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屆颱北文化奬得主、國學大師辛意雲教授繼《論語辛說》八捲精彩生動的講述後,再次開講。莊子的哲思與孔孟儒學殊異,但是透過辛意雲教授深入淺齣的講述,您會更瞭解莊子所尋求的自由境界。首捲自<內篇.逍遙遊>起講,每段寓言故事逐一講解,從神奇的傳說到其中的微言大義,讓聽眾心領神會,更認識莊子的韆古哲思。
辛意雲教授在第三捲〈齊物論〉下篇繼續闡述,現代社會各種主義、爭論、不同立場的辯論此起彼落,要如何分辨意氣之爭、人我之見?〈齊物論〉所論,即旨在培育涵養萬物於一的開放心靈,不落入這樣的爭論循環中。
在這混亂不確定的世代,唯有如同莊子所說,不要被捲入這是非、善惡的爭端、漩渦中,纔能登高望遠,高瞻遠矚。看得到未來,纔能思考齣可能的道路。這纔是莊子的大智慧之言。
主講人簡介
辛意雲
老師師承國學大師錢穆(賓四)先生。現於國立颱北藝術大學講授中國哲學史、中國美學史、經典導讀等課程。並緻力於推動傳統國學的復興,長期配閤社會大學、颱北書院,開辦國學講座,暢談經書,史書,四書之大義,以及莊老思想、美學思想等等。希望藉此可以讓一般大眾在日常生活中,也能體驗傳統國學之美,和其中的生命經驗。進而擁有生命的智慧與喜樂。同時,亦長期隨素書樓文教基金會,在香港、大陸各地推廣傳統國學研究。
二00七年更參與浪漫文學巨作--青春版牡丹亭的劇本整編、美學的理論結構,與各界專傢共同完成此一盛事,將中國傳統最精緻的美,呈現在世人麵前。二00八年再參與崑麯〈玉簪記〉策畫、二0一0年更榮獲第14屆颱北文化奬,實可稱兩岸三地國學傳承與推廣的第一人。
辛意雲老師除瞭在大學授課外,也長期擔任建國中學國學社,北一女學術研究社的指導老師。並不斷接受各地講堂、講座的邀請,到各處講授傳統國學。許多人在離校多年,有瞭人生閱曆後,都說更能從辛老師的講授中,體會到傳統經典之美。
二00八年四月,辛老師接受IC之音電颱與颱積電文教基金會的共同邀請,擔任每週四晚間,黃金八點檔『論語辛說』節目主講人。現已齣版『論語辛說』有聲書八捲。二0一一年起,辛意雲教授講述《論語》暫告一段落,於IC之音同一時段開講《莊子辛說》,並將繼續齣版係列有聲書,讓更多人認識中國古典哲思之美。
1. 有機生命的變與不變
2. 萬物與我為一
3. 勿爭辯是非
4. 聖人懷之,眾人辯之
5. 天府與葆光
6. 莊子論「知」
7. 天地宇宙間的標準
8. 至人神矣
9. 瞿鵲子與長梧子
10. 新聖人觀
11. 夢中之夢
12. 寓於無窮
13. 莊周夢蝶
颱積電文教基金會序
作為颱灣科技領域的領航者,颱積電於晶圓製造本業追求卓越外,人文價值的重視及提倡,亦是颱積電極為重視的企業社會責任之一。因為我們相信,唯有科技與人文結閤,纔能為人類創造更美好的世界。
颱積電文教基金會自成立以來,深耕人文不輟,期盼能為我們的社會挹注一股心靈的活水,讓民眾精神更為豐美。其中,提倡中國經典為颱積電文教基金會推廣人文教育重要的一環。自2008年起,颱積電文教基金會與IC之音竹科廣播電颱閤作,開啓「論語辛說」廣播節目,邀請國學大師辛意雲教授講授論語。辛教授以深入淺齣的方式,將儒傢思想貼近生活,引領民眾在人生處世上尋求幸福之道,精闢的解析深獲海內外聽眾喜愛及迴響。
繼論語之後,2011年颱積電文教基金會期盼能帶領民眾認識第二部中國經典-「莊子」。「莊子」集莊子及其弟子所著作共三十三篇,為中國道傢老莊思想泉源之一。若說「論語」教導我們如何正視人生的任務,「莊子」便是給予我們一把追尋內心自由的鑰匙,讓人們在復雜的世間,解放心中的桎梏,尋求精神的寄託。颱積電文教基金會十分榮幸再度邀請到辛意雲教授主講「莊子辛說」節目,期盼大傢能在辛教授旁徵博引的解說下,悠遊於莊子哲思之間,咀嚼齣人生的新味。
最後,再次感謝IC之音竹科廣播電颱。作為颱積電文教基金會共同推廣經典的知音, IC之音對於節目製作的精緻嚴謹,成績卓越有目共睹。有瞭IC之音的支持,讓颱積電文教基金會在推廣經典的長路不再踽踽獨行。颱積電真誠盼望藉此節目活化經典,讓更多人能夠領略聖賢智慧,讓人文滋養心靈,讓社會更加美善。
大智慧之言
辛意雲教授序言
在IC之音講「莊子辛說」,越講越理解國學大師錢穆賓四何以在民國三十七年左右,國共戰爭正值高峰時,發憤注莊子的用心和智慧。
要知道當時國共戰爭,不隻是一個政治權力的爭鬥而已,它更是中國人對國傢、民族未來的前進路綫與理想的一種爭論。
當時社會上除瞭共産主義、三民主義,還有各種主義、各種是非的陳述和論戰。不說彆的,記得就在我傢的客廳中—從上海到颱灣,隻要假日,叔叔、伯伯、舅舅、阿姨們來聚會,總是為國傢、民族的未來吵成一團。
當時,在每次的爭吵中,錢先生的傳統文化說,總會有人提齣,當然駁斥的也大有人在。
不過在我小小的年齡,特彆是到颱灣後,每次傢族聚會的爭論裏,總會有長輩說,為什麼錢先生一個儒傢、一個道學傢,在這動盪時代裏,不好好的發揚孔孟之道,而跑去注莊子?這真是不急之務呀!
現在我較深入莊子後,纔知錢先生的用心與智慧。其實人在亂世裏,在是非、善惡混淆的年代中,唯有如同莊子所說,不要被捲入這是非、善惡的爭端、漩渦中,纔能登高望遠,高瞻遠矚。看得到未來,纔能思考齣可能的道路,這實在是莊子的大智慧之言。
今天,我們不還是處在一個混淆、不確定的年代嗎?我們也唯有登高望遠,讓自己高瞻遠矚,我們纔能看見人類的未來,而不捲入現實的是非、善善惡惡之中。
〈齊物論〉裏所談,這是一大重心。
有朋友說:「〈齊物論〉好難懂噢!」這倒是真的!不過〈齊物論〉是何等大書,不是一聽就容易明白的。我在此請朋友耐著性子,繼續聽下去,有一天會突然發現:噢明白瞭!這如同登山,爬著、爬著,好纍,忽然間竟然已在此山中。那份喜悅,是份深沉的喜悅;那份明白,是份深沉的明白。請朋友們不妨耐著性子,再聽下去吧!這必獲得大喜悅。這如同我現在一想到能在IC之音講論語、講莊子,我就滿心歡喜起來。呀!這真是要感謝颱積電文教基金會的曾董事長、許主任、與IC的同仁們呀!
辛意雲寫於鑑經草堂
二O一二.四.十
逍遙人間百態,遊於天地各方
電颱齣版序
每天重復著緊湊忙碌的腳步,你是否確定前往的方嚮?如果溫飽隻是一碗麵和一件衣服的事情,人生為何總有許多牽掛與纏纍?人,是七情六慾的動物,所以有太多想望與需求;但人的心靈,卻也有著求知若渴的本能,總盼望著能尋獲澆灌生命的活水源頭。
當莊子論到人生四種境界時,提到最高的一層即是:「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的確,若真能夠不在乎小我、不掛念功勛、不動情名利,人生何來鬱悶與煩憂?真正的「逍遙」,是能夠將外在的疲纍消化於無形,並將自己的心誌推展至遙遠寬廣,從而能夠以如此逍遙之身心,遊於天地各方、人間百態之中。
辛意雲老師在IC之音主持的「莊子辛說」節目,將莊子畢生的哲學精髓予以精闢分析,並佐以時事例證;讓長存韆年的古老智慧,成為現代人活絡心靈的泉水。節目甫推齣即受到聽友的真誠迴應;有聽眾驚艷於莊子學說的通廣與深微、有聽眾對辛老師的旁徵博引深感精彩絕倫、更有聽眾因而消彌瞭對傢人的衝突與怨念。因此,我們製作發行「莊子辛說」係列有聲書,誠摯相信這將會是您受用一生的智慧典藏。
聖經中記載著一小段故事;耶穌對一位在井邊打水的婦人說:「喝瞭這水的人還會再渴;但是,誰喝瞭我所給的水,誰就永遠不再渴。我給的水要在他裏麵成為泉源,不斷地湧齣活水,使他得到永恆的生命。」一個需要救贖的生命,因為得到活水而享永恆喜樂。我們深切期盼,藉由辛老師的分享,讓莊子的思想活化
潤澤每一顆倍感枯竭的心靈,讓我們能以「逍遙」之心,自在「遊」於天地人間!
我一直覺得,《莊子》這本書,雖然文字優美,思想深邃,但對於初學者來說,確實是有一定門檻的。很多時候,讀著讀著就容易被那些奇特的比喻和跳躍的邏輯弄得一頭霧水。而這套《莊子辛說 捲三 齊物論(下)》,可以說是我聽過的最能幫助我“跨越”這個門檻的解讀之一。 它不是那種生硬的學術講解,也不是那種過於娛樂化的改寫。講者用一種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一點點地撥開莊子思想的迷霧。我特彆喜歡他講解“齊物論”中那些關於“是非”的討論,他會一步步地引導我們去思考,我們所謂的“是”和“非”,在更大的尺度下,是否真的那麼絕對。他的語速不快不慢,而且會適時地插入一些反問,讓我自己去思考,而不是被動接受。 有一次,我是在開車的時候聽的,正趕上講者在分析莊子關於“安時而處順”的觀點。他引用瞭一個“風雨中負薪”的例子,講者用一種非常沉靜的聲音,描述瞭那個人在風雨中負薪前行的樣子,然後問我們,在這風雨中,他是在抗爭,還是在順應?聽完我突然覺得豁然開朗,很多平時想不通的關於“順境逆境”的問題,好像一下子都有瞭新的理解。7CD的篇幅,也讓我在幾次長途駕駛中,都能沉浸其中,收獲良多。
评分這套《莊子辛說》給我的感覺,更像是一場精神上的“漫遊”。聽的時候,我常常會不自覺地放下手頭的一切事情,隻是靜靜地坐著,或者閉上眼睛,讓講者的聲音和莊子的思想將我包裹。他不是在“教”你莊子,而是在“分享”他對莊子的理解,一種充滿個人色彩的、帶有溫度的分享。 我尤其欣賞講者對於莊子文本中那些看似矛盾、甚至有些“荒誕”之處的處理。他不是簡單地去圓場或者迴避,而是會放大這些“荒誕”,去探討其背後可能蘊含的深意。例如,莊子經常會講一些“非邏輯”的推論,或者用一些誇張的意象來錶達觀點。講者在處理這些地方時,會帶著一種玩味的語氣,鼓勵聽眾去感受其中的“奇特”,而不是急於去“閤理化”它。這種處理方式,讓我覺得他真正理解瞭莊子的“逍遙”和“任誕”,沒有把莊子變成一個刻闆的哲學傢,而是讓他成為一個鮮活的、充滿生命力的思想傢。7CD的長度,也保證瞭這種“漫遊”的體驗能夠持續足夠長的時間。
评分這本書的名字是《莊子辛說 捲三 齊物論(下) (7CD)》,我拿到手的時候,就對“辛說”這個名字感到好奇,不知道是哪位“辛”先生對莊子進行瞭怎樣的解讀。在翻閱之前,我腦子裏就構想瞭很多種可能性,或許是某種考據派的解讀,詳細剖析莊子的原文,甚至追溯到古代的注疏;又或許是某種哲學思辨,將莊子的思想與現代的某個哲學流派進行對話。但當真正開始聽的時候,纔發現它完全超齣瞭我的預期。 首先,聲音本身就非常有感染力。講者飽含深情,語調起伏自然,仿佛一位老友在娓娓道來,把那些深奧的、有時候甚至是有些費解的莊子語句,變得格外生動。我尤其喜歡他處理那些比喻和寓言的時候,那種悠揚的語速和略帶沉思的停頓,讓我在腦海裏勾勒齣一幅幅畫麵。我記得其中有一段講到“夢蝶”,講者用一種近乎詩意的語調,將那種虛實難辨、物我兩忘的境界描繪得淋灕盡緻,讓我聽著聽著,就覺得好像自己也置身於那個蝴蝶飛舞的園林之中,分不清是莊周夢蝶,還是蝶夢莊周。這種沉浸式的體驗,是很多解讀著作所難以提供的。7CD的篇幅也足夠長,可以讓人慢慢品味,不用擔心一下子就聽完,意猶未盡。
评分有時候,我們對一本經典著作的解讀,往往會局限於某一種固定的視角,比如純粹的學術考據,或者過於現代化的解讀。但《莊子辛說 捲三 齊物論(下)》讓我看到瞭另一種可能性。它在保留莊子原著精髓的基礎上,注入瞭非常豐富的情感和個人體悟。 講者在闡釋“齊物論”中那些關於“變化”和“無常”的思想時,不僅僅是理性地分析,更像是用一種非常詩意和感性的方式,去觸碰這些概念。他會用一些非常生活化的比喻,來形容世事變遷的不可捉摸,比如,“就像流水,你永遠抓不住同一滴水”。而且,他的聲音本身就帶有一種溫暖和治愈的力量,聽著聽著,那些關於生命無常的焦慮,好像也消散瞭不少。 我記得有一段,講到莊子對於“生死”的看法,講者並沒有迴避其復雜性,而是用一種非常從容和寬厚的態度,去引導聽者理解莊子的“順其自然”。這種處理方式,讓我覺得非常難得。它不是簡單的說教,也不是虛無的空談,而是真正地觸及到瞭聽眾內心的感受。7CD的長度,也讓我有機會在不同的心境下,反復迴味,每次都有新的收獲。
评分讀《莊子》這類的古籍,最怕的就是枯燥乏味的照本宣科,或者是一些脫離原文、故弄玄虛的解讀。而這套《莊子辛說》,恰恰避開瞭這些雷區。它並沒有用那種居高臨下的姿態,而是像一位引路人,帶著你走進莊子的思想迷宮。聽的過程中,我能感覺到講者對莊子原文的熟悉和熱愛,但他並沒有試圖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聽眾,而是更多地引導我們去感受莊子文本本身的魅力。 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在講解“齊物論”的某些段落時,講者會穿插一些古代的典故或者生活中的小故事,來類比莊子所說的道理。這些類比非常貼切,一下子就把那些抽象的概念具象化瞭。比如,講到“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的時候,他可能就會舉一個大傢在飯桌上因為“哪個菜好吃”而爭論不休的例子,然後引申到莊子所說的“物無非彼,物無非是”的相對性。這樣的講解方式,既不失莊子思想的深度,又讓普通聽眾能夠理解和接受,感覺非常實用,而且讓人覺得講者很有生活智慧,而不是那種隻埋頭在書本裏的學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