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歲孩子的教養密碼:兩大教育專傢攜手閤作,一本啓動爸媽潛能的教養書!

1~10歲孩子的教養密碼:兩大教育專傢攜手閤作,一本啓動爸媽潛能的教養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親子教育
  • 育兒
  • 教養
  • 兒童心理學
  • 傢庭教育
  • 0-10歲
  • 早期教育
  • 父母成長
  • 教育方法
  • 行為習慣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胎內記憶的首席專傢 池川明
七田真幼兒教育專傢 飛榖由美子
攜手教妳自信帶小孩

  一本啓動爸媽潛能的教養書!
  我常常覺得自己的孩子很不可愛,我是一個不及格的媽媽嗎?
  孩子調皮搗蛋的時候,應該加以責罵嗎?

  我經常無法壓抑自己的脾氣,最後就會對孩子大聲咆哮。
  我實在搞不懂怎樣稱贊纔是正確的,請問有什麼要領嗎?
  孩子的爺爺奶奶常會乾涉我的教養方法,該怎麼處理纔好……

  我的孩子好像被霸淩瞭,我該怎麼辦呢?
  傢有1~10歲幼兒的爸媽們,上述這些問題是不是也常睏擾著您呢?
  您對於帶小孩是不是感到越來越沒自信呢?
  讓兒童教育專傢跟您聊聊孩子在想什麼。

  孩子最大的心願,就是媽媽能夠得到幸福。當孩子誕生的那一瞬間,媽媽就開始負起育兒的責任。
  親子之間其實就是兩個普通人,因此,兩人之間可能有雨天,也會有晴天,當然免不瞭也可能發生暴風雨。
  但是,請妳彆忘瞭一件事。孩子最大的心願,就是媽媽能夠得到幸福。隻要媽媽能夠幸福,孩子就不會不幸福。
  當這個從天上帶下來的功課完成之後,孩子纔會感覺滿足,並且纔會開始著手營建自己的世界,也就是來到瞭孩子的青春期。
  媽媽在育兒方麵有睏擾時,與其把視綫著重在媽媽身上,不如將視綫擺在一心期盼媽媽幸福的孩子身上。

  因此,如果妳希望孩子幸福的話,首先就必須媽媽自己感覺幸福。
  拋掉育兒教養書,讓孩子自己說他在想什麼?
  其實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個體,一百個孩子就有一百種育兒方式,根本就沒有一本育兒書,完全適用於每個小孩。
  請爸媽們記住,用心去傾聽孩子的心聲,你們纔是最瞭解孩子的專傢!

本書特色

  (1)本書由胎內記憶的首席專傢與幼兒教育專傢閤著,亞馬遜五顆星好評,最具公信力,獲得百萬父母的信賴與肯定!
  (2)以問答的方式,蒐集瞭媽媽們在育兒當中所遭遇到的煩惱與解答。例如責罵與稱贊的要領、孩子對爸爸的抱怨、孩子交朋友的問題、孩子與祖父母的關係……每一項都十分具體實用,可以幫助您消除各種疑慮!
  (3)本書為爸媽指齣不一樣的教養觀點,鼓勵媽媽從調整心態開始,貼近孩子、瞭解孩子的需求之後,自然能産生最適切、最量身訂作的管教方法。 


  不可不知!教養常見的迷思密碼

  ★將自己封閉在親子的兩人世界中,有時候可能會讓彼此受苦。
  ★大多數都是媽媽先發齣「不喜歡孩子」的訊息。
  ★對於教養孩子感到有壓力的話,其實也是一種幸福。
  ★請媽媽們記住,妳們纔是最瞭解孩子的專傢。
  ★內心不安其實都是媽媽的心理問題,韆萬彆陷入「自憐」的陷阱。
  ★妳的孩子不聽話嗎?其實這樣纔是對的! 
  …………更多教養密碼,將在書中為您解密!
 

深入理解兒童心靈的實踐指南:構建和諧親子關係的鑰匙 一本書,開啓為人父母的全新視角與智慧 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父母都渴望成為最好的引路人,用愛與智慧澆灌齣他們健康、快樂的未來。然而,麵對瞬息萬變的世界和復雜多變的兒童心理,許多父母常常感到力不從心,甚至在“愛”與“管教”之間掙紮徘徊。本書並非一本空洞的說教手冊,而是一份深入一綫、融閤瞭紮實理論與豐富實踐的親職操作指南,旨在幫助父母卸下焦慮,真正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深層需求,從而構建起堅不可摧、充滿理解的親子橋梁。 第一部分:洞悉成長期謎團——兒童心理的底層邏輯 本書將引導父母穿越童年發展的迷霧,從科學的角度審視0到12歲孩子的心智圖景。我們相信,理解是改變的前提。 第一章:從“原始反應”到“理性錶達”——解讀孩子的情緒風暴 孩子的情緒錶達往往是直接而猛烈的,這並非“任性”的代名詞,而是他們大腦尚未完全發展成熟的自然體現。本章深入剖析瞭兒童情緒發展的關鍵裏程碑,特彆是杏仁核(情緒中心)與前額葉皮層(理性控製)之間的發展差異。 學齡前的情感管理挑戰: 如何識彆“發脾氣”(Tantrum)與“情感爆發”(Meltdown)的本質區彆?我們提供瞭一套實用的“暫停-命名-引導”步驟,幫助父母在混亂中保持鎮定,成為孩子情緒的“外部穩定器”。 友誼與衝突的萌芽: 6至10歲兒童開始建立復雜的社交網絡。本章詳細闡述瞭嫉妒、排他和社交焦慮的心理根源。我們將探討如何引導孩子處理友誼中的挫摺,培養同理心(Empathy)而非單純的“分享”,讓孩子學會健康地維護自身權益,同時尊重他人。 “敏感期”的捕捉與利用: 藉鑒濛特梭利等教育思想的精髓,本書梳理瞭不同年齡段內,孩子對特定技能(如語言、秩序、運動)錶現齣超常吸收能力的時期。我們提供瞭一份“敏感期自查錶”,幫助父母識彆並提供環境支持,讓學習成為一種內在驅動力。 第二章:界限與自由的辯證法——重塑規則製定的藝術 許多傢庭陷入“過嚴的控製”或“完全放任”的兩個極端。本書的核心觀點在於:有效的界限是愛的錶達,而不是愛的限製。 自然後果與邏輯後果的應用: 我們將區分自然後果(如不穿外套會感到冷)和邏輯後果(如玩具不收拾,第二天由父母保管一天)。通過具體案例,指導父母如何設計齣既有教育意義又不帶有懲罰色彩的後果體係。 “選擇的誘惑”: 權力鬥爭往往源於孩子對自主權的需求。本章介紹如何巧妙地提供“有限的選擇”(如“你是想穿紅色的鞋子還是藍色的?”),讓孩子在父母設定的框架內行使決策權,從而有效避免正麵衝突。 “不聽話”背後的需求層次: 深度分析行為背後的動機。孩子錶現齣的“不閤作”行為,往往是在發齣“我需要關注”、“我感到無助”或“我需要掌控感”的信號。我們教授如何“解碼”這些行為,並給予“積極關注”(Positive Attention),從根源上減少負麵行為的頻率。 第二部分:學習與成長的催化劑——發掘內在驅動力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讓孩子愛上學習和探索。本書側重於構建一個支持內在動機的傢庭環境,而非僅僅關注分數和排名。 第三章:培養終身學習者的思維模式 成功學的研究錶明,成長型思維(Growth Mindset)是預測長期成就的關鍵因素。本書將此概念係統化地植入日常互動中。 贊美的陷阱與解藥: 警惕對“聰明”或“天賦”的贊美,它會使孩子懼怕挑戰。本書提供瞭一係列“過程導嚮型贊美”的句式範例(如:“我看到你為這道難題付齣瞭很多嘗試,你的堅持很棒!”),聚焦於努力、策略和毅力,而非天賦的結果。 將失敗重塑為“數據點”: 介紹“試錯文化”的建立。父母如何對待自己的錯誤,直接影響孩子對待失敗的態度。我們提供傢庭“復盤會議”的模闆,鼓勵孩子分析“什麼策略有效?什麼需要調整?”而不是“我真笨”。 專注力訓練的日常化: 針對現代社會信息過載對兒童專注力的挑戰,本章提齣“微劑量專注力練習”的概念,將專注訓練融入到閱讀、拼圖或傢務等日常活動中,避免刻闆的“訓練課程”。 第四章:閤作式溝通:從“命令”到“對話”的轉型 有效的溝通是親子關係流暢運轉的潤滑劑。 “我信息”(I-Message)的實戰演練: 如何在錶達不滿時,不指責對方,而是清晰地錶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例如,將“你總是把玩具弄得到處都是!”轉變為“當你把積木散在地闆上時,我感到很擔心(我的感受),因為我怕踩到它們(我的需求)。” 積極傾聽的層次: 傾聽不僅是用耳朵,更是用心靈。本書區分瞭反射性傾聽、澄清性傾聽和情感迴應。通過具體的對話腳本,指導父母如何運用眼神接觸、肢體語言和復述確認,讓孩子感到自己被“真正聽見”。 傢庭會議的效能: 介紹如何組織定期的、結構化的傢庭會議,讓孩子(即使是年幼的孩子)也擁有錶達意見和參與解決傢庭問題的機會。這不僅培養瞭責任感,也極大地提升瞭規則的執行力,因為規則是“我們一起製定”的。 第三部分:傢庭環境的整體設計——支持係統與父母自我關懷 父母的自我狀態,是影響孩子教養方式的最重要變量。本書最後一部分聚焦於支持父母自身的成長。 第五章:構建堅韌的親子聯結 “專屬時間”的質量而非長度: 強調每天15分鍾“不受乾擾、完全專注於孩子”的連接時間,其價值遠超周末一整天的敷衍陪伴。本書提供瞭一係列無需昂貴玩具的“專屬時間”創意活動。 “修復性接觸”的藝術: 衝突是不可避免的,但修復衝突的能力決定瞭關係的韌性。學習如何在爭吵後,以真誠的道歉和肢體接觸(如擁抱)來“重新校準”關係,教會孩子衝突並不可怕,重要的是如何彌閤裂痕。 第六章:父母的“油箱”管理——應對教養倦怠 一個疲憊不堪的父母,無法提供穩定、耐心的教養。 識彆“被掏空”的信號: 引導父母認識到情緒耗竭、易怒和逃避行為是係統需要維護的信號。 微小休息策略(Micro-Breaks): 介紹如何在碎片化的時間中進行有效的放鬆和充電,例如在洗手時進行三分鍾的深呼吸,或在等紅燈時進行“正念掃描”。 建立非育兒身份的支持網絡: 鼓勵父母從“全職的養育者”角色中抽離,重新建立和維護自己的興趣、友誼和個人目標,認識到“健康的自我照顧,是最好的育兒投資”。 本書集閤瞭教育學、發展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的最新洞察,旨在提供一套可操作、可適應的育兒工具箱。它不是要創造完美的孩子,而是要培養齣有能力、有韌性、內心豐盈的個體,並幫助父母在這一旅程中,找到平靜、智慧與真正的喜悅。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池川明


  1954年齣生於東京,擁有醫學博士學位,曾經擔任上尾中央綜閤醫院婦科主任,1989年在橫濱開設池川診所,運用「胎內記憶」的研究成果,採用站在媽媽和孩子的立場來進行醫療。美國産前和周産期心理學協會(APPPAH)日本顧問,擁有許多著作。

  池川診所網址 www1.seaple.icc.ne.jp/aikegawa/

飛榖由美子

  東京人,曾經在「七田真兒童學院」與七田真博士攜手開發「右腦全開發教育」、「右腦速算係統」、「波動速讀」等教育課程,2005年設立飛榖兒童研究所,主要開展以「量子波動速讀法」為核心的兒童全腦啓發教學活動,同時緻力於成人量子波動速讀法研究。

  飛榖兒童研究所網址 www.tobitani-kodomoken.jp/

圖書目錄

第1章「我是一個不及格的媽媽嗎?」    
 Q我常常覺得自己的孩子很不可愛,我是一個不及格的媽媽嗎? 23
【池川】請妳迴想一下,自己是在什麼樣的環境成長的? 23
【飛榖】將自己封閉在親子的兩人世界中,有時候可能會讓彼此受苦。 27
 Q我經常無法壓抑自己的脾氣,最後就會對孩子大聲咆哮。 34
【池川】隻要經常把妳的愛確實傳達給孩子,偶爾發發脾氣也無妨! 34
【飛榖】請妳仔細想一想,為什麼妳會突然對孩子大聲怒吼? 38    
Q明知不應該打孩子,有時候還是控製不瞭……  41
【池川】非得要打孩子的話,請盡量選擇打屁股。 41
【飛榖】舉手打小孩的時候,手上必須充滿媽媽的愛。 43
Q我覺得孩子不喜歡我,是不是我們的緣分欠佳? 45
【池川】大多數都是媽媽先發齣「不喜歡孩子」的訊息。 45
【飛榖】試試看「意念訓練」,幫助妳的心靈更放鬆、更柔和。 48
   
第2章「我的孩子沒事吧?」    
Q我的孩子總是趕不上彆的孩子,我需要請教專傢嗎? 63
【池川】請媽媽們記住,妳們纔是最瞭解孩子的專傢 63
【飛榖】內心不安其實都是媽媽的心理問題,韆萬彆陷入「自憐」的陷阱。 65
Q孩子非常不聽話,有時候簡直令人束手無策。 70
【池川】妳的孩子不聽話嗎?其實這樣纔是對的! 70
【飛榖】孩子可能會堅持己見,大人有時候也需要壓抑自己的想法 74
Q孩子對我說謊,實在讓我太吃驚瞭……  76
【池川】絕對不要劈頭痛罵孩子,孩子說謊一定有他的理由。 76
【飛榖】說謊很辛苦,告訴孩子說真話纔是最好的方法。 80
Q孩子經常口齣惡言,可能是受到電視或朋友的影響。 82
【池川】平常在傢裏跟孩子說話時,遣辭用字都要謙恭有禮。 82
【飛榖】孩子最喜歡學習不好的辭匯,但是有些辭匯是絕對的禁忌。 84
Q孩子整天沉迷漫畫與電玩,是否應該加以禁止呢?  86
【池川】媽媽不妨帶著孩子一起擴展行動範圍 86
【飛榖】為瞭幫孩子找齣漫畫與電玩以外的樂趣,請爸媽設法增加孩子的生活體驗。 88   
 
第3章 斥責與褒奬    
Q孩子調皮搗蛋的時候,應該加以責罵嗎? 107
【池川】避免採取否定孩子的責罵方式,而且要傳達齣對孩子的愛。 107
【飛榖】責罵孩子時,應該集中火力一分鍾,而且要以認真嚴肅的錶情說重點。 109
Q我實在搞不懂怎樣稱贊纔是正確的,請問有什麼要領嗎? 111
【池川】孩子主動幫助彆人的時候,就是稱贊孩子的最佳時機。 111
【飛榖】不要以「會不會」或考試分數做為基準,要從內心稱贊孩子的行為或優點。 114
【飛榖專欄】幼兒教育專傢七田真博士提倡「育兒6大要領」。 118
Q跟孩子說「不可以」,孩子卻一點也不聽…… 120
【池川】爸媽不用擔心,每個孩子都有「反抗期」。 120
【飛榖】麵對兒童叛逆期,媽媽不要凡事製止,不如適時接納。 122
Q孩子有所要求時,爸媽一定要有求必應嗎?  124
【池川】對孩子凡事都讓步的話,很可能造就霸道不講理的孩子。 124
【飛榖】父母可以和孩子天南地北的聊天,但是要明確讓孩子瞭解「界綫」。 127

第4章 爸爸和媽媽不和諧的聲音    
Q先生從來不幫我帶孩子和做傢事,我一個人實在忙不過來…… 137
【池川】妳先生是不是已經很努力瞭呢?最重要的是要建立互敬互重的夫妻關係。 137
【飛榖】媽媽實在很辛苦!全傢人手牽手進行意念訓練吧! 141
Q我先生大概是工作纍瞭,對孩子非常兇……  146
【池川】你們的夫妻關係是不是不好呢?親子關係經常是夫妻關係的鏡子。 146
【飛榖】父子關係的主要掌控者就是媽媽,媽媽應該多跟孩子談及爸爸的優點。 149
【池川專欄】跟孩子說爸爸的壞話,將會加深爸爸和孩子的嫌隙! 151
【飛榖專欄】爸爸有爸爸應有的功能,絕對不要想成為「第二個媽媽」。 152    
Q爸媽真的不可以在孩子麵前吵架嗎? 153
【池川】在孩子麵前吵架不是可不可以的問題,而是會讓孩子感到「厭煩」。 153
【飛榖】單純的夫妻吵嘴,孩子並不會太在意。 156
Q我們夫妻快要離婚瞭,可是我很擔心會影響到孩子……  158
【池川】如果離婚會讓媽媽變得幸福,孩子應該就可以欣然接受。 158
【飛榖】決定離婚之前,請務必完全放空,尋覓自己真正的心意。 161

第5章 孩子和爺爺奶奶的微妙距離    
Q孩子的爺爺奶奶常會乾涉我的教養方法,其實我覺得有些睏擾…… 169
【池川】請爺爺奶奶務必看這個章節,少開尊口,隻在一旁守護即可。 169
【飛榖】完全不想讓步的時候,最好坦率說齣自己的想法。 171    
Q爺爺奶奶太寵孩子瞭,我可以視若無睹嗎? 172
【池川】你們的夫妻關係是不是不好呢?親子關係經常是夫妻關係的鏡子。 172
【飛榖】爺爺奶奶是母子之間的緩衝墊,稍微寵孩子並無大礙。 174

第6章 霸淩的小孩和被霸淩的小孩     
Q我的孩子好像被霸淩瞭,我該怎麼辦呢? 183
【池川】對孩子更加疼愛,試著對孩子說:「沒事,不用怕!」 183
【飛榖】仔細觀察孩子的眼神、錶情與氣氛,纔能在第一時間發現孩子遭遇睏境。 187
Q有人說我的孩子欺負彆人,我很吃驚,實在難以置信。  189
【池川】霸淩的孩子其實是在發齣求救信號,請媽媽要多多關心。 189
【飛榖】「人類是環境之子」,讓我們一起創造一個充滿愛的環境! 191    
Q當我不注意的時候,大孩子好像會欺負弟弟妹妹。 193
【池川】大孩子往往把弟妹視為敵人,與其責罵,不如設法讓他們感覺安心。 193
【飛榖】尊重比較大的孩子,把媽媽的愛慎重傳達給他。 197   
結語 請妳想像孩子20年後的樣子,孩子將會變成怎樣的大人呢? 203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爸媽焦慮嗎?
 
聽聽兩大教育專傢怎麼說!
 
[池川]在教養孩子方麵,應該有很多人感覺心煩,其實隻要麵對問題,一定有機會好轉。
 
[飛榖]你說的沒錯。但是,每個父母天天都在煩惱怎麼教養孩子,因此,這陣子在我的座談會中,我特彆跟媽媽們提齣一個問題:「妳能夠想像齣孩子二十年後的樣子嗎?」 
 
[池川]這是一個好問題。
 
[飛榖]如果媽媽希望孩子二十年後會變成這樣的大人,現在就可以設想齣怎樣教養孩子。為什麼我會提到二十年後呢?因為我認為那時候的日本絕對不會比現在更好,所以,與其在意孩子的功課好不好,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孩子更強的生存力。
 
[池川]隻要認真的想像二十年後的孩子,就會發現不再是考試至上的戰場。有人想讀偏差值( 譯註:有點類似颱灣的PR 值) 高的學校並沒有不好,但是如果人人擠破頭想要上這種學校,就顯得有點不自然;而且如果認為讀偏差值高的學校,代錶頭腦比較聰明的這種思考模式也開始受到質疑。倒不如培養孩子的感性,讓孩子懂得欣賞漂亮的光綫或香味,這種感性將有助於培養齣想像力豐富的孩子。
 
[飛榖]你說的沒錯,不論對孩子或對爸媽而言,感性是很重要的。我曾經問過一位媽媽:「妳曾經用妳的手或臉感受過雨滴嗎?曾經用臉頰感受過微風嗎?」我認為多接觸大自然是很好的,通常小孩子就很喜歡玩泥土或是把腳踩入水窪中,媽媽也很需要再重新尋迴此種赤子之心的感性。
 
[池川]大人也可以重新尋迴感性嗎?
 
[飛榖]當然可以。我有一名員工,從小就缺乏接觸大自然的經驗。有一次我看到他和其他小朋友在大自然中一起玩遊戲,結果我發現他簡直玩得比小朋友還盡興。所以,不管到哪種年紀都不嫌晚,隻要多接觸大自然,培養和大自然共鳴的感性, 我們也可以成為大自然的一部分,當然就可以和其他人産生共鳴。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覺得,教育孩子就像是一場漫長而又充滿挑戰的旅程,尤其是1到10歲這個階段,變化太快,讓我常常感到手足無措。《1~10歲孩子的教養密碼》這本書,仿佛是給我配備瞭一張詳細的地圖和專業的嚮導。它不是那種一次性告訴你所有答案的“說明書”,而是更像一本“攻略”,指導我如何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學習、探索和成長。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培養孩子獨立性”和“激發孩子創造力”的部分,這些都是我一直在努力的方嚮,但總感覺不得其法。這本書提供瞭很多有啓發性的思路,讓我看到瞭新的可能性。我感覺,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它真的能夠“啓動”我內心的潛能,讓我不再是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動地去思考,去嘗試,去找到最適閤自己傢庭的教養方式。它讓我覺得,育兒這件事,其實也可以很有趣,也很有成就感。

评分

讀瞭大概三分之一,我發現這本書的敘事方式非常有意思。它不是那種一上來就給你灌輸一大堆理論,而是通過一些非常生活化的場景和對話展開。我印象特彆深的是裏麵描繪的一個關於“孩子為什麼不聽話”的場景,那個場景裏的傢長和孩子之間的互動,簡直就是我傢的翻版!我當時讀著讀著,都有點不好意思瞭,但緊接著,兩位教育專傢的分析和給齣的建議,就顯得格外有針對性。他們沒有簡單地責怪孩子,而是從孩子的心理發展規律,以及傢長的溝通方式入手,給齣瞭幾種不同的解讀視角。這讓我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是孩子的問題,其實可能和我們自己處理方式有關。這本書讓我開始反思自己平日裏的一些溝通習慣,也讓我明白,原來教養不隻是“管”,更是“引導”和“理解”。感覺作者們真的非常懂孩子,也同樣非常懂我們這些做父母的,能夠站在我們的角度,替我們設身處地地著想。

评分

這本《1~10歲孩子的教養密碼》最讓我驚喜的地方在於,它真的非常貼近我們普通傢庭的實際情況。我一直擔心一些育兒書裏講的方法太理想化,在我們傢根本行不通。但這本書裏提到的很多例子,都是基於現實生活中會發生的小事,比如孩子不願意吃飯、不願意睡覺、和小朋友爭搶玩具等等。而且,作者們給齣的建議,都非常具體,並且提供瞭多種選擇。我喜歡它的一點是,它不會告訴你“必須這樣做”,而是會告訴你“你可以這樣嘗試”,然後解釋每種方法背後的道理。這給瞭我很大的自主權,讓我可以根據自己孩子的性格和我們傢庭的特點來選擇最適閤的方式。感覺作者們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是在教我們如何“學以緻用”,並且在實踐中不斷調整和優化。這種“賦能”的感覺,是其他很多書都沒有給我的。

评分

剛拿到這本《1~10歲孩子的教養密碼:兩大教育專傢攜手閤作,一本啓動爸媽潛能的教養書!》,就感覺它和市麵上很多同類書籍不太一樣。首先,它的裝幀設計就很有質感,拿在手裏沉甸甸的,色彩搭配也很柔和,讓人一眼就覺得是經過精心打磨的,不像有些書隻是簡單堆砌文字。我尤其喜歡封麵上的那句“啓動爸媽潛能”,這一下子就抓住瞭我這個新手爸媽的心。總覺得帶孩子是項技術活,但同時又感覺自己潛力無窮,隻是需要找到那個“密碼”。這本書的標題就承諾瞭這一點,讓我充滿期待。我希望它不僅僅是理論上的指導,更能給齣一些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法,比如如何在這種“混沌”的教養過程中,找到屬於自己傢庭的獨特節奏,並且還能激發我作為父母自身的成長。畢竟,孩子的發展固然重要,但父母的內心力量同樣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基石。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可能不是那種“填鴨式”的育兒指南,而更像是一位知心朋友,在靜靜地引導我,讓我看到自己內在的力量。

评分

作為一位已經有幾年育兒經驗的媽媽,我讀瞭很多關於孩子成長的書籍,但《1~10歲孩子的教養密碼》卻給瞭我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它並沒有重復那些老生常談的“規矩”和“方法”,而是更加深入地探討瞭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影響”。書裏關於“情緒管理”和“親子關係”的章節,讓我受益匪淺。我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過於關注孩子的行為錶現,卻忽略瞭他們內在的情感需求。兩位專傢用非常溫和卻又深刻的語言,引導我如何去識彆和迴應孩子的情緒,如何建立一個更加和諧、信任的親子關係。這種由內而外的改變,讓我覺得,教養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情感的連接和靈魂的滋養。這本書讓我更加堅信,一個健康、自信的父母,纔能培養齣同樣健康、自信的孩子。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