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記述施約瑟主教(1831-1906)之生平,以及他的舊約聖經中文譯本的研究,取材大都來自基督教傳教記錄和書信檔案。
施約瑟主教為將希伯來文舊約聖經直接翻譯為官話中文聖經的翻譯者,也是中國第一所大學--聖約翰大學(St. John’s College)--的創辦人。本書就是一本有關中文聖經和其翻譯者的書,這本書介紹施約瑟如何完成他個人的跨文化旅程,並且談到希伯來文舊約如何跨越文化而譯為中文。
故事自施約瑟在東歐猶太裔社區的童年寫起,包括他改信基督教的經過、旅居德國、移民美國、赴上海和北京的傳教工作、翻譯委員會的事工,以及他在聖公會上海主教任內的作為,和聖約翰大學的創立。最後幾章則分析爭議性的聖經「譯名問題」,以及施約瑟在翻譯希伯來文時所使用的技巧。書內也討論施氏的舊約聖經譯本在中國人之間被接受的情況,和對後來的聖經譯本的影響。
作者指齣,施約瑟翻譯的舊約聖經,除瞭是第一本北方官話的翻譯本之外,另有兩個獨特的地方。施氏自幼受聖經希伯來文及其文法的啓濛,他以無與倫比的聖經知識將經文及其意義作瞭極為適切的翻譯。他自幼所受的訓練包括瞭猶太經師注解和聖經釋義資料的研究,這些訓練在他所使用的翻譯技巧及他所附的注解上反映瞭齣來。由於這個緣故,施氏的翻譯可說是唯一將猶太傳統經文及猶太聖經釋義閤在一起的中文翻譯本。這個譯本後來成為1919年齣版的修訂「和閤本聖經」的基礎,是二十世紀中國境內與境外華人基督徒使用最廣的聖經。
作者簡介
伊愛蓮(Irene Eber)
是1966年美國剋雷濛特研究所(Claremont Graduate School)東亞研究所博士。目前為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伊愛蓮博士著作等身,其中有關中國知識史、中國文學翻譯方麵的著作尤其著名。
推薦序一 為主而活,全心事主
推薦序二 百忍不悔的譯經事奉
序言 傳揚中國化的基督教
說明 英文縮寫字及書名翻譯說明
導論 從猶太啓濛運動到中國傳教事工
。背景
。猶太啓濛運動 Haskalah
。福音傳播與中國傳教事工
。不平等條約及傳教工作
第一章 早年-從立陶宛到美國 (1831–1859年)
。從立陶宛到誌多米
。誌多米經師學校
。從布列斯勞到美國
。移民美國的自由嚮往及初期生活
。美國經驗:就讀神學院
第二章 上海(1859–1862年)
。上海宣教會:背景
。施約瑟在上海(1859–1862年)
。揚子江之旅
。在上海的最後日子
第三章 北京(1862–1874年)
。定居
。佈道與改信基督
。開封之旅
。結婚
。北京翻譯委員會
第四章 事業有成(1878–1906年)
。聖約翰學院
。淩亂的傳教生活
。生病及尋求治療
。聖經的修訂與翻譯
。重返中國及在東京的餘年
第五章 中文舊約聖經與注釋
。翻譯技巧
。God的譯名
。「靈魂」的翻譯問題
。Ruah譯作「風」和「靈魂」
。土地、人民、國傢
。舊約聖經不同譯本的比較
。注釋體例
第六章 譯名問題
。譯名問題與耶穌會士
。基督教傳教士間的爭論(1847–1855年):「天」,「上帝」,還是「神」?
。北京翻譯委員會與「天主」
。一些後來的見解
第七章 總結:其人及其文
。印象
。施約瑟的為人
。舊約聖經中文譯本
。智慧人和愚昧人一樣,永遠無人紀念 (〈傳道書〉2:16)
拿到《施約瑟傳:猶太裔主教與中文聖經》這本書,我最先聯想到的是那段颱灣近代史中,不同宗教信仰如何落地生根、相互激蕩的過往。施約瑟的“猶太裔”身份,在華人社會的曆史敘事中,本身就帶著一種罕見的稀缺性。而他最終成為一位“主教”,並且“與中文聖經”有著如此緊密的關聯,這其中的張力簡直太迷人瞭。我很好奇,他在颱灣的傳教經曆是怎樣的?他如何在那個時代,一個相對保守的社會環境中,融入本地社群,並獲得認可?猶太教的背景是否為他理解和詮釋基督教義帶來瞭獨特的視角?他對中文聖經的貢獻,是僅僅在翻譯上,還是更在於對中國文化語境的深度理解,從而讓聖經的內容能夠被更廣泛的華人所接受和喜愛?或許,書中還會提及他與其他宗教領袖、學者甚至是普通民眾的互動,這些交往細節往往最能展現一個人的個性和影響力。我期待這本書能描繪齣一個立體、豐滿的施約瑟形象,不僅僅是一個曆史人物,更是一個在文化交融和信仰傳播中扮演關鍵角色的先行者。這本書的書名,仿佛是一扇窗,讓我得以窺見一段被曆史洪流所裹挾,卻又閃耀著人性光輝的獨特篇章。
评分《施約瑟傳:猶太裔主教與中文聖經》,光是這個書名,就讓我對書中內容充滿瞭無限的遐想。施約瑟,這個名字在我腦海中勾勒齣一個不平凡的形象,而“猶太裔主教”的設定,更像是給這個形象添上瞭神秘的麵紗。在我的理解中,猶太教與基督教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宗教體係,一個擁有悠久的曆史和獨特的文化傳統,另一個則以普世傳播為己任。那麼,是什麼樣的契機,讓一個猶太裔人士走上瞭基督教主教的道路?這其中一定蘊含著深刻的生命故事和信仰探索。而“中文聖經”這個關鍵詞,則將故事的地域和文化背景明確下來,引嚮瞭中國。我迫切想知道,施約瑟主教是如何將他的使命與這片土地、這個文化聯係起來的?他對中文聖經的貢獻,是否僅僅在於翻譯的文字,還是更在於對中國文化語境的深度理解和融閤,讓聖經能夠以一種更易於被中國人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傳播?這本書的標題,本身就像一部濃縮的預告片,勾勒齣一個跨越宗教、文化、地域的宏大敘事,讓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其中,去瞭解這位傳奇人物的不平凡人生。
评分《施約瑟傳:猶太裔主教與中文聖經》這個書名,直接點燃瞭我對曆史人物傳記的興趣,尤其是這種跨越文化和宗教身份的組閤。我一直對那些在不同文明之間架起橋梁的人物充滿敬意,而施約瑟主教的經曆,無疑是這樣一個典型的例子。一個猶太裔的背景,成為基督教的主教,並專注於“中文聖經”的傳播,這本身就充滿瞭戲劇性和深刻的意義。我很好奇,他是否經曆過身份認同的掙紮?他是如何學習和掌握中文的?在翻譯聖經的過程中,他是否麵臨過語言和文化上的巨大挑戰?這本書是否會詳細描繪他在颱灣或中國大陸的傳教歲月,以及他如何與當地社會建立聯係,贏得信任?我特彆想知道,他的猶太背景,是否為他理解聖經的原意,或者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溝通,提供瞭某種獨特的優勢。這本書的書名,就像一個引子,讓我對施約瑟主教的生平充滿瞭好奇,期待能從中讀到一個關於信仰、堅持、文化融閤以及曆史貢獻的精彩故事,揭示他在中文聖經傳播史上所扮演的關鍵角色。
评分“猶太裔主教與中文聖經”,這幾個關鍵詞組閤在一起,像是一道充滿解謎意味的題目,讓我對《施約瑟傳》這本書的期待值瞬間拉滿。在我固有的認知裏,猶太教和基督教是兩個獨立且有著復雜曆史淵源的宗教,而“主教”這一身份,更是直接指嚮瞭基督教的體係。所以,一個猶太裔人士,如何能夠成為一名主教?這其中必然經曆瞭一個漫長而麯摺的轉化過程,或者說,是一種超越傳統邊界的信仰融閤。更何況,他的名字與“中文聖經”掛鈎,這讓我聯想到那些為跨文化傳播嘔心瀝血的先驅者。我猜想,施約瑟主教在其中可能扮演瞭至關重要的角色,或許是主導瞭聖經的翻譯,又或許是緻力於將聖經的理念以更貼近中國文化的語言和方式傳播齣去。這本書是否會深入探討他與中國文化的互動,例如他對中國哲學、文學或風俗習慣的理解,以及這些理解如何影響瞭他的傳教工作?我非常希望從中能夠瞭解到,他如何在東西方文明的交匯點上,以其獨特的身份和使命,為中文聖經的誕生和傳播留下瞭不可磨滅的印記。
评分這部《施約瑟傳:猶太裔主教與中文聖經》光是書名就足夠吸引我瞭。施約瑟,這個名字對我來說並不陌生,但“猶太裔主教”這個身份的並列,立刻勾起瞭我的好奇心。在我的既定認知裏,主教往往與基督教的傳統背景緊密相連,而猶太教的曆史和文化又是如此獨特且獨立。究竟是什麼樣的生命軌跡,讓一個猶太裔人士走嚮瞭主教的道路?更令人驚嘆的是,他竟然與“中文聖經”緊密相關。這之間存在著怎樣的聯係?是翻譯的功勞?還是傳播的艱辛?是文化碰撞的火花?還是信仰力量的體現?我腦海中浮現齣無數個問號,迫切想知道這個人物的生平經曆,他如何跨越瞭文化的藩籬,如何將一部原本屬於西方世界的經典,以一種新的麵貌呈現在東方文化的語境中。這部書的標題本身,就像一部濃縮的史詩,預示著一段跨越宗教、文化、地域的傳奇故事。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翻開它,去探尋施約瑟主教那不平凡的人生,以及他為中文聖經所付齣的巨大努力和深遠影響。這不僅僅是一本傳記,更可能是一段關於理解、溝通與融閤的深刻見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