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東日本311大地震、1999年921大地震、2001年911世貿中心恐怖攻擊、2003年亞洲地區SARS事件及2005年美國紐奧良卡翠那颶風事件…等,均肇緻重大傷亡及損失,對於這些自然災害及人為事故,隨時可能帶來的不確定性風險及其所緻之損失,皆已深深烙印在人們的心裏。
幾近年來,隨著重大天災的發生頻率大幅增加,風險管理的觀念已逐漸在國內加溫。在此風險社會時代,我們應採行什麼樣的財産風險管理措施,以幫助個人、傢庭、工商企業及政府機栟,達到預防、減輕及彌補損失的目的,作者將多年來在學術及實務的所得整理成冊,與大眾分享。 本書特色:財産風險管理最佳教材
理論與實務相輔相成
每章後附自我評量,檢視學習成果
隨書附曆屆各種相關考試試題及參考解答
適閤於初學者、進修者、準備相關考試者以及實際執行財産風險管理者
作者簡介
鄭燦堂
現職
中華民國風險管理學會常務監事
中華民國産物核保學會理事
學曆
國立颱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
經曆
曾任職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局組長
曾任教於政治大學、銘傳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係
曾任職於南山人壽、颱灣人壽、中國産物及颱灣産物保險公司
著作
企業風險認知與因應策略
永續經營—企業風險的規劃與管理
高枕無憂—人身風險的規劃與管理
風險管理—理論與實務
怎樣買産險纔保險
妙用保險的法律智慧
101條風險管理準則
多國籍企業之風險管理
企業風險管理之新課題—危機管理
企業風險管理策略
新興風險管理—整閤性風險管理
序
第一章 風險與風險管理 1
第一節 黑天鵝效應如影隨形∕3
第二節 風險社會∕3
第三節 現代風險社會之特色∕6
第四節 現代風險社會之風險∕8
第二章 風險的定義、特性及分類 13
第一節 風險的定義∕15
第二節 風險的特性∕16
第三節 風險四要素∕17
第四節 風險之偏好∕19
第五節 風險的分類∕20
第六節 風險之要件及性質∕34
第七節 風險之管理∕35
第八節 風險的成本∕38
第三章 風險管理之基本內容 43
第一節 風險管理的沿革∕45
第二節 風險管理的發展∕46
第三節 風險管理受重視之原因∕48
第四節 風險管理之意義及其重要性∕50
第五節 風險管理的特質∕51
第六節 風險管理的目標∕55
第七節 風險管理的範圍∕58
第八節 風險管理之原則∕60
第九節 風險管理與其他管理之比較∕60
第十節 風險管理之貢獻∕62
第十一節 風險管理之實施步驟∕64
第四章 風險管理實施之步驟(一)── 認知與分析損失風險 69
第一節 風險管理之管理麵與決策麵∕71
第二節 風險管理實施之步驟∕75
第三節 風 險管理實施步驟1:認知與分析損失風險∕77
第五章 風險管理實施之步驟(二)── 檢視、選擇、執行,以及監督與改進風險管理策略 89
第一節 風險管理實施步驟2:檢視各種風險管理策略之可行性∕91
第二節 風 險管理實施步驟3:選擇最佳之風險管理策略∕102
第三節 風 險管理實施步驟4:執行所選定之風險管理策略∕105
第四節 風 險管理實施步驟5:監督與改進風險管理計畫∕107
第五節 風險管理之成本與效益∕110
第六章 風險管理計畫之建立 115
第一節 風險管理計畫之目標∕117
第二節 風險管理人之基本職責∕125
第三節 風險長的職責與挑戰∕129
第四節 風險管理計畫之組織∕133
第五節 風險管理資訊係統∕141
第六節 風險管理計畫之管製∕143
第七節 風險管理政策說明書與風險管理年度報告∕145
第七章 財産損失風險之分析 149
第一節 財産損失風險的意義與種類∕151
第二節 有損失之虞的財産價值∕151
第三節 財産損失之風險事故∕154
第四節 財産損失的評估標準∕157
第五節 遭受財産損失的法律個體∕160
第六節 財産損失風險的發現方法∕161
第八章 淨利損失風險之分析 167
第一節 淨利損失風險的意義與種類∕169
第二節 有淨利損失之虞的價值∕173
第三節 引起淨利損失的事件∕175
第四節 遭受淨利損失的法律個體∕176
第五節 淨利損失的財務影響∕178
第六節 淨利損失風險的發現方法∕180
第九章 責任損失風險之分析 185
第一節 責任損失風險的意義與種類∕187
第二節 責任與賠償型式∕188
第三節 企業的民事責任∕189
第四節 過 失責任主義、無過失責任主義與抗辯∕195
第五節 損 害賠償之結構與基本原則、方法及範圍∕198
第六節 現代企業幾個重要責任問題∕202
這本書的實務部分更是讓我驚喜連連,它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而是真正地將理論付諸實踐,為我們提供瞭可操作性的解決方案。作者在這一部分,詳細介紹瞭如何在實際操作中進行財産風險的識彆、量化、規避、轉移和監控。例如,在風險識彆方麵,作者列舉瞭從宏觀到微觀的各種風險源,包括經濟風險、政治風險、社會風險、技術風險,以及具體的財産本身可能存在的風險,如火災、盜竊、自然災害、設備故障等。每一個風險點都進行瞭詳細的分析,並且給齣瞭相應的識彆方法,例如訪談、問捲調查、現場檢查、數據分析等。在風險量化方麵,作者介紹瞭各種統計學和概率論的方法,如何利用曆史數據來預測未來損失的可能性和嚴重程度。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講解風險轉移時,詳細闡述瞭保險作為一種重要的風險轉移工具,是如何通過精算、核保、理賠等環節來實現風險的公平分配和轉移的。書中還提到瞭其他風險轉移方式,如期貨、期權等金融衍生品在財産風險管理中的應用,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視角,讓我看到瞭財産風險管理更廣闊的應用前景。書中的案例分析也非常貼閤實際,比如針對製造業的設備風險管理,針對房地産的建築安全風險管理,都非常有藉鑒意義。
评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比較專業,但同時又不失嚴謹性。作者在闡述理論時,使用瞭大量的專業術語,但同時又會給齣清晰的解釋,使得非專業背景的讀者也能理解。在實務部分的講解,更是充滿瞭實踐指導意義。作者詳細介紹瞭如何在企業中建立一套完整的財産風險管理體係,從頂層設計到基層執行,都進行瞭詳細的闡述。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講解風險評估時,強調瞭“定性與定量相結閤”的方法。在風險識彆階段,可以采用定性的方法,如頭腦風暴、專傢訪談等;在風險量化階段,則需要運用定量的方法,如統計分析、概率計算等。這種方法論的指導,對於建立一套科學有效的風險評估體係至關重要。書中還對不同類型的財産風險,如固定資産風險、流動資産風險、無形資産風險等,分彆進行瞭詳細的分析,並提供瞭相應的管理建議。
评分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其理論的深度,更在於其思想的啓發性。作者在探討財産風險管理時,不僅僅局限於傳統的風險控製,而是將其置於整個企業戰略的宏觀視角下進行審視。他強調瞭風險管理與企業價值創造之間的緊密聯係,以及如何通過有效的風險管理來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實務部分,作者還探討瞭風險文化建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過建立積極的風險意識,來提升整個組織的風險管理能力。我尤其對書中關於“風險的機遇性”的論述印象深刻。作者認為,風險並不總是負麵的,有些風險如果能夠得到有效的管理,反而可能帶來巨大的機遇。例如,通過對市場風險的深入分析,企業可以抓住新的市場機會,實現盈利增長。這種辯證的思維方式,讓我對風險管理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這本書,無疑是我在財産風險管理領域閱讀過最全麵、最深入的一本書之一。
评分這本書的作者無疑是一位在該領域擁有深厚造詣的專傢。他在理論部分,不僅引用瞭經典的風險管理理論,還融入瞭許多前沿的研究成果,如大數據在風險評估中的應用、人工智能在風險預測中的作用等。這種前瞻性的視野,讓我看到瞭財産風險管理未來的發展方嚮。在實務部分的講解,更是接地氣,充滿瞭實操性。作者詳細介紹瞭如何根據不同行業的特點,製定個性化的財産風險管理方案。例如,針對製造業,重點關注設備故障和供應鏈中斷風險;針對服務業,則可能更關注數據安全和信息泄露風險。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講解風險控製時,強調瞭“預防為主,綜閤治理”的理念,並提供瞭多種預防性措施和技術手段。書中對於風險預警機製的構建,也進行瞭詳細的闡述,如何通過建立有效的監測係統,及時發現風險苗頭,並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這對於企業來說,是非常關鍵的一環,能夠最大程度地減少損失。
评分在閱讀過程中,我注意到這本書的寫作風格非常嚴謹,邏輯清晰,結構完整。作者在開篇就明確瞭本書的研究目標和內容框架,隨後逐章深入,層層遞進。每一章節的開頭都會有一個小引子,點明本章的重點,章節結尾則有總結和思考題,引導讀者進一步消化和理解。這對於自主學習者來說,是非常友好的設計。在理論闡述方麵,作者引用瞭大量國內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學術文獻,體現瞭其學術的嚴謹性。同時,作者並沒有止步於理論,而是將這些理論與實際的財産風險管理案例相結閤,分析得頭頭是道。我印象深刻的是,在講解風險度量時,作者詳細對比瞭VaR(風險價值)、CVaR(條件風險價值)等不同度量方法的優缺點,以及它們在不同情境下的適用性。這些深入的分析,讓我對風險的度量有瞭更全麵的認識。在實務操作方麵,書中列舉瞭許多具體的工具和技術,比如流程圖、SWOT分析、關鍵風險指標(KRIs)等,並詳細解釋瞭如何運用這些工具來識彆、評估和管理財産風險。
评分從這本書的排版和印刷質量來看,齣版方顯然是下瞭功夫的。紙張的質感很好,拿在手裏有分量,閱讀起來也很舒適。內文的字體大小適中,排版清晰,沒有齣現任何錯彆字或排版錯誤。我尤其注意到,書中的圖錶都繪製得非常精美,數據清晰,標注明確,極大地增強瞭信息的傳達效率。例如,書中關於不同風險事件發生概率和損失程度的矩陣圖,就非常直觀地展示瞭風險的等級劃分。作者在理論部分的論述,非常注重邏輯性和連貫性,從宏觀的風險管理框架,到具體的風險識彆、評估、應對和監控,每一個環節都銜接得非常自然。而在實務部分的講解,更是結閤瞭大量的行業案例,讓抽象的理論變得更加生動和具體。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分析某個大型企業的財産風險管理案例時,詳細列舉瞭該企業在識彆潛在風險、評估風險優先級、製定風險應對策略等方麵的具體做法,以及這些做法帶來的成效。這樣的案例分析,對於我來說,是非常有價值的學習資料。
评分坦白說,這本書的篇幅相當可觀,內容也十分厚重,但正是這種厚重感,體現瞭作者在財産風險管理領域的深厚功底和細緻入微的研究。我是在一個相對空閑的周末,纔真正靜下心來閱讀這本書,結果發現一頁頁都充滿瞭乾貨。作者在論述理論時,沒有停留在簡單的概念介紹,而是深入探討瞭不同理論流派的演變和發展,比如從傳統的風險管理理論到現代的風險控製理論,再到融入瞭行為金融學和大數據分析的最新趨勢。這種對理論體係的梳理,使得讀者能夠更清晰地把握財産風險管理的脈絡。在闡述實務操作時,作者更是提供瞭大量詳細的流程和方法,比如在進行風險評估時,需要考慮哪些因素?如何構建風險矩陣?如何製定風險應對策略?每一個步驟都寫得非常具體,並且附帶瞭大量的圖錶和公式,這對於我這樣需要將知識轉化為實際操作的人來說,簡直是寶藏。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案例分析部分,選取瞭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企業,分析瞭他們在財産風險管理過程中遇到的挑戰和采取的措施,這些真實案例的分享,讓我能夠更直觀地理解書中的理論和方法。
评分這本書的齣版,對於提升整個行業在財産風險管理方麵的認知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我之前接觸過一些關於風險管理的書籍,但大多數都偏重於某一方麵的理論,或者隻是泛泛而談,缺乏係統性和實操性。而這本書,則將理論與實務有機地結閤起來,形成瞭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作者在理論部分的講解,深入淺齣,即使是對風險管理不太熟悉的讀者,也能通過這本書快速建立起正確的認知。而在實務部分的闡述,更是提供瞭詳細的操作指南,讓讀者能夠將所學知識應用於實際工作。我尤其喜歡作者在講解風險控製措施時,區分瞭預防性措施、減輕性措施、恢復性措施等不同類型,並針對不同類型的風險,提供瞭相應的控製策略。例如,在火災風險的預防方麵,作者提到瞭定期檢查消防設施、加強員工消防安全培訓等;在減輕性措施方麵,則提到瞭設置防火牆、安裝 sprinkler 係統等;在恢復性措施方麵,則提到瞭製定火災應急預案、購買火災保險等。這種細緻的分類和全麵的講解,讓我能夠從多個維度來思考和應對風險。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很有質感,封麵的主色調是深邃的藍色,搭配金色的字體,顯得既專業又大氣。書名“財産風險管理:理論與實務”幾個字排版得體,字體大小適中,一眼就能捕捉到核心內容。我是在書店偶然翻到它的,當時是被它沉甸甸的份量吸引,隨手翻瞭幾頁,就被裏麵嚴謹的邏輯和清晰的論述所打動。作為一名在金融行業工作多年的從業者,我深知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尤其是在財産保險領域,風險的識彆、評估和控製直接關係到公司的生存和發展。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們提供瞭一個係統性的框架來深入理解這一課題。作者在理論部分,不僅梳理瞭風險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則和方法,還詳細介紹瞭各種風險評估模型,如定性評估、定量評估、濛特卡洛模擬等,並結閤瞭大量的學術研究成果,為讀者打下瞭堅實的理論基礎。我特彆欣賞作者在理論闡述中,能夠將抽象的概念具象化,通過生動的案例和圖錶,讓讀者更容易理解復雜的風險原理。例如,在講解損失函數的概念時,作者就引用瞭火災、海嘯等自然災害對財産造成的實際損失數據,使得抽象的數學模型變得觸手可及。這本書的理論深度,讓我對財産風險管理的本質有瞭更深刻的認識,也為我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復雜問題提供瞭理論指導。
评分我是在一位資深風險管理專傢的推薦下,購入這本書的。這位專傢極力稱贊瞭其理論的深度和實務的可操作性。閱讀之後,我深感贊同。這本書的理論部分,係統地闡述瞭財産風險管理的學科體係,包括風險的定義、分類、度量、評估、控製、轉移和監控等各個方麵。作者對每一個概念都進行瞭清晰的界定,並引用瞭大量的學術研究和行業實踐來佐證。我尤其對作者在風險度量方麵的論述印象深刻,他詳細介紹瞭各種統計模型,如正態分布、泊鬆分布、指數分布等,以及如何利用這些模型來預測不同風險事件發生的概率和損失程度。在實務部分,作者則提供瞭一係列具體的工具和方法,如風險登記冊、風險評估矩陣、風險應對計劃等,並結閤實際案例,講解瞭如何運用這些工具來管理財産風險。書中的案例分析也非常精彩,涵蓋瞭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企業,從成功案例到失敗教訓,都進行瞭深入的剖析,為讀者提供瞭寶貴的經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