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錶於2025-01-19
印度,是極端的!
有人去了一次,就永遠不想再去,
也有一種人,去了一次,
就終其一生,一次又一次地回去……
印度,是聖土;
印度,直指生命。
你改變不了她,她卻會改變你。
泰戈爾說:「旅客要在每一個生人門口敲叩,才能敲到自己的家門,人要在外面到處漂流,最後才能走到最深的內殿。」
「優人神鼓」音樂總監——黃誌群
二十年來,多次進出印度,自我探索。他說:
表演和靜坐時的境界一致,都是「活在當下」;
表演不是向外投射的力量,而是內在自我的探尋。
走過世上許多奇風異景,惟有印度,直指生命。那是個極端的地方,你改變不了印度,但她會改變你對世界、生命的價值觀和看法。
黃誌群於一九九二年初訪印度,髒亂、失序、擾攘、貧窮,卻產生出精緻的藝術、高度的精神思維。他開始反思生命,學習靜坐,領悟「活在當下」。
回到舞台上,他是「優人神鼓」音樂總監,不只策畫,他還寫曲,更直接成為台上表演的靈魂。「活在當下」的體悟,觸動了他的觀念與靈感,融入常日生活與創作中。如今,「優人神鼓」已享譽國內外。
往後,他一次次重回心靈的故鄉,憩養身心、汲取新的養分。請翻開這本書,走一趟跨越二十年光陰的探尋之旅。
震撼推薦
林谷芳 臺北書院山長 專文推薦
林懷民 雲門舞集創辦人/藝術總監
這書──一個學人、一個行者的參證自述,裡邊有人、有事、有地、有入、有出、有迷惘、有翻轉,所歷清晰,恰可為學人觀,而誌群在此,除行者之直參可予一般只談理論者觸動外,他與多數學人較不一樣的修行公案──道藝一體,則更提供了雖富於生命情性,卻又常泥於此生命情性的藝術家一種修行的實踐參照。──林谷芳/臺北書院山長
作者簡介
黃誌群
優人神鼓音樂總監
1965年出生於馬來西亞,6歲開始學習擊鼓,10歲正式拜師學習中國武術,浸淫在武術與擊鼓的世界超過20年。
1983年8月來台就讀台中體育技術學院(原省立體專)國術科。1987年9月參加南非洲、中東青訪團。1988年畢業之後,加入台北民族舞團。
1992年進入雲門舞集。1992年12月初次赴印度,學習靜坐及領悟「活在當下」的智慧。
1993年6月受劉若瑀之邀,擔任優劇團「擊鼓指導」,以「先學靜坐,再習擊鼓」的方式,改變了劇團的體質,奠定了優人以擊鼓與武術的表演形式基底。
1994與1996年分別帶著優人旅行印度,從此多次進出印度與西藏,時時探尋心靈的故鄉。
黃誌群認為,表演和打坐的境界並無二致,都是「活在當下」,他說:「表演不是向外投射的力量,而是內在自我的探尋。」
優人神鼓近年重要作品
心戲之旅 (1995)
種花 (1997)
聽海之心 (1998)
捻花 (2002)
金剛心 (2002)
蒲公英之劍 (2003)
禪武不二 (2005)
與你共舞 (2006)
正版禪武不二 (2007)
入夜山嵐 (2009)
鄭和1433 (2010)
時間之外 (2011)
推薦序:道藝交參 ──一個行者的直參自述 臺北書院山長/林谷芳
自序:行門淵博,總不離就地品嘗/黃誌群
01聽到印度
印度,是極端的!
有些人去了一次,就永遠不想再去。
有一種人,去了一次,就終其一生,一次又一次地常常回去。
02遇見雲遊師父
他指著桌上的糖罐說:「你說的靜坐,只在罐子外面打轉,」
接著抓起一把糖繼續說:「裡面的糖,你還沒嚐到!」
03活在當下
我不能教你如何聽,如何看,如何感受,
我只是告訴你,打開耳朵,打開眼睛,打開你的心,打開你自己。
放下過去、現在、未來,一個片刻接一個片刻地真實活在當下。
04你從哪裡來?
世間有許多不平等,有人叱吒一世,有人賤微一生,
只有死亡,對每個人都平等。
但,生命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呢?
05菩提迦耶
有時看似良善的行動背後,
動機卻可能出自脆弱、虛榮、恐懼、殘暴、占有,和欲望……
猶如化了裝、戴了面具的魔鬼。
06帶優人去印度
回到熟悉的生活,卻覺得自己像個陌生人。
我告訴團員印度的經歷,
大家似乎覺得過於離世、偏離社會及生活常軌……
07頭腦停止了
念頭不見了,頭腦停止了,身體內外安然鬆軟,
享受自己,也享受當下……
頭腦中央出現一個明亮的小點,像「一隻眼睛」……
08木柵 老泉山
千里之遙,始於當下一步,
正如雲腳的過程,目標雖然在遠方,但終究會到達。
09重回印度
我體悟到,
「沒有技術就沒有藝術」,
而只有「技術」,也不會有「藝術」!
10變成一隻鸛
如果我心裡是一片黑暗,如停電的暗室,
我怎麼看呢?
就算努力想看,也看不到啊!
11空愛不二
考山路的喧囂與莊嚴可以並存,
行腳托缽僧的道場與紅塵不即不離,
彼此同在,卻也不覺悖離妨礙。
12優人傳承
在長時間雲腳中,心漸漸安於當下步履,
十幾天後演出「聽海之心」,
這批繼承的團員,開始創造出屬於他們的「聽海之心」了。
13再見印度
站在蜿蜒的恆河邊,
從上游到下游,從宗教到生活,
一一俱現生命的眾多面相。
人的一生就在恆河裡濃縮示現……
02 遇見雲遊師父
他指著桌上的糖罐說:「你說的靜坐,只在罐子外面打轉,」
接著抓起一把糖繼續說:「裡面的糖,你還沒嚐到!」
啟程去印度前,跟優劇場的劉若瑀談好,一、兩個月的旅程結束後,回到台灣,我們發展一齣有關擊鼓的作品。但在飛往加爾各答途中,心中卻隱約覺得,有些「什麼事」會在前方等著發生。
儘管準備的旅費不甚充裕,我開始覺得不確定歸期,也讓自己不要有確實的歸期。
加爾各答的 Sudder Street,是背包客聚散之地,殘破而垃圾滿地的街道,混雜著各種交通工具,人力車、腳踏車、英式的舊款汽車、電動三輪車等,擁擠的街道偶爾還有牛隻與人車爭道。印度人喜歡鳴喇叭,刺耳和高分貝的聲音總是不絕於耳。如果沒有練就「聽而不聞」的功夫,我想,在印度是很難生活下來的。
通常,晚上九點以後,吵雜沸騰的聲音就會逐漸平息下來。
除了牛與人車交雜的情況之外,清晨時分,整個印度還沒動起來之前,偶然也會看見牧羊人趕著上百隻的羊群,穿梭街巷的奇景。
第一次到印度的旅人,一定不會錯過印度教的聖城,恆河流經的瓦拉納西(Varanasi)。我買了二等臥鋪的火車票。
火車站驚魂
離火車站約兩公里,蜂擁的人群步履匆匆,手上提拎著,頭上也頂了兩、三件,甚至四、五件的行李,往火車站的方向前行。成千上萬如蟻行的人群,揚起了一股巨大的塵沙,瀰漫數公里之遠。乍看之下,似乎是電影中常看到的災難片逃難時的壯觀場景,又像戰後的硝煙漫漫。
偌大的車站大廳,地上、走道上淨是坐著、躺臥著的人,昏暗的光線下,更顯得駭人!我只記得問清楚等火車的月台後,穿梭過一群群躺臥的人,才走到候車的月台。而長長的月台,除了人之外,還有牛、猴子、老鼠,以及成群的鳥,吱喳地不停爭鳴。
當火車緩緩駛進月台時,全車站的人突然間,從各個角落蜂擁而出,群擁而上,只見成群的人爭先恐後的擠進那道只容一人出入的窄門。約莫三、四十節車廂,我的車廂在哪裡?我要怎麼找到我的位子?
在印度,聽見一片寂靜:黃誌群二十年探尋之旅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在印度,聽見一片寂靜:黃誌群二十年探尋之旅 pdf epub mobi txt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