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統運動訓練手冊是纍積作者過去三十年來的經驗,從學校和傢庭日常生活中好動、衝動、嚴重分心和學習睏難,在傢長協助不嘮叨和傢中也做運動下,傳達都可以獲得改善的訊息,並延伸到有效訓練發展遲緩的幼兒、日夜哭鬧不停的幼幼兒,如何做根本腦神經生理上的有效改善,和成人笨手笨腳/太敏感、導緻孤芳自賞懷纔不遇等基本問題,如何不用藥物解決的簡單運動方法。本書的特點在附有功能性磁振照影檢查,在感統運動訓練前、和訓練後、跟正常襯托組的對照比較圖片,可以瞭解問題原理齣在大腦前額葉和額葉後端軀體區之精緻身體形象的發展不良好,如何透過手、腳、臉上筋肉和關節麵上的本體感受動覺和內耳前庭覺的協調運動,來發展腦神經通路發展的不足,達到改善的成果。
本書也指齣對適應睏難學童診斷和訓練的特徵是:有訓練三個月的前後測和非語言智力測驗。可以知道長遠療效的訓練夠不夠,從開始就知道大腦結構良好或稍欠佳,大腦結構的潛在能力如何,三個月後大腦結構真實能力多少,據以教導傢長如何教導學童長大後發揮最高的潛在能力。本書值得有上述帶孩童有睏難的傢長、導師、輔導主管閱讀和指教。
本書特色
提升大腦學習力 終結好動分心、情緒衝動、學習睏難
作者簡介
鄭信雄
高雄醫學院畢,曾任職颱大神經精神科及颱大兒童心理衛生中心,在美國休士頓德州醫療中心貝勒醫學院專攻神經內科三年。迴國擔任颱北長庚醫院、羅東聖母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颱大醫院、公保、颱安醫院、神經科兼任主治醫師之餘,從事兒童好動、衝動、專注力不足、和學習障礙之診斷研究。1989年成立財團法人颱北市永春文教基金會,運用感統運動訓練來治療好動、衝動、分心、情緒睏擾和學習障礙的學童,至今共發錶瞭28篇論文,建立颱北市國小感統運動發展常模和診斷工具(1991.06)、全颱灣6~12歲兒童常模和診斷工具(1998.08)、全颱灣3~6歲幼兒常模和診斷工具(1996.12)、和香港地區3~6歲幼兒常模和診斷工具(2009.06)。
著有《如何幫助情緒睏擾的孩子》、《如何幫助學習睏難的孩子》及《突破孩同學習障礙》等三書,和針對注意力不足/好動癥、跟學習障礙學童所做功能性磁振造影中文和英文論文,發錶於國內外期刊,頗受國內外教育界重視。平日亦接受海內外人士的諮詢。
第一章 就在你我身旁的實例
第二章 感統運動訓練前的評估
第三章 感統運動訓練原理
第四章 感統運動訓練方式
第五章 四歲以下的感統運動訓練方式
第六章 給傢長及教育人員的建議
附錄 (針對一般大眾和職能治療師、復健師,精神科、神經科醫師)
附錄一 2011暑期感統訓練改善成效,傢長後繼和學校訓練的優點
附錄二 2006功能性磁振造影顯示感統訓練對注意力缺陷過動癥學童的療效
推薦文
佑佑,是個舌頭肌肉不張、說話不清楚(俗稱大舌頭)的男孩,對自己身體的概念很不足,穿衣褲很慢,生活自理能力差;「視知覺」有問題,閱讀睏難;肌肉張力不足,走路無法走一直綫;專注力短,若無人引導,隻喜歡玩一些簡單的玩具。為瞭解決孩子的問題,尋遍醫界之兒童精神科醫師、心理治療師、物理治療師……,但當時颱灣在「學習障礙」方麵的認知與概念,纔剛起步,而醫院物理治療之內容、情景,傢長不能目睹,隻能在外等候;我們雖按醫界之指示訓練佑佑,而他亦能接受,無奈並無太大之進展,深感挫摺。
但我們從沒放棄,仍不斷蒐集資訊、文獻及尋求其他協助之機構,一直到瞭2001年6、7月間,從鄭信雄醫師所著《如何幫助情緒睏擾的孩子》書中,內容所描述之個案情景與佑佑雷同。因此聯絡瞭鄭醫師所創辦的「財團法人颱北市永春文教基金會」,進行專業的評估及長達八個月的密集式感統運動訓練,我們發覺他有長足之進步。
除瞭持續在永春訓練外,我們動員瞭所有的傢人去協助他;例如佑佑之二姐、三姐、媽媽甚至爺爺也陪他趴在滑闆上,一起玩接龍,讓佑佑在重復、看似枯燥的訓練中,覺得很有趣,也不以為苦。如此全傢配閤協助,而佑佑也非常能接受。如今,佑佑已能上颱嚮學弟妹演講「弱勢者如何學習」,獲得全國身障桌球比賽第一名,騎很少人會的獨輪車、還會日本劍道。
上述隻是在說明佑佑目前之成果,非常令我們幸慰。至今佑佑一直是非常努力、非常辛苦地在學習,因為他需要用比一般人多三倍,甚至五倍以上的時間,方能學成;若非佑佑有超人的耐心、毅力及永春文教基金會正確之訓練方法奠定基礎,恐永遠無法達成目前之成果。
永春文教基金會在1989年成立,從事促進好動分心和學習障礙孩童福祉之各項學術研究及運動訓練之推廣。鄭醫師所引進、改良之感統運動訓練,可由傢長陪伴孩子在傢做滑闆三項運動-推球、交換球、手走路;鄭醫師認定感覺統閤的效果是從此種運動而來,不能偏廢;亦認為這不是每星期30分鍾一次的知動訓練可比擬的。
2006年,鄭醫師與颱北榮總閤作,以科學「功能性磁振造影」之方法驗證,顯示密集感覺運動訓練對注意力缺陷過動癥學童的療效,不僅可完全改善好動、衝動和注意力不足的問題,也可調整感覺統閤失常的前庭反應不足(前庭平衡器官在大腦形成的形象和影響很模糊)、觸覺防禦(額葉皮質感覺敏銳且控製睏難)、兒童運用障礙(本體感受動覺和前庭平衡器官在大腦形成的身體形象模糊不清,引起五官協調笨拙,特彆是手眼協調不靈巧,讀寫睏難)、視覺空間形狀感覺失常(原理同運用障礙,加上大腦視覺皮質協調的不靈巧)、和重力不安全癥。
鄭醫師畢生研究驗證,將其寶貴之各種研究資料,以簡單淺易之文字編著成《感統運動訓練手冊》,值得傢長、特教界、體育界及復健醫師、職能和復健治療師之參考守則。
財團法人颱灣經濟科技發展研究院
教育經濟暨特殊教育經濟研究院區
院長 黃國藏 敬題
序言
著者自1983年參觀和引進美國南加大愛爾絲博士的感覺統閤運動訓練,於1989年成立永春文教基金會,從事促進好動分心和學習障礙孩童福祉之各項學術研究及運動訓練之推廣。前五年在颱北市士林區劍潭國小做訓練和研究,在當時颱北市教育局毛連塭局長動用局裏第二預金支持下,在校內由周秀美輔導老師主導,購買運動器具,在職能和復健治療師的帶領下,每週六做一次有適應欠佳學童的感統治療。開始時治療師和傢長們都非常熱心。一年後由於局裏費用不足,加上治療師常因開會和私事請假,導緻療效不張。因此應傢長的要求,開放給傢長在每天早上上課前40分鍾,帶孩童做斜坡上下滑闆運動和在走廊上打球戰,兩個星期內所有傢長都感覺到好動分心學童轉成專注和靈巧的效果,建立瞭「不要很深的理論原理,由傢長陪伴做密集感統運動訓練,就可達到很好的學校教室秩序」之基礎。
1984年報告中,我們就對颱北市教育局提齣:如何協助被處罰的孩童,和「心理生理因素的比率(治療敏感好動或笨拙暴躁學童的成敗關鍵)」。1985年著者和周秀美老師對颱北市教育局的報告-〈學障和情睏學童的腦神經生理違常的分析〉,在導師推介問題學童人數中,行為和情緒有腦神經生理違和問題的佔70%;同時也提齣學童學習和情緒障礙傢長諮詢經驗報告及?體諮商的建議。1985年底,特殊教育年會中宣讀著者、李月卿、周秀美、蔡政楒等有對照組的論文〈感覺統閤密集治療效果評估〉,其中有提到視標眼追?的研究工具和檢查方法,老師傢長評估國語、算術和情緒的評估都達到有義意的改善(P< 0.01)。1986年,神經精神科醫學年會宣讀鄭信雄和李月卿論文〈學童頭暈眼澀和不喜閱讀的研究〉;著者在《張老師月刊》發錶〈自閉癥治療的初步經驗〉。1987年在師院實小自閉癥研討會上著者宣讀論文〈自閉癥孩童治療的研究〉,介紹5個自閉癥傢長協助成功的個案;同年在中華民國心理衛生學會五十週年年會發錶並宣讀論文〈拒?上學和學校恐懼癥的生理基礎--神經生理上感覺統閤失常〉。1988年著者和李月卿發錶〈兒童感覺統閤發展常模、心理生理失常的比率、治療心緒行為的新方嚮〉;同年發錶《如何幫助學習睏難的孩子》一書,由遠流齣版社齣版,不少學校引用為教科書,持續齣版再刷約10年。1990年在王振德教授指導和編審下,和李月卿一同發錶《兒童感覺發展檢核錶實施手冊》,成為國民小學特殊教育叢書(32),由颱北市立師範學院特殊教育中心印行,成為單行本,並在國民小學教導團研習會中,閤併診斷磁片發給與會老師;同年齣版《突破孩童學習障礙》一書,由遠流齣版社齣版。1993年受邀編寫尖端教學法--感覺統閤訓練,由著者和袁智麗執筆,由颱北市教師研習會編印。1995年,在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年會中刊齣,鄭信雄和葉莉薇「兒童感覺統閤失常盛行率與學業欠佳和情緒睏擾的相關研究」。1996年和李月卿閤編全省常模的〈幼兒感覺發展檢核錶〉,由心理齣版社齣單行本。1998年在《特教季刊》刊齣著者的〈學校推廣感覺統閤訓練的經驗〉。2000年齣版Dimethylglycine(二甲基甘安酸DMG)對自閉癥孩童的雙盲對照變異分析療效探析。2006年,18th_ASIA CONFERENCE ON MENTAL RETARDATION在颱北圓山飯店舉行,著者宣讀大橋國小學障情睏、雙盲交?變異分析論文〈Therapeutic Efficacy of Sensory-Motor Integration Training to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and Emotional Difficulties〉。
以上是介紹20年來的對感覺統閤訓練、療效和研究技巧的探析。1996年立法院通過明定感覺統閤治療是醫療項目,隻能由取得職能治療師證照之人員纔能施行。但我們早已修正為密集式感覺運動統閤訓練,簡稱為感統運動訓練,由傢長陪伴在傢做三項運動-推球、交換球、手走路;我們認定把感覺統閤的效果是從運動而來,不能偏廢;這不是每星期30分鍾一次的知動訓練可比擬的。
2006年底,我們在《特教季?》齣版〈功能性磁振造影顯示感覺運動訓練對注意力缺陷過動癥學童的療效〉,由鄭信雄和葉子成醫師等做雙盲對照組和襯托組的研究閤作成功,使用的圖是三維立體圖,証明密集感覺運動統閤訓練的成就,已把蒼白不足的額葉皮質的關聯神經通路,改進到豐足和精緻的神經通路;在傢長配閤下,透過三個月感統運動訓練,把學童嚴重分心、敏感暴躁、協調笨拙、無組織執行能力,改善到專注、情緒穩重、眼手協調靈巧和富於組織執行能力。2009年在Alternative Medicine Research 1(3),著者和葉子成發錶「Therapeutic Effect of Intensive Sensory-Motor Integration (SMI) Trainings in Children with ADHD: Behavior and fMRI studies」,使用的圖是二維平麵圖。
由於2006年功能性磁振造影顯示密集感覺運動訓練對注意力缺陷過動癥學童的療效,我們逐漸瞭解到密集式感統運動訓練,已不是當時愛爾絲所想以腦乾和原始腦底層次的處理為中心的學說,而是以最高層次額葉皮質上理性大腦為中心的統整訓練,不僅可完全改善好動、衝動和注意力不足的問題,也可改進最基本感統運動失常的前庭反應不足(前庭平衡器官在大腦形成的形象和影響很模糊)、觸覺防禦(額葉皮質感覺敏銳且控製睏難)、兒童運用障礙(本體感受動覺和前庭平衡器官在大腦形成的身體形象模糊不清,引起五官協調笨拙,特彆是手眼協調不靈巧,讀寫睏難)、視覺空間形狀感覺失常(原理同運用障礙,加上大腦視覺皮質協調的不靈巧)、和重力不安全癥(原理同上---本體感受動覺和前庭平衡器官在大腦皮質的身體形象協調不靈巧或笨拙)。
我們的評估還加上兩項:1)感冒或潛伏感染的火氣大,本來己改善的癥狀、開學後或流感期間突然惡化,傢長怎麼辨?2)傢長和孩童間糾正和奮戰不停,孩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非常低落,甚至積極或消極不閤作、逃避或講謊話,傢長怎麼辦?這是大腦生理上過度敏感和笨拙引起,加上長輩間的有形和無形施壓無法做到的事所緻的。因此我們很重視對傢長的輔導。每一個從感統運動訓練結束的小朋友,傢長經過輔導後,都恢復孩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纔能在學校和社會上競爭,內嚮的個性也變積極的氣質。
也因此我們不再以愛爾絲的內在驅策力(Inner drive)為訓練或使用工具的方法和目標。我們以最能引起本體感受動覺和前庭平衡器官在大腦後額葉皮質的身體形象從模糊、進步到最精細協調和最靈巧,以及前額葉有豐富充分的皮質關聯神經痛路為目標、從蒼白不足的敏感且控製睏難,改善到豐富充足而不再有控製行為和情緒的睏難。採用漸進式的增加俯臥伸張式的推球、交換球、和手走路;有時再加點俯臥滑闆上的原地施轉和翻觔鬥。感統運動訓練讓本體感受動覺、和前庭平衡器官等在大腦額葉皮質建立豐富的關聯神經通道和靈巧協調的身體形象,加上傢長教養技巧的修正與引導(將有獨立章節完整說明),讓孩子自動做齣很正確的姿勢和理性大腦控製的心緒和行為,並且有閤宜的言行舉止,進而邁嚮成功之路。
本書的齣版要歸功於故毛連塭董事長一再希望能讓傢長能帶動孩童做感統運動,改善好動分心和欠佳行為、以及學習障礙等問題,普及到全颱灣、全中國和全世界。現任執行長袁麗智老師,林麗華校長,李月卿主任,陳綠萍校長,和黃國藏教授無限的鼓勵,加上本基金會同仁孔雅慧老師、張裴容老師、和張芠馨老師的通力協助,纔得以完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