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科學人(2版1刷)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2024

圖書介紹


人人都是科學人(2版1刷)


著者
齣版者 出版社:遠流 訂閱出版社新書快訊 新功能介紹
翻譯者
齣版日期 出版日期:2012/10/01
語言 語言:繁體中文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錶於2024-04-27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描述

  曾志朗擅長藉由生活情境中的事物,從人類文明發展史的觀點切入,提出獨特的科學觀點,豐富科學的意義;風趣、機智、富含創意的筆鋒,以及字裡行間流露對科學的熱情,令讀者感同身受。他努力傳達的是:科學本是很人文,可以很動人,應該很美麗,必須很浪漫。

  科學人要以科學人的態度、方法來檢驗自身,因為科學是不許模糊的。但科學的發現和對真相的探索,卻是人人皆可為,只要有好的科學觀點、思維訓練,和持之以恆的毅力尋找證據,人人都可成為科學人!

作者簡介

曾志朗

  熱愛運動、看電影、讀小說。西元四年級生,但保有赤子之心。一頭白髮,但身手敏捷。現職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特聘講座教授。

  學經歷和身份眾多,但最喜歡的角色是科學家。在美期間,開創了漢語文神經語言學的研究領域,也是研究記憶、閱讀歷程和注意力形成與分配的知名認知科學家。1990年回台,致力推展台灣認知神經科學的基礎研究,先後在中正大學成立認知科學研究中心和籌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並整合各種與腦科學研究相關的儀器與跨校合作平台。

  2000和2008年兩度出任公職,為教育、科學和文化效力,將其視為科學家的社會責任。歷經台灣兩次政黨輪替,也兩次見證了輪替後的政府運作。曾任教育部長、行政院政務委員、政務委員兼文建會主委。部長任內,提出閱讀、生命教育、資訊教育、創造力教育等四項政策,其中閱讀和創造力被稱為十年來影響深遠的教育政策;對高等教育和科學發展熱情莫名,尤重高教競爭力和科學文化的提升。

  1992年開始寫科普小品,在《聯合報》繽紛版的「科學向前看」,以充滿新奇的想像力引介科學知識,獨創「科學生活化」的寫作風格。十年後於《科學人》雜誌的「科學人觀點」,以突破框架的跳躍思考,寫識寫智,寫景寫意,寫人寫情,再樹「科學故事化」的書寫情調,曾獲金鼎獎最佳專欄寫作獎。2010年於「教育廣播電台」製播「人人都是科學人」,再獲金鐘獎教育文化節目共同主持人獎。

  從基礎研究、學術行政、公職服務到科普推廣,他說,這些年來推動的每一件工作,想要傳達的是:台灣不但要有大學,更要有大學文化;不但要有科學家,更要有科學文化。

  台灣、科學、電影、教育四個關懷,曾志朗猶待實現的是電影夢。一部以三寶太監下西洋為背景,探討語言和文化變遷的電影。一個集歷史、宗教、族群、食物、舞蹈、航海、遺忘……的科學故事。

  Once Upon a Time....

著者信息

人人都是科學人(2版1刷)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目錄

◎江序∕野孩子「曾志朗」上場 江才健
◎代序∕德先生、賽先生,本是一家人! 曾志朗

第1篇 科學之心
1.當局者迷∕18
2.自然界的吶喊∕21
3.沖太歲、安太歲?∕24
4.鎖來鎖去,鎖為何來?!∕28
5.記憶與我∕32
6.快樂為創意之本∕36
7.如果機器會思考∕39
8.人心難測∕43
9.心靈改革從學習樂觀開始∕45
10.向神挑戰-演化論的生命史觀∕51

第2篇 科學之奇
1.體型決定速度∕56
2.莎翁之謎在於心∕59
3.也是城鄉差距∕63
4.鳥事知多少?∕67
5.兩性生命延續的遊戲∕71
6.科學家也是偵探∕74
7.語言的線索∕76
8.聖戰千秋:心靈啊!心靈,你為何如此不生氣?∕79

第3篇 科學之機
1.建造一個虛擬的腦∕94
2.n(巧合)還是巧合∕97
3.漢字閱讀,腦中現形記∕101
4.社會生活基因A、T、G、C∕110
5.浪漫的海洋,謎樣的航行∕114
6.不只是一個預告∕117
7.劃時代的記憶研究∕122
8.堅持實證,熱情解謎∕125

第4篇 科學之妙
1.深藍的藍色憂鬱∕130
2.前腦革命∕133
3.人人都可成為科學人∕139
4.追尋狗族的夏娃∕143
5.你如何畫一個咖啡杯?∕146
6.為什麼不多給點小費?∕150
7.語言在生活中∕154
8.語言本能:人類文明表徵的最後防線?∕158
9.上高山尋知音∕162

第5篇 科學之美
1.大目仔,你先唱!∕166
2.D ?D vs. D = D∕169
3.紐約,紐約!∕172
4.Goodbye, Dolly!∕175
5.數字會說話∕179
6.跑馬溜溜的祕密∕182
7.天工開物,蜂蟻為師∕185
8.生命如百花多樣∕189
9.科學家也可以很浪漫∕197

第6篇 科學之柢
1.科學人看科學人∕202
2.可敬的下一代∕205
3.人是萬物之不靈∕211
4.現代文明症候群:溝通障礙∕215
5.對知識的真正理解∕221
6.一本使心理學變得讓人尊敬的書∕226
7.開發多元智慧的潛力∕231
8.非理即亂∕236
9.CQ=IQ+EQ+KQ或IQ x EQ x KQ或(IQ+EQ)KQ∕239

◎〈附錄一〉我的學思歷程∕243
◎〈附錄二〉I DREAMED ABOUT LIZ LAST NIGHT∕273

圖書序言

你如何畫一個咖啡杯?

概念的形成並非理性和超然,總是夾纏著生活的歷史經驗。

坐在燈光暗淡的教室裡,聆聽一場好無聊的演講,銀幕上的字句一行行由眼前閃過,講者的聲音也越來越悅耳,有如催眠曲。為了抗拒睡神誘惑,硬是撐著沉重的眼皮直視前方,手裡的筆在空白紙上圖來畫去,心思神遊霧裡雲外。迷迷糊糊之間,門外飄來了陣陣咖啡香,手也動得更加起勁了。忽然,燈亮了,人也被周遭的掌聲驚醒,低頭看見一頁又一頁的塗鴉畫作,乖乖!真是心有所思,手有所為。紙上端坐著幾十個大小不一的咖啡杯,有胖有瘦,有高有低,有方也有圓,樣式雖然各自表述,卻有一個共同特徵,就是杯子的把手都畫在同一方向,全是右邊,毫無例外。

咖啡杯就是咖啡杯,把柄在哪一邊不都是一樣的嗎?但為什麼都在同一邊,難道只有我這個人是這樣?我靈機一動,起身要求100多位聽講的師生幫個忙,請他們隨意在紙上畫一個咖啡杯、一把菜刀、一隻雨鞋,還有一部小轎車。

仔細分析這100多幅圖畫,結果非常清楚,有90%以上的人都把咖啡杯的把手畫在右邊,80%以上的人把刀柄畫在右邊,但卻有70%以上的人把雨鞋的鞋頭畫在左邊,最有趣的是轎車的車頭方位,有將近60%的人車頭向左,而當我進一步把開車和不開車的資料分開,則前者把車頭向左的比例就增加到75%「左右」。顯而易見的,人們對於不對稱圖形的記憶是有一定的「偏見」,偏見的來源也很明顯,因為我們大部分的人都慣用右手(右利)。這個看法很容易得到支持,因為那幾位將杯把畫在左邊的人,都是左手慣用者(左利)。

我們用右手握把、舉杯,用右手拿刀柄切菜、削水果。所以當我們要畫咖啡杯和菜刀時,很自然就將杯把和刀柄畫在面對它們時的右手邊,好拿嘛!雨鞋呢?詢問那些把鞋頭畫在左邊的人,答案也很一致,都是畫右腳的鞋,他們說:「想像裡穿上去就可以往前走了。」這個答案給我們另外一個新的啟示,原來向前走,就是向左邊的方位去。所以,開車的右利者把車頭向左,表達的是由左邊的駕駛門上車,開了就往前走。

這一點說明是否正確,也是可以驗證的。我找了一位在香港教書的朋友,請他班上的學生同樣去做畫咖啡杯、菜刀、雨鞋和轎車等作業。前三者的結果和台灣的結果非常一致,但轎車頭方向的結果卻恰好和台灣相反,也就是說,在香港開車的人(香港駕駛座在右邊)有把車頭朝向右邊畫的偏見。看來,一張隨手畫的圖,竟然可以反映出個人的生活經驗,真是不可等閒視之!

圖畫裡所反映出的偏見,並不只限於物件本身的影像而已。我也曾要求美國加州大學的學生就印象所及畫出俄克拉荷馬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的地圖,學生們個個胸有成竹,畫出來之後,才又驚訝的發現把東西向顛倒過來的人有那麼多。原來,前者的地圖像一把菜刀,刀柄在左邊;而後者像一隻雨鞋,鞋頭朝右。但很多學生都把前者畫成刀柄在右的菜刀形狀,而把後者畫成鞋頭朝左的雨鞋形狀。以前常聽說,很多人開車到這兩州時常常迷路,因為他們在印象中把州裡市鎮的左、右方位弄混了,以至於找不到要去的市鎮。

這些現象說明了,我們腦海裡的每一個概念,都不是那麼理性和超然。概念的形成總是夾纏著生活的歷史經驗,反映的是我們和環境的互動所產生的心理圖像,這些圖像相互交織,形成個人的性格表徵。有時候,看一個人的隨手塗鴉,可以一窺他內心的機密,怪不得,前人有言:「一幅畫,勝過千言萬語!」

圖書試讀

None

人人都是科學人(2版1刷) pdf 下載 epub 下載 txt 下載 mobi 下載 2024


人人都是科學人(2版1刷) pdf 下載 epub 下載 txt 下載 mobi 下載 2024

人人都是科學人(2版1刷)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2024




想要找書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人人都是科學人(2版1刷) pdf epub mobi txt 下載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