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錶於2024-11-22
死亡轉眼就在角落,喪事教人措手不及,哀傷撲面而來。
與其事後遺憾,不如生前準備?
三位作者皆是記者出身,一年來四出採訪長生店、殯儀館、紙紮鋪、進殮房、出墳場,訪問各行關於殯儀殮葬的人及喪親者、協助者,以自身體會及經歷呈現香港的死亡現況。
《死在香港》分兩冊:《見棺材》和《流眼淚》。
《見棺材》報導現代殯葬業改革,包括政府立法監理、學者研究、民眾有更大自主權,並考慮到對環境影響。香港一方面連基本殮葬設備都不足,同時卻漸多新人入行,不少行內第三、四代亦銳意帶來新氣象。書中亦解構香港的殮葬殯,訪問業內人士、學者、宗教領袖,並附有大量實用資料。
《流眼淚》關懷臨終者和喪親家屬,香港每年超過四萬人死亡,當中大約有一千人自殺,專家估計大約兩成喪親者一年半後依然抑鬱,喪父的中港兒童、嬰兒夭折的媽媽、喪偶獨居長者,自殺者的親友家屬更需要支援。面對香港醫療架構和社福制度處理死亡的不足,我們如何能安樂地,好死?
作者簡介
陳曉蕾∕主編
香港記者,1993年入行報導政治新聞,1999年轉寫專題報導,2009年開始獨立採訪,長期關注城市可持續發展議題,擅長撰寫人情故事。調查報導《剩食》取得2012年香港書獎、台灣開卷好書2011年十大最佳中文創作;過往的專題報導亦獲得2006年人權新聞獎、亞洲出版協會(SOPA) 2007年「亞洲最佳中文人權報道」大獎、2004年「亞洲最佳中文環保報道」大獎等。
出版著作包括:《好味》、《有米》、《剩食》、《香港正菜》、《6 ISSUE》、《低碳有前途》、《一家人好天氣》、《聽大樹唱歌》、《夠照》、《生命裡的家常便飯:任方利莎》、《香港第一》、《尋找香格里拉》、《教育改革由一個夢想開始》、《生命好傢伙》
蘇美智
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及英國Lancaster University,歷任《明報周刊MPW》資深編輯、《明報》副刊記者等,曾獲人權新聞獎中文。報章特寫冠軍。目前是全職媽媽兼寫作人,已出版著作包括《我們的同志孩子》、《陳奐仁︰快樂可以很簡單》和《路向》(合著)。愛採訪,讓別人的生命歷練豐富自己。
序一 人人都是「天使」陳曉蕾
序二 我們能夠死得好一點嗎?蘇美智
引子 烏雲的金邊
上篇 哀傷
第一章 只剩一半31
停不了的哭泣
喪如短暫傷殘
傷心醫生和五大高手
扶起別人撐住自己
第二章 讓哀不再傷47
支援杯水車薪
安家舍:一起過節
贐明會:義工一條龍
第三章 孩子還有你65
進心會:讓孩子到醫院
社工:家長先穩住
贐明會:共童導過
看繪本玩遊戲
第四章 我們的孤兒85
媽媽不許哭
我們不出門
中港婚姻的哀傷
沙士遺孤
第五章 折翼小天使97
念也晴
威爾斯醫院:產婦哀傷輔導
瑪麗醫院:嬰兒的壽衣
第六章 說不出是自殺113
賭掉一生
無言父母
慌張的媽媽
自殺遺族
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活出彩虹
生命熱線:釋心同行
第七章 港式自殺133
不賣炭防燒炭?
救命熱線?
晚年難熬?
年少輕生?
第八章 推開大門151
社工走出陰霾
一切可以重演
如漣漪散開
第九章 但願同行165
喪親伴行者
「護慰天使」:區區有幫忙
下篇 好死
第十章 死在香港太沉重183
一堂速成的生死課
四萬港人的死路
第十一章 讓痛苦紓緩197
護士關蕙敏:死亡可以平靜
謝文華醫生:由善終到紓緩
麥懿活醫生:病過更明白
第十二章 死在院舍217
林玉貞院長:安享終老
朱偉正醫生:醫生加上社工
梁智達醫生:最後的安寧
第十三章 死在家裡231
謝文華醫生:由家庭照顧開始
善寧之家:當家人比醫生重要
第十四章 家人陪著走243
張達明教授:最後的生日會
記者姜素婷:媽媽的遺憾
周燕雯教授:規劃好死
第十五章 死在醫院255
敦志銳教授:醫療懂得停嗎?
謝俊仁醫生:預設醫療指示
第十六章 安樂死的爭議263
斌仔:我要安樂死
如果可以選擇
第十七章 留下的大愛275
器官捐贈:一個死七個生
遺體捐贈:無言老師
附章 護慰天使需要你
死在香港:流眼淚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2024
死在香港:流眼淚 pdf epub mobi txt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