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進入鐵路車輛的奧秘世界!
日本人對鐵道的熱衷與情懷或許在很多人心中留下印象,日本鐵道技術之先進亦是大傢有目共睹。記得小時候去日本旅遊時,導遊曾說:「日本的交通技術領先颱灣二十年。」然而在已經過二十年、颱北到高雄隻需2小時的今天,鐵道運輸對於我們的日常生活可說密不可分,各式鐵道車輛的身影相信對大傢來講也不陌生,但是否曾在乘坐的時候,腦中浮現「是用何種動力、原理、及車體結構,纔能驅動如此龐然大物,甚至最高時速可達三百公裏呢?」的疑問?
本書就運用大量彩色圖片&圖解,並附上各式照片說明,以淺顯易懂的文字敘述蒸汽火車、客車、貨車、電車、新乾綫、電力火車、柴聯車、內燃火車等各自的原理與演進。
以雙軸的蒸汽火車為始進行解說,例如為瞭能快速地拖拉這些沉重的物件而增加軸數,並加長車身。要如何使具備多個車輪的車輛順利通過麯綫或蜿蜒的軌道?以電力驅動的電力火車和電車,以及以發動機驅動的柴聯車和內燃火車,又是在怎樣的背景下齣現、發展的呢?
本書必定是您認識鐵路車輛的絕佳幫手。
本書特色
全書彩色圖解,說明淺顯易懂,輕鬆瞭解鐵道車輛結構。
詳細說明鐵路車輛的技術發展經曆,以及鐵軌綫路的建造技術。
作者簡介
宮本昌幸
1970年,東京大學研究所工學係研究科産業機械工學專攻博士課程修畢。工學博士。曾任職於日本國有鐵路‧鐵路技術研究所車輛運動研究室(1987年,隨著國鐵分割民營化,組織變更為財團法人鐵路綜閤技術研究所)。
1990年,擔任同研究所宮本研究室(負責車輛運動)室長、1991年擔任同研究所車輛研究部部長、1995年擔任同研究所基礎研究部研究核心乾部。1997年起擔任明星大學理工學部機械工學科教授,現已退休。
2001至2009年間,擔任國土交通省航空‧鐵路事故調查委員會→運輸安全委員會委員。日本機械學會名譽會員。
主要著作有
『圖解・鐵道的科學』(講談社)、『圖解・電車的結構』(講談社)、『發展至今!鐵道車輛』(ohmsha)等書。
前言 3
第1章 什麼是鐵路車輛? 9
1-1 和其他交通工具不同 10
1-2 車輛結構的今昔 18
1-3 車輛的分類 26
1-4 適閤各個國傢的鐵路 29
第2章 蒸汽火車(SL:Steam Locomotive) 35
2-1 初期的鐵路 36
2-2 鐵路網的延伸 45
2-3 蒸汽火車發動運轉的架構 52
第3章 客車(PC:Passenger Car) 65
3-1 從雙軸車輛進展至轉嚮架車輛 66
3-2 從大型客車進展至鋼製客車 76
3-3 輕量客車與之後的經過 85
第4章 貨車(FC:Freight Car) 91
4-1 雙軸貨車 92
4-2 初期的轉嚮架貨車 103
4-3 貨物列車高速化 107
第5章 電車(EC:Electric Car) 111
5-1 早期的電車 112
5-2 戰前的電車 120
5-3 戰後電車技術的飛躍 126
5-4 1970年代以後的技術革新 142
5-5 車輛的鋼製化、輕量化 174
第6章 新乾綫 181
6-1 新乾綫決定開發時的技術能力與課題 183
6-2 新乾綫開發的成功原因 189
6-3 新乾綫開發中鮮少人知的內情 194
6-4 新乾綫的發展 203
第7章 電力火車(EL:Electric Locomotive) 207
7-1 電氣化的進展 208
7-2 國産標準型電力火車 213
7-3 交流電氣化 218
7-4 直流電力火車的進展 226
7-5 最近的電力火車 234
第8章 柴聯車(內燃柴油車、DC:Diesel Car) 239
8-1 內燃柴油車前史 240
8-2 液態式柴聯車 248
8-3 新係列柴聯車 258
8-4 JR後的柴聯車 263
第9章 內燃火車(DL:Diesel Locomotive) 269
9-1 以國産為目標 270
9-2 正式確定版的國産DL問世 273
9-3 JR接管後的技術革新 279
參考文獻 282
索引 284
當我第一次看到《日本鐵道科學完全探索:徹底圖解蒸氣火車到新乾綫車輛的結構與設計!》這個書名的時候,我就知道我必須擁有它。我是一名鐵路愛好者,更是一名對工程技術充滿好奇的人。日本的鐵路係統,從古老的蒸汽火車到現代的新乾綫,其發展曆程本身就是一部精彩的工程學教科書。我一直希望能有一本書,能夠真正“解剖”這些火車,讓我不僅看到它們的外觀,更能理解它們內在的運作機製。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用極其詳盡的圖解,展示蒸汽火車龐大鍋爐的構造,以及蒸汽如何通過活塞和連杆係統轉化為驅動力。同時,對於新乾綫,我希望能夠一窺其復雜的牽引電機、先進的製動係統,以及那些保證高速運行穩定性的關鍵技術。這本書的“徹底圖解”承諾,讓我相信它能夠滿足我對細節的極緻追求,讓我能夠真正領略到日本鐵路工程師們的智慧與創造力。
评分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我腦海中就對日本鐵路係統充滿瞭一種近乎“神秘”的敬畏感。從早期那個冒著滾滾濃煙、充滿工業時代浪漫氣息的蒸汽火車,到如今如同銀色子彈般劃破天際的新乾綫,日本的鐵路技術發展史本身就是一部引人入勝的工程史詩。我一直渴望找到一本能夠真正“解剖”這些交通工具的書,而《日本鐵道科學完全探索:徹底圖解蒸氣火車到新乾綫車輛的結構與設計!》這個標題,無疑精準地擊中瞭我的興趣點。我期待的不僅僅是泛泛而談的曆史介紹,而是能夠深入到每一個機械部件的精妙設計。比如,我希望能看到蒸汽火車鍋爐的詳細剖麵圖,理解它的燃燒原理、蒸汽産生和傳導機製;對於新乾綫,我則希望能夠一窺其復雜的動力係統、空氣動力學設計,以及那些保證高速運行安全平穩的關鍵技術。這本書的“徹底圖解”承諾,讓我對它充滿瞭信心,希望它能以一種直觀、易懂的方式,將那些復雜的工程原理呈現在我眼前,讓我不僅僅是“看”到,更是“理解”到。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和書名《日本鐵道科學完全探索:徹底圖解蒸氣火車到新乾綫車輛的結構與設計!》就足以點燃我內心深處的渴望。我一直是個對機械結構和工程設計充滿好奇的人,尤其是在麵對日本這樣將鐵路技術發展到極緻的國傢時,更是充滿瞭求知欲。我腦海中常常浮現齣那些在鐵軌上馳騁的龐然大物,從冒著蒸汽、吐著白煙的老式火車,到如今如銀色閃電般的新乾綫,它們在外觀上的巨大差異背後,必然蘊含著截然不同的工程哲學和技術突破。我期望這本書能夠成為我的“解剖刀”,將這些火車車輛的內部結構一一呈現在我麵前。我希望能夠看到蒸汽火車鍋爐的詳細剖麵圖,理解它是如何將水變成蒸汽,又是如何通過蒸汽的膨脹來驅動活塞的;我也期待看到新乾綫那流綫型車身下的精密動力係統,以及它獨特的懸掛和製動技術是如何實現的。這本書的“徹底圖解”承諾,讓我相信它不僅僅是羅列數據和事實,而是會用清晰的圖示和深入的講解,讓我真正理解這些交通工具的“科學”。
评分當我看到這本書的標題時,我的第一反應是:“終於來瞭!”長期以來,我對日本的鐵路技術,尤其是其發展曆程中的那些裏程碑式的成就,一直懷有濃厚的興趣。我常常在想,那些轟鳴著穿越山川平原的蒸汽火車,其內部的機械結構是多麼的復雜而又充滿力量感;而那些代錶著現代科技巔峰的新乾綫列車,又是如何通過精巧的設計,實現如此驚人的高速和穩定性。這本書的標題——“日本鐵道科學完全探索:徹底圖解蒸氣火車到新乾綫車輛的結構與設計!”——似乎正是為我這樣的讀者量身定做的。我期待的不僅僅是簡單的照片和文字介紹,而是能夠“徹底圖解”的詳細剖析。我希望能看到蒸汽火車復雜的活塞、連杆和鍋爐係統是如何工作的,以及這些部件的每一個細節是如何決定其性能的。同時,對於新乾綫,我更希望能夠深入瞭解其動力分散式設計、空氣動力學外形,以及那些保障其安全和舒適性的創新技術。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帶我走進這些偉大工程的“心髒”,讓我真正理解它們背後的科學原理和設計智慧。
评分在看到《日本鐵道科學完全探索:徹底圖解蒸氣火車到新乾綫車輛的結構與設計!》這個書名時,我內心的那個技術宅瞬間被點燃瞭。我一直對機械工程,尤其是鐵路車輛的結構設計非常著迷。日本的鐵路係統,在我看來,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工程學發展史,從那些充滿復古魅力的蒸汽火車,到如今代錶著世界頂尖水平的新乾綫,它們的演變過程本身就充滿瞭故事。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真正做到“徹底圖解”,不僅僅是展示一些照片,而是能夠深入到車輛的內部,用精密的圖紙和詳細的文字,剖析每一個關鍵部件的結構和功能。我渴望看到蒸汽火車那龐大的鍋爐、復雜的活塞和連杆係統是如何協同工作的,又是如何將燃燒的能量轉化為強大的動力。同時,對於新乾綫,我更希望能夠一窺其流綫型車身下的精密動力牽引係統、先進的製動技術,以及那些保證高速運行平穩舒適的懸掛設計。這本書的齣現,讓我看到瞭滿足我求知欲的希望。
评分拿到《日本鐵道科學完全探索:徹底圖解蒸氣火車到新乾綫車輛的結構與設計!》這本書,我首先被它那個大氣磅礴的書名所吸引。我一直以來都對鐵路,特彆是日本鐵路係統中那種嚴謹的科學態度和不斷創新的精神深感欽佩。我渴望找到一本能夠深入剖析這些鋼鐵巨獸背後科學原理的書籍。我期待這本書不僅僅是停留在介紹“有哪些火車”,而是能夠真正“看懂”這些火車。比如,我希望它能通過精細的圖解,讓我明白蒸汽火車那看似笨重的身體裏,是如何通過鍋爐産生強大的蒸汽,再通過一係列復雜的機械聯動來驅動車輪的。同時,對於新乾綫,我希望能看到它那標誌性的流綫型設計背後蘊含的空氣動力學原理,以及它那革命性的動力分散式設計,是如何實現如此之高的運行效率和舒適度的。這本書的“徹底圖解”承諾,讓我對它充滿瞭期待,希望它能成為我瞭解日本鐵路車輛結構與設計的“百科全書”。
评分這本書的標題,光是讀起來就讓人熱血沸騰。《日本鐵道科學完全探索:徹底圖解蒸氣火車到新乾綫車輛的結構與設計!》——這不僅僅是一個書名,更像是一份探險邀請函,邀請我進入日本鐵路科學的奇妙世界。我一直對火車,尤其是那些在曆史長河中留下深刻印記的蒸氣火車,以及代錶著現代科技巔峰的新乾綫,充滿瞭無限的好奇。我渴望瞭解它們是如何運作的,它們的內部結構究竟是怎樣的?這本書的“徹底圖解”承諾,對我來說是最大的吸引力。我期待看到那些精密的機械圖紙,能夠清晰地展示齣蒸汽火車鍋爐的原理,活塞和連杆的運動軌跡,以及它們是如何將燃燒的能量轉化為滾滾嚮前的動力。同樣,我也期待看到新乾綫那如同藝術品般的外形下,隱藏著的復雜而精妙的動力係統、空氣動力學設計,以及那些保障高速運行安全與平穩的關鍵技術。這本書,我希望它能讓我不僅僅是“看”,更是能“理解”,讓我真正領略到日本鐵路車輛設計的科學與藝術。
评分這本書的標題確實抓住瞭我的眼球!“日本鐵道科學完全探索:徹底圖解蒸氣火車到新乾綫車輛的結構與設計!”——光是這個名字就讓人充滿瞭期待。作為一個對火車,尤其是日本鐵路係統情有獨鍾的愛好者,我一直渴望能有一本真正詳盡、能帶我深入瞭解其背後科學原理的書籍。那些在軌道上呼嘯而過的鋼鐵巨獸,它們的外形如此各異,從復古的蒸汽機車到流綫型的新乾綫,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工程智慧?這本書似乎承諾要揭開這一切的神秘麵紗,用“徹底圖解”的方式,將復雜的機械原理以直觀易懂的方式呈現。我特彆好奇的是,它會如何處理從古老到現代的跨越,蒸汽火車的鍋爐、活塞、連杆係統,與新乾綫的動力分散式設計、空氣動力學外形,這兩者之間看似天壤之彆的技術,在同一個體係下被如何剖析和比較?我期待的不僅僅是精美的插圖,更重要的是那些能夠讓我理解“為什麼”的解釋。為什麼蒸汽火車需要那麼大的汽缸?為什麼新乾綫的設計要如此注重減小阻力?這些問題在我腦海中縈繞已久,希望這本書能一一解答,讓我能更深刻地理解日本鐵路發展史中的技術革新和設計理念的演變。
评分說實話,在翻開這本書之前,我腦海中浮現的畫麵是厚重、泛黃的紙張,上麵布滿瞭密密麻麻的公式和技術圖紙,可能會讓人望而卻步。然而,當拿到這本《日本鐵道科學完全探索》時,我驚喜地發現它遠比我想象的要“親民”得多。雖然書名聽起來頗具學術性,但其“徹底圖解”的承諾,在我看來,意味著它將以一種更加視覺化的方式來呈現內容。我非常期待看到書中那些精細的剖麵圖,能夠清晰地展示齣蒸汽火車巨大的鍋爐內部是如何工作的,那錯綜復雜的活塞和連杆係統又是如何將燃燒的熱能轉化為動力的。同樣,對於新乾綫,我好奇的不僅是它那標誌性的流綫型車頭,更是它內部的牽引電機、製動係統以及懸掛裝置的細節。這本書是否會詳細解釋這些組件的運作原理,以及它們如何協同工作,以實現如此驚人的速度和穩定性?我希望它能不僅僅停留在外觀的描述,而是真正深入到工程學的核心,用清晰的圖示和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那些看似高深的技術名詞,比如“動力分散式設計”在實際應用中的意義,或者“空氣動力學”是如何影響高速列車的設計的。
评分這本書的標題——“日本鐵道科學完全探索:徹底圖解蒸氣火車到新乾綫車輛的結構與設計!”——瞬間就吸引瞭我。我一直對日本的鐵路係統,特彆是其從曆史悠久的蒸汽火車到現代尖端的新乾綫之間的技術演變,充滿瞭濃厚的興趣。我常常幻想能夠深入瞭解這些龐然大物背後的機械原理和工程智慧。我期待這本書能夠以一種非常直觀的方式,將這些復雜的結構展現齣來。比如,我希望能夠看到蒸汽火車鍋爐內部的詳細剖麵圖,理解它的工作原理,以及那些蒸汽如何驅動活塞和連杆的。對於新乾綫,我則非常好奇它那流暢的綫條背後隱藏的空氣動力學設計,以及其高效的動力係統和先進的製動技術。這本書的“徹底圖解”承諾,讓我對它寄予厚望,希望它能夠用清晰的插圖和易於理解的文字,為我揭示這些交通工具在結構和設計上的精妙之處,讓我能夠更深層次地理解日本鐵路技術的發展脈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