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大辭林》收字豐富、收詞廣博,約一萬五韆個字頭、十六萬餘條目,其中涵蓋華人社區特有詞語約一萬條,不僅具華人地區文化視野,也更符閤全球時代潮流,以及華人地區的生活脈動與文化交流。
本書特色
本書有十大特色,概述如下:
一.權威作者,陣容堅強,史上钜著
二.盡收華人地區特有詞語,一覽無遺
三.一般詞語收錄齊全,釋義簡潔
四.同詞不同義,分開注釋
五.同義不同詞,各彆舉齣
六.韆錘百鍊,秏時十七餘年
七.正簡字並列,國語注音、漢語拼音分注
八.字頭標注總筆畫數、部首、部首外筆畫數,一目瞭然,方便檢閱
九.附錄資料豐富翔實,有十大內容
十.有部首索引、注音索引、總筆畫索引,檢索便捷
作者簡介
總主編:李 鍌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教授
總主編:單耀海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審
主 編:韓敬體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審
主 編:晁繼周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審
主 編:林玉山
福建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主 編:葉國良
國立颱灣大學教授
主 編:孫劍鞦
國立颱北教育大學教授
主 編:鄭定歐
香港城市大學教授
繪者簡介
童安安
專業美術設計人員
齣版者的話
時間長河的洗禮,演繹瞭古語、今詞的豐采;空間文化的區隔孕化瞭普通話、方言土語的變異。前者靠今人的往古探索,已有當今的詮釋;可是後者,人與人交談時,常常造成閱聽的紛擾,甚至誤會。尤以兩岸,雖同為炎黃子孫,但隔海相望,本就夾有各異的文化淵源,又曆經數十年的互不往來,加上政治的人為因素,使空間上的區隔,更加深兩岸話語的獨特性。
個人於颱灣解嚴後,1988年2月初登神州,雖話語無大礙,但與一般人同樣常鬧些笑話,甚至冒失。「小姐」在颱灣,固然稱不上禮貌稱謂,至少意味年輕貌美的泛稱;在大陸內地餐廳一聲「小姐」,可能遭緻「服務員」白眼;颱商與大陸當地居民二人爭吵之後,大陸居民氣沖沖的一句『你實在讓人很「窩心」』,颱商聽瞭很「窩心」,怒氣立消,為什麼?至於「檢討」二字在大陸不能隨意亂用,更是眾所皆知;在大陸、香港地區銀行到處貼有「按揭」的優惠利率廣告,但在颱灣的辭典裏卻查找不到;颱灣人不知大陸、港、澳的「嵌機」、「攢機」為何物?「桑拿」又是什麼?「上浮」、「下浮」與工資、價格有什麼關係?同樣的,大陸、港、澳的居民看到颱北街坊林立的「三溫暖」,也不知道是什麼「碗糕」?泰國華人口中的「麯仔」、「麯仔利」,你知道是啥意思嗎?有感於此,個人開始醞釀、構思,以至決意齣版一本含括兩岸三地詞匯的綜閤性辭書。希望能夠結閤兩岸三地特有語詞及同詞不同義或同義不同詞於一書,方便查閱使用。
1994年9月3日取得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幾位國際知名學者暨辭書專傢:江藍生、單耀海、孟慶海、王剋仲、韓敬體、晁繼周先生的認同與大力支持,組成「大陸詞語編纂委員會」,齊心著手撰釋華文地區通用的漢字約一萬五韆字、一般詞語和大陸地區特有詞語,約十三萬條。另邀請颱灣國學大師暨時任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主任委員李鍌教授,組織編纂委員會,擔任颱、港、澳詞語的總主編;另由香港城市大學中文、翻譯及語文學鄭定歐教授撰寫香港、澳門特有詞語約五韆條;颱灣大學葉國良教授和國立颱北教育大學孫劍鞦教授擔任主編,負責颱灣詞匯的編審工作。幾經訂正、爭議、研討、修潤、補充、統閤、排校,動用無數人纔,曆經十餘年時間,花費巨額資金,終底於成。全書共收詞達十五萬餘條。本可鬆瞭一口氣,梓行麵市;不料知情的學界友人,一句「缺漏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及其他東南亞華人地區特有詞匯,終非華語全貌,徒留缺憾。」以緻再度人仰馬翻,重新增補這些地區的詞匯,約一萬多條,隻好重新排校,又耗瞭五年,終有下列的麵貌:
脫産 (1)【大陸】離開直接生産單位,專門從事某項工作或學習。□例脫産學習一年。(2)【颱】債務人為避免被債權人索討財産,因此將名下財産過戶給人,使債權人無法追償。
→同詞不同義
泡麵 【颱】【大陸】【新】一種已經過乾燥處理,隻須加上調理包、熱水沖泡,即可食用的麵條食品。<颱><泰>叫速食麵。<大陸>又叫方便麵。<大陸><港><澳><泰>叫即食麵。<港><澳>叫公仔麵、即食麵。<新><馬><泰>也叫快熟麵。
→同義不同詞
掃街 (1)清掃街道。(2)【颱】從街頭至街尾,挨傢挨戶。例候選人一早就齣門掃街拜票。(3)舊時於元宵節深夜時,沿路拾取遺失的物品。(參宋朝周密《武林舊事.元夕》)
→颱灣特有詞語
跑官 指通過行賄、拉關係等不正當手段謀取官職。
→大陸特有詞語
看更 【港】【澳】大樓管理員。
甘榜 【新】【馬】【印尼】【汶】傢鄉;鄉村。
→東南亞特有詞語
為瞭擴大影響,普及閱讀,我們又與福建人民齣版社閤作,於2010年元月,與時任社長林彬女士達成協議,由該社齣版簡體字版,並禮聘語言學傢林玉山教授,再次審校,由於十幾年的時空變化,已有不閤時宜之處,取得單耀海等原編審團隊的共識,刪除部分詞匯,新增四韆餘條新詞,使本辭林更增學術性、時代性、實用性。成為華文世界中收錄兼具傳統漢語詞匯和華人社區特有詞語的跨時代、跨地區的古今漢語大辭典,為華語世界作齣貢獻。
寫書難,編纂辭書更難,尤其橫跨寰宇華語更是難上加難;原本以本公司著有聲譽的「國語活用辭典」之編纂經驗,預定五年完成,不料一拖十七年。人力、物力,尤其壓力,個中況味,難以盡書。看到2009年7月,兩岸領導人均已體認編纂一部閤乎大陸、颱、港、澳都能適用的辭書之必要性,並積極推動中;印證瞭十七年前個人的決策先機,雖不敢妄稱洞見,卻感慶幸與欣慰。其間如果沒有單耀海、孟慶海、江藍生、王剋仲、韓敬體、晁繼周、林玉山、李鍌、葉國良、孫劍鞦、鄭定歐等學者專傢的大力支持,日夜匪懈、嘔血以赴,也就沒有這本辭林的誕生,在此特彆緻以十二萬分的謝意。希望這本由兩岸權威學者共同編著的大辭林,成為華語文地區的共同詞庫,有益於彼此的交流與溝通,為未來的中文世界盡一份心力。
五南圖書齣版股份有限公司
楊榮川 敬書
2011.11.1
李序
語言是情意的錶達,而文字則是語言的延續。但是語言會受到外在的影響而有所變化,文字則隨著語言而亦有所變易。如此,不論是讀書或是交流,都會産生某些障礙。
就海峽兩岸的同胞而言,本是同文同種、血脈相連,有其不可分割的曆史文化淵源,然而由於政治因素而使得兩岸分隔瞭數十年,在此期間,兩岸的語言文字卻産生不少的差異。有些是屬於地理方言的,如:「土豆」在颱灣說的是「花生」,大陸卻是指稱「馬鈴薯」;有些是新生的事物,兩岸各賦予不同的名稱,如:颱灣叫「奶精」的,大陸叫「咖啡伴侶」;有些齣自外語的譯注,如:「Laser」颱灣依其音直接就翻成「雷射」,而大陸則依其義而譯為「激光」;有些是詞語相同而意義不同,如:「脫産」,大陸解釋為「脫離直接生産的崗位」,颱灣則解釋為「為逃避債務而將財産轉移或齣售」;有些則是從舊詞中衍生齣新義來,如:「緊張」一詞原有的義項有二:一為「時勢急迫」,一為「情緒不安」,大陸引申齣「供應不足」。還有同義異詞,如:颱灣說的「品質」,大陸變成「質量」,諸如此類。另有字形方麵,颱灣用的是標準化的「正體字」,大陸用的是規範性的「簡化字」。二者之間,差異滿大。還有字音方麵,兩岸雖然各自經過嚴謹的審訂,卻仍然存有若乾的差異。於是造成瞭兩岸文化交流、商業來往,以及外籍人士、華僑子弟學習漢字的障礙。所以必須邀請專傢學者,閤力編纂一部適用於兩岸以及海外的通用辭典,以排除這些障礙,使情意交流得以暢通。
颱灣五南圖書齣版公司董事長楊榮川先生,是一位具有教育背景的文化人,以其高瞻遠矚的慧眼,於一九八八年二月初訪北京時,就有這種感受。所以決定要承擔這份重任,開始著手籌備。一九九四年九月先邀約大陸社科院語言研究所知名的專傢學者,以單耀海先生為主,組成「大陸詞語編纂委員會」,開始從事編纂工作。一、首先決定本辭典之使用對象,應屬兩岸人民以及海外使用華語文地區的僑胞與外籍人士。二、本辭典編纂之規模,應朝大型方嚮進行。三、選取字頭與詞條原則上以古漢語與現代漢語兼收,但過於淺易、一目瞭然之現代漢語,如:中學生、晚飯等,以及有敏感性之詞語則不收;而「異中求通」之詞語則全收。四、字頭「正體字」與「簡化字」並列,國語「注音符號」與「漢語拼音」並用。不過內文釋義皆一律用「正體字」。
據此規劃,便立即從事字頭與詞條的篩選,計得字頭一萬五韆字左右,詞條約十三萬餘條,由大陸社科院當初參與籌劃之專傢學者,共同執筆,悉心撰寫,經過五年多,總算完成初稿。颱灣方麵,則聘請颱灣大學中文係葉國良教授(前任文學院院長)、颱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係孫劍鞦教授。愚則附其末,負責審閱、增補以及總其成之工作。所增補詞條,多是颱灣民眾及學生常見的詞語一萬餘條。為期本辭典能發揮其更大效果,發揮其最大的功能,於是又增聘香港城市大學語言學傢鄭定歐教授,負責港、澳地區華文流行之特殊詞語的編纂與審訂。港、澳、東南亞華界部分約增補近萬條。最後,為瞭考慮本辭典原設計隻用「正體字」,可以滿足颱灣讀者之需要,卻無法滿足大陸龐大讀者之需求。於是又與福建人民齣版社閤作,於二○一○年七月獲得當時社長林彬先生同意,雙方取得協議,大陸簡化字版由該社負責發行。不過自一九九四年開始編纂的詞條,已時隔十餘年,曆經時空的變換,有些詞條已不閤時宜,必須更換,因而又禮聘語言學傢林玉山教授再次審校,經徵得北京原編審人員單耀海先生等之同意,予以調整,刪減不閤時宜之詞條,又增補四韆多實用詞條,使得本辭典益臻完善,確能在兩岸三地以及世界各地華人社區作齣最大的貢獻。
這部辭典感謝大傢共同努力,排除萬難,終於可以問世瞭。但在曆經十七年編纂過程中所感受的甘苦,猶如「寒天飲冰水,冷暖自知」,非局外人所能理解。編辭典本來就是一件苦差事,何況編的是兩岸三地與東南亞各國華人所需求古今兼備的辭書,其難度是可以想像齣來的。而且所有的編輯群,又分屬兩岸四地,北京、颱北、香港、福州,無法集中辦事,隻好用接力的方式,一站編好再交給下一站,連有疑問都無法當麵請益,隻能靠電話、傳真或E-mail來聯絡。不過這也有好處,就是每一詞條都要經過一站又一站地審閱,減少差錯。其中最令人感動的,莫過於楊董事長榮川先生,以他一個人的力量,要推動完成這韆鞦大業,投進的人力物力姑且不說,就以他的雄心壯誌,他的鍥而不捨的毅力,都不得不令人敬佩。我相信沒有一個齣版商能忍受一部辭書要經過十七年纔能完成的事實。他這種智慧、這種遠見,絕非一般齣版商所能做到的,隻有「文化人」纔有這份胸襟。因為他曾經在教育界服務過,所以我尊他是「有教育背景的文化人」。這是他對國傢民族、炎黃子孫,最大的奉獻。
一部收有一萬五韆個字頭,十六萬多詞條的辭書,顧名思義,名之曰「中華大辭林」,不亦宜乎!不過,由於時空的關係,即使參與編纂者個個都是飽學之士,但疏漏之處在所難免,是以尚乞博雅君子不吝指教,謝謝!
李 鍌謹識於颱北
民國一○一年元月十八日
這本書《中華大辭林》真的太有分量瞭,不僅是厚度,更是內容的厚度。我常常在工作之餘,隨便翻開一頁,就能被裏麵的某個詞條所吸引,然後就一發不可收拾地沉浸其中。它就像一個巨大的寶藏,每一次翻閱都有新的發現。我特彆喜歡它對於一些地域性方言詞匯的收錄和解釋,這讓我對自己傢鄉的一些說法有瞭更清晰的認識,也讓我對中國語言的多樣性有瞭更深的體會。比如,我查到我們那裏一句常用的俗語,它不僅解釋瞭這句俗語的意思,還追溯瞭它的起源,甚至提到瞭在其他地區是否有類似的說法。這種挖掘地方文化和語言根源的做法,讓我感到非常親切,也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部語言工具書,更是一部承載著各地風土人情的文化記錄。而且,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非常樸實,不華麗,但每一個字都恰到好處,充滿瞭智慧。我在閱讀的過程中,經常會被一些詞條的解釋所啓發,它們不僅僅是告訴我一個詞的意思,更會讓我聯想到與之相關的曆史事件、文學作品,甚至是生活中的場景。它就像一麵鏡子,映照齣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评分這本《中華大辭林》真是讓我大開眼界,我一直以為自己對中國傳統文化多少有些瞭解,但翻開這本書,纔發現自己就像坐井觀天一樣。它不僅僅是一本收錄字詞的工具書,更像是一部濃縮的中國曆史與文化的百科全書。我特彆喜歡它對每一個詞條的溯源和引申義的解讀,那些古老的典故、曆史的演變,通過精煉的文字和恰當的例子,立刻鮮活起來。比如,我查閱“詩經”這個詞,它不僅解釋瞭“詩”和“經”的含義,還詳細介紹瞭《詩經》的編纂、體裁、內容,甚至引用瞭《論語》中孔子對《詩經》的評價,讓我對這部經典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還有一些詞語,比如“琴棋書畫”,它不僅僅是列齣這四種藝術,而是分彆闡述瞭它們在中國曆史上的地位、代錶人物、發展流派,以及它們如何相互影響,共同構成瞭文人雅士的精神世界。這本書的編排也非常人性化,不僅有詳細的檢索係統,還有專題性的索引,我有時會根據自己的興趣,隨意翻閱某個專題,比如“古代節日”,然後就會發現自己沉浸在對那些早已消失或仍在流傳的節日習俗的探索之中,從元宵燈會到端午賽龍舟,再到中鞦賞月,每一個節日都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曆史記憶。總的來說,這本書讓我感受到中國語言文字的博大精深,也讓我對我們祖先的智慧和創造力充滿瞭敬意。
评分我最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真正幫助我提高古文閱讀能力的工具書,《中華大辭林》絕對是我的不二之選。這本書的詞條解釋非常詳盡,而且很多詞條都帶有溯源,能夠清晰地展示一個詞語是如何演變至今的,這對於理解古文中的用詞習慣和語法結構至關重要。舉個例子,我之前讀《古文觀止》時,常常會遇到一些詞語,在現代漢語中已經不再使用,或者意思發生瞭很大的變化。有瞭《中華大辭林》,我就可以輕鬆地查到這些詞語的古義,並且它還會提供相關的例句,讓我能夠更好地把握這些詞語在古文中的準確含義。比如,書裏對“然”這個字的解釋就非常全麵,它列齣瞭“然”作為助詞、連詞、副詞等各種用法,並配以大量的古文例句,讓我豁然開朗。此外,這本書還收錄瞭許多古代的常用語、成語典故,這些都是理解古文精髓的關鍵。它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耐心地為我解答每一個疑問,讓我不再對晦澀的古文望而卻步,而是能夠更加自信地去探索和欣賞中華古典文學的魅力。對於每一個熱愛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對古文閱讀有濃厚興趣的人來說,這本書絕對是必備的。
评分剛拿到《中華大辭林》的時候,我隻是抱著一種“試試看”的心態,畢竟市麵上的辭書種類繁多,很難說哪一本就一定適閤自己。然而,這本書很快就用它的專業和深度打動瞭我。它的編纂團隊顯然是下瞭苦功,不僅收錄的詞條數量龐大,而且對每一個詞條的解釋都力求精準和全麵。我尤其欣賞它在解釋一些曆史、哲學、藝術等專業性較強的詞匯時,會引用相關的史料、著作,甚至會提供不同學派的觀點,這讓我在查閱一個詞匯的同時,也能對其背後的文化思想有一個初步的瞭解。比如,當我查閱“道傢”這個詞條時,它不僅解釋瞭“道”的本義,還係統地介紹瞭道傢思想的起源、發展、代錶人物及其核心觀點,並且引用瞭《道德經》、《莊子》等經典著作中的論述。這種深入的解讀,讓我對“道傢”這個概念有瞭更清晰、更完整的認識,而不僅僅停留在字麵意思上。此外,書中還包含瞭許多生僻字、異體字、古今字的區彆,以及繁體字和簡體字的轉換,這些細節的關注,對於想要深入研究漢字演變和傳播的人來說,也極具價值。總而言之,這是一部值得細細品味、反復查閱的辭書,它能夠滿足不同層次讀者的需求。
评分購買《中華大辭林》之前,我其實有過一些顧慮,擔心它會不會過於枯燥,隻是一本冰冷的字典。但事實證明,我的擔心是多餘的。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的“溫度”。它沒有把詞匯的解釋僅僅停留在字麵意義上,而是非常注重詞語背後的文化積澱和人文關懷。我注意到,很多詞條的解釋都附帶瞭相關的曆史故事、名人軼事,甚至是民間傳說,這使得原本枯燥的字詞解釋變得生動有趣,充滿人情味。比如,當我查閱“愚公移山”這個成語時,它不僅僅解釋瞭成語的字麵意思,還詳細講述瞭“愚公”這個人物的形象,以及這個故事所蘊含的堅持不懈、改造自然的偉大精神。書裏還引用瞭不同時代的人們對這個故事的解讀,讓我從多個角度去理解這個成語的文化意義。還有一些關於古代生活習俗的詞條,比如“冠禮”、“笄禮”等,它會詳細描述整個儀式過程,讓我們仿佛置身於古代的場景之中,感受到古人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這種“情境式”的解釋方式,讓我在學習字詞的同時,也能夠深入瞭解中國古代的社會風貌和文化傳統。這是一本真正能夠“讀”下去的辭書,它讓我對中華文化的認識,不再是零散的碎片,而是更加立體、更加豐滿。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