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九龍地區村落為描述對象,從清初的“遷海令”以至戰後因應香港政府的城市規劃而村落逐漸被清拆為止。講述了九龍村落及其氏族在經歷清廷遷界、英屬殖民地、日治、解放後內地居民湧入、港府拆村等時期後,日漸式微,甚至消逝。作者藉助文史檔案和口述歷史,再現村落族群的認祖歸宗、抵禦外敵、拜神祭祖和拆村安置等場景,還提到了族譜、祀田、祠堂、寨城、田契、民俗傳統等內容。
作者行文順暢且帶有靈活性,更重要的是“有情”。全書滲透著作者對九龍村落不斷被清拆的悲歌,正如作者在書末的最後一段話:“下一個拆村故事將會在新界開始。”本書雖是在講歷史,但仍帶出近年來港人十分關注的議題:文物保育與城市發展之間如何取得平衡。
全書圖文並茂,既可視為近代以來九龍舊村的故事,也可作為作者張瑞威教授十多年來對九龍歷史研究的一次總結。
作者簡介
張瑞威
九龍出生、長大,香港中文大學學士,英國牛津大學博士。現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主要教授清史和世界貨幣史。研究課題雖廣泛,但主要仍圍繞著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生於斯、長於斯,作者一直對九龍歷史情有獨鍾。除了見證其歷史轉變外,更自1997年起,積極投入田野調查和文獻研究中。整整十五年,作者在鯉魚門、茶果嶺、牛池灣、竹園、大磡、衙前圍等舊村進行了大量的訪談。
代表作有〈鯉魚門的歷史、古蹟與傳說〉、〈宗族的聯合與分裂:竹園蒲崗林氏編修族譜原因探微〉、《黃大仙區風物志》(與游子安、卜永堅合編)、〈九龍衙前圍村吳氏祖先的追尋〉、〈九龍十三鄉專輯〉(與蕭國健合編)等。本書的編寫,是作者多年以來的心願,也是他的九龍歷史研究的一次總結。
01 虎頭山下的圍村
在清初海盜猖獗的九龍地區,定居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獅子山 (Lion Rock) 之名大概是始於英國人租借新界的時候,但在清朝,這個險要的山峰被稱為虎頭山。
對於在明代已經定居在虎頭山以南的居民來說,遷界所帶來的痛苦是極大的(關於這個議題的背景,蕭國健的研究最為深入)。
1644年在山海關總兵的投誠下,順治皇帝很快便帶領着滿洲八旗兵進入了北京,但清朝軍隊要消滅忠於明朝的武裝力量,卻花了很多年的時間。1645年(順治二年)清兵渡過長江,俘虜弘光帝,平定南京,並改名江寧。但戰事還未結束。東南沿海的武裝力量,仍紛紛藉着擁立明朝宗室諸侯,割據一方。
例如這一年,錢肅樂等便擁立魯王朱以海於紹興,稱監國;張肯堂等奉唐王朱聿鍵於福州,是為隆武帝。1646年(順治三年)蘇觀生等立唐王朱聿鎪於廣州,是為紹武帝;而同年丁魁楚則立桂王朱由榔於肇慶,是為永暦帝。不難想像,當時東南沿海的老百姓,是生活在戰火之中。清朝最大的威脅是在福建沿海擁有一支龐大海軍的鄭氏勢力。
1647年(順治四年),鄭成功起兵鼓浪嶼,佔據金門、廈門諸島,及福建沿海之地,初奉唐王隆武年號,後受桂王封為延平郡王。為着維持海軍的糧餉,鄭成功歷次劫掠沿海鄉鎮,並曾一度攻陷鎮江和瓜州,直抵江寧。針對鄭氏勢力,清朝也嘗試過討伐,然奈何清兵不習水戰,始終不能討平。1656年(順治十三年),為了消滅鄭氏反清集團,順治皇帝向天津、山東、江南、浙江、福建和廣東這些沿海省份的督撫,下達了一個「禁海」的命令。
大致內容是鄭成功至今尚未剿滅,必有沿海奸人暗通線索,資以糧物,於是下令沿海一帶文武各官,嚴禁商民船隻私自出海,同時也「不許片帆入口」。但是,這個海禁令對剿滅鄭成功並沒有作用。1661年(順治十八年),鄭成功更佔領了台灣,作為反清基地,導致清朝採取了比禁海更嚴厲的措施。1661年,清廷在江南、浙江、福建和廣東四省實施「遷海」禁令。所謂「遷海」,亦稱「遷界」,就是把沿海居民遷往內地,根據實際環境,距海30至50里內,不令人居住。據說由於鄭成功之物資供應,主要來自福建 和廣東,故該二省之執法最為嚴格。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