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颱灣青草藥 第3冊

常見的颱灣青草藥 第3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颱灣青草藥
  • 中草藥
  • 藥用植物
  • 傳統醫學
  • 健康養生
  • 自然療法
  • 植物圖鑒
  • 颱灣文化
  • 藥材
  • 草藥學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颱灣因地處亞熱帶與熱帶地區,加上中央山脈縱貫南北,因而兼具寒、溫、熱帶等各型氣候,以及低、中、高海拔地形,所以,植物資源非常豐富,迄今據統計已確定植物學名的高等種子植物,已近六韆種,其中颱灣固有種約占43%,而颱灣民間供藥用者,則達一韆餘種。

  本套書共收錄常見的青草藥植物300種,分為四冊。每一種青草藥植物的版麵,圖、文共占4~8頁。除瞭藥草的中文名稱外,另有該種青草藥植物在植物學上的分類,包括科彆、學名、英名、彆名、原産地、分布、花期、果期以及形態特徵的詳細描述。該藥草在藥理方麵的應用,則除瞭針對各種病癥的應用外,還包括採收期、藥用部分、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病癥以及用量和用法等,都有詳細的介紹,方便讀者對該種青草藥的認識與查詢。

  由於植物的種類繁多,如何辨識清楚,真的相當不容易,而且報章媒體屢見誤食而造成的中毒事件,所以為避免讀者誤認,甚至誤用,本套書在「形態特徵」部分,特彆針對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孢子等性狀多加以描述定義,以作為讀者辨識的依據。由於植物會隨著四季更迭而呈現不同的麵貌,或開花,或結果,或有較特殊的特徵,所以本套書特彆收錄瞭近韆張精緻且豐富的圖片,一一為讀者做詳盡的呈現。除瞭方便讀者辨識外,更增添瞭本套書的說明性和豐富性。

  中國人對植物的看法是「有用是寶,無用是草」,尤其是民間療法常利用的青草藥,幾乎都是我們周遭常見的植物,所以,本套書也將各種病癥如何應用該植物的方法一一做說明。在青草藥的組成應用方麵,雖分為單方、簡方以及復方的應用,惟使用藥草前,務必請教中醫師或青草藥專傢後再使用,以免延誤病情。

  本套書編撰時,雖參考瞭植物學、中藥大辭典、中藥誌、簡明藥材學、藥用植物等文獻,惟遺漏或謬誤之處在所難免,尚祈諸先進和讀者同好多予指教。

本書特色

  ◎300種常見的青草藥植物,
  精緻的圖文見解、詳細的青草藥基本認識,
  藥理對照各病癥、正確運用青草藥配方組閤。
  居傢必備的終極對癥圖典!照護管理一把罩!

  ◎中國人對植物的看法是「有用是寶,無用是草」,
  而「民間療法」常齣現的颱灣青草藥,幾乎都是我們常見的植物。
  本書教我們如何將這些唾手可得的藥草,
  利用煎、煮等方法,對應各種人體不適的癥狀,
  並詳細標名用量、用法,以及單方、簡方和復方的應用。

  ◎全套共四冊,完整收錄300種常見的實用青草藥;
  真實呈現草藥,從植株、花朵到結成果實的各類型態,辨識度清晰明瞭;
  針對各病癥提供最確切的用法、功效。
  詳盡的中英文索引,對照病癥查詢目錄,既快速、又方便。

尋訪古老藥方的智慧:中華傳統草藥的奧秘與實踐 圖書簡介 本書深入探討中華傳統草藥的浩瀚領域,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麵、係統且易於理解的導覽。我們聚焦於草藥學數韆年來的發展脈絡、藥材的精妙識彆技術,以及它們在古代養生和臨床應用中的智慧。本書並非羅列特定地區的草藥圖鑒,而是著重於構建一個理解傳統藥理思想的框架,帶領讀者領略不同藥材間的相互作用及其背後的哲學基礎。 --- 第一部:草藥學的曆史長河與哲學基石 第一章:源遠流長的草藥文化 本章追溯瞭中華草藥學自上古神農嘗百草的傳說,直至漢唐盛世的集大成。我們將詳細解析《黃帝內經》中關於“食養勝於藥養”的核心理念,探討古代醫者如何通過觀察自然萬物的特性來歸納藥性。重點在於理解草藥學並非孤立的知識體係,而是與古代哲學、天人閤一思想緊密結閤的産物。我們將探討不同曆史時期對藥材分類標準的演變,從早期的按功能劃分到後來的按“四氣五味”歸類法的成熟過程。 第二章:陰陽五行與藥性理論 草藥的藥性是理解其應用的關鍵。本章將深入解析“四氣”(寒、熱、溫、涼)和“五味”(辛、甘、酸、苦、鹹)如何在傳統理論中被用來描述和預測藥材的功效。我們將詳述寒性藥材如何清熱瀉火,熱性藥材如何溫中散寒;辛味如何發散行氣,甘味如何補益緩急。此外,本書將解析“歸經”理論,即藥材如何選擇性地作用於人體特定的經絡係統,從而達到精準調理的目的。這部分內容將以嚴謹的邏輯,拆解古代醫學傢對藥材作用機製的觀察與總結。 第三章:組方藝術:君臣佐使的配伍智慧 草藥很少單獨使用,組方是體現傳統草藥學精髓之處。本章重點剖析“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則。我們將通過經典方劑的拆解案例,說明如何通過主藥(君)、輔藥(臣)的搭配來增強主效或減輕毒性,以及如何利用使藥引導藥力直達病所。這不僅是簡單的混閤,更是一種精妙的平衡藝術,旨在協同增效或相互製約,達到“整體調理”而非單一針對病竈的效果。 --- 第二部:藥材的甄彆、炮製與儲存 第四章:藥材的道地性與品質判彆 藥材的産地、采收季節和加工方式直接影響其功效。本章詳述“道地藥材”的概念,解釋為何特定地域齣産的同一種藥材品質更為上乘。我們將指導讀者如何通過觀察藥材的性狀——包括顔色、氣味、手感(質地)以及斷麵結構——來初步鑒彆藥材的優劣。本章提供瞭一套係統性的觀察方法,幫助學習者建立對天然藥材的感性認識。 第五章:炮製的科學:提升效能與降低毒性 炮製是使生藥材轉變為臨床可用藥材的關鍵步驟。本章詳細介紹各種炮製方法及其原理,例如: 1. 炙法: 如蜜炙、酒炙,用於增強補益或改變藥性。 2. 煆燒法: 如煆骨、煆牡蠣,用於固澀或增強收斂作用。 3. 發酵與蒸煮: 如神麯的發酵、地黃的九蒸九曬,以改變其消化吸收特性。 每一類炮製方法都對應著特定的藥理目標,本書將闡釋其背後的化學變化原理(在不偏離傳統描述的前提下)。 第六章:安全儲存與藥效維持 正確的儲存是確保草藥藥效不失的關鍵。本章提供實用的儲存指南,涉及防潮、防蛀、避光和溫濕度控製。我們將討論不同類彆藥材(如根莖類、花葉類、種子類)對儲存環境的特殊要求,並介紹如何通過簡單的工具和環境設置來延長藥材的有效使用期。 --- 第三部:常見藥材的功能範疇與應用模型 第七章:清熱解毒類藥材的辨識與應用模型 本章聚焦於那些具有“寒涼”特性的藥材,它們是處理體內熱邪、炎癥反應的核心工具。我們將分析幾類具有代錶性的清熱藥材,如金銀花、黃連、大青葉等,探討它們如何從不同層麵(如清氣分熱、清營血熱、解毒散結)發揮作用。本章將著重於描述其適應癥的共性和差異性,指導讀者在辨證準確時如何選擇最恰當的藥材。 第八章:補益與固澀:生命能量的培固之道 生命力的恢復與維持依賴於補益類藥材。本章分類闡述補氣、補血、補陰、補陽四大類彆的代錶藥材,如人參、黃芪、當歸、熟地、鹿茸等。我們將深入解析不同補益藥材的作用側重,例如氣虛與血虛的細微差彆,以及陰虛與陽虛的辨識要點。此外,固澀藥材(如山茱萸、五倍子)如何用於鞏固氣血津液,防止耗散,也將被納入討論。 第九章:行氣活血與化痰祛濕:疏通體內的氣血津液 健康的流通是生命活動的基礎。本章探討疏通藥材的運用,包括行氣藥(如陳皮、木香)如何緩解情誌不暢或飲食積滯導緻的鬱滯,以及活血化瘀藥(如川芎、丹參)在改善微循環和消除疼痛中的作用。同時,對於化痰祛濕藥(如半夏、茯苓),我們將解析它們在處理水濕停滯、痰飲內生等病理狀態下的應用邏輯。 --- 第四部:傳統草藥學的思維拓展 第十章:藥食同源的健康生活理念 本書的最後部分迴歸到預防醫學的範疇。我們將詳細介紹那些既是食物又是藥物的常見食材,如枸杞、紅棗、生薑、山藥等,闡述它們在日常膳食中如何扮演“微調劑”的角色。本章強調,通過長期的藥食同源實踐,可以有效提升個體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減少疾病發生的幾率,實現“治未病”的理想狀態。 結語:傳承與未來視野 我們總結瞭本書所涵蓋的理論框架,並展望傳統草藥學在現代科學背景下的發展方嚮,強調尊重傳統智慧與科學驗證相結閤的重要性。 --- 本書特點: 結構嚴謹: 從曆史哲學到具體操作,邏輯層次分明。 注重原理: 深入解析“四氣五味”、“君臣佐使”等核心理論的實際意義。 強調辨識: 提供詳實的道地藥材形態特徵與炮製影響的描述。 範疇劃分清晰: 依據傳統功效對藥材進行係統性的功能區隔。 本書適閤所有對中華傳統草藥學、自然療法、養生文化有濃厚興趣的讀者,是建立係統認知框架的理想入門或進階讀物。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李岡榮

  颱灣屏東縣人
  中華民國中要協會顧問
  桃園縣青草藥製造職業工會 講師
  上自然藥用植物研究中心 講師
  中華青草藥協會會員 青草藥講師
  中華民國民間療法研究協會 推拿整脊班
  中國青草藥鋪 負責人
  上然中藥房 負責人

審訂者簡介

廖傢瑄

  颱灣桃園縣人
  針灸中醫師
  美國加州大學普士頓醫學院中醫博士

攝影者簡介

鄭元春

  颱灣苗栗縣人
  國立颱灣大學植物研究所碩士、博士班肄業
  國立颱灣博物館副研究員兼植物學組組長退休(95.09.01退)
  國立颱灣大學植物研究所研究助理
  國立颱灣博物館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
 
  專長:植物分類學、蕨類植物學、植物通俗科學寫作、植物生態與形態之觀察、植物攝影(特彆是微觀攝影)。
學經曆及相關作品:

  ◎著有《颱灣的常見野花一.二輯》、《颱灣的海濱植物》、《神奇的多用途植物圖鑑》、《有毒植物》、《植物奇談》、《常見的藥草一.二輯》、《植物Q&A》等二十餘冊﹔作品曾三度榮獲行政院新聞局優良圖書金鼎奬及一次小太陽奬。

  ◎最近兩年,在植物相關網站上大量貼圖(精細的生態照片),並配閤解說文字,供一般民眾閱覽,推展植物科學的普及化,可謂不遺餘力。

圖書目錄

茵陳蒿 6
荔枝草 12
荔枝 16
射乾 22
破布子 26
羅氏鹽膚木 32
夏枯草 38
釘地蜈蚣 44
彩葉草 48
紙錢塹 54
桂花 58
桑樹 64
粉藤 72
臭茉莉 76
臭杏 82
馬纓丹 86
馬蘭 90
馬蹄金 96
馬鞍藤 102
馬鞭草 106
消渴草 112
海金沙 116
海州骨碎補 122
海州常山 126
海芋 132
烏蘞莓 136
烏木臼 142
麥門鼕 146
魚腥草 152
魚針草 160
蛇莓 164
甜菊 170
甜珠草 174
麻瘋樹 178
崗梅根 182
通脫木 188
望江南 194
閉鞘薑 200
康復力 206
商陸 210
淡竹葉 216
野鴉椿 222
野苦瓜 226
野牡丹 230
野桐 234
南美蟛蜞菊 238
菁芳草 242
菝 246
菱 250
萊菔 256
無根草 262
無花果 266
番椒 270
番杏 274
黃花蜜菜 278
黃花虱母子 282
黃藥子 286
黃金桂 292
黃荊 298
黃梔子 302
黃鵪菜 308
黃花美人蕉 312
紫茉莉 318
紫蘇 322
紫背草 326
紫錦草 332
單葉蔓荊 336
揚波 340
(木宜)梧 344
鬍麻 348
博落迴 352
腎葉山螞蝗 356

中名索引 A-1
學名索引 A-48
英名索引 A-59
青草組成應用目錄 A-69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作為一名對傳統醫學充滿興趣的愛好者,我一直緻力於搜集和研究各種民間驗方。當我在書店看到《常見的颱灣青草藥 第3冊》時,我立刻被它吸引住瞭。《常見的颱灣青草藥 第3冊》的內容編排得非常嚴謹,邏輯清晰,從藥草的識彆到其具體的藥用價值,再到實際應用,都進行瞭詳盡的闡述。書中對於每一種藥草的介紹,都力求詳盡,包括其形態特徵、生長環境、采收時機,以及最關鍵的藥用成分和藥理作用,都給予瞭充分的說明。我尤其欣賞書中在介紹藥方時,會詳細列齣所需藥草的用量和炮製方法,並且會提醒讀者可能存在的禁忌和注意事項,這對於普通讀者來說,無疑提供瞭極大的便利和安全保障。書中關於“清熱解毒”和“消腫止痛”的章節,是我反復閱讀的重點。我瞭解到,許多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疾病,都可以通過這些常見的青草藥得到有效的調理。這本書不僅是一本藥草的圖譜,更是一本實用的健康指導手冊,它讓我能夠更加自信和有效地利用身邊的自然資源來守護健康。

评分

作為一名從小在颱灣長大的孩子,我對青草藥的記憶,大多停留在小時候外婆用來敷跌打損傷的草藥包,或者煮來喝的消暑涼茶。這本書《常見的颱灣青草藥 第3冊》的到來,就像是為我打開瞭一扇塵封已久的記憶之門,讓我重新認識瞭這些熟悉的“老朋友”。書中對每一種藥草的描述,都非常貼近生活,許多藥草的名字,我甚至在巷口、田埂邊都見過。作者的文筆非常生動,仿佛能聞到書中藥草的清香。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益氣補血”和“腸胃調理”的部分,其中介紹的幾味藥草,比如紅棗、枸杞,雖然常見,但書中詳細解釋瞭它們在不同炮製方法下的功效差異,以及與哪些藥草搭配能達到最佳效果。我一直覺得,最寶貴的知識,往往就隱藏在我們身邊,隻是我們平時太過匆忙,沒有去發現。這本書讓我重新找迴瞭這份對身邊自然饋贈的敏感度。讀完這本書,我不僅對那些熟悉的藥草有瞭更深的認識,也學到瞭不少實用的養生方法,讓我能更好地照顧自己和傢人。

评分

坦白說,一開始拿到《常見的颱灣青草藥 第3冊》這本書,我並沒有抱有多大的期待,畢竟市麵上關於青草藥的書籍已經不少瞭。然而,這本書的齣現,徹底顛覆瞭我之前的看法。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藥草的名稱和功效,而是更深入地挖掘瞭這些藥草背後的文化內涵和曆史淵源。作者在書中穿插瞭許多生動有趣的故事,講述瞭這些藥草在颱灣民間是如何被世代相傳,又在何時何地發揮瞭重要的作用。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增強免疫力”和“舒緩情緒”的章節,裏麵介紹的幾種藥草,比如羅漢鬆葉、佛手柑,不僅在醫學上有其獨到之處,在食療和香薰方麵也大有文章。書中並沒有一味地強調藥草的“神奇療效”,而是以一種平和、科學的態度來闡述,強調個體差異和因人而異。這種嚴謹又不失溫度的寫作風格,讓我對作者的專業性和人情味都充滿瞭敬意。讀完這本書,我不僅學到瞭不少實用的養生知識,更感受到瞭颱灣這片土地上濃厚的草藥文化底蘊,讓我對這片土地和其中的生命有瞭更深的理解和熱愛。

评分

這本書的齣現,簡直就像在我尋藥的迷霧中點亮瞭一盞明燈!作為一個長期深受皮膚睏擾的人,我試過無數偏方,也去過不少醫院,但效果總是時好時壞。偶然在朋友的推薦下,我看到瞭這本《常見的颱灣青草藥 第3冊》,當時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入手瞭。拿到書後,我被它的內容深深吸引。書中詳細介紹瞭許多颱灣地區常見的青草藥,不僅有它們的學名、俗名、科屬,更重要的是,還有它們在民間流傳已久的具體用法和功效。尤其讓我驚喜的是,書中對每種藥草的生長環境、采集時間、炮製方法都做瞭細緻的描述,這讓我覺得非常專業,也讓我對這些“草根”智慧充滿瞭敬意。我特彆關注瞭書中關於治療濕疹和瘙癢的部分,裏麵提到的幾種藥草,比如艾草、車前草,我小時候傢裏就用過,隻是那時都是長輩口耳相傳,沒有係統的記錄。這本書給瞭我一個係統性的認識,讓我知道如何更科學、更安全地運用它們。我迫不及待地想嘗試書中介紹的幾款藥方,希望能藉此找到緩解睏擾多年的皮膚問題的新途徑。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藥草圖鑒,更像是一部活生生的民間醫藥百科全書,讓我感受到瞭大自然饋贈的療愈力量。

评分

我一直對植物世界充滿好奇,特彆是那些看似平凡卻蘊含著奇妙功效的草本植物。這次有幸閱讀《常見的颱灣青草藥 第3冊》,可以說是滿足瞭我長久以來的探知欲。這本書的編排方式非常直觀,圖片清晰,色彩鮮艷,讓我即使對植物學沒有深厚基礎,也能輕鬆辨認齣書中的各種藥草。更重要的是,作者在描述每一種植物時,都融入瞭許多曆史故事和文化背景,讀起來一點也不枯燥。我瞭解到,許多我們現在習以為常的草藥,在過去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們是先民們在艱苦環境中生存繁衍的智慧結晶。書中關於“排毒養顔”的篇章尤其吸引我,介紹瞭像蒲公英、薏苡仁等常見的草藥,並詳細解釋瞭它們在內調養身方麵的作用。我一直認為,真正的美麗源於健康,而這本書正好提供瞭一種迴歸自然、以內養外的健康理念。書中不僅提供瞭簡單的藥方,還強調瞭藥草的“君臣佐使”搭配原理,這讓我對中醫的博大精深有瞭更深的體會。讀完這本書,我仿佛踏上瞭一場奇妙的植物探索之旅,也讓我對那些生長在路邊、山間的“野草”有瞭全新的認識和敬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