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餓的時候,容易覺得自己好可憐;
該睡又睡不著的時候,更覺得人生好悽涼…
這時侯,你還能做些什麼?
深夜12點,如果夢鄉不歡迎你,其實,你有還有更棒的去處~
從店內氛圍、老闆性格、餐飲的故事…無論你是一個人,兩個人還是一群人,總有一個地方適閤睡不著的你!
想要單獨喝酒但害羞怕生卻想要聊天的人 >>> 山手串物
熱愛美式漢堡,且很久沒有看到活生生美女在眼前走來走去的人 >>>尼莫漢堡
腦袋便秘的創作者與藝文影視工作者 >>> 4am cafe
對文青生活有一份憧憬 >>> 海邊的卡夫卡
覺得自己最近說話很無趣的人 >>> 歐蕾咖啡
喜歡懷舊與茶文化的人 >>> 阿妹茶樓
不聊天會死的人 >>> 茶茶薑
35傢,在深夜為夜未眠的都市人張開熱情雙手的最佳去處,睡不著嗎?歡迎光臨 ~
本書特色
獻給深夜裏,肚子餓、想發呆、想約會、想一群人狂吃暢飲的人。
交通資訊、店內推薦美食,連老闆、店長性格都告訴你,絕對不會跑錯地方,搞錯氣氛。
作者簡介
夜貓
深愛電影的大叔
退伍後就去拍片現場工作
但常常找不到下班後能去的地方
曾因颱風夜的一碗魷魚羹麵流下男兒淚
所以自己寫瞭一本書
給在深夜淩晨感覺街頭好冷的人
立誌未來鐵定要改革颱灣拍片環境.....的妄想癥有時會發作
總之
睡不著的話
請來陪我吃點東西
Chapter 1
三五好友來去居酒屋
06. DOZO 創作和食居酒屋
13. Umaiya 好吃居酒屋
19. 山手串物專門店
25. 男子漢居酒霸
31. 赤門炭火居酒屋
37. 喀佈狸私宅居酒洋食堂
43. 街角.炭燒酒場
49. 海賊串燒.居酒.Lounge
55. 燒鳥繁盛
61. 竹村居酒屋
67. 滿□屋颱料理
73. 茶茶薑居酒屋
Chapter 2
兩人甜蜜約會相約
81. 4am cafe
87. 多麼Cafe +
93. 沐茶閱讀音樂早午餐cafe
99. 咖啡物語
105. 海邊的卡夫卡
111. 光點紅汽球
117. 藝術村餐坊TAV Cafe
123. 誠品咖啡
129. 壹網棧
Chapter 3
肚子好餓 隻想 飽餐一頓
137. FREDO Bar& 麯傢麵館
143. 建宏牛肉麵
149. 陳傢涼麵
155. 田季石闆燒肉
161. 醬太郎日式燒肉店
167. 吐司利亞三號店
173. 尼莫漢堡 Nemo Burgers
Chapter 4
閑閑沒事 就想 發發呆、來一杯
181. D BAR
187. PS TAPAS
193. 大眾酒場toku
199. 五右衛門
208. 沅河靛
211. THE BEAR HOUSE
216. 九份阿妹茶樓
作者序
時間變化的速度很快,很多事情一不注意就消失瞭。喜歡的小餐館,隔段時間再去可能就消失瞭;很久沒見的朋友,隔段時間再見就會突然齣書瞭。身邊的朋友都感到驚訝,隻是喜歡拍照寫字旅行吃飯,就有機會寫一本書,馬德裏不可思議,他們說。但更不可思議的是,最初投稿時,是想寫本黝黑健康的陽光旅遊書。昨天收到編輯的信說寫點字推薦自己的書,但生性低調害羞,隻記得趕稿時一天吃五間,真的很想死;如果布拉格書店還在的話,我想寫進書裏。迴想大學時的目標是拍片,現在卻在寫自序,有點難以想像。
寫這本書時讀到嚴歌苓的赴宴者,主角是個工人,為瞭溫飽僞裝成記者。一場場的盛宴過去,他吃瞭頂級好菜與鄉間粗茶,漸漸吃到飽已不成目標。描過入菜偏好,點齣各自的哲學,凝齣的味道將停在印象中而非嘴裏,選甚麼吃纔是重點。讀著受到瞭影響,試著朝這方嚮去寫這本書,所以有時候顧著聽故事把菜吃完瞭就忘記拍照,編輯曾說想殺我,但是她在颱北上班,搭車來桃園殺我也要花一小時,繞著時鍾轉一圈我就到颱北瞭。下班的時間,是淩晨四點,在網咖裏麵;醒來的時間,是下午三點,在可能知道的地方。經過沒有人的忠孝東路,站在紅綠燈亂跳的斑馬綫前。吃飯,最復雜的行為,卻是最單純的慾望。隻是想吃到喜歡的味道,隻是想賦予那味道一份記憶。颱北的夜跟海一樣,不同時間就像不同深度。但時間速度很快,一不注意就到海底,或天亮。再次浮齣海麵的換氣,失去浮力讓地麵像棉花糖一樣鬆軟。日齣的強光讓街道變得夢幻,因為生性低調害羞而且很久沒有睡覺。我是假文青,將前夜的香氣,在晨曦中融鑄成文字。
其實那時每天醒來都很期待,今天又會得到甚麼味道,獲得甚麼故事。即使已經完稿,仍很珍惜在不同夜裏聽見的『吃過飯瞭嗎?』,脫離時間風化的一句話。
晚安。早安。吃飯瞭。
夜貓
老實說,我是一個有點“社交恐懼”但又極其渴望在深夜找到一個能讓我放鬆下來的地方的人。通常我會選擇獨自在傢,但時間久瞭,總覺得少瞭點什麼,那種氛圍感,那種與外界連接的感覺。這本書恰好填補瞭我的這份空白。它沒有那種浮誇的宣傳,而是用一種非常誠懇、接地氣的方式,介紹瞭一係列我從未想象過的深夜去處。我最喜歡的是那些充滿故事感的小店,比如書裏提到的那傢老式唱片行,據說老闆是個音樂發燒友,總會在深夜播放一些絕版的老唱片。光是聽這個描述,我就覺得心潮澎湃,想象著自己一個人坐在那裏,伴隨著熟悉的鏇律,沉浸在自己的思緒裏,該是多麼美妙的體驗!書中對每傢店的選址、營業時間、消費水平也都有詳細的說明,這對於我這種做攻略非常細緻的人來說,簡直是太實用瞭。更重要的是,它讓我看到瞭“深夜”不僅僅是“營業”的代名詞,更是“生活”的延伸,是可以被精心經營、充滿驚喜的時段。我開始期待,下次失眠的時候,不再是茫然地刷手機,而是可以帶著這本書,去探索那些未知的、充滿魅力的深夜角落。
评分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在於它的“治愈係”特質。我本來以為“睡不著的時候”無非就是找點吃的喝的,打發時間,但這本書的內容遠不止於此。它挖掘的那些深夜去處,都有著一種能夠撫慰人心的力量。有幾傢店被描述成“可以聊天”的地方,它們可能是某個溫馨的小酒吧,或者是某個氛圍濃厚的夜市攤位,在那裏,你可以放下心防,和朋友或者陌生人分享心事,獲得共鳴和支持。這種人與人之間的連接,在深夜尤其顯得珍貴。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聽”的部分,有幾傢店被形容成可以聽到“故事”的地方,比如某個老街區的說書人,或者某個地下演齣的樂隊,他們的聲音仿佛能穿透黑夜,觸動內心最柔軟的地方。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數次被感動,也數次被提醒,原來深夜並不意味著孤單和迷茫,它也可以是溫暖、充實、充滿希望的。這本書就像一份送給所有在深夜裏尋找慰藉的人的禮物,它用文字和圖片,為我們構建瞭一個又一個溫馨的夜色圖景。
评分收到這本書的當下,我就被它的名字深深吸引瞭——《睡不著的時候》。這四個字簡直說齣瞭我多年來的心聲。我是一個常年與失眠“搏鬥”的人,大多數時候,我選擇默默忍受,或者在黑暗中焦慮地數羊。但這本書就像一束光,照亮瞭我以前從未注意到的深夜生活。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去處”的定義,它不僅僅局限於傳統的餐飲場所,更包含瞭許多能夠提供情感慰藉和精神寄托的地方。例如,有幾傢店是被描述成“可以發呆”的地方,它們可能隻是一個安靜的公園一角,或者一個能看到城市夜景的露颱,但正是這種“什麼都不做”的權利,在深夜變得彌足珍貴。書裏還分享瞭許多關於這些地方的故事,關於老闆的堅持,關於顧客的際遇,這些細節讓每一傢店都變得鮮活起來,不再隻是一個冰冷的地址,而是一個充滿人情味的溫情港灣。我讀著讀著,仿佛就已經置身於那些場景之中,感受到瞭那份獨屬於深夜的安寜與放鬆。這本書給瞭我一種全新的視角去麵對失眠,不再是痛苦,而是一種探索的樂趣,一種與夜色溫柔對話的機會。
评分這本書絕對是熬夜黨和深夜探索愛好者的福音!我之前總是覺得,到瞭深夜,除瞭便利店和24小時快餐店,似乎就沒有其他值得去的地方瞭,要麼就是冷冰冰、過於安靜,讓人更難以入眠。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它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我走進瞭一個充滿驚喜的夜色世界。每一傢店的介紹都細緻入微,從店麵的氛圍、裝修風格,到它們提供的特色美食、飲品,甚至是背後的小故事,都描繪得栩栩如生。我能想象到坐在一傢復古咖啡館裏,聽著舒緩的爵士樂,手裏捧著一杯溫熱的拿鐵,那份寜靜與舒適;也能想象到在一傢充滿煙火氣的深夜食堂,和老闆、食客們一邊吃著熱氣騰騰的美食,一邊聊著天,仿佛所有的煩惱都被驅散瞭。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不僅僅是推薦“吃喝”的地方,還挖掘瞭許多可以“聊”、“聽”、“發呆”的獨特空間,比如某個可以靜靜閱讀的書店,或者某個能看到璀璨星空的露颱。這簡直是將深夜的各種可能性都一一呈現齣來,讓人覺得,原來夜晚也可以如此豐富多彩,充滿人情味。對於那些和我一樣,在夜晚找不到閤適歸宿的人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絕佳的解決方案,它不僅僅是一本指南,更是一份溫暖的陪伴,讓我覺得,即使一個人,在深夜也不會孤單。
评分我平時是個非常喜歡“泡”在各種特色小店的人,尤其喜歡那些不太為人所知,但非常有格調的地方。這本書簡直就是為我量身定做的!它的選址非常獨特,很多地方我以前根本想不到會在深夜營業,而且它們的主題和氛圍都與眾不同。比如,書中提到的一傢以“舊物”為主題的咖啡館,店裏陳列著各種復古的擺件和傢具,點上一杯特調的飲品,坐在角落裏,那種穿越時空的寜靜感,是你在其他地方很難體會到的。書中的圖片也非常精美,每一傢店都拍齣瞭各自的韻味,讓人看瞭就想立刻前去打卡。而且,作者在介紹的時候,不僅僅是羅列信息,而是用一種非常感性的語言,描繪瞭你在那個空間裏可能會有的體驗。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段描述,說在某傢深夜書店裏,你可以聽到翻書的沙沙聲,偶爾還會有人低聲交談,那種氛圍就像迴到瞭學生時代,讓人覺得安心又自在。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原來深夜的城市,也隱藏著如此多的寶藏,等待著我們去發現和體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