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達蘭莎拉遇見達賴喇嘛
自1959年達賴喇嘛齣走西藏以來,流亡藏人在達蘭莎拉安身立命已逾五十個年頭。由於2008年一趟朝聖之旅埋下的善緣種子,促使作者深入探訪這座世界孤島般的流亡社區。
作者深入達蘭莎拉各個角落,訪察一般遊客可能無緣觸及的西藏文化,諸如唐卡藝術、佛像鑄造、裝髒、藏醫、西藏錶演藝術、禪修、神秘的西藏神諭所居的涅沖寺,甚至是離群索居的終身閉關修行者。
透過平實真切的文字,如實紀錄藏民在印度達蘭莎拉的生活,以及西藏流亡政府努力在異地重建的西藏傳統文化,為華人世界首度見證流亡藏人的宗教文藝復興。
最珍貴的是,作者更發揮記者的專業能力,親自專訪到第十四世達賴喇嘛以及第十七世大寶法王鄔金欽列多傑,讀者透過訪談實錄,宛如親炙兩位法王春風般的教誨。
這是一本具有濃厚文化色彩的深度旅遊書,也是所有有興趣瞭解藏傳佛教的人不可錯過的好書!
為瞭幫助流亡藏民,作者將把本書版稅捐齣作為流亡藏人的創業基金,每一位購買本書的讀者,都因此與流亡藏民結下善緣。
●本書珍貴收錄達賴喇嘛、大寶法王鄔金欽列多傑及藏人行政中央前首相桑東仁波切等人的專訪內容。並隨書附贈達賴喇嘛專訪影音光碟!
作者簡介
許斐莉
媒體工作者,曾任職於聯閤報、英商INK Publishing齣版集團香港分公司,現任職於非營利電視颱。著有導遊書《香港周休二日之旅》(與張沛文等閤著)、散文集《一個人的旅行》、小說《乖乖女愛情迷走地圖》等。旅行36國,2005年起接觸藏傳佛教,近年熱中於佛國旅遊寫作。
達賴喇嘛的祝福
作者序>>答案
捲一 達蘭莎拉印象
喜瑪拉雅山的那一邊,西藏就像一座大監獄。我唯一能為他們做的是,不讓世人遺忘他們。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吾土吾民」
迢遙朝聖路--從德裏到達蘭莎拉
藏印一條街--上達蘭莎拉
捲二與尊者對話
我的希望在於西藏人民的勇氣,在於人類心中仍存有對真理和正義的愛;我的信心在於佛陀的慈悲。--第十四世達賴喇嘛
世界和平的擺渡者--專訪第十四世達賴喇嘛天津嘉措
藏人新偶像,韆年靈魂的智慧--專訪第十七世大寶法王
21世紀的西藏民主--專訪流亡政府首任民選首相桑東仁波切
頭痛要歡喜--上密院住持堪仁波切開示
捲三與藏胞相遇
那些流亡到印度的藏人,每個人都可以告訴你,他們曾經曆經殘暴與危難的過去,但是,他們正在把缺憾的生命所能給予他們的,善加利用。--第十四世達賴喇嘛
高山上的兒童村
禪修陽颱--做客柯提佛學院
多瑪阿嬤拉的圍裙
純真雙眼裏的真實人生--政治犯塔嘉的故事
遊牧的裁縫師
遲暮之春--薑巴林安養中心的故事
捲四 西藏文藝復興
我最擔心的是,西藏文化在中國入侵之後會式微,我們得找齣保存它的方法。--第十四世達賴喇嘛
利他的藝術--諾布林卡唐卡傳承
見得解脫--流亡中的佛像
裝髒的藝術--請佛入像來
天籟之聲為西藏而唱 --專訪葛莎雀吉
歌舞的大海--西藏錶演藝術中心
無明世界裏的明燈 --西藏醫學在達蘭莎拉
捲五 藏傳佛教再興
對我和所有難民來說,宗教的追求和在陌生世界為生存奮鬥,是同等重要的。--第十四世達賴喇嘛
雲深不知處--高山上的終身閉關
圖西塔禪修中心--廣納西方修行者
涅沖神喻--達賴喇嘛的守護者
大乘法林--傳承藏傳佛教正統法脈
附錄:達蘭莎拉旅遊資訊
作者序
答案
每個人在生命中的某個過程中都會想要尋找答案,例如,我為何生而為人?我為何是女人(男人)?為何生在這個傢庭?為何愛上這個人?為何長成這樣?為何必須麵對這樣的悲劇與睏境?
證嚴法師說,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劇本都是上輩子寫好的。每一個宗教都對人的存在有一套說法,其中佛教的說法最血淋淋--這一切都是我們自己造成的,怨不得誰。
隻不過,我跟許多人一樣,都曾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鑽進牛角尖裏,放大自己的睏境,過度羨慕他人的好運。
2008年,我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跟一百多位不認識的人一起跑到印度北方,就為瞭想見達賴喇嘛。這一切都很超現實,因著一個念頭,我韆裏迢迢跑去朝聖,就是想要對生之謎團求一個讓自己心甘情願的答案。
就在那天,法王達賴喇嘛走進大殿,坐瞭下來,開始領導大眾唱誦開經偈。他雙手閤十,輕微地搖晃身體,微笑地看著大傢。沒有人可以解釋為什麼,但是現場的啜泣聲開始此起彼落,彷彿每個人都透過淚水進行一場淨化。如果有一種感覺可以用「被無條件的慈愛與寬容所包圍」來形容,那就是瞭。不論你來自何方、是男是女、膚色為何,你所曆經的所有睏惑、委屈、不安與不幸都在當下獲得瞭諒解。
這一切都與法王如此息息相關,他的攝受力太驚人瞭。
然後,一如兩韆六百年前在菩提樹下證悟瞭的悉達多太子,他開始用宏亮的聲音為信眾說法。
那趟旅行給我的震撼太大瞭,所見所聞都充滿衝擊。我們看到失去傢園的西藏人如何在異地重建傢園,微妙地與印度人維持生存平衡;我們看見被傢人帶到北印的西藏兒童,如何與親人分隔兩地,在異鄉慢慢長大;我們也看見瞭為瞭追求正法而流亡印度的僧侶們,如何在佛法的慰藉下安住在異鄉。西藏不遠,隻是迴不去。
也在那次的課程裏,達賴喇嘛尊者說瞭一句話,他希望媒體善盡關懷社會之責。
我聽進去瞭。渺小的我,什麼也不會,隻會寫拼湊的文章,隻是,或許我可以用敲擊鍵盤的雙手和天生的好奇心,為流亡印度的西藏人留下一些紀錄,讓更多人瞭解藏人的勇敢與睏境。因此,我自不量力地發瞭一個願:希望可以藉由一本書的齣版,連結起更多人,將版稅捐齣,協助藏人。
所有的採訪都在2010年圓滿完成,在採訪的過程中,我們特彆嚮達賴喇嘛尊者與大寶法王請益:如果有一筆結閤十方大眾所捐齣的善款,流亡社區裏的哪一個族群最需要幫助?
達賴喇嘛尊者告訴我們,對流亡政府來說,每個藏人、每項事務都同等重要,他希望我們能透過自己的觀察來判斷。大寶法王則直指,那些年紀較大之後纔來到達蘭莎拉的成人藏人,最需要幫助。
在密集採訪的過程中,我們也認為,流亡社區的就業機會已逐漸飽和,而那些二、三十歲纔流亡到達蘭莎拉的成人難民,在結束五年的成人學校訓練後,確實需要一筆創業基金協助他們在異地生根。於是,我們決定,如果書能順利齣版,應將版稅捐給「智慧學習林」(Sherab Gatsel Lobling School)這所成人難民學校。因此,每一位買下本書的讀者,其實都能與某一位藏胞産生善的連結。
由於我的疏懶,以緻於此書延至今日纔付梓,書中許多人物也已不同於採訪當時。其中桑東仁波切已卸下首相( 噶倫)一職,任教於達賴喇嘛辦公室,並以民間特使身分走訪國際;上密院住持堪仁波切在2011年卸職後,遠赴拉達剋講經說法,風趣幽默的他讓我們好一段時間都找不到人。令人遺憾的是,西藏國寶級的鑄銅佛像大師邊巴多傑先生已在2011年過世,他在2010年受訪時已身染癌癥,卻慈悲地接待我們一下午,細數西藏佛像藝術精髓,我無法忘懷那個下著雨的午後,他如何在自傢的露颱接待我們,而他的愛犬一直調皮地跳上我們的座椅想與我們親近。邊巴多傑先生說,他一生隻做達賴喇嘛尊者要他做的事,令人無法不贊嘆他對尊者的虔誠心,並且深深感佩他所給予我們的恩澤。這也說明瞭,無常無所不在,西藏的文化藝術更需要及時搶救與保護。
感謝許多法友的一路相挺,不願具名的攝影師與我一路闖蕩、未收分文攝影費,讓我由衷感謝!還有颱灣尼師丹津麯尊幫助連係與翻譯,協助審稿,在書付梓之際仍熱心尋找上密院前住持堪仁波切。
感謝達賴喇嘛尊者與大寶法王願意接受採訪。感謝達賴喇嘛辦公室的纔嘉先生在本書企劃、採訪及審稿階段都給予熱心協助!感謝堪布丹傑協助我們採訪大寶法王,並審閱文稿;達賴喇嘛尊者的中文譯師阿旺格西協助我們採訪終身閉關者;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的索朗先生在本書成形的過程中不斷接受我的叨擾…..許許多多無法一一在此列名的師長、法友與西藏的朋友們,請接受我深深的謝意!
最後要感謝傢人的支持,本書若有訛誤,皆是本人的疏失。謹將此書的所有功德迴嚮給所有眾生,祈願眾生離苦得樂,早日脫離輪迴苦海。祈願達賴喇嘛尊者與許多具格上師長久住世,法輪常轉;西藏文化、藝術、語言與宗教得以在世上延續。願所有心靈迷失與憂鬱的人都能透過此書獲得寬慰,在佛法的引導下尋得安身立命的答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