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勝錄

繁勝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香港人的「我城」故事
V城人董啟章新說新寫

  V城系列四部曲之《地圖集》、《夢華錄》之後
  各大文學獎、好書獎得主,香港知名作家董啟章,聯合香港插畫家林智恆跨界跨域首度合作
  以文字和彩圖呈現華文長篇小說《繁勝錄》

  董啟章在《繁勝錄》裡採用了古代「城市筆記」的體裁,以未來完成式的寫法,透射大回歸五十年以後,即2047年的V城,構造出多層次的香港V城景觀。本書交替使用了記錄、敘事和抒情三種文體,共分3卷,每卷各有7章,敘述「大回歸五十年」的「V城風物誌修復工作合寫者」、「大回歸時期新生代」──維多利亞、維朗尼加、維奧娜、維慧安、維納斯、維真尼亞及維安娜共7人,在V城文獻堆填區發掘出前人劉華生的稿件,經過重組和校正,整理出V城的《繁勝錄》。

  《繁勝錄》卷1寫V城的地理形態、制度建設;卷2寫城中飲食娛樂、日常生活;卷3寫四時節慶、儀式風俗。董啟章在小說裡羅列各樣細節,形成百科全書式的奇觀。

  在董啟章的筆下,《繁勝錄》裡的V城是個城牆之城,也是城中之城;是酒樓之城,也是傀儡之城;既慶祝中國人的端午節、中秋節,也不忘慶祝西方人的復活節、聖誕節。V城同時屬於一座架空之城,大回歸以前的建設和記憶早就沉沒在海底。V城也是一座通道之城,熙來攘往的人群永遠在過道上生老病死。甚至V城被視為一座影子之城,因為酒樓茶肆的喧鬧遮掩不住鬼影幢幢。

  香港插畫家林智恆特別為本書繪製九幅具有代表性意義的彩色插畫。
  小說家VS.畫家,是對昔日香港的沉思,對未來香港的推想,更是小說諧仿都市的有趣實驗。

  董啟章與V城系列四部曲《地圖集》、《夢華錄》、《繁勝錄》、《博物誌》,已被肯定是香港文學的奇觀。

作者簡介

董啟章

  1967年生於香港。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碩士,現專事寫作及兼職教學。1994年以〈安卓珍尼〉獲第八屆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中篇小說首獎,同時以〈少年神農〉獲第八屆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短篇小說推薦獎,1995年以《雙身》獲聯合報文學獎長篇小說特別獎,1997年獲第一屆香港藝術發展局文學獎新秀獎。2005年《天工開物.栩栩如真》出版後,榮獲中國時報開卷好書獎十大好書中文創作類、亞洲週刊中文十大好書、誠品好讀雜誌年度之最∕最佳封面設計、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文學類。2006年《天工開物.栩栩如真》榮獲第一屆「紅樓夢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決審團獎。2008年再以《時間繁史.啞瓷之光》獲第二屆紅樓夢獎決審團獎。2009年獲頒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術發展獎2007∕2008年度最佳藝術家獎(文學藝術)。2010年《學習年代》榮獲亞洲週刊中文十大好書。2011年《學習年代》榮獲「第四屆香港書獎」、《天工開物.栩栩如真》(簡體版)榮獲第一屆惠生□施耐庵文學獎。2009年秋赴美國愛荷華參加國際寫作計畫。

  著有《紀念冊》、《小冬校園》、《安卓珍尼:一個不存在的物種的進化史》、《家課冊》、《說書人:閱讀與評論合集》、《講話文章:訪問、閱讀十位香港作家》、《地圖集:一個想像的城市的考古學》、《雙身》、《名字的玫瑰》、《講話文章Ⅱ:香港青年作家訪談與評介》、《V城繁勝錄》、《同代人》、《名字的玫瑰》、《The Catalog》、《貝貝的文字冒險:植物咒語的奧祕》、《衣魚簡史》、《練習簿》、《體育時期》(香港︰蟻窩)、《第一千零二夜》、《體育時期》、《東京.豐饒之海.奧多摩》、《天工開物.栩栩如真》、《對角藝術》、《時間繁史.啞瓷之光》、《致同代人》、《學習年代》(《物種源始.貝貝重生》上篇)、《在世界中寫作,為世界而寫》、《地圖集》、《夢華錄》、《繁勝錄》、《博物誌》等。

繪者簡介

林智恆

  1982年出生,家住九龍牛頭角。巴黎留學中,閒時畫漫畫。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V城系列總序∕為未來而做的考古學 安維真
V城系列出版說明 董啟章

卷一
城牆之城
城中之城
通道之城
橋之城市
街之城市
政府之城
督府之城

卷二
酒樓之城
小食之城
傀儡之城
娼妓之城
店舖之城
時裝之城
伎藝之城

卷三
正月
清明
復活
端午
七夕
盂蘭
中秋
後記∕名實之辯、正反之辯、不是預言、羅列的藝術,或用頓號寫成的小說

附錄一 千年華胥之夢─董啟章,孟元老,「夢華體」敘事 王德威
附錄二 董啟章創作年表(一九九二─)

圖書序言

時裝之城
與世界上的時裝名城相比,V城並不算以時裝聞名,但從貫徹時裝精神觀之,V城又的確是名副其實的時裝之城。時裝之城,籠罩以人為的氣候,更替以人造的季節,以巧著為春之青嫩,以彩衣為夏之繁茂,以輕衫為秋之爽颯,以厚服為冬之肅穆;跟風變色,隨潮著脫,時裝之真諦,身體之剪裁,物質之絮絮不休。
  
我,維慧安,V城風物誌修復工作合寫者之一,徘徊於裙下肌膚初露的春之城市。大回歸時期,V城經歷了時裝來回反覆的二元興替,超越了性別之陰陽、價錢之廉貴、檔次之高下、成熟與青春、嚴肅與隨俗、私密與公開、內衣與外著、嬌豔與莊重、保守與前衛、優雅與粗獷、殿堂與街頭,在大回歸五十年,篤定於繁簡之對峙:形式之縟約,語言之冗鍊,意義之豐乏。
  
在這一季的V城,我們隨時也可以看見繁簡兩派時裝在爭奇鬥豔,兩者風格之迥然不同,使人以為自己處身於兩個V城,或者V城的兩個不同時期。事實上,作為時裝之城,V城五十年來經歷了無數次消逝與重生,致使我們可以說,有幾多次季候,有幾多個主題,有幾多重形象,就有幾多個V城。於是,在繁之V城中,隨處可見撐著結構複雜的衣衫、步履緩慢、摩肩擦膊的V城居民,驕傲地交換著競爭的眼光。他們都忠實地按照設計名師的指示,從最貼身的褻衣到最外面的撐裙或開揚的寬袍,皆得一目了然,務求在最大量的穿戴上展現出最多的層次。無論上班、逛街、出席宴會,抑或留在家中,繁複派的支持者也堅持穿著層層疊疊的盛裝,加上鑲滿珠片的長筒手套、絲襪外的短厚襪子、綴上長長的羽毛的帽子、璫琅搖擺的頭飾、披肩垂背或高聳雲霓的假髮、交叉纏縛的腰帶和吊帶、設色奪目花紋斑細的披肩和圍巾等配搭,把生活中每一個時刻都變成紛嚷熱鬧的嘉年華。相反,在簡之V城,居民都以少為美,行人都帶著旁若無人的神色,挺著幾乎一絲不掛的身體,漠然跨開無聲的腳步。簡約派的信徒,或以純色的布料、透明的薄紗包裹腰身,或以垂吊、穿串、束綁、黏貼的方式以小布塊遮掩敏感的部位,或乾脆袒胸露臀,只綴以微限的裝飾。但V城的簡約服飾絕對不是天體主義或反時裝,它們的每一個細部都是出自名家的設計;布幅的形狀和質料,穿吊的繩子是細麻、棉線、皮帶,抑或金銀鍊條,遮掩部分布塊的裁剪、花紋之有無、印染還是編織物,還是貝類、皮革、塑膠、金屬、紙品等等,以及裝飾與身體裸露部分的線條、質感、膚色、毛髮、主題的配合,凡此種種,都有微觀的風格講究,哪怕是一分一毫的差別,也會惹來落伍或品味低劣的冷眼。
  
繁之時裝,意圖以最複雜的語言說出最簡單的信息;簡之時裝,則以最約化的符號表達最繁複的意義。時裝之城的居民,對兩者之間的漸變並無興趣,而如果有人想以身體為辯證的場所,他們會自行設計繁簡並存的裝束,或上繁下簡,或上簡下繁,或前繁後簡,或前簡後繁,或左右,或內外,或首尾,或中心與邊緣,但結果他們會因為失去平衡而傾斜跌倒,或至少腳步蹣跚。
  
根據V城風物誌撰寫者劉華生的記載,在長達一百五十六年的殖民時期中,V城一直也是一個名不及實的時裝之城。
  
在大回歸以前,V城並非以時裝著名,但V城卻又一直以最快的速度轉變它的形貌,更換它的著裝。作為實過其名的時裝之城,V城就像完美無瑕的模特兒,以空白的肉身,可隨意扭捏的骨架,擺出各種誘人而無情的姿態。在短短的一百五十六年的殖民時期中,V城流行過一切款式的時裝:長袖、中袖、短袖、雞翼袖、大袖、小袖、無袖、背心、入肩、吊帶、斜肩、露肩、露背、露臍、露底、露帶、樽領、企領、圓領、方領、V領、U領、杏領、大領、闊領、一字領、風車領、垂膊、墊膊、無膊、斜膊、裹膊、托胸、垂胸、束胸、束腰、束袖、束腳、闊腳、闊腰、闊袖、鬆身、鬆胯、鬆脅、小叉、大叉、高叉、低叉、前叉、後叉、左叉、右叉、迷你裙、迷你T恤、奶罩頂、熱褲、裙褲、喇叭褲、吊腳、散腳、直腳、跛腳、鴛鴦腳、靴切、踩踭、半截、三個骨、四個骨、一件頭、套裝、打褶、百褶、百衲、直身、貼身、緊身、拖地、裹腰、高腰、低腰、寬腰、大肚、肚兜、綁帶、打結、拉鏈、扣鈕、啪鈕、對襟、大襟、斜襟、左襟、右襟、一字襟、孖襟、單襟、透視、通花、哩士、襯裡、鑲珠、嵌片、大眼、細眼、閉眼、開眼、開頂、開襠、開胸、開背、開邊、開腹、開脅、蓋腳、蓋肩、蓋胸、蓋臀、蓋膝、蓋臍、披肩、搭腰、圍頸、紮頭。時裝之城的居民,如蟲鳥之善辨季節,觀風看潮,隨時準備剪裁自己的身體,以吻合適時的衣裝。

圖書試讀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