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藝術欣賞與居傢擺設》,詳盡介紹佛像的相關知識,並且以全新的概念拍攝佛像,將莊嚴秀美的佛像展現給讀者,並且將佛像的藝術之美融入生活中,運用在居傢擺設與禮佛敬佛,本書兼具實用性與藝術性,是第一本將佛像的莊嚴秀美帶入居傢生活的佛像實用書籍,你可以藉此領會佛像藝術之美,更能在生活中常願常瞻仰,實踐禮佛觀心之法。。
作者簡介
蕭宏書
輔大宗教係、佛光大學宗教研究所畢,目前為文字工作者。
寶髻
華梵大學藝術設計學院係所畢,藏傳佛教蓮師教法信仰者,曾任佛教齣版單位編輯工作。
第一篇:佛教造像的沿革
1.佛法初傳:佛教造像的傳入(印度、中亞等地傳至中國兩漢及三
2.來世光明:佛教造像的發展(五鬍十六國時期與魏晉南北朝)
3.隨方顯化:佛教造像中國化(隋唐至宋、遼、金)
4.化身萬韆:現代的佛教造像(元、明、清迄今)
第二篇:佛像特徵的解說
1.功德瑞相:佛像身形與手印
2.吉祥法寶:佛教的法器
鉢、念珠、香爐、木魚、磬、魚梆(雲闆)、法輪、錫杖、佛塔、蓮華、拂塵、經書、金剛杵、金剛鈴、寶傘、幢幡、海螺、寶瓶、長壽瓶、小佛龕、藏式佛盒(嘎烏)、羯磨杵(十字金剛杵)、金剛橛(普巴杵)、天杖、晁鼓(達瑪茹)、鉞刀(金剛彎刀)、弓箭、繩索、曼達(須彌山供)、八吉祥、七政寶
3.奇獸異禽:佛教動物與佛菩薩坐騎
鹿、大象、龍、金翅鳥、獅子及雪獅、摩羯魚、老虎、牛、孔雀、蠍子、馬、
第三篇:佛像的藝術欣賞
一、佛部 佛部簡介
1.釋迦牟尼佛2.阿彌陀佛3.藥師佛4.長壽佛5.不動佛6.金剛薩埵7.金剛總持
二、觀音部 觀音菩薩簡介
(漢式常見觀音形象)
1.白衣觀音2.持珠觀音3.水月觀音4.楊柳觀音5.觀音騎魚6.多羅觀音
7.一葉觀音8.魚籃觀音9.閤掌觀音10.獅吼觀音
(藏式常見觀音形象)
1.韆手韆眼觀音2.四臂觀音3.準提觀音3.白度母4.綠度母5.紅度母
三、菩薩部 菩薩部簡介
1.文殊菩薩2.普賢菩薩3.地藏菩薩4.日光菩薩5.月光菩薩6.彌勒菩薩
7.大勢至菩薩
四、羅漢部 羅漢之簡介
1.摩訶迦葉尊者(降龍)2.羅怙羅尊者3.迦理迦尊者(伏虎)4.彌勒尊者
5.跋陀羅尊者(長眉羅漢)6.濟公7.達摩
五、藏傳佛教上師部 藏傳佛像上師之簡介
1.蓮華生大士2.忿怒蓮師3.馬爾巴祖師4.岡波巴祖師5.密勒日巴祖師6.宗喀巴
六、藏傳佛教常見佛像 藏傳佛像之簡介
1.咕魯咕列作明佛母2.卡雀佛母3.白財神4.黃財神5.財寶天王
七、其他
1.伽藍護法(關公)2.韋馱護法3.不動明王4.馬頭明王金剛橛
5.獅麵空行母(護法)6.吉祥天母擦擦7.五方佛塔(情境圖)
8.滇繪唐卡9.竹製小佛龕(地藏情境圖)
第四篇:佛像的居傢擺設
一、眾寶莊嚴:佛像的材質(詳述每一種材質的特殊點、保養方式、缺點)
金屬類:黃金、銀、青銅、紅銅、鎏金、鎏銀
植物類:樟木、黃楊、紅木、沉香、紫檀、白檀、綠檀
礦物類:青金石、翠玉、漢白玉、石刻、珊瑚、水晶
人工閤成類:陶瓷、擦擦、加壓石粉、塑膠
二、心無罣礙:佛像的裝設(佛像中軸的裝置)
漢式:裝髒、灑淨、開光方式
藏式:裝髒、灑淨、開光方式
三、佛化人生:如何居傢擺設佛像
1.庭院(擺設方位、其禁忌、建議擺設佛像、風水上有何需要注意之處)
2.大門處 3.玄關 4.客廳 5.走廊 6.書房或起居室 7.陽颱
四、靈山淨土:如何居傢設置佛堂
1.漢式佛堂擺設
■一般常見居傢佛桌擺設(搭配供具、其禁忌、建議擺設佛像)
■佛像與祖先牌位佛桌擺設(搭配供具、其禁忌、建議擺設佛像)
■簡易佛龕擺設(搭配供具、其禁忌、建議擺設佛像)(搭配小佛龕情境圖)
2.藏傳壇城擺設
■簡易居傢擺設(搭配供具、其禁忌、建議擺設佛像)(搭配佛桌擺設)
■藏傳壇城擺設(搭配供具、其禁忌、建議擺設佛像)(搭配全德藏式壇城)
3.日式佛龕擺設(搭配供具、其禁忌、建議擺設佛像)(搭配日式佛龕圖)
4.現代簡易擺設(小坪數、套房)
附錄一:佛像與居傢裝潢的注意事項(禁忌)
附錄二:佛像購買情報
一直以來,傢裡就少瞭一些能夠鎮得住場麵的東西,總覺得客廳空空的,擺什麼都好像少瞭點味道。這次看到這本《佛像藝術欣賞與居傢擺設》的書名,心裡就響亮瞭一下,想說是不是能給我點靈感。我個人對於藝術品其實不算特別專業,但總覺得傢裡的空間應該要有一些能夠沉澱心靈、增添人文氣息的東西。市麵上很多關於居傢佈置的書,大多都是教你怎麼搭配沙發、窗簾,或者怎麼利用綠植來營造氛圍,這些我都試過,總覺得少瞭點深度。佛像藝術,聽起來就很有份量,而且它本身就帶著一種莊嚴、祥和的氣質,如果能運用得當,擺在傢裡,不僅能提升品味,甚至還能帶來一種安定感。我對這方麵的知識非常有限,隻知道一些比較具象的佛陀形象,對各種造像的風格、歷史背景,或是如何在傢裡巧妙地融入,毫無頭緒。因此,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帶我進入一個全新的視野,讓我瞭解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佛像藝術之美,更重要的是,能夠給我具體的建議,告訴我如何選擇適閤自己居傢風格的佛像,以及如何擺放纔能達到既美觀又不失莊重的效果。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我不再對佛像藝術望而卻步,而是能夠自信地將它視為一種獨特的居傢裝飾元素,為我的傢增添一份獨特的藝術魅力和心靈寄託。
评分對於生活在都市中的我們來說,傢不僅僅是一個遮風避雨的場所,更是一個可以讓心靈休憩、找迴平靜的空間。我一直認為,居傢佈置的重點不隻在於美觀,更在於能否營造齣一種讓人感到放鬆、舒緩的氛圍。近期,我對一些帶有精神意涵的藝術品產生瞭濃厚興趣,像是具有禪意的畫作、或是能讓人沉思的擺件。而「佛像藝術」,在我心裡一直保有著一份神聖而美好的形象,但如何將這份美好融入我的現代住宅,我卻感到有些手足無措。這本《佛像藝術欣賞與居傢擺設》的書名,聽起來正是我所需要的。我希望能透過這本書,瞭解佛像藝術的多元麵貌,不隻是認識那些耳熟能詳的佛陀菩薩,更能深入瞭解各種造像的風格、特色,以及它們所代錶的時代背景和精神意涵。此外,我也非常期待書中關於「居傢擺設」的實際建議,例如,如何選擇大小、材質、甚至開臉都恰到好處的佛像,纔能與我的現代簡約風格巧妙融閤?如何透過光影、材質的搭配,讓佛像散發齣溫暖而不失莊嚴的氣息?我希望這本書能引導我,將佛像藝術從遙不可及的殿堂,帶入充滿生活感的居傢空間,讓它成為點亮我心靈、安撫我情緒的獨特存在。
评分我最近對「風格化」的居傢佈置越來越有想法,不希望我的傢隻是韆篇一律的樣闆房,而是能展現齣我個人的品味和對生活細節的追求。過去,我嘗試過擺放一些綠植、藝術畫作,甚至是一些小型的雕塑,但總覺得還缺少一種能夠賦予空間深度和人文底蘊的元素。當我看到《佛像藝術欣賞與居傢擺設》這本書時,立刻被吸引住瞭。佛像藝術,在我看來,是結閤瞭宗教、歷史、文化和美學的獨特藝術形式,它本身就蘊含著深厚的意涵。然而,我對佛像藝術的瞭解僅止於錶層,對於如何欣賞其藝術價值,以及如何在傢中進行恰當的擺設,完全沒有概念。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帶我進入佛像藝術的世界,讓我瞭解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佛像之美,例如,它們的線條、錶情、手勢各自代錶著什麼?更重要的是,我希望書中能提供一些實際操作的技巧,告訴我如何挑選適閤現代居傢空間的佛像,比如尺寸、材質、顏色等,以及如何運用空間、光線、甚至是搭配其他擺件,讓佛像在傢中成為畫龍點睛之筆,而不隻是單純的裝飾品。我希望透過這本書,能讓我自信地將佛像藝術融入我的居傢生活,為我的空間增添一份獨特的美學品味和心靈上的寧靜。
评分我一直對中國傳統文化裡的各種造像藝術情有獨鍾,從古代的石窟造像到明清的銅像,每一個時期都有其獨特的魅力和藝術價值。然而,對於「居傢擺設」這個部分,我確實比較缺乏概念。傢裡偶爾會買些文玩古董,但大多是書畫、瓷器,佛像這方麵的收藏,我幾乎是空白。一方麵是因為覺得佛像的擺放需要一種莊重感,擔心自己不懂得如何拿捏尺度,擺得不好反而失瞭敬意;另一方麵,也是因為對不同佛像的藝術特點、朝代風格,以及其背後象徵意義瞭解不深。這本書名《佛像藝術欣賞與居傢擺設》正好擊中瞭我的痛點。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淺齣地介紹不同時期、不同流派的佛像藝術,讓我能夠欣賞它們的美學價值,理解它們的文化內涵。更重要的是,我期待它能提供具體、可行的居傢擺設建議,例如,不同風格的佛像適閤擺放在傢中的哪個位置?如何搭配燈光、植物或其他擺件?如何避免商業化和過於嚴肅的感覺,讓佛像真正成為居傢環境中的藝術亮點,並且帶來寧靜祥和的氛圍。我希望能透過這本書,真正學會如何將這些莊嚴而美麗的藝術品,融入到我個人的生活空間之中,讓它們為我的傢增添一份歲月的沉澱和藝術的氣息。
评分說實話,我對於「佛像藝術」這個詞,以前的印象總是停留在廟宇裡,感覺比較嚴肅,跟日常生活好像有點距離。但是,最近看瞭一些設計雜誌,裡麵提到將具有文化意涵的藝術品融入居傢空間,可以大大提升空間的質感和故事性。我的傢其實是比較現代簡約的風格,一直覺得要找能融入這種調性的裝飾品有點挑戰,太過傳統的可能顯得突兀,太過現代的又缺乏一點底蘊。當我看到《佛像藝術欣賞與居傢擺設》這本書名時,我的好奇心就被勾起來瞭。我想知道,佛像藝術究竟有沒有可能跳脫齣傳統的框架,用一種比較當代、比較有設計感的方式齣現在現代傢居裡?它會不會隻是一種擺設,還是說它本身就蘊含著一些哲學或美學的價值,能夠讓居住者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我特別想瞭解,如果真的要在客廳、書房,甚至是臥室擺放佛像,該如何選擇材質、尺寸、造型,纔能讓它與現有的傢具、色調融為一體,而不是像一個格格不入的「點綴品」?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打破刻闆印象的觀點和實用的示範,讓我看到佛像藝術在現代居傢空間中的可能性,並且學到如何用一種既尊重藝術本身,又能符閤個人審美習慣的方式,讓佛像成為傢中獨特的一部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