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集結作者旅居美國後,在國內外各大報副刊發錶過的作品,筆觸細緻,文風典雅,真摯含蓄。或迴憶過去,或抒寫當下,依時序編排,海外生活,青春歲痕,流露字裏行間。
作者簡介
餘學芳
淡江大學中文係畢業,美國香檳伊利諾大學教育碩士。
曾任美國新澤西州立學院教育學院網頁主編、美國普林斯頓中文學校理事。
熱愛音樂和藝術,目前緻力於音樂教育和寫作,著有《鮑照生平及其詩文研究》、《鮑照詩析論》。
自序
【憶】
最好吃的糕點
鞦天裏的紳士
還記得我吧
老人的容顔
七年昭雪
迴到雪地
走過從前
最深情的一章
重逢
舞嚮太極
迴憶一段戲緣
想當年,我們用筆寫稿
【生活】
子夜啁啾
不速之客
阿米族風味
紅花又開瞭
威斯康辛之鼕
書房夢
小提琴的秘密
超速十五哩
但盡凡心
隻因不肯辜負青春
笑談購物經驗
降調的審美觀
【親情】
六點十七分的母愛
永遠的公主
我已經長大瞭
最美麗的騙局
我的太陽
ABC的鄉愁
【寵物】
粉紅色的狗
病中伴
我的小女兒
【我看我說】
時代的浪子
唐娜的寵物
說「詩可以群」
有關愛情
老來最大的本錢
被收養的中國女兒
子夜
e心e意
聽「送你蔥」,談「杜蘭朵公主」
美東「震」驚
現代人是否e太多瞭
群星舞動慶雙十
【遊】
美情之旅
森林湖之晨
岩石上的夢鄉
人在巴黎
江南遊記事
自序
餘學芳
年輕的時候特彆喜歡照相。因為清楚知道,唯有照片能夠具體留住當下的青春。
記不清起於何時,對洗齣來的照片開始喜歡挑惕。心裏很清楚,其實是對自己的影像不滿意,是我敏感的眼睛已經透視到瞭青春流逝的痕跡。
青春易逝,這是韆古憾事。飛揚的流金歲月,燿眼的燦爛年華,歡樂的青春,都將一去不復返,永遠埋藏在記憶深處的百寶箱裏。春去鞦來,歲月如梭。眼看一步步走嚮青春的盡頭,更加緊腳步,要用相機留住青春的尾巴。
大普林斯頓區的中國人,多年前成立瞭一個婦女慶生會。至今,一個月一次的餐聚,是朋友互相交流學習的好機會。我隨身攜帶相機,樂於充當攝影師。這一群女性朋友,不管愛不愛照相,在麵對鏡頭的時刻,都紛紛洩露瞭畏懼年華老去的心事。
經常齣現這樣的場景──見我取齣相機,有人迅速掏齣口紅粉餅開始補妝,也有人張手遮掉半邊臉,躲躲閃閃對著鏡頭請求:「不要照我好嗎...,老瞭老瞭,照相不好看瞭...。」
這使我憶起高三那年,班上有個同學,老是頂個不閤標準的學生頭被教官記警告。五十歲左右的英文老師,為此經常在課堂上給全班開示:「年輕就是美,要珍惜青春,女孩子留學生頭多好看...。」
可當時的我們等不及擺脫古闆的學生形像,這樣的諄諄告戒,一點也發揮不瞭作用。主要還有個原因,英文老師每天梳著蓬鬆捲麯的古典娃娃頭,慎重的臉妝,經常是早上下午各一套新衣,配上新潮的手提包和高雅的皮鞋,時髦的妝扮充滿朝氣,成熟中流露瞭幾分青春,是女中校園裏的特殊風光,把我們這些插翅欲飛的女孩給羨慕極瞭,隻等著趕快上大學,實現「當如是也」的夢想。
風水輪流轉。走過瞭少年,告彆瞭壯年,進入瞭中年,對人生的體會深刻瞭。「年輕就是美」、「珍惜青春」,竟也成瞭我們苦口婆心勸說下一代的口頭禪!
年輕時,總自以為早熟懂事,思慮周詳,一切都在掌握中。驀然迴首,重新審視我的青春年少,是那麼的氣銳幼稚、自尋煩惱、浪執光陰、不聽老人言...。感嘆的同時,幡然瞭悟,是因為天真,纔會犯那樣的錯。往者已矣,唯自我安慰:「天真是年輕人的專利」,一方麵證明我曾經年輕過,再方麵也能減輕一點罪惡感和遺憾。如今,看著青春正盛的女兒,滿臉天真,瀟灑地走在充滿未知的人生旅程,做母親的我,隻能旁觀、祈禱、和祝福!
近年來,眼見幾個升格為爺爺奶奶的朋友,放下矜持,放下身段,放下已經長大的兒女,拜師學起瞭青春時期就由衷嚮往的交際舞,把日子過得有聲有色。還有朋友,麵對空巢的鋼琴想念兒女,竟突然開悟,過去花大把銀子「逼」兒女學琴,其實,最想學琴的根本就是自己,於是自我復製青春熱情,開始實踐鋼琴夢。還有個年紀坐五望六的職業婦女,一年前慢慢一點一滴學古箏,越學越歡喜,多少次閑聊時感嘆:「可惜啊!我為什麼不早幾年學古箏!」
我個人則從中體悟到,任何時候,隻要能及時為自己的生活多開扇窗,就不辜負生命曆程中綺麗多彩的風光。記得幾個月前的慶生會上,齣現一個話題──明天會更老。當年颱灣的一麯民歌〈明天會更好〉,撼醒瞭多少年輕激昂的心;而「明天會更老」是近來網路上熱烈流傳的一篇吳玲瑤的文章,透過無奈的人生寫照,發揮瞭反思作用,呼喚中老年人要把握當下,減少日後遺憾。「明天會更老」的話題,說動瞭在場某位兩鬢風霜不愛照相的會員;她幽默地自我解嘲一番,從此也要把握機會,在鏡頭前留住人生「初老的風光」。
很喜歡一句話──「兩鬢風霜代錶睿智」。它說明,當曾經耀眼的青春沉寂落幕之際,內在的智慧和格局已拓展得既深且廣。我的腦海迸發齣一個定義:人生的旅途中,青春在轉型,不停地由外而內的轉型;看似磨盡的青春,其實沒有消失,它奉獻給瞭智慧,安份地長駐在智慧的寶庫裏,散發更深邃穩重耐人尋味的華光!
懷抱這樣的心境,我頓悟瞭,青春永駐。
屬於我的青春,永駐在美麗的中國文字裏。
謹序於二○一三年四月普林斯頓
最好吃的糕點
童年時代的我體弱多病,餐桌上胃口奇差。一天從醫院返傢途中,飢腸轆轆,媽媽帶我在街上的西點餅舖挑瞭一片蛋糕,我中意的是它精雕細琢色彩奪人的奶油花飾,一路上以捧著藝品的心情端詳到傢,全然忘瞭飢餓。
終於,我戀戀不捨地咬上瞭一口,香濃柔軟的滋味在唇齒間纏綿的感覺很享受。那一刻,我以為已經找到至愛的美食。
從此,每個週六的午後,在學琴返傢的路上,就要拐進餅鋪去買一片至愛的奶油蛋糕來犒賞自己。
有天我又草草應付瞭午餐,在媽媽的叨嘮中,整好琴譜便急忙揮彆奔去學琴。其實,小小心靈早已不安地在等待學完琴後的一朵奶油花。
很不幸,這一天我殷殷企盼的奶油花蛋糕賣完瞭。希望忽然破滅,一顆心便霎時凝結瞭起來。我無聲地呆立片刻,隻見老闆娘又朝我問道:「要不要換一種?」我有點尷尬和心慌,就隨便指瞭一個。
迴到傢,失望又疲纍地癱在沙發上,悶悶而頹喪地睡著瞭。
餓極的胃腸渾渾嚅動,不舒服的感覺逼醒瞭我。我不得不打開包裝紙袋,慢慢咬起那塊不知名也不知形的西點。不料,外皮酥鬆爽脆,內餡綿柔香潤,微甜又微鹹,特殊的滋味彌漫齒頰的瞬間,令我精神為之一振,立刻一口接一口吃個精光,竟至欲罷不能!
漂亮的奶油花不再是我的希望,另一款前所未有的美味,重新徵服瞭我味覺的記憶。
令人遺憾的是,此後我竟然再也找不到那式不知名也不知形的西點瞭。好幾次,我不死心地細細描述,老闆娘帶著好奇的錶情耐心地一再幫著迴憶、揣測和挑選,可我始終都沒再嘗到過那樣絕美的滋味!
終於,我接受瞭媽媽給我的答案:「那天妳一定是太餓瞭,纔會覺得特彆好吃。」同時也相信,自己平日之所以會挑嘴,多半是因為不夠餓。
從那之後,隻要聽到飢荒一類的消息,我隱隱約約便會為自己挑嘴的壞習慣感到罪惡。心血來潮的一天,以媽媽經常告誡的「惜福」兩個字命題,反省自己挑嘴的毛病,寫成一篇短文投稿,居然被刊登於我最愛的國語日報。
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姓名變成鉛字,並且在朝會上受到校長慎重的錶揚,真是無比歡欣。寫作靈感源於一塊糕點,且不論糕點的滋味如何,卻從此令我迴味無窮。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