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海上帝國:閩南人與南海文明的興起(附贈全彩大地圖)

閩南海上帝國:閩南人與南海文明的興起(附贈全彩大地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閩南文化
  • 海洋史
  • 南海
  • 史學
  • 地方史
  • 中國史
  • 航海
  • 貿易
  • 文化交流
  • 地圖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海上的閩南人,曾經手握曆史鑰匙,把東亞推嚮世界舞颱的中心!

  沒有閩南人創建的海外據點,鄭和的船隊就無法七下西洋;
  沒有閩南人與印度、阿拉伯世界的海上交往,歐洲人就無法進入亞洲!

  看閩南人如何縱橫海洋,走入世界曆史的舞颱,
  把海上絲路、鄭和下西洋、歐洲人東進交織成一個波瀾壯闊的大時代故事!

  在世界發展史上,有一個被後人稱為「閩南人」的漢人群體,曾經對創造人類的海洋文明和推動東西方海上交往,做齣過不可磨滅的貢獻。

  從宋朝開始,住在福建南部的泉州人便積極南下南海諸國,與東來的印度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建立瞭密切的海上貿易聯係,打開瞭閩南地區與印度和阿拉伯世界,甚至是與非洲東岸的遠洋交流。

  在這樣互動的過程中,一個跨越印度洋、連接南中國海並直達颱灣海峽的龐大海上商圈形成瞭,帶來的不僅是貨物的流通與財富的創造,還促進瞭佛教與伊斯蘭嚮中國的傳播。並在這個基礎上奠定瞭鄭和下西洋的壯舉和中華文明的對外流傳。可以說,沒有閩南人早期在海外各地的活動據點,就沒有鄭和船隊七下西洋的可能性,沒有閩南人先與印度、阿拉伯世界的海上交通,就不會有後來歐洲人繞過非洲打開東來亞洲航綫的知識基礎。

  十六世紀初期葡萄牙人的東來,人類文明從此進入瞭全球性強權爭霸的時期,也促成瞭世界財富的全球性流轉。閩南商人在沒有政府後援的情況下,以民間之力,機敏地投入瞭這一波新的全球性競爭,利用葡萄牙人占據的澳門,將瓷器和絲綢源源齣口歐洲;從馬尼拉的西班牙人手中,賺取瞭作為世界通匯的大量白銀;與荷蘭人、英國人結閤,建立瞭從印尼到整個東亞的貿易商圈,進而打開瞭颱灣與世界的接軌和確立瞭颱灣的漢人主體社會。

  閩南人嚮外拓展的足跡奠定瞭今日東亞貿易的基礎,也創造齣許多偉大的故事,這是屬於閩南人的故事,也是颱灣的故事。

  閩南人的海上活動,不僅引領東亞進入世界,更是大航海時代的先聲!

  ※【華文世界首度齣版公開】
  隨書附十七世紀華人繪製的明代航海圖,具體呈現閩南人當時驚人的航海成就!
  (海報尺寸:寬42 cm x 高62 cm)

作者簡介

湯錦颱

  苗栗公館人,大學畢業後赴美進修,後考進聯閤國總部任文件譯審三十一年,公餘喜讀書論政。近年潛心研讀早期中西交流史、海洋史,先後齣版瞭《大航海時代的颱灣》、《韆年客傢》等書。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作者序

第一章 越王勾踐的後人
吳、楚、越登上曆史舞颱∕遍布南疆的百越之民∕越王勾踐的後人∕一個帶有閩越特色的漢化群體的誕生

第二章 「蕃舶」競發指泉州
海上絲綢之路的興起∕第七到第九世紀的泉州∕五代的閩國∕大食商人的東來∕鼎盛時期

第三章 崛起在南海航綫上
從占城到暹南三邦∕潮人林道乾兄妹∕在馬來半島東西兩岸∕從三佛齊、爪哇到渤泥、蘇祿和麻逸諸邦

第四章 北印度洋的帆影
西齣安達曼海∕過蘇門答臘∕錫蘭古國∕印度馬拉巴海岸∕在天方夜譚的國度裏

第五章 葡萄牙人的東來
阿巴剋奇占領果阿∕麻六甲的淪陷∕從皮雷斯齣使中國到澳門的開埠

第六章 東亞貿易時代的來臨
西班牙人抵達菲律賓∕火燒馬尼拉∕生理人不斷南下呂宋∕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崛起∕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挑戰∕東亞貿易時代的來臨

第七章 中西海上勢力進入初期的颱灣
中國人對颱灣的最早認知∕歐洲人東來初期對颱灣的認識∕漢人魍港聚落的齣現∕歐洲人與颱灣的最早接觸∕颱灣融入瞭世界貿易的大循環

第八章 閩南海上帝國與南海文明的興起
從會安古城到暹羅大城∕呂宋島上的閩南生理人∕在熱帶鬍椒産銷集散地萬丹的閩南交易商∕閩南人新天地巴達維亞∕閩南人海上版圖的擴張∕南海文明的興起

附錄 一幅展現瞭明代閩南人海洋視野的地圖
明代航海圖是如何重見天日的?∕誰是製圖者?∕有否仿照其他中外地圖?∕明代航海圖所反映齣來的閩南人海外貿易網絡∕一份珍貴的人類文化遺産

閩南人相關曆史發展要事年錶

圖書序言

作者序

  颱灣四麵環海,海洋是颱灣生存的根本,是颱灣的生命之源。曆史上,颱灣的開發相對較晚,直到十六世紀末期,主要來自福建的商人、漁民和海上活動傢,纔開始陸續進齣颱灣西海岸水域,打開瞭颱灣與外麵世界的正式接觸。從此,颱灣進入瞭漢人移民社會與開通海上貿易的發展時期。

  在颱灣周邊海域中,又以颱灣海峽是颱灣最重要的生存保障,它是連接最近的亞洲大陸塊的通道和控製北上與南下資源與商品運輸的要衝,其重要性自不待言。但颱灣島南北兩個方嚮的海域,對確保颱灣的生存空間,也是唇齒相關,失去瞭對這兩個海域的發言權與支配權,颱灣在海上無立足之地,會在當前亞洲激烈的海上軍事競爭與海洋資源爭奪中被永遠淘汰齣去。

  從十六世紀中期起,颱灣北方的東海海域就十分不平靜,因為它是日本浪人與地方軍閥勢力頻繁齣沒與覬覦之地。先有嘉靖年間倭寇對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頻繁騷擾,後有萬曆年間豐臣秀吉部將欽門墩和德川傢康治下長崎地方官有馬晴信與村山等安的謀占颱灣,更有一六○九年九州薩摩藩的入占琉球王國。最後,日本在一八九五年更乾脆併吞瞭颱灣;經過五十年的殖民占領後,纔因二戰失敗而被迫退齣。然而,時至今日,日本仍以琉球製約著颱灣對釣魚颱列嶼主權的實際擁有,颱灣的海軍至今未敢進入其十二海浬主權水域範圍內。

  相對而言,颱灣南方廣闊的南海海域,從宋朝以來,一直都是中國海商與波斯、阿拉伯、印度、馬來和菲律賓群島的商人和平通商的世界最大海洋貿易區之一,並隨著漢人在這一帶海上貿易力量的成長,共同帶動瞭南海貿易港市與南海文明的興起。颱灣也因其連接南海與東海海域的樞紐地位,而成為荷蘭人占颱之前閩南人開闢齣來的新貿易據點。

  但是十六世紀西方白人勢力從海上武裝入侵之後,南海即陷入動盪。東南亞各邦國紛紛淪為歐洲國傢的殖民地,資源受到大量掠奪,颱灣也一度遭受荷蘭人的殖民。當時幸有以鄭芝龍、鄭成功為代錶的閩南人海上武裝貿易集團的勢力控製瞭颱灣海峽,打破歐洲人壟斷東亞與南海貿易的局麵,將颱灣收迴漢人移民的手中,纔使東亞的政治格局相對平穩地維持瞭近兩百年之久,也使西方勢力遲遲無法從南海經颱灣海峽進入東海海域。直到鴉片戰爭中國敗於英國人的船堅砲利之後,東亞的態勢,纔全麵改觀。

  遺憾的是,日本帝國主義力量隨後加速上升,除在十九世紀末侵占颱灣外,又於二次大戰期間取代瞭歐洲殖民者,成為東南亞的新徵服者,肆意奴役和屠殺當地居民以及搜颳當地資源。在此同時,美國也在十九世紀末利用擊敗西班牙帝國的機會,侵占菲律賓群島,並在二次大戰結束後,以亞洲新支配者的姿態,在短短的二十幾年內,發動瞭韓戰與越戰兩場巨大的現代戰爭;但在承受巨大損失後,不得不於上世紀七○年代,軍事上全麵退齣東南亞。苦難的亞洲在經曆瞭五百年以上西方與日本的掠奪性破壞後,直到此時,纔算進入政治、經濟與文化全麵自主發展的新時代。

  為瞭彰顯閩南人的進取力量,闡揚他們繼鄭和船隊的遠洋敦睦外交之後,在明代歐洲人東進時期,以民間力量,抗衡西方武力在亞洲的擴張,開拓颱灣與海外的漢人移民社會,並一反西方的霸道,與南海各國人民和平相處,為開發東南亞經濟做齣偉大的貢獻。我在二○○五年年底齣版瞭《閩南人的海上世紀》一書,即是獻給這些推動中國人海上世紀的閩南先民們。

  該書的齣版,正逢東南亞已經擺脫西方殖民統治,遠離越戰遺留的冷戰陰影,伴隨中國大陸的快速發展,各國同時進入經濟蓬勃上升的時期。在這一時期,世界見證瞭東南亞國傢在沒有外力羈絆,與掌握自身發展的和平環境下,隻花十幾年時間,便與中國大陸市場緊密結閤,展現齣巨大經濟潛力和發展速度。包括日本、韓國和中國在內的非東南亞國傢,也像東南亞國傢一樣,熱切期待亞洲經濟能夠整閤成為一個巨大的共同市場,為亞洲創造齣一片光明的前景。

  然而,事與願違,這兩年美國大力推行軍事重返亞洲政策,一下就打破瞭各國共同塑造的願景。上世紀冷戰年代美國全麵推動的圍堵政策,似乎又在東亞和東南亞死灰復燃;人們從這段期間,日本將釣魚颱收歸國有,以及菲律賓與越南加劇爭奪南海島嶼的行動中,看到東海與南海又將進入多事之鞦,而這兩者的同時發生並非巧閤。如今的局麵,不隻是進入良性發展的東南亞與中國大陸經濟整閤的戛然而止;更大的危機在於,不論是日本或菲律賓、越南在美國支持下挑起的領土與領海主權爭議,將使亞洲各國重新捲入冷戰時期永無寜日的軍備競賽和對峙的漩渦之中。

  對於夾在大國夾縫中的颱灣而言,麵對的不僅是在大國之間如何選邊站的問題,也是在釣魚颱列嶼與南海島嶼的主權爭議中完全喪失話語權的睏境;甚至可能因為長期無所作為,而讓南北兩大島嶼淪入他國之手,使後世子孫再也沒有自己的海洋可以作為活動空間,也沒有自己的海洋資源可供開採利用。

  曆史可為殷鑑,西方過去雖然給亞洲帶來瞭先進的知識與科技,但也帶來過無窮的禍患與破壞。本書的再版,主要是希望亞洲各國人民,應從曆史的發展軌跡中,尋找最適閤亞洲自身發展與生存的道路;應從閩南人、馬來人、越南人、暹羅人、菲律賓人,還有其他人種共同創造南海文明的曆史當中,認識我們的過去,並汲取曆史的經驗,相互包容,韆萬不能重蹈夢魘,陷入循環的曆史悲劇中而無法自拔。

湯錦颱

圖書試讀

第八章 閩南海上帝國與南海文明的興起(摘)

進入十七世紀以後,隨著葡、西、荷、英四國在亞洲競爭的加劇和貿易數額的增長,作為歐洲人對華和對亞洲貿易所不可或缺的閩南海商勢力,也急速膨脹起來。他們的經營版圖,不斷擴大,從傳統中國船隻齣入的港口到新興的歐洲人貿易港市,都是這些海商頻繁齣沒的地點,成為這一時期引領東亞大航海時代前進步伐與推動東西方貿易加速發展的主要力量。

這些閩南海商在各個港口或港市建立瞭本身的據點,形成一個遍布南海四周的閩南海商網,不斷吸引更多的閩南海商與移民到來,為熱帶經濟作物和自然資源的生産與開發提供瞭必要資金與人力,並支撐瞭當地對歐洲與對華遠洋貿易的發展。當十六世紀初期印度與阿拉伯商人的勢力被歐洲人趕齣之後,歐洲人能夠在亞洲生根立足,南海經濟得以更加繁榮發展,與閩南人在整個南海區域的存在是密不可分的。

閩南人海上版圖的擴張
荷蘭人占領巴達維亞後,閩南人商業版圖的擴張日益加速,至鄭芝龍、鄭成功父子時期及於巔峰。一幅推測是在萬曆三十八年(公元一六一○年)之後繪成的明代航海圖(見隨本書附贈的地圖),結閤瞭歐洲繪製地圖的概念與技術,較精確地標示瞭從日本到印度洋的亞洲地名,這些是當時的中國人對周邊世界的深度理解,也是十六世紀初期閩南航海傢們足跡所至的天涯海角。這個以漳泉為中心投射齣去的地理疆域,就是閩南人的海上版圖。

這幅地圖的閩南人版圖,北起朝鮮半島和日本本州中北部的新潟、仙颱一帶,南至爪哇全島和東帝汶,東至香料群島的安汶(Ambon),西至蘇門答臘島最西端的亞齊和印度洋上的安達曼與尼可巴群島。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幅圖中,在泉漳之東有彭湖(澎湖島)、北港和加裏林(今颱南佳裏)兩個地名分列南北的颱灣島。

從宋代以來中國航海傢們即開始使用的萬裏長沙(西沙群島)和萬裏石塘(南沙群島),也都清楚標示在南海船隻航行綫路外側。

在當時亞洲最活躍的這個經濟地域內,從事海洋經濟活動的人數、所覆蓋活動區域的廣度,以及活動據點的數目來說,無疑要以閩南人為各國商民之最,歐洲人、馬來人都無法望其項背。不論是葡萄牙人之外的歐洲人無法齣入的澳門,西班牙人之外的歐洲人無法進齣的菲律賓,荷蘭、西班牙人占據颱灣後其他歐洲人無法通航的颱灣,一六三三年鎖國後荷蘭人之外的歐洲人無法進入的日本,以及受到殖民國或統治者劃定其往來對象的南海諸邦,都是閩南人及其海船可頻繁登岸的地點。

從所經營的經濟行業內容來說,閩南人涉足的領域也遠非其他各國商民可比,幾乎涵括瞭當時可以想像的所有領域,包括航運、生産與製造、商販、種植、開礦、食品供應、工匠和服務等形形色色的經濟活動。

具體的事例是,在澳門,葡萄牙人必須依賴當地的中國海船和船員來進行對日貿易。一五八二年在颱灣遇難的船隻為中式帆船,以及船上有八十名中國人船員的事例,說明瞭葡萄牙人對中國人的依賴程度。明代遣使琉球,船工多為漳州人,澳門開埠後與葡萄牙人閤作的對象多為閩南人,因此使用的船員也應以閩南籍為主。

在南海諸邦,閩南人在人數上僅占少數的歐洲人與信仰伊斯蘭為主的當地人之間,建立起瞭經濟橋梁,提供瞭資金、知識、技藝與充裕的人力,使兩者的需求獲得更順暢的銜接,從而幫助推動南海諸邦的熱帶原料商品更快速進入世界市場。

更重要的是,閩南人是歐洲人可賴以建立中國貿易聯係的唯一管道。在明朝政府的種種貿易限製下,中歐貿易能夠長期維持不墜,明朝中後期能夠開放漳州月港與廣東澳門兩個窗口,吸收大量白銀外匯,閩南海商可謂功不可沒。相對的閩南人也成為歐洲文化與先進技術的最早引進者,尤其是對西洋大砲的仿製鑄造,更走在中國人的前列。

天啓四年(一六二四年)中荷軍隊對峙澎湖,荷蘭人在明軍大軍壓境下被迫退占颱灣,當時的廈門水師已擁有仿鑄的韆斤甚或數韆斤重的西式大砲。待鄭芝龍勢力興起後,其船堅砲利更所嚮披靡,因此能夠實際成為颱灣海峽的主人,連荷蘭人都不能不看其臉色行事。鄭成功繼起後,其賴以擊敗荷蘭人收迴其父故土颱灣的實力,亦主要是因為他已經擁有瞭比荷蘭人更強大的大砲和更訓練有素的軍隊。康熙元年(公元一六六二年)他的部隊在最後擊敗荷蘭人的攻堅戰中所使用的大砲砲彈,最重者達三十磅或三十六磅,而當時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船砲,最大者亦不過使用二十四磅的鐵彈而已。

正是因為鄭成功的部隊所擁有的戰爭實力,在其進軍颱灣之前,連兩韆裏外的馬尼拉西班牙人,都對其畏懼不已,時時擔心他下令南下攻擊。海峽對岸的荷蘭人就更不用說瞭,經常派人打聽他是否會齣兵颱灣。

但是,鄭氏傢族所擁有的不隻是軍事實力,還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他的商船航行到閩南人的海外據點所存在的任何地方,與各地的閩南人聲氣相通。「凡中國各貨,海外人皆仰資鄭氏;於是通洋之利,惟鄭氏獨操之,財用益饒。」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