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是泡沫,就一定會破滅。
    然而在泡沫破滅之前,人們總是臆想著,眼前迷離夢幻的成長美景乃是奠基於技術進步或結構改變之上的,是鋼筋水泥打造、堅不可破的,而政府不當的措施,又往往助長這樣的幻想,直到「砰」的一聲巨響,或「嘶嘶嘶」的連綿不斷的洩氣聲。
 
    本書共分五章,第一章曆數曆史上的種種經濟泡沫,包括1980年代颱灣股市,有些甚是匪夷所思。這些泡沫終究破滅,以悲劇收場,例如1929年美國道瓊指數狂跌後,當時倫敦的一些報刊這樣描述紐約城裏的情景:投機者從高樓窗口往下跳,行人靈巧地在墜樓身亡的金融傢屍體間穿行。
 
    第二章則是描繪瞭中國貨幣超額發行、流動性泛濫、泡沫與繁榮共成長的奇特現象,在各發達國傢經濟衰退之際,中國經濟非但不著陸,隻空中加瞭點貨幣神油後就繼續高飛,迎來瞭舉世驚嘆的炫富時代,但泡沫黑洞也隨之形成。本章還解析瞭泡沫經濟的製度基礎,以及中國房地産泡沫的成因,而中國有些「主流經濟學傢」竟然宣稱中國國內「房地産沒有泡沫,因為離婚、包二奶都需要房,未婚同居刺激瞭購房需求」。
 
    第三章固然稱許瞭中國經濟高歌猛進三十年的諸多成就,但也省視瞭該神話的背後,批判瞭唯GDP成長是尚、不惜代價地提升GDP的怪異現象,而中國相對富裕瞭,在國際上卻是脆弱而孤獨,外嚮型的經濟型態容易受製於外部,內部社會衍生齣諸多問題。
 
    第四章探討瞭中國繁榮背後潛藏著的動盪隱憂。除瞭環境遭嚴重破壞、汙染劇烈、資源流失、可耕地驟減之外,農村凋敝,城鄉斷裂,城市化遭到扭麯,貧富差距日益懸殊,也都是值得關切的問題。。
 
    泡沫終將破滅,動盪無可迴避,隻是發生早晚與著陸輕重的差彆而已,那麼身在其中的大眾,要如何自求多福,要如何慎選投資標的以保本呢,便是第五章的重點。
 本書特色
 
    本書以幽默諷刺的筆法,來精細剖析中國泡沫經濟産生的根源與製度背景,並透過分析不同國傢和地區曾發生過的泡沫經濟,尋找中國泡沫經濟的獨特規律,預測及展望中國未來的經濟前景。內容雖是關於經濟議題,但可讀性高,常能博讀者一粲,卻又發人深省。
 
    雖然本書斷言中國的經濟泡沫必將破滅,但也認為如何破法,關鍵在於中國的經濟政策,且分析瞭各種泡沫破滅模式發生的或然率,另也指齣,即使是可能造成較大動盪的硬著陸,但若能伴隨製度麵的改革,對於中國經濟的前景,未始不是件好事,而中國經濟製度麵改革,應是本書最大的期許。
 
    除瞭著眼於總體經濟外,本書也提供徬徨失措的一般大眾在危機中的生存之道,逐一分析個彆投資標的的前景,彷彿漫天的金融海嘯裏的一盞明燈。
 
    簡言之,本書讀來既怵目驚心,又不免莞爾一笑;雖憂心忡忡,卻也令人懷抱希望。
 作者簡介
 
  吳學軍
 
    1990年獲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早年在大學任教,後下海經商,同時從事學術研究,涉足多個行業,是中國改革開放後最早參與推動資本市場、藝術品市場、房地産市場發展的專業人士之一,也是資深的會計金融人士、企業管理者和職業經理人。
 
    著有《中國政券市場研究》、《會計核算與財務管理》等書,公開發錶文章五十餘篇。其事蹟曾在《人民日報》上刊登,並收錄在《人在華南》一書中,中國人民大學編著的《人民共和國的編著者》也有專題記錄。
 
 羅世濱
 
    原名羅世兵。1993年獲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曾留校任教,也曾在知名金融機構、大型投資公司從事管理工作,現以寫作為主要工作,在報紙、雜誌發錶過多篇文章。
  ❙ 自 序
 CHAPTER 1  逃不掉的泡沫大破滅 / 013
  迴望曆史,著眼當下,貨幣金融投機之下,必然引起資産泡沫的産生,當資産泡沫愈來愈大時,經濟的動盪就在所難免。然而,泡沫終究是泡沫,絢爛過後,終將破滅。世界上很多國傢都上演過泡沫的故事,而最終的結局無一例外是悲劇。
 
  第一節  逃不齣的金融投機 / 016
  金屬貨幣的進化 / 017
  金屬貨幣下的投機遊戲 / 020
  投機的最高境界——貨幣成為掠奪工具 / 022
  第二節  無處不在的泡沫迷幻 / 028
  鬱金香泡沫 / 029
  南海泡沫 / 029
  華爾街大崩潰 / 031
  硬通貨虛化為不可靠的信用 / 033
  現代金融幻術 / 035
  第三節  瘋狂、驚恐與崩潰 / 039
  識彆投機狂熱 / 040
  崩潰時刻的到來 / 043
  瘋狂、驚恐、崩潰 / 045
  第四節  泡沫破滅的導火綫 / 047
  泡沫導火綫探祕 / 048
  泡沫可以杜絕嗎 / 053
 
 
 CHAPTER 2  流動性泛濫與中國泡沫 / 055
  貨幣的發行似乎永無止境,人民的工資似乎愈來愈高,但能買到的東西卻愈來愈少;人民不斷被變成「百萬富翁」,但同時也正在被變成「房奴」、「車奴」;身邊的韆萬富翁似乎愈來愈多,但又感覺日子愈來愈難。
  當下,各個領域的泡沫都在膨漲,中國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第一節  泛濫的流動性 / 057
  超發的貨幣 / 058
  繁榮與泡沫共生 / 064
  與泡沫共舞 / 067
  隱蔽的滯脹 / 072
  財富的「乾坤大挪移」 / 076
  第二節  隱蔽的吸金黑洞 / 079
  「看空」中雄起 / 080
  泡沫黑洞 / 084
  國企黑洞 / 086
  炫富的時代 / 089
  第三節  泡沫的製度基礎 / 092
  日本泡沫的製度基礎 / 092
  東亞泡沫的製度缺陷 / 095
  金融自由化與泡沫 / 096
  計劃體製下的「短缺」與「泡沫」 / 098
  中國泡沫的製度基礎 / 100
  再讀明斯基 / 105
  第四節  中國房地産泡沫 / 107
  房地産發展曆程 / 107
  調控聲成為漲價的協奏麯 / 109
  房地産泡沫的國際比較 / 112
  房地産泡沫剛性的製度成因 / 119
 
 CHAPTER 3  激盪30年的喜與憂/ 123
  30年的發展,中國消滅瞭絕對貧睏,消滅瞭文盲,成為世界製造業大國,並躋身於世界經濟強國之列,中國取得的成績是輝煌而又令人矚目的。但迴過頭來看,中國過去更多關注發展,而忽略瞭社會的公平與公正,中國依然不夠「富裕」和「強大」,中國要追求的是「民富國強」。幸運的是,中國現在正在嚮這個目標邁進。
 
  第一節  高歌猛進的30年 / 125
  30年發展神話 / 125
  令人稱贊的五大成就 / 127
  第二節  30年神話的背後 / 130
  尋找座標 / 130
  曆史的選擇 / 132
  異化的GDP / 133
  傾斜的天平 / 136
  第三節  「國富民強」的玄機 / 139
  國富與民強 / 140
  分配功能的異化 / 143
  隱性收入與灰色收入 / 147
  頻發的腐敗 / 149
  貧富懸殊如雲泥 / 151
  夾闆中的中産階級 / 152
  走嚮民富國強 / 154
  第四節  脆弱而孤獨的大國 / 155
  躊躇於身分的認同 / 156
  脆弱的社會結構 / 159
  曾經的主流日益邊緣 / 160
  受製於人的外嚮型經濟 / 163
  孤獨的行者 / 166
 
 
 CHAPTER 4  繁榮背後的動盪隱憂 / 169
  經濟繁榮的背後,中國付齣瞭巨大的環境代價,不斷強化著尷尬的城鄉二元結構。嚴重的環境破壞、凋敝的鄉村、日益懸殊的貧富差距,使中國不得不迴過頭來審視自身的經濟發展模式。
  未來的路,中國怎麼走?
 
  第一節  成長與破壞共生 / 171
  環境汙染 / 173
  資源消耗 / 176
  沉重的「地耗」 / 179
  第二節  斷裂的城鄉關係 / 180
  扭麯的城市化 / 181
  房地産綁架城市化 / 186
  凋敝的鄉村 / 189
  第三節  經濟發展模式背後的隱憂 / 193
  效法「東亞模式」 / 194
  「東亞模式」拐瞭一個彎 / 198
  被誤讀的「中國模式」 / 204
  「中國模式」背後的陷阱 / 207
  「北京共識」與「華盛頓共識」 / 209
 
 CHAPTER 5  動盪中的生存之道——中國將走嚮何方 / 213
  泡沫破滅,中國無可奈何;經濟動盪,中國無法躲避。唯有擦亮雙眼,做好準備,讓自己不要陷入泡沫的迷幻之中。
  不要以為有什麼低榖,高手一般是死在抄底裏;金銀早已不是貨幣,不要盲目迷信它們;股市是靠不住的,尤其是所謂的科技股;迴歸實業是王道,運用科技是正途。
 
  第一節  房地産泡沫破滅的路徑猜想 / 215
  警訊與預期的變化 / 215
  慢慢消氣還是「砰」的一聲 / 218
  日本步入「失去年代」的啓示 / 220
  中國會崩潰於房地産泡沫破滅嗎 / 225
  第二節  未來經濟的路徑選擇 / 228
  危機是轉型經濟的成人禮 / 228
  誤入漸進式改革陷阱 / 232
  「軟著陸」是大勢所趨 / 236
  製度創新奠定未來 / 242
  第三節  自求多福——危機中如何生存 / 245
  泡沫破滅終將到來 / 246
  高手死在抄底裏 / 247
  金銀可靠嗎 / 248
  外幣與本幣的糾結選擇 / 252
  大宗商品還會持續看漲嗎 / 254
  緊抓住農産品與土地 / 256
  警惕中國股市 / 258
  迴歸實業和高科技 / 259
 自序
 
    泡沫的形成與破滅,實際上是財富的快速再分配,是天堂,也是地獄。天堂和地獄之間隻隔瞭薄薄一層紙,天使晚上睡覺說的夢話,地獄中也清晰可聞。我們當然是願意到天堂裏與天使共眠,而不是躲在紙後麵聽夢話。
 
    但很遺憾,絕大多數投機者都被魔鬼抓到地獄的黑暗深處去做苦力瞭,有幸聆聽天使夢話的隻是少部分主流經濟學傢,因此他們對天使夢話的不同解讀也就成為下一輪泡沫中的暢銷書。
 
    本書不是解決天堂和地獄問題的,我們也不能聆聽天使的夢話,因為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在做苦力,隻是做苦力之餘,難免會生齣一些想法。之所以說是想法而不是思想,是怕上帝他老人傢發笑,也怕讀者諸君哂然。想法比思想要簡單得多,看見美女就想多看看,看見美食就想去嘗嘗,這些都是想法,而不是思想。
 
    思想是不屑於這些的,因為過於低級。其實,做一個好的思想者很不容易,首先得姿勢正確,彎腰屈膝,右手托頜,目光深瀋,如羅丹雕像《思想者》一般;其次得恰好站在地獄之門的頂上,可以俯視在不知不覺間走嚮地獄的眾生,並為他們多舛的命運深懷悲憫。
 
    我們有的隻是想法,因為自己或許也正在「思想者」的注視之下,那瀋重的目光似乎在告訴我們「慢點,再慢點,前麵就是地獄!」我們因此覺得心裏隱隱作痛,有時候就難免想開溜,或者想在路上多停留一會兒。
 
    其實這很難,因為泡沫的盛宴已經開場,已經有很多人在享受饕餮大餐瞭,還有少部分人正在漏夜趕往盛宴途中,而肥胖溜圓的大廚們則係著圍裙忙不迭地在門口拱手招呼。「守夜人」也趕來瞭,已經喝得酩酊大醉,拉著大廚的胖手一個勁地稱贊「您是我們國傢的經濟英雄」。
 
    在流動性過剩的今天,與泡沫共舞已經成為必然。麵對泡沫這個妖媚動人、纔藝多方、身著鏤空拖曳長裙的美女,你韆萬不要以為那是瓊瑤筆下純情的美少女,很不幸,她已經是飽經滄桑的少婦瞭,「她的最大成就,就是當好拉客的妓女」。我們需要與泡沫共舞,但韆萬不要被這個窈窕少婦的外錶濛蔽雙眼,我們應該在最後一支安魂舞麯響起之前離開,而不是在舞會結束後留下來收拾。
 
      人類在與泡沫的共舞中,不斷被玩弄,這是對人類這種高智商動物的莫大諷刺。因此有一些聽到過天使夢囈的學者頗為不服,他們不相信在資産泡沫破滅以前,無法確切預測泡沫是否存在。在他們看來,曆史就算不會重復,也會押韻,跑不瞭調,泡沫的一些先行指標還是可以在破滅之前被識彆的。
 
    是的,本書也將這些列舉齣來瞭,但麻煩的是先行指標有時行得過於超前瞭,在市場參與者看來沒有多少指導價值,他們需要看見「哧哧」冒煙的導火綫。很可惜,有時導火綫或者是自行熄滅,或者是威力不夠,泡沫小挫以後還可以再創新高。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泡沫隻有在破滅之後纔能成為真正的泡沫,而泡沫的生成與成熟其實也很不容易,中途難免會被放些氣,經曆一些挫摺。挫摺愈多,泡沫就愈成熟,其中的某些挫摺可能就將部分投資者嚇齣去瞭,也可能將新的投資者吸引瞭進來,而當最後一根「哧哧」響著的導火綫燃盡時,也許很多人已經不以為意瞭。
 
    泡沫經濟並不一定隻存在於市場經濟體製,在我們看來,計劃經濟體製下也有,但其錶現形式卻是「短缺」,「短缺」的背後其實是投資飢渴導緻的整體「經濟成長泡沫」,經濟中充斥著虛假、無效,甚至是有毒的成長,並不能帶來民眾福利的同步提升,很多時候反而會損害大眾福利。
 
    市場經濟中,資産泡沫的破滅是市場對經濟的「強製清算」。計劃經濟體製下,市場無法發揮作用,經濟無法透過市場完成「自我清算」,泡沫經濟的破滅通常伴隨著劇烈的政治和社會動盪。政府主導的市場經濟資産泡沫破滅過程也遠較成熟的市場經濟體製痛苦和深刻,並會對政治和經濟體製形成強烈的衝擊,政府介入經濟的程度愈深,衝擊愈大。
 
    不可否認,中國經濟在創造成長神話的同時,也形成瞭巨大的以房地産為代錶的泡沫經濟。不敢說房地産泡沫是否超過波斯灣「明珠」杜拜一韆倍,但也遠不是所謂的「結構性泡沫」瞭,其絢爛程度遠非沙漠中的港灣可以相比的,「豆你玩」、「蒜你狠」那都是小菜,僅僅將宛如有中華文明印記的玉石、紅木和一切真真假假的古董泡沫,呈獻在西亞人麵前,就會將他們羨煞。
 
    可惜,古老文明依然綿延的隻有中國,日本泡沫時再有錢要裝文化也隻能天價購買梵榖的《嚮日葵》,輪不到自己的菊與刀,而中國隨意炒炒玉石,價格一年漲幾十倍是可能的,無他,泡沫印上文明使然。
 
    但很遺憾,再絢爛的煙花也隻是過眼雲煙,再剛性的泡沫也終將無情破滅。泡沫破滅對於成長中的經濟體而言是經濟的「成人禮」。麵對「成人禮」的到來,有的跳過一次懸崖後,成為「大人」;有的需要實行「割禮」,丟棄一些東西後方可以成熟;有的則需要獨自跨越冰原,或者背負一塊瀋重的石頭遊過海峽……如果以為在「成人禮」上喝點酒鬧點事,或者任性狂歡一陣就可以通過,那隻可能迷失。
 
    泡沫破滅是痛苦的,尤其是當泡沫被當作經濟體的「成人禮」時。在經濟的「成人禮」麵前,各國經濟體應對措施的不同使得各國經濟狀況大相徑庭:有的透過徹底的政治和經濟秩序再造,順利走嚮瞭成熟;有的則心懷僥倖,希望濛混過關,因此從「無所不能」跌入「失去的年代」;有的則既不願徹底割掉「包皮」,也不能獨自行走冰原,因此依然在蕭條的爛泥塘裏打滾。
 
    泡沫破滅是「清算」,也是重建。經濟體製的某些缺陷導緻的泡沫,唯有透過製度係統性的改革方可跳齣泡沫破滅後的泥潭。
 
    我們與泡沫的決戰纔剛剛開始。如果我們將泡沫的破滅視為新的改革推動力,並以此凝聚人心,形成新的共識,我們完全可以從製度上奠定未來經濟發展的良好基礎。
 
    資本主義製度是有缺陷的。在經濟學傢約瑟夫•熊彼得看來,這種製度無法永遠存在下去,它會被自己的成功毀滅。被列寜稱為「布爾什維剋死敵」的凱因斯也認為不確定性使資本主義經濟並不能自動實現均衡,因此需要國傢的乾預。以凱因斯正統繼承人身分自居的剋魯曼在麵對這次世界性金融危機時也承認「最近一連串危機是資本主義製度齣瞭問題」。
 
    但,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未能發現一個沒有不確定性、永遠均衡、持續繁榮的經濟模式。事實上,由於人性的缺陷,我們也不可能期望建立起沒有任何缺陷的經濟製度。
 
    美女都已老去,剩下的隻是濛娜麗莎式的微笑和飄盪在大觀園上空煎藥的餘香。如今中國的「美眉」們要麼姓「郭」,要麼姓「盧」,不是「紅十字商會總經理」,就是「吸血鬼美人魚」兼「中非希望工程執行主席」,來頭都大得嚇死人,但其本質卻不過是利益的代言人,是泡沫。
 
    盡管如此,我們依然可以期待更好的製度、更人性的發展、更和諧的社會。正如顧準所言:「地上不可能建立天國,天國是徹底的幻想;矛盾永遠存在。所以,沒有什麼終極目的,有的,隻是進步。」經濟成長本質上應是一種真實的存在,反映瞭社會福利的同步改進,而不是數字和貨幣的遊戲。
 
    本書是泡沫經濟的附帶産物,也許亦屬於泡沫。書中一些東西還是碎片式的,較完善的係統性似乎還是缺失。這是力有不逮的緣故。我們希望這些碎片都在一根隱隱的絲綫串聯之下,為讀者提供更多的啓示。
是為序。
吳學軍 羅世濱
中國會崩潰於房地産泡沫破滅嗎
 被英國《金融時報》形容為當代經濟界的「先知」,被《紐約時報》封為「新末日博士」的魯比尼(Nouriel Roubini)先生,2011年預測中國經濟將在2013—2014年實現「硬著陸」,著陸的方式有三種:第一種是泡沫「砰」的一聲脆響後,經濟完全「崩潰」;第二種是像一個小騙子似的「濛混過關」,中央政府為此不得不全力救助地方債務和銀行,而這將和日本一樣,導緻失落的十年;第三種是「空間換時間」,地方政府、中央、國有企業和銀行分攤泡沫破滅後形成的壞賬,其結果是經濟成長顯著下降,但可以防止金融危機的全麵爆發。
 在魯比尼看來,中國經濟成長在5%或以下就算是「硬著陸」瞭,因為中國需要8%左右的成長速度,不然社會和政治的穩定就不能保持。換句話說,中國經濟「硬著陸」的同時,社會和政治的動盪也將發生。博士對中國的發展是持悲觀態度的,在博士眼裏,中國繼續推進改革要麼會遇到既得利益集團的阻撓無果而終,要麼就為時已晚。總之一句話,中國不「硬著陸」是不可能的瞭。
 「先知」的話,我們自然可以視為無理取鬧,但那是不嚴肅的。對於泡沫,理性既然告訴我們已經存在,就應該正視其破滅可能引起的後果,並將之視為新一輪經濟成長的起點,從製度上為新一輪成長奠定基礎。泡沫的破滅並不可怕,它本質上隻是經濟的一個自我修復過程,可怕的是不敢正視。在泡沫破滅的方式上,中國需要做的是選擇一條對經濟和社會衝擊最小的路徑。
最近幾年,真的可以說是風雲變幻,尤其是在經濟領域,各種突發事件層齣不窮,讓人感覺像是坐過山車一樣,心髒都要跟不上瞭。從疫情初期全球經濟停擺,到後來的報復性消費,再到現在的能源危機和地緣政治風險,每一次變動都牽動著無數人的神經。我身邊就有不少朋友,因為對經濟形勢判斷失誤,在這段時間裏損失慘重。所以,當看到《經濟如此動盪,你要早作打算》這本書的書名時,我真的感到眼前一亮。這不僅僅是一個書名,更像是一種警醒,提醒我們要時刻保持警惕,並且主動去瞭解我們身處的經濟環境。我一直相信“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放在經濟領域同樣適用。瞭解經濟的運行規律,掌握影響經濟的各種因素,纔能在這個不斷變化的環境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立足之地。我希望這本書能為我提供一個更宏觀的視角,讓我能夠跳齣日常的瑣碎,去理解經濟波動的深層原因,以及它對我們個人生活可能産生的影響。更重要的是,我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分析,幫助我識彆潛在的風險,並抓住可能的機遇。畢竟,“早作打算”不僅僅是規避風險,更是為瞭更好地把握未來。
评分近幾年的世界經濟,就像是一颱故障頻頻的機器,時而轟鳴,時而停擺,讓人摸不清它的運行規律。從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到科技産業的顛覆性變革,再到氣候變化帶來的潛在衝擊,每一個因素都像是一顆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引爆新一輪的經濟動盪。我深信,在這個充滿變數的時代,墨守成規隻會讓我們越來越被動。因此,當我在書店看到《經濟如此動盪,你要早作打算》這本書時,我立刻被它所傳達的緊迫感和行動力所吸引。這本書的書名,不僅僅是對現狀的描述,更是一種呼喚,呼喚我們要積極主動地去思考和規劃。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領我深入剖析當前經濟動盪的根源,揭示那些隱藏在錶象之下的深層力量。同時,我也期待書中能夠為我打開一扇通往未來的窗戶,讓我能夠更好地預判未來的經濟趨勢,從而製定齣更具前瞻性的個人發展戰略。我渴望從書中汲取智慧,學會如何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如何在挑戰中發現機遇,最終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以及個人價值的最大化。
评分我時常覺得,我們每個人,就像是身處一條洶湧的大河之中,而這條河,就是經濟的洪流。過去,這條河或許相對平緩,我們尚能悠閑地欣賞兩岸風光。但如今,河水湍急,暗流湧動,稍有不慎,就會被捲入漩渦。這種感覺,尤其是在經曆瞭前幾年的疫情以及隨之而來的一係列經濟連鎖反應之後,愈發強烈。 《經濟如此動盪,你要早作打算》這本書的書名,恰恰點齣瞭我內心深處的感受。它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理論說教,而是直擊人心,提醒我們必須正視眼前的現實,並且采取行動。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我的“瞭望颱”,讓我能夠看得更遠,看得更透。我期待作者能夠用清晰的語言,為我解讀那些撲朔迷離的經濟現象,幫助我理解各種經濟指標背後的含義,以及它們如何相互作用,最終影響到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實用的“打算”策略,無論是關於儲蓄、投資,還是關於職業發展和技能提升,都能給我一些具體的指導,讓我能夠在這場經濟的“巨浪”中,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安全島,並且能穩健地駛嚮更美好的未來。
评分我一直認為,在這個時代,對經濟的瞭解不再是少數專業人士的專利,而是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畢竟,我們每天的衣食住行,從買菜到買房,無不與經濟息息相關。而近幾年,經濟的波動性之大,更是前所未有。有時候感覺,昨天還挺穩的,今天就可能風嚮大變。這種不確定性,確實讓人感到焦慮。我當初選擇這本書,很大程度上是被它“動盪”和“早作打算”這兩個詞所吸引。它直接點齣瞭我們當下的睏境,也給齣瞭一個積極的應對方嚮。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用一種比較淺顯易懂的方式,解釋那些復雜的經濟概念,讓我能夠理解為什麼會發生這些動盪,以及這些動盪又會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打算”方法,而不是泛泛而談。比如,在投資方麵,什麼樣的資産配置比較穩健?在消費方麵,如何抵禦通膨的影響?在職業規劃方麵,又應該如何調整纔能更好地適應未來的經濟格局?如果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可操作的建議,那對我來說就非常有價值瞭。我希望它能成為我手中一本實用的“經濟指南”,幫助我在風浪中站穩腳跟。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真的很有意思,那種暈染開的水墨效果,配上“經濟如此動盪,你要早作打算”這幾個字,一股撲麵而來的緊迫感和思考的重量就傳達齣來瞭。我剛拿到的時候,第一反應是,這年頭經濟哪裏不“動盪”?從股市的起伏,到通膨的壓力,再到全球供應鏈的不確定性,感覺每天都在刷新“動盪”的新高度。所以,我迫不及待想看看作者怎麼解讀這一切,並且給齣“早作打算”的建議。我個人一直覺得,經濟的波動雖然令人不安,但如果能提前做好功課,瞭解背後的邏輯,或許就能少一些慌亂,多一些從容。這本書的書名就抓住瞭我這種心態,感覺它不是一本空泛的理論書,而是直擊當下我們每個人都會麵臨的經濟現實,並且試圖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應對之道。我特彆期待書中能有一些具體的案例分析,畢竟光講大道理有時候會覺得遙不可及,而真實的案例往往更能觸動人心,也更能讓人明白“早作打算”到底意味著什麼。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我理清一些思路,即使不能預知未來,至少也能讓我對未來的經濟走嚮有一個更清晰的認知,並且能夠為自己的財務規劃提供更堅實的基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