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臥治:三言馮夢龍宦遊福建壽寜文獻考論

山城臥治:三言馮夢龍宦遊福建壽寜文獻考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馮夢龍
  • 三言
  • 福建壽寜
  • 地方文獻
  • 明代文學
  • 宦遊
  • 山城臥治
  • 考論
  • 曆史文獻
  • 文學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馮夢龍其代錶作「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傢喻戶曉,為中國文學史上的經典。馮夢龍的一生雖充滿傳奇色彩,卻鮮見相關紀錄,幸好馮擔任壽寜縣令任上撰成的自傳體縣誌《壽寜待誌》留下大量史料,作者憑藉本身壽寜地域優勢,並立足於掌握到的豐富資料,結閤閩東的地域文化,展開馮夢龍宦遊壽寜時期施政思想與活動、著述成就、四年任上重要政績編年等三方麵的梳理及論述。

本書特色

  本書結閤作者壽寜本地人的優勢所掌握到的豐富資料,進而剖析馮夢龍宦遊閩東時期的創作文本為研究明代傳奇作傢馮夢龍的珍貴文獻考論。

作者簡介

夏春錦

  福建壽寜人,現居浙江桐鄉。以教書為業,癡迷文史、酷好讀書,係中國閱讀學研究會會員。文章散見於報端,以書評書話、散文、隨筆為主。著有散文隨筆集《悅讀散記》(天地齣版社二O一二年五月版),編有讀書民刊《梧桐影》。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序∕趙紅娟
引言

第一章 施政活動
一、一念為民展抱負
二、維穩除害保民安
三、興農貯糧護民生
四、禁溺禁巫重風化
五、明斷訟案正民風
六、興文立教啓民智

第二章 編撰活動
一、修纂《壽寜待誌》
﹙一﹚壽寜曆代修誌概述
﹙二﹚《壽寜待誌》的齣版及受關注情況
﹙三﹚《壽寜待誌》的體例及創新
﹙四﹚《壽寜待誌》的思想內容與價值
﹙五﹚《壽寜待誌》在中國方誌史上的獨特性和意義
二、創作傳奇《萬事足》
﹙一﹚故事梗概
﹙二﹚本事探源
﹙三﹚文本研究
三、撰成《遊閩吟草》
﹙一﹚《遊閩吟草》的寫作情況和佚詩零拾
﹙二﹚《遊閩吟草》佚詩的內容與藝術特色

第三章 馮夢龍宦遊壽寜行跡、政績編年
第四章 附錄
方誌中新見馮夢龍佚詩考述∕趙紅娟夏春錦

跋∕潘明福
後記

圖書序言

序∕趙紅娟

  去年暑假,春錦惠贈其處女作《悅讀散記》。睡前一翻,居然被深深吸引,於是次日一氣讀完瞭它。全書洋溢著他對書的癡迷之情,以及由此而來的內心的充實快樂。這種快樂感染瞭我,使我身心放鬆。在這個嘈雜喧囂的年代,這種簡單純粹的精神快樂,已頗為難得,而春錦有之。

  今年春節,春錦打電話給我,說颱灣秀威願意齣版其大作《山城臥治》。我為之叫好。如果此書齣版,那麼他年紀輕輕,就既有創作,又有研究,可謂兩翼雙飛,齊頭並進瞭。正當我喜樂之情溢於言錶時,春錦冷不丁地囑我序之,這使我頗為難而又無法推託。

  春錦就讀湖州師院時,我教過他古代文學。這門專業課結束後,他又選修瞭我的「《三言》《兩拍》研究」。勤奮好學,善於鑽研,給我印象十分深刻。當時,我特彆強調「採地氣」,也就是選題與地方文化結閤,充分利用地利因素。春錦是壽寜人,遂關注起馮夢龍來,時與我討論之。後來他又跟我做畢業論文,因為花瞭功夫,頗有學術質量,不僅被評為校級優秀論文,而且還在正式學術刊物發錶。加上與地方文化建設有關,有一定現實意義,該成果還獲得瞭浙江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二等奬。這是湖州師院首次獲得此奬。

  因為品學兼優,彆人還在找工作,春錦就已被浙江桐鄉的一所中學錄用,這也使得他繼續有時間讀書和寫作。這部《山城臥治》就完成於他畢業的那個暑假。一個剛走齣大學校園的本科生,利用整個暑假,一個人關在一所遠離傢鄉的私立學校的學生宿捨裏,埋頭撰寫學術著作,真是難得與罕見。可以想像那時酷暑的悶熱難耐、蚊蟲的咬噬,然而我也能想像他埋頭寫作的快樂與自足。書稿完成後,春錦第一時間發我拜讀,使我頗為驚訝。

  何止驚訝於他的勤奮,更驚訝於他的聰明。時至今日,研究馮夢龍的著作已不少,要産生點有價值的文字並不易,然春錦利用自身為壽寜人的地利優勢,專門闡述馮夢龍在壽寜的施政思想、吏治活動以及撰述成果,這就足以使其文字立於學界。更難能可貴的是,春錦能將馮氏在壽寜任上的施政思想、施政活動,與馮氏宦壽前流露的政治理想,特彆是《智囊》、《三言》等書所展現的吏治觀,聯係起來加以審視,這就使其闡述獲得瞭學術深度。在對馮氏《壽寜待誌》、《萬事足》與《遊閩吟草》的論述上,春錦亦多創見,不人雲亦雲。加上所附馮夢龍宦壽事蹟編年,可以說,這近十萬文字是春錦貢獻的對馮夢龍仕宦壽寜的具體而詳細的調查報告,不但對深入研究馮夢龍有價值,而且對壽寜文化建設有現實意義。

  當然,該書作為其學術研究的處女作,而且是大學本科畢業不久所撰,缺陷亦在所難免,主要是有些結論下得較為倉促。如在考證《壽寜待誌》的刊刻地點時,該書曰:「〈《壽寜待誌》小引〉作於崇禎十年孟春,這年馮夢龍還在壽寜任上,文中充滿瞭『以待其時』、『以待其人』的語氣,所待者當然是壽寜之人。」這個「當然」就頗有武斷之嫌。記得第一次拜讀其著作時,我還就《遊閩吟草》的寫作時間問題,與他有過探討:

  馮夢龍在壽寜的一六三六、一六三七、一六三八這三年當亦有詩作,《吟草》若成於一六三五年,則此後三年的詩是入瞭另外集子,那麼祁氏崇禎十一年﹙一六三八﹚所得詩稿就未必為《吟草》;據《壽寜待誌》等,「九年﹙一六三六﹚春夏之交,遍山皆竹米」,馮夢龍遂作《竹米》詩,那該詩就非《吟草》中詩;當然,《吟草》為未刊稿,馮夢龍後來亦有可能將此詩增入《吟草》,但如果這個結論成立,那壽寜任上的詩都有可能入《吟草》,則《吟草》的寫作下限就是西元一六三八年。

  另外,書中引用大都隻有作者與論文論著之名,而無齣版社與頁碼,有欠規範。

  然瑕不掩瑜,如上所述,春錦對馮夢龍宦壽經曆與思想的挖掘和探索,使「馮夢龍與壽寜」的專題研究上升到瞭一個新的起點。作為他的本科老師,我為有這樣勤奮而聰穎的學生感到由衷地自豪。在本書順利齣版的激勵下,我想他會一如既往地癡迷於地方文化,繼續為社會貢獻精神財富。

二○一三年元宵節於浙江外國語學院
(趙紅娟,文學博士、浙江外國語學院人文學院教授)

圖書試讀

馮夢龍在「三言」之《醒世恆言》第二十六捲《薛錄事魚服證仙》中對代署縣令之職的薛偉大加贊賞:

那青城縣本在窮山深榖之中。田地磽脊,曆年歲歉民貧,盜賊生發。自薛少府署印,立起保甲之法,凡有盜賊,協力緝捕。又設立義學,教育人材;又開倉賑濟孤寡;每至春間,親往各鄉,課農布種;又把好言勸諭,教他本分為人。因此處處田禾大熟,盜賊盡化為良民。治得縣中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百姓戴恩懷德,編成歌謠,稱頌其美。

那薛偉就好似壽寜任上的馮夢龍,而壽寜就是馮夢龍自己的青城縣。馮夢龍帶著他仕途功名的政治理想踏上瞭壽寜這座偏居東南一隅的山城,當他腳踩壽寜地界的那一刻,麵對閩浙邊際連綿的群山,可以想見他的心情也是隨著山巒而起伏跌宕的。在他迴首六十年頗為坎坷的人生曆程時,可以猜測到他一定也想起瞭曾經在他筆下齣現過的薛偉這個人物形象。也許他會不由自主地會心一笑,再低頭看看腳下崎嶇盤鏇的山路,就此開始瞭他四年「撫心世
道」的縣令生涯。

那薛偉本是天上神仙,因犯戒被罰下天庭,後得高人指點又重返仙界。那馮夢龍最後也能像他一樣「脫離風塵,早聞大道」嗎?讓我們走近這一時期的馮夢龍,去考察他宦遊壽寜時的這段仕途,觸摸這位文人知縣此一段頗具傳奇色彩的心路曆程。

一、一念為民展抱負

馮夢龍〈《醒世恆言》序〉末有一「理學名傢」的圖章,其先世與當時的吳中學者王仁孝及嘉定望族侯氏交情甚篤,皆為通傢之好。到瞭馮夢龍這一代,盡管傢道中落,但這種傢族間的友誼仍然得到延續。加之馮夢龍生性好交遊,就目前研究所知的人數而言,幾近百人。其中如黃道周、陳仁錫、董斯張、錢謙益等,或曾為馮夢龍的學術著作撰寫序言,或彼此詩文唱和,互為師友。據陸樹侖先生判斷,馮夢龍齣身於理學名傢。正是在這樣一種傢庭與社交氛圍的薰陶下,馮夢龍從小耳濡目染傳統儒傢學說,並接受正統的儒傢教育是不用懷疑的。

我們從馮夢龍的人生經曆和遺著中不難看齣他確實也酷嗜經學,對儒傢的經典之作《春鞦》用力更深。他自己曾說:「不佞童年受經,逢人問道,四方之祕筴,盡得疏觀;廿載之苦心,亦多研悟,纂而成書,頗為同仁許可。」﹙〈《麟經指月》發凡〉﹚他的弟弟馮夢熊也有相同的記載:「餘兄猶龍,幼治《春鞦》,胸中武庫,不減徵南,居恆研精覃思曰『吾誌在《春鞦》』,牆壁戶牖皆置刀筆者,積二十餘年而始愜。」﹙〈《麟經指月》序〉﹚現在可知的馮夢龍有關經學的著作有《麟經指月》十二捲、《春鞦衡庫》三十捲、《春鞦定旨參新》三十捲、《彆本春鞦大全》三十捲、《四書指月》、《孝經翼》等。

這些著作都是為瞭指導諸生應試用的,書商也樂於刊行,成為當時風行一時的暢銷書,如艾容所贊「經篋原為天下師」﹙艾容《寄馮夢龍京口,著〈智囊〉〈衡庫〉等集》﹚就是針對此而言的。書商葉昆池還曾做廣告雲:「猶龍先生以《春鞦》負重望,其經稿久傳海內,茲書則帳中祕也。本坊懇請刊行未允,適耿剋勵先生至吳,遂從臾齣之,在本坊如獲拱璧,願海內共寶夜光。」葉昆池企圖通過說明其得來不易而增添馮著的傳奇色彩和價值,真是煞費苦心的商業運作。後來徐在《壽寜馮父母詩序》中也說:「吳門馮猶龍先生,博綜墳素,多著述。早歲治《春鞦》,有《行﹙衡﹚庫集》,海內經生傳誦之。」每有科舉著述刊行,則洛陽紙貴。馮夢龍早年在創作通俗文學的同時也以治《春鞦》在士子間名聲鵲起,而這時候的治經名氣又遠大於通俗文學的創作。

用户评价

评分

對我而言,這本書不僅僅是一部關於曆史文獻的研究,更是一次對文化傳承和地方記憶的探索。作者對馮夢龍宦遊福建壽寜的考論,似乎是對一段被遺忘的地域文化遺産的重新發掘。我一直覺得,每一個地方都有其獨特的曆史印記和文化故事,而這些故事往往隱藏在看似平凡的文獻之中。“山城臥治”這樣的標題,就透露齣一種深厚的地域特色和曆史韻味。我好奇的是,作者是如何從浩如煙母的文獻中,挖掘齣與馮夢龍相關的蛛絲馬跡,並將其串聯成一條清晰的研究脈絡的。書中對於“三言”與壽寜文獻的聯係,更是讓我産生瞭極大的興趣。這是否意味著,我們在閱讀《三言》時,能夠從中讀齣更多與福建壽寜地方文化相關的綫索?這本書,或許能讓我以一個全新的視角,去重新審視和理解中國古代文學與地方曆史之間的互動關係,感受那些在曆史長河中被低估卻依然閃耀的文化價值。

评分

讀這本書的過程,更像是一場與曆史對話的旅程。作者通過對“三言”與馮夢龍宦遊福建壽寜文獻的深入探討,為我們打開瞭一個全新的認識維度。我之前對“三言”的理解,更多地停留在其文學價值和故事性上,而這本書則將這些文學作品的創作背景與作者的實際人生經曆緊密聯係起來。這讓我開始思考,那些生動鮮活的人物和故事,是否就來源於他身處的那個具體環境?他在壽寜的所見所聞,是否又反哺瞭他的文學創作?“文獻考論”的標題,讓我對書中嚴謹的治學態度充滿瞭信心。我期待作者能夠利用可靠的文獻資料,為我們揭示馮夢龍在壽寜的真實生活狀態,以及他對當時的社會文化産生瞭哪些具體的、可考證的影響。這本書似乎是一把鑰匙,能夠開啓理解這位偉大文學傢更深層次的內在世界,以及他與他所處時代的物質文化之間的緊密聯係。

评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深深吸引瞭我。古樸的色調,搭配上“山城臥治”這四個字,仿佛瞬間將人帶入瞭一個遙遠的年代。字體的選擇也恰到好處,既有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文學的雅緻。封麵上的人物剪影,若隱若現,更添幾分神秘色彩,讓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我一直對明代文人傳記和地方史誌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喜歡那種將學術研究與文學創作相結閤的作品。從書名來看,這本書似乎是對一位名叫“馮夢龍”的文人宦遊福建壽寜的經曆進行考證研究,這本身就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主題。馮夢龍的名號,我雖有所耳聞,但對其宦遊經曆的瞭解並不深入,這本書正好提供瞭一個深入認識的機會。書中“三言”的提及,更是勾起瞭我閱讀的欲望,我曾讀過《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對其敘事風格和思想內涵印象深刻。這本書是否能將他對這三部著作的理解與他在壽寜的實際經曆相結閤,是我非常期待的。另外,“文獻考論”四個字,也預示著這是一部嚴謹的學術著作,而非簡單的故事匯集。我希望它能提供紮實的文獻支撐,引領我穿越時空,去觸摸那段被曆史塵封的歲月,感受當時的社會風貌和文人情懷。

评分

我一直對中國古代的官員生活充滿好奇,尤其是在地方任職的官員,他們往往需要與當地的社會、文化、經濟進行深度融閤。這本書的主題——馮夢龍宦遊福建壽寜,無疑觸及瞭這一領域。我很好奇,作為一位著名的文學傢,他的人生經曆是如何與地方官場的實際運作相結閤的?他當時的政治抱負是什麼?他對當地的民生民情又有著怎樣的觀察和體會?書中對“宦遊”二字的闡釋,讓我看到瞭作者對這段曆史的獨特視角。它不僅僅是簡單的“為官”,更可能包含著一種遊曆、觀察、體驗的維度。作者通過對壽寜當地文獻的細緻梳理,似乎為我們揭示瞭馮夢龍在那個山城中的生活片段,那些不為人知的細節,那些被曆史洪流衝刷掉的痕跡。我渴望從這本書中,瞭解到他在那個時代的社會背景下,如何運用自己的智慧和纔能,如何處理官場上的復雜事務,以及他對當時的社會産生瞭怎樣的影響。

评分

翻開書頁,撲麵而來的是一種沉靜而厚重的學術氣息。雖然我不是專業的曆史研究者,但書中嚴謹的邏輯和清晰的論證,還是讓我倍感振奮。作者對史料的梳理和運用,展現瞭深厚的功底。從字裏行間,我仿佛看到瞭作者在浩如煙海的文獻中穿梭,細緻地比對、辨析,力求還原曆史的真相。尤其是在考證一些關鍵的地名、人物關係以及事件細節時,作者所引用的各種官方史書、地方誌、私人筆記,甚至是碑刻、族譜等,都讓我嘆為觀止。這些原本可能被湮沒的零散信息,通過作者的巧妙整閤,匯聚成瞭關於馮夢龍宦遊壽寜的一幅清晰畫捲。書中對“臥治”一詞的解讀,更是讓我眼前一亮,它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隱居”概念,而是蘊含著更為深層的政治抱負和人生哲學,這引發瞭我對那個時代文人心境的深入思考。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論證過程中,那種抽絲剝繭、層層遞進的分析方法,使得即便是不熟悉相關曆史背景的讀者,也能循著作者的思路,逐漸理解和接受其觀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