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盧雲一起祈禱15天

與盧雲一起祈禱15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Robert Waldron
圖書標籤:
  • 祈禱
  • 靈修
  • 信仰
  • 基督教
  • 盧雲
  • 靈性成長
  • 每日禱告
  • 屬靈操練
  • 個人靈修
  • 改變生命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盧雲的生平年錶及著作書目
  *十五段默想,每段皆編入默想重點和反省材料

  亨利.盧雲(Henri Nouwen, 1932-1996)是當代最偉大的靈修大師之一。他在荷蘭齣生、受教育並晉升為司鐸;之後到瞭美國,在耶魯及哈佛大學神學院擔任教授,熱切地幫助學生與基督建立親密關係。當方舟團體創立人文立光邀請盧雲加入服事身心障礙者的行列時,他即放棄令人稱羨的學術生涯,前往加拿大多倫多的黎明之傢,擔任本堂神父,服事身心障礙的人。從此,他纔找到真正的傢,一個在他之內基督所居住的聖所,而感到非常喜樂。但他內在的張力與能量仍驅使他藉由寫作和演講去接觸更多的人,忙碌的生活型態使他在1996年被心髒病所擊垮,奪走瞭他的生命。

  盧雲辭世後,仍藉著他的著作為我們留下豐富的靈修遺産,透過閱讀他的作品,我們清楚看見:不管我們有多少瑕疵和不完美,天父依然以無比的愛來愛我們。本書作者帶領我們與盧雲共度15天的靈修旅程,以盧雲著作中的生命分享與故事,幫助我們祈禱,迴歸慈愛天父的懷抱裏。

靈性探尋的旅程:當代信徒的信仰實踐指南 導言:在喧囂中尋覓靜謐的指引 當今世界,信息爆炸,生活節奏日益加快,許多人感到心靈的疲憊與迷失。我們渴望一種更深層次的連結,一種能超越日常瑣碎的生命意義。本書並非一本空洞的說教,而是一部深度融閤瞭古代智慧與現代心理洞察的靈性實踐手冊,旨在引導讀者走上一條清晰、有力且充滿個人化體驗的信仰旅程。 本書的核心關注點在於:如何將古老的屬靈傳統,轉化為當代信徒日常生活中可以觸及、可以實踐的生命動力? 我們探討的不是教條的堆砌,而是心靈的雕塑,是神聖與世俗交匯處所産生的火花。 第一部分:認識自我——內觀與接納的藝術 靈性成長的第一步,永遠是對自我的誠實麵對。我們首先要打破那些我們對“完美信徒”的刻闆印象,正視自己內在的矛盾、恐懼與軟弱。 第一章:陰影中的光芒:麵對不完美的自己 我們常常試圖用信仰的外衣來掩蓋自身的“陰影麵”——那些我們不願承認的嫉妒、憤怒、懷疑和自我中心的傾嚮。本章深入探討瞭心理學中“陰影自我”的概念,並將其置於信仰框架下審視。我們不尋求壓抑,而是學習如何帶著恩典去“看見”它們,將這些未被整閤的部分帶到神聖的臨在中,尋求療愈與整閤。你會發現,真正的力量並非來自於沒有瑕疵,而是來自於敢於暴露瑕疵的勇氣。 第二章:情緒的煉金術:將重擔轉化為敬拜 情緒是靈性生活中的重要信息源,而非需要被強製壓製的障礙。本章提供瞭一套係統的方法,教導讀者如何識彆、命名並妥善處理焦慮、悲傷和失落感。我們藉鑒瞭多位早期教父對“情欲”(passions)的深刻理解,指導讀者如何通過正念呼吸、身體掃描等方式,將身體對情緒的反應,轉化為對神恩典的細膩感知。例如,當焦慮襲來時,如何不是逃避,而是將其視為一個邀請,進入更深的信靠。 第三章:時間和空間的重塑:聖化日常的儀式 在物質主義主導的環境中,時間常常被“效率”所綁架。本書挑戰這種觀點,倡導“聖化時間”的概念。我們探索瞭如何將傳統的“守夜”或“齋戒”精神,應用於現代生活的碎片時間中。如何通過有意識地設置邊界,為自己的心靈留齣“空隙”——那不是浪費時間,而是播撒屬靈種子的肥沃土壤。 第二部分:溝通的深化——禱告不再是例行公事 禱告是信徒生活的核心,但我們深知,許多人的禱告生活停滯在機械化的重復之中。本部分緻力於拓寬和深化“禱告”的內涵與實踐方式。 第四章:傾聽的藝術:靜默的語言 真正的禱告是雙嚮的對話,但我們往往隻專注於“說”。本章詳細介紹瞭不同形式的靜默禱告(Centering Prayer, Lectio Divina的靜默階段),強調如何調整我們對“聽到神聲音”的期望。聲音不總是宏大的啓示,它可能隻是一個念頭的不打擾、一個片刻的安寜,或是一種內在的肯定感。我們提供瞭具體的引導腳本,幫助讀者適應和享受“無言的語言”。 第五章:想象力的解放:在神聖故事中漫步 許多信徒的禱告受限於抽象的概念和固定的詞匯。本章引入瞭“想象力作為靈性工具”的觀點。我們引導讀者運用感官——視覺、觸覺、聽覺——去“進入”聖經故事的場景中。例如,在默想“好撒瑪利亞人”的故事時,不僅僅是理解教訓,而是真正想象自己身處那條崎嶇的道路上,感受陽光的炙烤和內心的掙紮。這種沉浸式的體驗,極大地增強瞭屬靈洞察的鮮活性。 第六章:代禱的能量場:超越欲望清單 代禱常常變成一份對上帝的“訂單”。本書提倡一種更具同理心和轉化性的代禱模式。我們探討瞭如何通過“與他人一同哀哭”(Suffering with)的方式進行代禱,即不僅為他人的需求祈求改變,更要先接納和承擔他們當下的痛苦。這是一種從“解決問題”到“共享存在”的深刻轉變。 第三部分:團契的重構——在群體中找尋真實 信仰不應是個人的孤島。本部分探討瞭在日益原子化的社會中,如何建立真正有生命力的、能共同成長的靈性群體。 第七章:脆弱的勇氣:構建信任的社群 一個健康的靈性群體,必須是一個可以安全地展示脆弱性的空間。本章討論瞭如何在小組聚會中設定清晰的界限,鼓勵真誠的分享而非膚淺的見證。我們提齣“透明度梯度”的概念,指導個體循序漸進地暴露自己的掙紮,並學習如何以一種不評判、有智慧的方式迴應他人的脆弱。 第八章:衝突的轉化:恩典中的辯論 差異和衝突在任何群體中都不可避免。本書不主張逃避分歧,而是教授如何在堅守核心信念的同時,尊重並深入理解不同的神學觀點和個人體驗。我們提供瞭處理意見不閤的實用步驟,強調“先尋求理解,後尋求共識”的原則,將衝突視為磨礪彼此理解深度的機會。 第九章:服務與存在的融閤:信仰的在地實踐 真正的靈性實踐必須走齣聚會場所,進入我們生活的城市和社區。本章著眼於“在工作中禱告”、“在傢庭中施行憐憫”等具體場景。我們討論瞭如何將屬靈洞察轉化為實際的社會行動,不是為瞭沽名釣譽,而是齣於一種內在豐盛的自然流露。 結語:持續的轉化 本書提供瞭一係列工具、視角和邀請,而非最終的答案。靈性生活是一條持續不斷的長河,而非一個可以到達的終點。願讀者帶著這份指南,勇敢地踏入更深的水域,發現那份超越理解的、持續更新的生命力量。每一次練習,每一次反思,都是對神聖之愛的迴應,都是將自身塑造成更具光芒的器皿的過程。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如何使用本書 005
盧雲生平年錶 015
淺述盧雲 017
引言 025
第1天 無私的愛 031
第2天 親密關係 037
第3天 馬戲團 043
第4天 梵榖 049
第5天 隱修生活 055
第6天 傢 061
第7天 聖像 067
第8天 友誼 075
第9天 盧雲與牟敦 081
第10天 亞當 087
第11天 生命之杯 093
第12天 靜置的中心 101
第13天 寫作 107
第14天 死亡 113
第15天 祈禱 119
盧雲的著作書目 127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對盧雲神父的接觸,最早可以追溯到他那本關於「憂鬱」的書,那是我人生中一個低榖時期,他的文字就像及時雨,讓我看到瞭希望。自那以後,我就對他的著作情有獨鍾。這次的《與盧雲一起祈禱15天》,光聽書名就充滿瞭神聖感和一種溫柔的邀請。我一直覺得,祈禱不僅僅是開口說話,更是一種內在的對話,一種與自己、與天主坦誠的相遇。我非常期待,在這15天的引導中,盧雲神父會如何引導我們深入探討祈禱的真正意義,以及如何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將這種深度的對話實踐齣來。特別是對於我這樣一個常常在靈性上感到瓶頸的讀者來說,如何纔能讓祈禱變得更貼近生命,而不是流於形式,這是我一直以來渴望學習的。我相信,透過這本書,我能找到更多關於如何與內在的自我、與天主建立更深刻、更真實連結的方法。

评分

最近常常會想起,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有多容易迷失在外界的喧囂中,而忘記瞭聆聽內心的聲音。盧雲神父的著作,總能有一種讓人沉靜下來的力量,他的文字像是溫柔的提醒,告訴我們什麼纔是真正重要的。這本《與盧雲一起祈禱15天》,光看書名就已經讓我感覺到一種平靜的力量。我很好奇,在這15天的祈禱旅程中,他會如何引導我們去感受生命中的「恩寵」,如何在日常的平凡中發現神聖的臨在。颱灣的生活節奏雖然快,但我們內心深處總是渴望一份寧靜與連結。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帶給我這樣一種體驗,不僅是知識上的學習,更是一種生命態度的轉變。我希望,透過這15天的引導,我能學會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與天主連結的空間,讓心靈得到滋養和恢復。

评分

一直以來,我對盧雲神父的著作都有一種特別的親近感,他的文字總是帶著溫柔的力量,直擊人心最柔軟的角落。這次收到這本《與盧雲一起祈禱15天》,雖然還沒來得及細細品味,但光是書名就已經讓我充滿期待。想像著,在這紛擾的世界裡,有這樣一位智者引領,透過15天的祈禱,重新連結內在的平靜與力量,這是多麼寶貴的機會。我特別好奇,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如何能透過祈禱找到安息,如何能在尋常的日子裡,體驗到神聖的臨在。我相信,盧雲神父的引導,會像一盞明燈,照亮我們迷失的方嚮,幫助我們在15天內,不僅是閱讀,更是實踐,將祈禱的智慧融入生活,從而獲得更深的生命體驗。我期待著,透過這本書,能夠重新審視自己與信仰的關係,發現自己內心深處的渴望,並且學習如何用更真誠、更深刻的方式與天主對話。這不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個邀請,邀請我們進入一個更安靜、更有力量的內在空間,去感受愛、去療癒、去成長。

评分

最近生活有點忙亂,感覺自己像一顆陀螺,不停地轉動,卻找不到停歇的理由,更別提心靈上的安定瞭。看到這本《與盧雲一起祈禱15天》,心裡立刻被觸動瞭。盧雲神父的文字,我一直覺得很特別,有一種能夠安撫人心的力量,他的話語總能說中我心裡藏著的那些說不齣口的掙紮和睏惑。這次是透過祈禱的方式,感覺好像是找到瞭一條可以直接通往內心深處的捷徑。我很好奇,在這15天的過程中,他會帶領我們經歷什麼樣的轉變?是會讓我們學會如何將日常的瑣事昇華為祈禱,還是會讓我們更深入地認識自己,發現那些被忽略的、甚至是被壓抑的情感?我很期待,這本書能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精神上的慰藉,更希望它能成為我生活中一個真實的支撐,讓我能夠在麵對挑戰時,多一份勇氣,多一份智慧,少一份焦慮和不安。颱灣的生活步調有時候真的讓人喘不過氣,我迫切需要一個能夠讓我慢下來,重新找迴自己節奏的契機。

评分

我一嚮很喜歡閱讀那些能夠觸及心靈深處的書籍,而盧雲神父的作品,恰好滿足瞭我這份渴望。他獨特的視角和溫柔的筆觸,總能輕易地觸動我內心最柔軟的部分,讓我在迷茫時找到方嚮,在痛苦時獲得療癒。這次這本《與盧雲一起祈禱15天》,光是書名就讓我感受到一種寧靜而深刻的邀請,彷彿是一個溫柔的召喚,引領我進入一個與天主更親密的交流。我非常好奇,在這15天的時間裡,盧雲神父會透過怎樣的方式,帶領我們進行一場關於祈禱的深度探索?是會從聖經的啟示齣發,還是會藉由個人生命經驗的分享?我期待著,這本書能為我打開一扇通往更深層次祈禱的大門,讓我能夠在這個充滿變數的世界裡,找到一份不變的平安與力量,並且學習如何將這種祈禱的生命力,融入到我的日常生活中,讓每一天都充滿恩寵與感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