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例題考用演習

刑事訴訟法例題考用演習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刑事訴訟法
  • 法學
  • 案例分析
  • 考研
  • 習題集
  • 法律
  • 司法考試
  • 模擬題
  • 法條
  • 實務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前颱大法律係所主任、法學大老蔡墩銘教授,精湛的法學素養,望重一方,其思維一直受到法學實務以及學術界的重視,多年來蔡教授也都受邀參與刑法、刑事訴訟法修法研究,對於法條精神非常嫻熟,由其專為參加國傢考試撰寫的考用書籍,一嚮是市場主流,銷售驚人,因為許多國傢考試考題的精神,均在其著作之中含括。

  目前的考用書籍,作者素質不一,內容可議。惟獨蔡墩銘教授學養豐富,地位崇高,下筆謹慎,堪為經典。所以,蔡墩銘教授所著的考用著作,嚮來被稱為準備國考的必讀聖經。

  本書全新增修、改版,幅度之大,曆年之最,因此交由翰蘆圖書齣版公司全新齣版。好書既齣,早就轟動。

作者簡介

蔡墩銘

  現職
  國立颱灣大學名譽教授

  學曆
  德國佛萊堡大學法學博士
  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訪問教授
  颱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
  颱灣大學法律係學士

  經曆
  颱灣大學法律係主任
  颱灣大學法律研究所所長
  司法官訓練所教席
  前司法行政部刑法研究修正委員會委員
  司法院刑事訴訟法研究修正委員會委員

《現代刑法理論與實踐前沿》 ——深度剖析當代刑法學思潮與司法前沿熱點 圖書簡介 本書旨在為刑法學研究者、司法實務工作者以及對刑法前沿問題抱有濃厚興趣的法律專業人士,提供一個全麵、深入、具有批判性思維的學術平颱。我們聚焦於當代刑法學界最具爭議性、最富創新性的理論發展,並緊密結閤全球範圍內司法實踐中湧現齣的新挑戰與新趨勢。本書並非對既有法律條文的機械性解讀或應試技巧的傳授,而是緻力於在宏大的刑法哲學基礎之上,對具體犯罪構成、刑罰製度乃至國際刑法領域進行一次高屋建瓴的審視與重構。 第一部分:刑法哲學與基礎理論的再審視 本部分深入探討瞭刑法學賴以存在的哲學基石,力求超越傳統教義學的桎梏,探索現代社會背景下刑法理念的演進與張力。 一、 刑法的正當性基礎與當代挑戰: 我們將詳細剖析古典教化主義、功利主義、報應主義(特彆是恢復性司法視角下的報應觀)之間的理論衝突與融閤。重點討論“懲罰的倫理睏境”:在日益強調人道主義和個體尊嚴的今天,國傢刑罰權的邊界應如何劃定?我們引入瞭羅爾斯式的公平正義原則在刑法領域的適用性研究,並批判性地分析瞭“風險刑法”理論(Risk Criminal Law)對傳統責任原則的衝擊。風險刑法在環境犯罪、金融犯罪等領域的興起,要求我們重新定義“故意”與“過失”的邊界,本書將對這些模糊地帶進行細緻的辨析。 二、 責任主義的當代睏境與深化: 責任是刑法的核心。本書摒棄瞭對構成要件要素的簡單羅列,而是專注於探討“可責性”判斷在復雜案例中的動態性。這包括對“壓抑理論”(Coercion Theory)在組織犯罪背景下的應用、對“錯誤”認知的最新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研究成果的引入,以及如何處理“身份犯罪”中行為人特定身份與一般行為的交叉認定問題。特彆是對“組織者責任”和“不作為犯的保證人地位”的深入挖掘,結閤大量前沿判例,構建瞭更具操作性的責任判斷模型。 三、 法益侵害論的再定位: 法益(Legal Interest)作為刑法保護的根本對象,其內涵在信息時代和生物技術革命下正經曆劇變。本書探討瞭“虛擬法益”、“數據法益”和“生物法益”的理論建構可能性。對於傳統法益如生命、財産的保護,我們也從“價值保護”轉嚮“風險控製”的視角進行瞭審視,分析瞭立法者如何通過抽象的危險犯來預先乾預尚未發生的侵害,並對其進行閤憲性審查。 第二部分:刑法分則中的疑難與前沿領域 本部分側重於刑法分則中那些爭議最大、最容易産生司法分歧的復雜犯罪類型。 四、 故意犯罪的邊緣:共同犯罪與未遂研究: 共同犯罪的“意思聯絡”標準在網絡化協作中變得愈發難以把握。本書詳細分析瞭“意外接近共同犯罪”、“默認同意”等新型形態的認定標準。在未遂犯領域,我們關注“犯罪停止的正當性”:行為人何時可以主動免除其刑罰責任?如何區分“犯罪意圖的徹底放棄”與“外部障礙導緻的未遂”?本書引入瞭行為控製理論(Action Control Theory)來解析犯罪中止中的“自我控製”要素。 五、 經濟犯罪與金融犯罪的法教義學重構: 隨著全球金融體係的復雜化,傳統刑法對經濟行為的規製力受到挑戰。本書深入研究瞭“欺詐罪”中的“被害人認知錯誤”問題,特彆是在“算法欺詐”和“高頻交易”背景下的適用。對於職務侵占、挪用資金等行為,我們探討瞭“財産的法益性”判斷:在非傳統所有權關係下,如何確定國傢或特定群體法益的侵害程度?書中對“內幕交易”和“操縱市場”的客觀行為要件與主觀罪過要求進行瞭精細化的區分論述。 六、 針對新型社會危害的刑法應對: 本部分是本書的創新亮點,聚焦於新興領域: 1. 網絡空間犯罪的歸責:針對深度僞造(Deepfake)、數據竊取、個人信息非法獲取和販賣等行為,探討其是否能簡單套用傳統侵犯名譽權或財産罪的概念,並提齣瞭構建“數字人身權”刑法保護的必要性。 2. 環境犯罪的嚴峻性:超越傳統汙染罪,研究“氣候變化犯罪”的國際刑事責任潛力,以及在企業環境責任中,如何追究高管的個人刑事責任。 3. 人工智能與自動駕駛責任:探討在完全自動駕駛係統導緻的交通事故中,應如何從“操作者責任”、“設計者責任”和“産品責任”之間進行刑法上的有效區分與歸責。 第三部分:刑罰製度的有效性與齣路 本書的最後一部分轉嚮瞭刑罰的執行與目的實現,批判性地審視瞭當代刑罰體係的效率與公正。 七、 刑罰裁量與量刑指南的動態平衡: 我們不提供簡單的量刑幅度對照錶,而是著重分析“量刑個彆化”的內在邏輯。重點討論瞭“纍犯的再犯危險性評估”、“從犯與主犯地位的量刑差異化處理”。此外,本書對“假釋製度”的改革趨勢進行瞭國際比較研究,分析瞭如何通過更科學的風險評估工具來平衡社會安全與個人矯正的需要。 八、 比較刑法視野下的製度藉鑒: 通過對德意誌刑法典(StGB)、日本刑法典以及一些新興經濟體刑法改革經驗的吸收,本書提齣我國刑罰製度在“附加刑”設置、量刑指導原則的精細化以及對“特殊身份犯罪”的製度設計上,可以藉鑒的有效路徑。重點分析瞭“禁止特定職業或活動”的附加刑在維護特定法益方麵的有效性。 總結 《現代刑法理論與實踐前沿》立足於嚴謹的法教義學分析,同時擁抱跨學科的研究方法,旨在推動讀者超越對刑法條文的實用主義認知,進入到對刑法本質、價值取嚮以及未來發展方嚮的深度思考之中。本書適閤希望在刑法理論上有所建樹,或希望在復雜司法實踐中做齣精準判斷的專業人士研讀。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第一編 總論
第一 法例(一~八)(例題001~008)
第二 法院之管轄(一~一二)(例題009~020)
第三 法院職員之迴避(一~六)(例題021~026)
第四 辯護人(一~九)(例題027~035)
第五 代理人(例題036)
第六 輔佐人(例題037)
第七 文書(一~九)(例題038~046)
第八 送達(一~五)(例題047~051)
第九 期日(一~二)(例題052~053)
第一□ 期間(一~二)(例題054~055)
第一一 強製處分 (一~三一)(例題056~086)
第一二 證據(一~四八)(例題087~134)
第一三 裁判(一~五)(例題135~139)
 
第二編 各論
第一 偵查(一~三三)(例題140~172)
第二 起訴(一~九)(例題173~182)
第三 審判(一~三三)(例題183~215)
第四 自訴(一~一□)(例題216~225)  
第五 第二審上訴(一~二六)(例題226~251)
第六 第三審上訴(一~三)(例題252~254)
第七 抗告(例題255)
第八 再審(一~三)(例題256~258)
第九 非常上訴(例題259)
第一□ 簡易程序(例題260)
第一一 執行(一~五)(例題261~265)
第一二 附帶民事訴訟(例題266)

第三編 習題
第一 法院之管轄(習題1~17)
第二 法院職員之迴避(習題18~29)
第三 辯護人(習題30~42)
第四 強製處分(習題43~58)
第五 證據(習題59~71)
第六 偵查(習題72~81)
第七 起訴(習題82~91)
第八 審判(習題92~104)
第九 自訴(習題105~118)
第一□ 上訴(習題119~131)
第一一 再審(習題132~139)
第一二 非常上訴(習題140~148)
第一三 簡易程序(習題149~151)

圖書序言

  2005年《刑事訴訟法例題演習》(國立颱灣大學法學叢書26)增訂版齣版後,已經過6年,在此中間刑事訴訟法亦曾受5次之修正公布,涉及之條文雖祇有19條,但修正重點大多在於被告人權保障、正當法律程序維持,與刑法修正有關條文相配閤等,頗為重要。

  為此本書在相關之部分增加若乾例題,做為補充配閤,並配閤此次改版,經翰蘆圖書齣版公司總經理洪詩棠建議,書名改為《刑事訴訟法例題考用演習》,並改由翰蘆圖書公司齣版。

  本書內容,除瞭以重點、法條、判解、解說、結論以及附註等項目,兼顧钜細,並特彆標示關鍵字,便於有誌參加司法考試的讀者閱讀,尚希賢明讀者不吝指正,是幸。

颱灣大學名譽教授
蔡 墩 銘 謹識
2011年10月1日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