特彆針對學生對學位論文研究中最感睏難、睏惑的概念和方法提齣一些具體的建議和相應的作法,使學生能節省下寶貴的時間和精力,以輕鬆自學的方式培養齣自己在研究工作上的實力。
作者簡介
遊一龍
學曆
美國羅格斯大學生物心理及行為神經科學博士
經曆
美國耶魯大學分子精神醫學科博士後研究員
成功大學醫學院行為醫學研究所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
國科會吳大猷先生紀念奬獲奬人
國科會傑齣研究奬獲奬人
現任
成功大學特聘教授兼行為醫學研究所所長
著作
五十餘篇SCI認證期刊論文
《普通心理學》及《航空心理學》兩本專書
研究領域
古柯鹼及安非他命的毒性、成癮及復發的神經機製
性腺賀爾濛和兩性行為差異的關係
社會神經科學
程韆芳
學曆
美國羅格斯大學社會及健康心理學博士
經曆
民航局民用航空醫務中心心理研究員
美國紐澤西醫學及牙醫大學附設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研究員
空軍官校心理諮商科助理教授、副教授兼科長
中華民國航空醫學會理事
長榮大學健康科學院健康心理學係副教授、教授
現任
長榮大學教授兼健康心理學係係主任
著作
七十餘篇期刊論文
《普通心理學》及《航空心理學》兩本專書
Mechanisms in the Chain of Safety一專章
研究領域
飛航安全的人為因素研究
社會神經科學
兒科心理與發展及健康老化研究
第一篇 研究的準備
第01章 研究過程中常見的問題和錯誤
作研究是一種充滿樂趣的學習
作研究的過程有如走進一條尋奇探秘的臨淵小徑
好的研究需要達成的目標
研究者未能完全依研究結果作成最適當的結論
研究者未能根據已知的現象提齣適當的假說
有關控製組的不正確觀念
越復雜的研究設計越難得齣清晰且有力的結論
章後活動
第02章 如何決定「對」的研究問題
研究生的論文題目和指導教授的態度有關
指導教授主導決定論文題目及研究方嚮的優點
指導教授的教育理念、訓練標準和選定研究議題的研究生
研究生自己找尋並決定研究方嚮及論文題目的睏難和對策
博士班後期需開始籌劃日後生涯的研究題目
追求卓越的研究題目
章後活動
第03章 與指導教授、研究團隊共舞
研究團隊的時代早已到來
和諧的研究團隊之舞最不希望看到研究生舞者的特徵
研究舞團的經理有鞏固團隊精神的責任
研究生高遠的抱負和研究成果的關係
章後活動
第04章 研究的倫理
倫理是什麼?
研究的倫理又是什麼?
臨床研究中具衝突特性、需持觀點以權衡輕重的倫理議題
本國研究者應特彆多予關心的倫理議題
以動物為研究對象的研究倫理
章後活動
第二篇 描述式研究
第05章 描述式的研究方法
描述式研究法的範疇
取樣的方法
決定樣本數
描述式研究的實例
章後活動
第06章 問捲編製的技巧與步驟
問捲調查法的適用範疇
問捲設計的步驟
章後活動
第07章 問捲及量錶的信、效度檢定
問捲及量錶之項目分析
能力測量的難度及鑑彆度分析
問捲及量錶的效度分析
因素分析的執行步驟
問捲及量錶的信度分析
章後活動
第08章 質性研究:訪談法和焦點團體
質性研究的特性
為何執行質性的研究?
訪談法的簡介與類型
訪談法的安排與規劃
質性研究的資料分析步驟
焦點團體的簡介
焦點團體的執行步驟
焦點團體的資料分析
質性研究的信度和效度檢驗
章後活動
第三篇 推論式研究
第09章 變異數的統計分析
變異數分析的基本概念
變異數分析的假設前提和計算方法
多因子實驗設計的變異數分析
交互作用的概念
多變量變異數分析的運用時機
章後活動
第10章 邏輯式迴歸分析法
各類迴歸分析法的適用情境
邏輯式迴歸分析的前置作業
邏輯式迴歸分析的解說
實例討論
章後活動
第11章 事前比較與事後比較
多重比較
事前比較的一個實例
事前比較(或事前檢定)的用途
事後比較
章後活動
第12章 研究設計的效力比較
研究設計的原則
研究設計的「效力」
完全隨機設計的「效力」
隨機區段設計
拉丁方格設計
設計的效力不是研究者唯一的考量
章後活動
第13章 縱貫研究與橫斷研究之比較
縱貫設計和橫斷設計各像什麼?
兩種研究策略的使用有先後順序的不同
縱貫設計的類型
最傾嚮採用縱貫設計的研究
一種評估療效的研究所採用的縱貫設計
選擇採用縱貫設計的限製
採取橫斷設計的研究必須注意的事項
章後活動
第14章 二手資料研究及綜閤分析研究
二手資料研究的優缺點
二手資料研究的兩種策略
資料庫的類型
一個二手資料研究的特彆實例:綜閤分析研究
單一研究的效應值
對於研究效應值的假設:固定效應值模型或隨機 效應值模型
綜閤分析研究舉隅
綜閤分析研究的步驟
章後活動
第15章 雙重分辨的應用
雙重分辨的意義
雙重分辨的來由
雙重分辨的功能和實例
雙重分辨設計包含首先分辨及其次分辨的結果
章後活動
第四篇 特定領域的研究
第16章 臨床研究
什麼研究纔是臨床研究?
臨床研究的種類
臨床研究的設計
中途互換療法設計的問題及解決方式
中途互換療法設計舉隅及各種效果的評估
如何決定臨床研究需要多少參與者?
章後活動
第17章 行為生理的研究
行為生理的研究範疇
細胞外神經傳導素的濃度和行為的關係
局部腦皮質區體積大小和性彆的關係
神經迴路的啓動和行為錶現關係
需要收集有「基礎值」的行為生理研究
同時考量兩個獨變項的生理或行為研究
章後活動
第18章 具周期變化特性之獨變項的研究設計
研究中的獨變項是具有周期變化特性的變項
可能的挑戰和解決之道
具周期變化特性之獨變項其周期中的各階段
獨變項是具有周期變化特性的研究:一個椋鳥學習和睡眠的研究
章後活動
第19章 探究發展變化的研究
發展心理生物學中的研究設計典範
時間在以實驗動物為對象的發展研究中所引發的設計問題
時間在以人類為對象的發展研究中所引發的設計問題
以人類為研究對象的發展研究在設計上的其他考量
學習與記憶的研究
章後活動
第20章 實務應用的研究
實務應用研究的特性
應用研究的設計與規劃
應用研究的實例一:動暈癥的預防研究
應用研究的實例二:兒科急診室的研究
結語
章後活動
這本書給我的整體印象,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影響。它不像那些能夠瞬間抓住眼球的暢銷書,而是需要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我感覺作者就像一位園藝師,精心培育著他的文字花園,每一個詞語,每一個句子,都經過瞭精心的修剪和打磨。我期待著這本書能夠帶領我探索一些我從未觸及過的領域,去發現那些隱藏在日常之下的奇妙之處。也許是關於某個被遺忘的曆史人物的真實故事,也許是關於某種微觀生命體的奇特生存方式,又或者是關於某個科學理論的誕生過程。這種“尋奇探秘”的旅程,不是一味地追逐獵奇,而是更注重對事物本質的理解和對背後邏輯的探究。“臨淵小徑”這個詞,讓我覺得它是一種對極緻的追求,一種對不凡的嚮往。它讓我思考,什麼纔是真正的“奇”?什麼纔是真正的“探秘”?這本書,或許能給我一個全新的視角,去重新審視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發現那些被我們忽略的美麗和智慧。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頗具匠心,一種復古的紙張質感,搭配上深邃而神秘的背景,仿佛瞬間將人拉入瞭一個未知的時空。我最先被吸引的是書名本身——“細說研究”,這四個字帶著一種紮實的學術底蘊,又暗示著對事物背後細節的深入挖掘。而“一條尋奇探秘的臨淵小徑”,則瞬間點燃瞭我內心深處的好奇心。它不是那種宏大敘事的史詩,也不是驚心動魄的冒險故事,而是一條麯摺幽深的小徑,引領著讀者去探索那些鮮為人知、隱藏在曆史或自然深處的奇妙之處。我腦海中不禁浮現齣許多畫麵:可能是古老地圖上的未知符號,是科學傢在實驗室裏偶然發現的微小跡象,又或者是文學作品中被忽略的蛛絲馬跡。這種“臨淵”的感覺,既有探索未知的刺激,又帶著一絲對深不可測的好奇與敬畏。我期待著這本書能夠帶我穿越迷霧,揭開那些塵封的秘密,領略那些不為人知的奇觀。它是否會涉及那些古老的傳說?抑或是現代科學的最新突破?我猜想,它一定像一個經驗豐富的嚮導,用他敏銳的目光和深厚的學識,為我指引方嚮,讓我在這條“小徑”上,既能感受到探險的樂趣,又不至於迷失方嚮。
评分這本書帶給我的,是一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起初,我可能被書名中的“尋奇探秘”所吸引,以為它會充斥著各種驚心動魄的發現和麯摺離奇的故事。但隨著閱讀的深入,我發現它更像是一種對“研究方法”和“研究精神”的深刻剖析。作者並沒有直接列舉具體的“奇聞異事”,而是通過一係列的“細說”,引導我去理解那些“探秘”背後的邏輯和過程。它不是那種填鴨式的知識灌輸,而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啓發。我感覺自己就像一個初學煉金術的學徒,跟著大師學習如何提煉純淨的精華,如何識彆草藥的藥性。每一個章節,都像是大師指點的一個小技巧,看似簡單,卻蘊含著深厚的道理。這種“臨淵”的感覺,不再是單純的畏懼,而是多瞭一份對未知世界的敬畏和對自身能力的信心。我相信,這本書能夠幫助我培養一種更嚴謹、更具批判性的思維方式,讓我能夠更好地去理解和分析周圍的世界,而不是人雲亦雲。
评分讀這本書的體驗,我感覺就像是走進瞭一個由文字構建的精巧迷宮。它沒有直接拋齣震撼人心的結論,而是像一位耐心而細緻的導遊,帶著你一步步地深入。你會發現,作者似乎有一種魔力,能夠將那些原本可能枯燥乏味的知識點,編織成引人入勝的故事。每一個章節,仿佛都是一個獨立的“尋寶圖”,上麵標記著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綫索,而你,就是那個需要根據這些綫索,去一點點拼湊齣真相的偵探。我特彆喜歡這種抽絲剝繭的過程,它挑戰著我的邏輯思維,也激發著我的想象力。仿佛自己置身於一個古老的圖書館,在塵封的書捲中尋找失落的智慧,又或是走在一條人跡罕至的山林小道,偶然發現隱藏在綠葉深處的珍稀植物。作者的處理方式,讓我覺得他不是在“告知”我,而是在“邀請”我一同去“發現”。這種互動式的閱讀體驗,讓我在不知不覺中,就投入瞭進去,渴望著揭開下一個謎題,迎接下一個驚喜。它沒有那種大開大閤式的戲劇性,而是充滿瞭細微之處的精妙,就像一幅工筆畫,需要你仔細品味纔能發現其中的韻味。
评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品味一杯陳年的威士忌,初入口時可能帶著一絲辛辣,但隨後便在舌尖綻放齣復雜而悠長的香醇。作者的文字,不像某些科普讀物那樣直白,而是帶著一種沉澱過的思考和獨特的敘事風格。他仿佛是一位飽經滄桑的智者,用一種略帶哲學意味的口吻,講述著那些關於“研究”本身的故事。我能感受到字裏行間那種對知識的敬畏,以及對探索未知世界的執著。這種“尋奇探秘”的過程,在我看來,不僅僅是對客觀事實的追尋,更是對人類智慧和好奇心的贊頌。它不是那種一蹴而就的頓悟,而是一種循序漸進的理解,需要讀者投入時間和耐心去消化。我猜想,這本書所探討的“研究”,可能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也許是從宇宙的奧秘到生命的起源,又或者是人類文明的演變。但無論主題是什麼,我都期待著能從中感受到一種智慧的閃光,一種對真理不懈追求的精神。它讓我思考,“研究”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它為何能如此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去投身其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