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錶於2025-01-19
創作不能教的是技法,能教的是心法。
「所謂大匠示人以規矩,不示人以巧,技巧可以不斷翻新,行有行規,我說的大多是入門行規,入門需有人帶,修行就在個人了。」周芬伶的《創作課》就像是在繽紛的文學花園裡,引導匠人修枝剪葉、翻土施肥,以呈現花團錦簇的萬紫千紅:五年級那波是楊明、宇文正、方秋停……;六年級則是徐國能、甘耀明、李崇建……;七年級就是現在正要冒出頭的楊富閔、包冠涵、周紘立……。她不是教寫作,只是等待與召喚,創作者就像雁子般成群飛來。
周芬伶理性與感性並陳,用個人創作心路實踐文學之道,娓娓訴說行走文壇的甘苦。求學時身為學生的模仿抄寫,就職後身為老師的傳道授業。他以教書與寫作經驗,融和歷史、美學和哲學,從學者兼作者的身分出發,細細道出在繁華美麗又變化無定的創作路上,如何走出自己的獨特方向。全書分為三卷,從創作到寫作,由理論至實務,散文、新詩、劇場、小說,不同的創作類型,都有脈絡可以遵循。是了解創作的入門工具書,更是絕美動人的精彩散文集。
本書特色
★ 周芬伶老師以學者和作家的雙重角度,從理論到實務的書寫經驗,細述各種類型的創作技巧。
作者簡介
周芬伶
台灣屏東人,政大中文系畢業,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現任教於東海大學中文系。跨足多種藝術創作形式,散文集有《絕美》、《熱夜》、《戀物人語》、《雜種》、《汝色》等;小說有《妹妹向左轉》、《世界是薔薇的》、《影子情人》、《粉紅樓窗》等。作品被選入國中、高中國文課本及多種文選,並曾被改拍為電視連續劇。以散文集《花房之歌》榮獲中山文藝獎,《蘭花辭》榮獲首屆台灣文學獎散文金典獎。
卷前語
東海青春期 周紘立
瘀血漸漸化開的日子 楊富閔
卷一 創作課
創作能教嗎?
老作家的創作課
主流與文學流行
二十七歲的文學講師
所謂散文
作家與編輯
寫無止盡
四年級的原罪
我們一起走走看
可愛又可畏的七年級
星光大道通向哪
餘音
卷二 寫作實務
創作入門
類型怎麼辦
美學是什麼
第一筆
氣勢與氣韻
散文魂魄
玩玩詩
詩劇場
詩社與手工書
小說是複雜的藝術
觀察與創造人物
故事感
對話藝術
極短篇
短篇
長篇
卷三 文學少年
有放光的種籽嗎?
無害的人類
文學少年屁孩
海濱花
東海青春期
周紘立
逃跑的背面意思是,否認一個水泥製的現實。
要說移植東海的歲月,想了幾日,無非就是為了逃跑。家庭的糾葛令人身心疲憊,一個剛滿十八歲的人如何能懂能體諒父母的決裂,如一次兩次無數次板塊移動造成的地震,搞得自己像個最可憐的受災戶,你必然知曉更大的劫厄還會再來,卻無法透過任何儀器預知發生的時刻。所以逃跑。
逃跑是個具體概念,但命運是隨機的。譬若剛來台中,學生們賃居新興路,路窄肩膀容易磨出火花,這條路上倒是生意蓬勃,小吃攤子極早就佔據巷口,有店面的商家招牌不亮鼎鑊已經熱鬧滾燙,一餐四五十就能打發。青春的胃如同青春的腳,前者不怕大腸桿菌,後者不嫌棄路途迢遠。
我住的地方是大度山的至高處,每個準點校園的鐘聲潛透落地窗,拿起背包步行下山路,由最繁華拐進學校園圍牆邊的小洞口。
一道低矮的紅磚砌的牆阻隔清倉大拍賣的喇叭聲和食物的香,彷彿是條結界,過了,數以千計的相思木讓出一人寬的鋪石路,樹根底常常留有破殼的眼鏡蛇的卵,再過去各系所大樓分兩縱隊安座,一樣有樹,東海是個樹比人多的地方。上學路往往耗擲半小時在走,初初迷路相當正常,跟隨機的命運相仿:不是依憑捷徑抵達目的地。
班雅明〈動物花園〉寫:「對一座城市不熟,說明不了什麼。但在一座城市中迷失方向,就像在森林中迷失那樣,就需要學習。
在此,街巷名稱對迷失者來說聽上去必須像林中乾枯嫩枝發出的聲響那樣清脆,而城市深處的小巷必須像峽谷那樣清楚地映現每天的時辰。」在東海便是需要這樣生活。陌生卻可喜、人聲與鳥鳴,走久了就有路引。在這般摸索的過程裡,巧遇了周芬伶老師。
初上周老師的課,心裡只覺得她很酷,不易親近,或許源於那時她剛大病初癒,臉狹而尖,口紅暴露臉色的蒼白,加上話不多,縱使拿著麥克風,她仍然像個吝嗇的女高音偶爾摩擦聲帶流出金屬色的聲音,薄而脆。一堂課折騰下來,周老師的嗓子總像開完演唱會般暗啞,於是八仙果潤喉是必備品,見到她不是正在吃八仙果就是正要將裝八仙果拉鍊袋打開。
創作課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2025
創作課 pdf epub mobi txt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