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行動通訊時代來臨,消費者使用手機做為通訊及個人隨身助理已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行為。根據拓墣産業研究所預估,全球行動裝置在2012年已來到17.8億支水準,2013年更將達到18.4億支,其中智慧型手機預估將從2012年6.8億支水準大幅度躍升到9.4億支。而隨著全球行動裝置數量不斷上升,也將帶動未來在行動通訊服務與應用的發展。
根據Cisco 2013 Visual Network Index報告統計,2013年全球每月行動寬頻流量將來到1.6EB,與2012年水準相比,成長77.78%。在這樣的趨勢下,也勢必驅使著行動網路升級。
在應用發展中,佔流量最大宗的影像串流(Video Streaming)也受到手機大尺寸趨勢與影像壓縮技術的持續發展,刺激消費者對於頻寬的需求持續上升,加上LTE技術在開發端能做到以往3G無法辦到的應用服務,以及各國政府對於基礎建設的重視,種種因素都將驅使LTE持續發展成為未來的行動通訊技術主流。
第一章 全球LTE産業動態分析
1-1.2013年全球LTE市場發展趨勢
一.全球LTE用戶數發展
二.全球電信營運商LTE分布
三.全球LTE頻譜分析
四.4G LTE頻譜分析
五.從終端産品看頻譜雜亂問題
1-2.歐洲LTE市場發展動態
一.美日韓LTE發展迅速,歐洲LTE進展緩慢
二.歐盟將於2014年開放LTE新頻段
三.歐洲5國主要營運商LTE網路建置與服務
四.歐債問題恐影響4G軟硬體投資程度
五.匹配歐洲LTE網路帶來生機
1-3.從亞洲通訊展看LTE電信設備商機
一.2013年新加坡亞洲通訊展揭示三大議題與挑戰
二.基站帶來射頻係統問題與需求
三.行動迴程網路需求帶動光通訊零組件商機
四.眾所期待的Small Cell
第二章 中國市場與TD-LTE商機
2-1.中國TD-LTE手機市場分析
一.全球TD-LTE商用電信商發展
二.「卡/模/頻/待/通」的緣起
三.2013年中國率先走嚮3G雙模雙待集中發酵
四.中國4G首次提齣多頻多模商用需求
五.最受影響的基頻晶片廠商分析
六.中國手機市場預測
2-2.中國4G晶片市場與廠商分析
一.中國TD-LTE手機晶片市場前景預測與分析
二.多模多頻單晶片是大勢所趨,中國晶片廠商任重道遠
三.中國晶片廠商麵臨的成本和功耗挑戰及應對之策分析
四.TRI觀點
第三章 迎接LTE-Advanced時代來臨
3-1.LTE-Advanced三大關鍵技術剖析
一.IMT-A & LTE-A規範與演進曆程
二.LTE-Advanced技術的驅動力
三.3GPP Release 10的LTE-A三大技術之一:載波聚閤
四.載波聚閤趨勢分析
五.3GPP Release 10 LTE-A三大技術規範之二:強化多天綫傳輸技術
六.3GPP Release 10 LTE-A三大技術規範之三:中繼節點
七.TRI觀點
3-2.從電信商看手持式行動裝置補貼策略趨勢
一.電信商補貼策略分析
二.電信商補貼行為對消費者的影響
三.電信商補貼行為對手機品牌廠商的影響
四.電信商補貼策略趨勢
五.電信商與手機品牌廠商因應補貼減少趨勢
六.TRI觀點
圖目錄
圖1.1.1 2012年第一~二季LTE區域發展比重比較
圖1.1.2 LTE已為新一代行動網路技術
圖1.1.3 LTE的價值在龐大行動數據流量時代下顯現
圖1.1.4 各地區4G LTE建置發展
圖1.1.5 2011~2016年各地區4G LTE用戶數預估
圖1.1.6 LTE設備種類成長迅速,其中以智慧型手機與平闆成長最多
圖1.1.7 2011~2015年LTE設備齣貨量預估
圖1.1.8 2012年全球主要LTE頻譜比重(以電信營運商網路數分)
圖1.1.9 2012年全球主要LTE頻譜比重(以電信營運商用戶數分)
圖1.3.1 2013年新加坡亞洲通訊展三大焦點
圖1.3.2 基站數量上升帶動基站射頻係統需求
圖1.3.3 訊號乾擾為LTE的重要課題
圖1.3.4 行動流量持續上升帶動行動迴程網路需求
圖1.3.5 全球10G PON光收發模組已成為主流
圖1.3.6 2011年第一季~2013年第一季全球Small Cell網路佈建數量
圖1.3.7 未來Small Cell將以室外與公共區域為主要使用場景
圖1.3.8 2012~2015年Small Cell産值預估
圖2.1.1 中國TD-LTE市場將於2014年展開
圖2.1.2 手持終端技術發展趨勢
圖2.1.3 酷派雙模雙待專利技術演進
圖2.1.4 2013年第一季日本SoftBank TD-LTE商用終端
圖2.1.5 Apple iPhone 5與BlackBerry Z10比較
圖2.1.6 Samsung Galaxy S III多個LTE版本比較
圖2.1.7 2013~2016年中國4G手機市場規模預估
圖2.2.1 2012~2016年中國市場TD-LTE手機齣貨量及滲透率預估
圖2.2.2 正式商用前3年中國市場3G手機齣貨量
圖2.2.3 2013~2016年TD-LTE晶片組平均成本走勢
圖2.2.4 2012年搭載中國手機晶片廠商産品的智慧型手機價位分布
圖2.2.5 聯芯的LC1761平颱架構示意圖
圖2.2.6 STE的NovaThor L8580平颱架構示意圖
圖2.2.7 單價20美元的28nm製程TD-LTE晶片的成本與利潤分配
圖2.2.8 Cortex-A7與A15比較,雖然性能有所不及,但功耗卻有明顯優勢
圖3.1.1 LTE技術演進曆程
圖3.1.2 電信營運商總ARPU值持續下滑(以日本為例)
圖3.1.3 電信商數據ARPU值持續上升,驅使行動傳輸技術提升
圖3.1.4 挑戰行動通訊1,000倍數據流量解決方案
圖3.1.5 載波聚閤技術示意圖
圖3.1.6 依連續頻段與否分為3種載波聚閤方式
圖3.1.7 載波聚閤技術可支援對稱與非對稱式載波聚閤
圖3.1.8 因應載波聚閤技術,射頻模組架構改變的解決方案(一)
圖3.1.9 因應載波聚閤技術,射頻模組架構改變的解決方案(二)
圖3.1.10 LTE設備産業價值鏈
圖3.1.11 Enhanced MU-MIMO技術示意圖
圖3.1.12 Apple iPhone 5與Samsung Galaxy S4手機天綫配置圖
圖3.1.13 Apple iPad 4與Samsung Galaxy Note II平闆天綫配置圖
圖3.1.14 Enhanced MIMO未來可望刺激基站天綫數量成長
圖3.1.15 未來LTE與MIMO技術在基站天綫設計示意圖
圖3.1.16 Relay Node技術示意圖
圖3.1.17 Relay Node與基站産品定位圖
圖3.1.18 未來各種中繼站同時發生,帶來異質網路協調課題
圖3.2.1 電信商補貼目的
圖3.2.2 中華電信iPhone係列2年期資費方案比較
圖3.2.3 補貼策略下電信營運商的靜態賽局分析
圖3.2.4 颱灣電信商營收與營業淨利的反嚮走勢
圖3.2.5 北美電信商營收與營業淨利的反嚮走勢
圖3.2.6 颱灣電信商營收與營業淨利相關性與迴歸分析
圖3.2.7 颱灣電信商ARPU值下滑趨勢
圖3.2.8 手機使用者習慣調查
圖3.2.9 行銷通路為Vodafone商業模式重要一環
圖3.2.10 電信營運商在行動通訊的角色與利基點
圖3.2.11 電信商無痛減少補貼方式
錶目錄
錶1.1.1 美、日、韓主要LTE營運商建置現況
錶1.1.2 颱灣各廠商LTE布局進度與現況
錶1.1.3 LTE各頻段設備數量變化
錶1.1.4 Apple iPhone 5全球機型與支援頻段
錶1.1.5 Samsung Galaxy Note 2全球機型與支援頻段
錶1.1.6 各晶片廠在多頻多模産品的布局
錶1.1.7 中國移動與其閤作廠商間規劃的五模十二頻産品支援頻段
錶1.2.1 歐洲主要5國4G頻譜拍賣發展
錶1.2.2 歐洲主要5國LTE商用計劃時間錶
錶1.3.1 全球3G Femtocell主要佈建區域、電信商與品牌廠商
錶2.1.1 2012年全球18個TD-LTE已商用營運商列錶
錶2.1.2 全球及中國4G頻譜分析
錶2.1.3 中國電信運營商2013年使用者和終端發展目標
錶2.1.4 中國移動TD-LTE規模試驗多模多頻通信測試驗證模組採購
錶2.1.5 TD-LTE基頻晶片廠商
錶2.2.1 2012年中國手機晶片廠商在中國各價位智慧型手機市場的市占率
錶2.2.2 截至2013年1月部分TD-LTE晶片廠商多模基頻集成發展
錶2.2.3 2013~2015年部分TD-LTE晶片廠商基頻晶片技術演進
錶2.2.4 RDA與中國基頻晶片廠商的産品與技術間有較強互補性
錶2.2.5 各廠商推齣集成TD-LTE基頻的應用處理器産品的時間點
錶3.1.1 ITU與3GPP對LTE與LTE-A的技術規範比較
錶3.1.2 3GPP提案通過支援載波聚閤頻段列錶
錶3.1.3 目前晶片廠已發錶LTE-Advanced晶片
錶3.1.4 Small Cells産品比較錶
錶3.2.1 各高階智慧型機種甫上市名目補貼一覽錶
我是一個對科技新聞很敏感的人,每次看到什麼「5G」、「物聯網」、「智慧城市」的新聞,都覺得很興奮,但常常會覺得自己好像聽不太懂,中間的技術演進到底是什麼?《從4G LTE到LTE Advanced全球行動通訊發展趨勢》這本書,感覺就像是為瞭解決我這種「霧裡看花」的睏惑而存在的。尤其「LTE Advanced」這個詞,聽起來就比我們現在用的4G LTE更進一層,但具體是進瞭什麼?是速度開外掛?還是能夠同時連接的裝置數量多瞭很多?我希望能透過這本書,瞭解這些技術名詞背後的真實含義,而不隻是被行銷語言轟炸。我很期待它能用比較生動、貼近我們生活的方式來解釋,例如,為什麼有瞭LTE Advanced,我們的線上遊戲會更順暢?為什麼觀看高畫質的串流影片,不會再卡頓?甚至,會不會連結到一些我們比較關心的民生議題?例如,在災難發生時,更強大的通訊技術,能不能提供更可靠的支援?還有,書名裡提到的「全球行動通訊發展趨勢」,這讓我很好奇,未來幾年,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因為這些技術的進步,而看到哪些實際的改變?會不會有新的應用齣現,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便利、更有效率?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個清晰的藍圖,讓我們對未來的科技發展,有一個更具體的想像,而不會覺得那些新聞都隻是遙不可及的口號。
评分我平常算是個科技愛好者,但比較偏嚮應用端,像是什麼新的APP、新手機功能,我都會想去試試看。但對於技術底層的演進,說實話,我瞭解得不多。《從4G LTE到LTE Advanced全球行動通訊發展趨勢》這本書,光是看書名,就覺得它應該是在講「幕後英雄」的故事。我們每天都在用手機通訊,但這些通訊是怎麼做到的?為什麼以前打電話還要插線,現在隻要開機就有訊號?而從4G LTE到LTE Advanced,這中間的差異,就像是從一颱普通的汽車升級到一颱跑車,但我卻不知道跑車到底是多瞭什麼引擎、多瞭什麼底盤技術。我希望這本書能為我揭開這些神秘的麵紗。它會不會深入探討,像是頻譜利用率的提升、更先進的 MIMO 技術、載波聚閤等等這些名詞,用比較圖像化、或者打比方的方式來解釋,讓我在閱讀過程中,能夠「看見」技術的演進?而且,「全球行動通訊發展趨勢」這幾個字,讓我覺得它不隻是一本技術手冊,更是一份市場分析。我想知道,在世界各國都在發展下一代通訊技術的同時,颱灣在這其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我們的電信業者、手機品牌,在這個過程中,是如何跟上腳步,甚至引領趨勢的?會不會有案例分析,說明有哪些國傢在發展LTE Advanced方麵做得特別齣色,我們可以學習什麼?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對行動通訊的技術演進,有一個更為宏觀、也更為深入的理解,從而能更好地把握未來的科技發展方嚮。
评分哇,我最近入手瞭這本《從4G LTE到LTE Advanced全球行動通訊發展趨勢》,身為一個在颱灣生活、對科技一直保有高度好奇心的普通上班族,我真的迫不及待想把它好好讀完!先從書名來看,它就點齣瞭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行動通訊」的演進,從我們比較熟悉的4G LTE,到現在大傢聽說但可能不太清楚到底厲害在哪裡的LTE Advanced,這中間到底發生瞭什麼改變?為什麼我們的手機上網越來越快,玩遊戲、追劇也越來越順暢?這本書感覺就像一本為我們這些「科技小白」量身打造的指南,不會太過艱澀,又能深入淺齣地解釋那些複雜的技術名詞。我最期待的是,它能不能帶我瞭解,這些技術進步背後,有哪些有趣的原理?像是為什麼同樣是LTE,有些地方就是比別的地方快?是不是有什麼「看不見的魔法」在裡麵?而且,書名裡還有「全球行動通訊發展趨勢」這幾個字,這就更讓我好奇瞭!颱灣在這場全球競賽中,又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我們的手機產業、電信業者,又是如何跟上這波浪潮的?有沒有哪些國傢在這方麵是我們的學習對象,或者我們又有哪些值得驕傲的成就?我真的很好奇,這些技術的下一步,會不會直接影響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像是智慧傢居、自動駕駛這些我常常在新聞上看到的東西?總之,這本書的書名就已經勾起瞭我無限的想像,我真的覺得,讀完之後,我對手機、對網路,甚至對整個科技發展,都會有全新的認識!
评分老實說,我對「行動通訊」的理解,大概就停留在「訊號滿格」、「上網很快」的程度。所以當我看到《從4G LTE到LTE Advanced全球行動通訊發展趨勢》這本書名的時候,一開始有點猶豫,想說會不會太專業、太難懂?但仔細想想,現在我們生活已經完全離不開手機和網路,瞭解這些背後的技術演進,好像也變得越來越重要瞭。尤其書名裡提到「發展趨勢」,這就讓我很有興趣。颱灣在科技產業一直都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不論是半導體、手機製造,都跟行動通訊息息相關。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宏觀的視角,讓我們知道,從4G LTE一路走到LTE Advanced,這場全球性的技術競賽,颱灣的廠商、我們的電信公司,是怎麼參與其中、又是怎麼應對的。它會不會討論到,在國際標準製定上,颱灣有沒有發聲的機會?在技術專利方麵,我們又有哪些優勢或劣勢?我很好奇,這本書會不會深入探討,像是我們在發展5G、甚至未來6G的過程中,LTE Advanced這些技術經驗,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啟示?我希望能從這本書裡,看到颱灣在全球行動通訊產業中的足跡,而不隻是單純的技術介紹。或許,它還能解答一些我平常觀察到的現象,例如為什麼有些手機拍照很強,但通訊卻普普?這背後會不會跟我們手機的訊號處理能力有關?總之,我對這本書抱持著一種「瞭解颱灣在科技浪潮中的位置」的期待。
评分我一直都對手機訊號這東西很感興趣,尤其是在搭高鐵、火車的時候,有時候突然訊號變差,或是突然跑齣5G,那種感覺很奇妙。《從4G LTE到LTE Advanced全球行動通訊發展趨勢》這本書,我認為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就在於它能把這些「無感」但卻是「必要」的科技,用一種比較容易理解的方式呈現齣來。想像一下,我們平常傳訊息、打視訊電話,這些都依賴著背後龐大的通訊基礎設施。而這本書,感覺就像是把這些看不見的「鋼筋水泥」,一層一層地剝開,讓我們知道它們是怎麼蓋起來的,又是怎麼不斷地在升級。我不期望它會像小說一樣有麯摺離奇的情節,但如果它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工程師,條理分明地跟我解釋,從4G到LTE Advanced,在頻譜、天線、調變技術等等方麵,有哪些關鍵的演進,那我就覺得值迴票價瞭。尤其「LTE Advanced」這個詞,聽起來就比4G更厲害,但具體厲害在哪裡?是速度更快?延遲更低?還是能夠支援更多設備同時連線?我希望這本書能給我一個清晰的答案,而不是讓我在網路上東拼西湊、一知半解。身為颱灣的科技愛好者,我總覺得我們應該對自己國傢在通訊領域的發展有所瞭解,這本書或許能幫助我建立起一個更係統性的知識架構,知道我們現在所使用的技術,在整個全球發展鏈條中的位置,這對於理解未來的發展方嚮,應該是很有幫助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