嘸呷睏未去~呷嘸金生氣~
就讓報導美食多年的刁嘴達人,帶您嘗遍口袋名單中的巷仔內驚艷美味。
50次的環島,368鄉鎮市的深度行腳,全颱走透透的私房味道全紀錄。
呷後道相報!走,現在就去大飽口福~
颱灣這麼小又這麼大,
你吃過肉圓,但你吃過南機場肉圓嗎?
你吃過饅頭,但你嘗過新城風糖的黑糖爆漿饅頭嗎?
糯米炸、茶葉行香菇餅、煎盤粿、鹼粽冰、鴨肉羹、白糖粿、嘟好燒、燒粿角、炸蛋蔥油餅......所有你聽過或沒聽過的地方獨味,都在這本書中,看過、走過、吃過,跟著達人走,你也能成為吃透透的寶島通!
為瞭吃,環島101次都不夠啦!
颱灣的美,美在風景、美在人文,更是美在那些一吃難忘的好滋味!
不論是在地老饕,還是外地遊人,每個人的心目中都必定有一份專屬的口袋名單,每個在地人的眼中也都有一間最道地的地方味。
內行人吃內行味,這一次就讓我們跟著吃遍颱灣的寶島通,一一拜訪她藏私多年的巷子內美食,重新用美食印象描繪你心目中的颱灣。
作者簡介
陳頌欣
專業美食報導達人,曾擔任食尚玩傢的特派玩傢,更是網路上的資深美食部落客,經由她報導過的巷子內美食,最後都成為人們爭相探訪的知名店傢。
50次的環島,368鄉鎮市的深度行腳,是全颱走透透的寶島通。從高中就開始的旅遊經驗,讓她的口袋私藏瞭大量的在地美食,透過本書的揭密,希望所有的讀者能在追尋美食的旅途中,重新體會到颱灣每一個小地方的美好。
壹、北北基
【一身好功夫:737巷豬大郎豬血糕】
【颱北也有好味米糕:大橋頭米糕】
【轉角遇到杏仁冰:永昌杏仁豆腐】
【市場油飯北霸天:百年老店林閤發油飯店】
【原來中式點心也可以新奇有趣:三發包子點心饅頭】
【名人最愛的簡單滋味:紅葉蛋糕】
【職人精神:南機場肉圓】
【名氣愈大愈謙和:阿男麻油雞】
【頂尖燒餅的好所在:阜杭豆漿】
【喝咖啡吃西點,享受老颱灣人文風華:明星咖啡】
【偏僻小攤賣齣大名氣:黃記皇傢現烤香腸】
【藏在巷弄中的美食:泉州街蚵仔麵綫】
【最牛的牛肉麵店:牛店】
【呷甜甜,聽故事:阿猜嬤甜湯】
【迷你古早味:好味珍珠小餛飩】
【人情味小吃:施福建好吃雞肉】
【金山一遊的最佳伴手禮:阿玉□(米老)】
【八裏左岸賞美景吃美食:渡船頭姐妹雙胞胎】
【山城飄香:護理長的店--蜂蜜鹵味】
【三重的道地雲嘉味:龍門江記鴨肉羹】
【期待每個好的開始:好初早餐】
【和在地人一起大排長龍一下吧:金旺冰店】
【童年的這一味:三豐芋冰城】
【在地人纔知道的好滋味:圍牆邊蚵仔麵綫臭豆腐】
【用蔥油餅道早安:早安蔥油餅】
【緬甸街裏的颱灣人情味:雲南小吃】
【不管順不順路都得買的:石碇萬紫香腸】
【平價奢華:益心居龍蝦麻糬】
【練過鐵砂掌的:基隆夜市碳烤三明治】
【隱藏版超強火鍋餃王:三記冷凍食品】
【不凋零的百年老店:連珍糕餅】
貳、桃竹苗
【讓人期待的草莓季:佳樂波士頓派】
【客傢粄飄香:劉媽媽菜包】
【百吃不膩鹹甜香:三角店】
【傳香五代,友情常伴:黃日香豆乾】
【因喜歡小朋友而得名:關西ㄤ咕麵】
【不添加一滴水的簡單原味:新美珍布丁蛋糕】
【寶山挖寶:黑糖爆漿饅頭】
【名牌花生醬:福源花生醬】
【人文飄香桂花巷:南莊江記桂花釀】
【集好吃便宜又大碗於一身:賴新魁麵館】
參、中彰投
【最讓人魂牽夢縈的筒仔米糕:清水阿財米糕】
【梧棲鹹蛋糕比一比:林異香齋&梧棲小鎮】
【物美價廉的超級好味:東海蓮心冰、雞爪凍】
【百吃不膩的好滋味:逢甲黑輪大王--阿華黑輪】
【伸港鄉的超級海味:老三蚵炸】
【小吃店兼景點:彰化阿璋肉圓】
【彰化獨味:糯米炸】
【最愛伴手禮:彰化大元鹹麻糬】
【祝福滿滿的傳統小點心:黃梅狀元糕】
【溪湖羊肉一條街:阿枝羊肉&阿明羊肉爐】
【簡單的鄉村味:謝媽媽排肉飯】
【排隊早餐:茶葉行香菇餅】
【老麵攤的記憶:鬍國雄古早麵】
【沒吃過肉圓,彆說來過埔裏:阿菊肉圓】
肆、雲嘉南
【夾心餅包冰淇淋的古早味逸品:溝仔埧好涼冰店】
【土庫名産:當歸鴨老店】
【北港獨特焦香味:煎盤粿】
【無可取代的老冰店:北港鹼粽冰】
【大樹腳的古早味:阿欽伯粉圓】
【酸甜香的好滋味:奉天宮前鴨肉羹】
【不再隻有夜半微笑:微笑火雞肉飯】
【嘉義的人氣早點店:峰炸豬排】
【全颱最夢幻的麻糬:麻糬棟】
【平民海珍味:修吳氏蚵捲】
【幻之味:東山籃記鴨頭】
【超級限定:連得堂手工煎餅】
【頂級虱目魚:阿憨鹹粥】
【颱南人的早餐:阿堂鹹粥】
【不敗的扮手禮:剋林食品店】
伍、高屏區
【百變的甲仙芋頭:徐財記芋粿】
【重生的絕妙滋味:日光小林】
【最讓人羨慕的宵夜:楊寶寶蒸餃】
【早起的鳥兒有早餐吃:寬來順早餐】
【南高屏纔吃得到的傳統甜點:白糖粿】
【薪火相傳:大路關老麵店】
【東港碳烤饅頭:佳吉飲料店】
【用琳瑯滿目的早餐為一天充滿元氣:咕咕咕早餐】
【在地人纔知道的銷魂飯團:無名阿婆飯團】
【颱灣最南端的甜湯:綠豆蒜】
【國境之南的特色肉包:小杜包子】
陸、宜花東
【流傳百年、絕無分號:嘟好燒】
【難忘卻少有人知的宜蘭好味:燒粿角】
【宜蘭新興觀光景點:黑店冰】
【美妙滋味不管哪天都正好:正好鮮肉小籠包】
【三星好蔥:羅傢蔥捲餅&何傢蔥餡餅】
【逛逛林場吃肉羹:羅東林場肉羹】
【光用看的都消暑:鼕山小可愛粉圓冰】
【拜訪南澳大門:建華冰店】
【花蓮人眼中的逸品級伴手禮:郭榮市火腿】
【小貨車上的美妙滋味:炸蛋蔥油餅】
【在花蓮享受豪華的中式早餐:怡味餐店】
【廟前的24小時老店:鋼管紅茶】
【魔力伴手禮:廣來肉乾】
【不跟風的好味道:餘記溫州大餛飩】
【懷舊的鐵道月颱便當:全美行】
【飯包文化的食玩好去處:悟饕池上飯包博物館】
【送禮送麵子的人氣伴手禮:陳記麻糬】
【吃美食,零負擔:海草輕食館】
【有夠贊:蕭傢有夠贊肉圓】
【超級大的人氣小吃:七裏香超大水煎包】
作者序
我是陳頌欣,平時在網路上分享旅行和美食見聞給閱讀我部落格的網友,也因為參加瞭食尚玩傢舉辦的368城鄉活動成為食尚玩傢的特派玩傢。
這是我的第一部齣版品。自小,我就幾乎每年環島,是個極度熱愛颱灣的颱灣人,目前已經環島50次,其中還包括瞭4次319鄉鎮和368個鄉鎮市的走訪。颱灣對我而言,是個各方麵都很迷人的地方,不論是人情、風俗、景緻還是食物,都足以讓人對這個小而富饒的地土戀戀難忘。
這本書,是頌欣和傢人花瞭兩年的時間,行腳環島數次,一間一間多次親身採訪和拍攝後完成的;記載的這一百多傢小吃和名産,有許多是隻有對在地熟悉且深度拜訪後纔會曉得的隱藏版美味,這些店傢都是我們這樣的寶島通私藏在口袋裏,不太捨得分享的美食名單;而如今,我費盡艱辛的完成瞭這樣一本揭露口袋名單的寶島美食書,無非就是希望能用颱灣的在地美味,吸引更多人走訪這塊土地上還未到過的地方,在品嘗美味的小吃之餘,也能在尋找店傢的途中,有更深度的走訪,進而喜歡上颱灣某個你不曾瞭解過的城鄉。
最後,我想特彆感謝我的先生和女兒,在撰寫本書的同時,我當時兩三歲大的女兒和懷在肚子裏的女兒,春夏鞦鼕陪伴著我全颱灣跑透透。不管是造訪清晨五點多的早餐店、或是拜訪夜半纔飄香的店傢,我的傢人都陪伴著我,一同紀錄下所有想分享給大傢的一切。而今,我們終於完成瞭,希望大傢喜歡這本書!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很有吸引力,那種溫暖的、充滿生活氣息的插畫風格,立刻勾起瞭我對颱灣美食的好奇心。我一直覺得,食物不僅僅是果腹之物,更是承載著一個地方的文化、曆史和人情味。所以,當我在書店看到這本書時,毫不猶豫地把它帶迴瞭傢。我期待著它能帶我踏上一場味蕾的奇妙旅程,去探索那些藏在颱灣大街小巷的美味。我尤其對書中提到的那些“尚好呷”(最好吃的)的101味充滿瞭期待,不知道裏麵會不會有我一直想嘗試的那些經典小吃,比如那入口即化的鹵肉飯,還是那香氣四溢的牛肉麵,又或者是那酸甜可口的蚵仔煎。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菜品,更能深入地講述每一道美食背後的故事,也許是某個老字號的傳承,也許是某個傢庭的私房秘方,又或者是某個地方獨特的飲食習慣。如果能再配上精美的圖片,讓我能提前“品嘗”到那份誘人的滋味,那就更完美瞭。我渴望從中獲得關於颱灣美食的知識,學習如何辨彆食材的新鮮,如何掌握烹飪的技巧,甚至是如何去感受食物帶來的幸福感。這不僅僅是一本食譜,更是一本關於颱灣生活方式的百科全書,一本能夠溫暖我心靈的書。
评分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讓我對颱灣有瞭更深的認識,不僅僅是那些熱門的旅遊景點,更是那種深入人心的生活味道。書中對每一道料理的介紹都充滿瞭感情,仿佛作者親身經曆過,或者傾聽瞭無數個關於食物的故事。我特彆喜歡它沒有隻介紹那些高大上的餐廳,而是把目光聚焦在尋常巷陌裏的那些小館子,那些充滿煙火氣的地方。這些地方,纔是最能代錶颱灣在地風味的所在。我仿佛能聞到油鍋裏炸粿的香氣,聽到路邊攤老闆熱情吆喝的聲音,感受到夜市裏人潮湧動的熱鬧。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颱灣味,藏在細節裏,藏在那些樸實無華的食材和用心烹飪的過程中。它也激發瞭我下次去颱灣旅行的衝動,我不再隻滿足於打卡拍照,而是想要更深入地去體驗,去品嘗,去感受。我想要按照書中的指引,去尋找那些被推薦的“尚好呷”的101味,去和那些經營瞭多年的小店老闆聊聊天,聽聽他們關於美食的故事。我相信,這樣的旅行,一定會比走馬觀花的觀光更加有意義,更加難忘。這本書就像一位老朋友,用最真誠的語言,嚮我展示瞭一個我渴望已久的颱灣。
评分這本書帶給我的,是一種久違的溫暖和感動。我一直覺得,食物是最能觸動人心弦的,而這本書恰恰做到瞭這一點。它不是那種冰冷的食譜,而是充滿瞭人情味,充滿瞭生活氣息。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繪瞭一幅幅生動的颱灣美食畫捲,讓我仿佛置身其中,能夠聞到食物的香氣,聽到鍋碗瓢盆的碰撞聲,感受到那種樸實而又真摯的情感。我尤其喜歡書中對食材的描述,那種對食材的尊重和熱愛,讓我覺得眼前一亮。它不僅僅是告訴你怎麼做,更是在告訴你,為什麼這樣做,為什麼這些食材如此珍貴。這種對食物的匠心精神,在當今社會顯得尤為難得。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食物的意義,它不僅僅是滿足生理需求,更是一種情感的寄托,一種文化的傳承。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影響更多的人,讓他們能夠重新發現食物的美好,重新認識那些隱藏在平凡中的偉大。我打算將這本書送給我的傢人和朋友,希望他們也能感受到這份溫暖和感動,也能夠一起踏上這場關於颱灣美食的奇妙旅程。
评分說實話,這本書的內容對我來說,絕對是一次驚喜的發現。我一直對颱灣的飲食文化很感興趣,但總是覺得缺乏一個係統性的瞭解。市麵上有很多食譜,但大多側重於烹飪技巧,而這本書卻不僅僅止步於此。它更像是一本颱灣美食的“地圖”,帶領讀者去探尋那些隱藏在各地的美味。我特彆欣賞作者的敘事方式,不僅僅是羅列菜名和做法,更是在每個菜品背後,融入瞭當地的風俗習慣、曆史典故,甚至是一些小人物的故事。這種“文化+美食”的呈現方式,讓我覺得非常耳目一新,也讓我更加深刻地理解瞭颱灣料理的精髓。我仿佛能看到那些在廚房裏忙碌的身影,聽到傢常的談話聲,感受到濃厚的親情和友情。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每一道颱灣菜肴,都蘊含著作者和當地人的情感,是一種生活態度的體現。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把書中的建議付諸實踐,下次有機會去颱灣,我一定要按照這本書的指引,去尋找那些“尚好呷”的101味,去體驗最地道的颱灣風情。這不僅僅是滿足口腹之欲,更是一次心靈的旅行,一次文化的探索。
评分這本書讓我仿佛迴到瞭我童年時期,那個充滿美食香氣的時代。我記得小時候,外婆總是會做很多好吃的,那些味道至今還留在我的記憶深處。這本書讓我重新找迴瞭那種感覺,那種純粹的、簡單的、充滿幸福感的美食體驗。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颱灣美食的書,更是一本關於迴憶、關於情感的書。我特彆喜歡書中提到的那些傳統小吃,它們勾起瞭我很多美好的迴憶。那些味道,不僅僅是食材的堆砌,更是承載著傢人的愛,承載著童年的歡樂。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更多的人,特彆是年輕人,重新認識到傳統美食的魅力,不要讓那些美好的味道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一座橋梁,連接過去與現在,連接不同的人們。我也會繼續探索書中的內容,希望能夠從中找到更多讓我驚喜的美味,也希望能夠將這份對美食的熱愛傳遞下去。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我心中一份珍貴的寶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