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律師及民權鬥士李勝雄,在法庭外有什麼精彩的人生?為什麼他能長期堅持理想,推動社會正義而不氣餒?本書揭露李勝雄力量的來源,顯示基督信仰如何帶給他平安喜樂及堅定的信念。
世人的人生觀有很多種,有的以追求金錢為目的,有的謀求權力地位,有的隻求及時行樂。颱灣一般有求福祿壽的傳統思想,福包括一切名利及子孫滿堂的福氣,祿是作有權又有錢的大官,壽要長命百歲,人們都認為這三項是最好的人生觀。到底何者為正確的人生觀?
知名律師李勝雄,長期以推動社會正義和人權發展為職誌,其實他更關心的,是如何獲得最有價值的生命。在此書中,他從生命的長短、生命的內容和生命的目的來闡述何為最有價值的人生觀。本書包含他對人生和信仰的領悟、對社會趨勢的敏銳觀察、對如何化解人際衝突的實用建議,也包含對他身邊許多精彩人物的記錄和追念。內容精彩豐富,富含哲理及智慧。
作者簡介
李勝雄
齣生於1941年,獲東吳大學法學士、文化大學法學碩士和美國伊利諾大學比較法學碩士,是一位人權律師,曆任東吳大學、颱北教育大學、文化大學法律係兼任副教授、颱灣人權促進會會長、國際特赦組織颱灣總會理事長、民進黨仲裁委員、颱灣獨立建國聯盟副主席和建國黨秘書長,全國律師公會常務理事。曾為美麗島事件的黨外人士辯護,也曾為名列黑名單的張燦鍙、王康陸、郭倍宏、毛清芬、何康美、李應元、羅益世和史明等人義務辯護。李律師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熱心參與支持許多福音機構的事工,包括颱灣青年歸主協會、颱灣基層福音差傳會、工福團契等,也曾為瞭帶領陳水扁總統一傢信主而在扁傢弊案中擔任吳淑珍辯護律師。
自序
談人生
1.健康與人生
2.人生的苦與樂
3.如何有喜樂的人生
4.平安的人生
5.得與失的人生
6.人生最大的突破
7.受試探的人生
8.信心的人生
9.無價的人生
10.自由的人生
11.旅行的人生
12.更新的人生
13.盼望的人生
14.正確的人生觀
15.如何對生涯作規劃
論理想
16.青少年的好牧者
17.學習保羅
18.做和解的使者
19.傳福音的責任與喜悅
20.有瞭天父就不是孤兒
21.義光教會的設立與延續
22.福音與政治
23.以基督徒的信仰立場主張颱灣獨立
24.大傢來作夥,社區好厝邊
25.從信徒的角度看教會關懷社會政治的必要性
敘情懷
26.天堂需要基督徒,不需要律師
27.以做基督徒為榮
28.做工仔人的希望
29.唯主是望
30.少年人的生涯比較
31.男人更愛傢
32.聖誕節與我傢
33.對兒孫將來的期望
34.願主禱文落實在咱的教會
35.從我心目中的牧師看信徒、長老、執事與牧師的關係
36.我受任前總統夫人吳淑珍的辯護律師的原委
述親友
37.老紳士鍾子時牧師與颱北撫順街教會
38.全傢福氣的卡桑
39.記二位長者的一生寫照
40.追念一個信仰堅定、謙卑又勇敢的颱灣人──陳謙裕長老
41.江鵬堅吾友天堂再見瞭!
42.劉玲華姊妹受洗歸主經過
43.一位臨門一腳,帶人決誌信主的傳福音高手
44.上好的聖誕禮物──侯員外受洗記
45.永懷洪桑大哥
46.懷念李鎮源院士
47.具有颱灣與日本優良文化的颱灣紳士牧師
講道理
48.有行為的信心與有信心的行為
49.忍耐到底必然得救
50.信仰的五W
51.上帝的愛使母愛得以完全
52.和睦相處之道
53.基督徒如何避免及解決衝突
54.聖經與咱的關係
55.耶穌赦免的真理與實踐
56.預立遺囑的妙用
57.穌的言教與身教
58.如何贏過驚惶
59.解決生老病死的唯一妙方
60.人人傳福音──為什麼我要傳福音?
61.父親的角色
62.互相赦免的真理與實踐
63.基督徒的行事為人
64.趁著白日作主工
65.人與人如何溝通
66.如何因應患難
67.傳福音就如吃好逗相報
68.誰能怪罪上帝?
69.不同恩賜的閤一服事
70.化敵為友
71.死亡與永生
72.聖經妙用無窮
話時代
73.如何贏過恐懼
74.教會是教會,社會是社會
75.檢驗颱灣宗教信仰的正當信及閤理性
76.主必申冤──記美麗島事件軍法審判辯論往事
77.鄉村基層同胞最需要福音
78.生不如死?還是永生勝過死亡?
79.離婚──閤法乎?閤理乎?閤情乎?
80.雪中送炭好時機
81.颱灣基督教會對社會國傢的貢獻
82.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
83.談颱灣人的人際關係
84.耶穌降世的心意與目的
85.天務員的責任
前言
先說一段寓言故事:有二個人上天堂,聖彼得帶領他們去分配住處,第一個分得的,是地上所沒有,富麗堂皇的豪宅。第二個分得的,也是世上不能比的美屋,隻是比第一個差一級。第二個人好奇地問彼得:「第一個人是怎樣特彆的人,受到如此特彆的待遇?」彼得迴應說:「因為他是第一個上天堂的律師。」用此故事譬如本書的作者,所受上帝的恩典,乃何等長闊高深!
想不到,一轉眼已到瞭古稀的年齡,如詩篇九十篇10節的:「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竟鬥膽將一些平凡普通、簡單易懂的信仰文章集而成書,實在有點歹勢。
我不敢請人代序,代序的人一定會用愛心不說誠實話,隻褒不貶。也不好自己臉上貼金,以「自序」來老李賣瓜。而以「前言」來錶白,橄欖齣版想齣的書名「今天不開庭」這本書,齣版的用意及目的就是感恩圖報而已。
第一,要感謝上帝對我的救命之恩。因為主耶穌為我捨命,流寶血赦免我記不清、數不盡的大大小小的罪惡及過錯,而使我「不緻滅亡,反得永生」,此種至寶的救恩,是我一生一世報答不瞭的。
比如,父母對子女養育之恩,子女要以孝順為最好的來迴報。對上帝的感恩圖報,隻有以「願尊你」的名為聖、榮耀上帝」為目的。也就是努力盡心、盡性、盡意愛主我的上帝。
其次是以「愛人如己」來答謝上帝安排在我一生中恩待我多多的親朋好友,以及我遇到的每一個人。求上帝將我得到的最好禮物,也就是主耶穌的赦罪及永生,賞賜給他們。
隻希望這本小書,讓看到任何一篇,或一段文句的讀者,都有聖靈的引導,能想到人生的目的,是賺得全世界重要?還是得到永遠的平安和喜樂的永生重要?如果像我一樣,認罪悔過接受主耶穌做個人的救主,並與同信的弟兄姊妹互勉,不但得永生,並且得的更豐盛。則已達到我感恩圖報的一些心意與目的矣。
最後,我要感謝的人,族繁不及備載,怕掛一漏萬,隻有用祈禱:「願主耶穌的救恩,上帝的慈悲疼愛,聖靈的扶持與他們同在,直到永遠。」作為至誠的謝忱。
《今天不開庭:法庭外的李勝雄》這個書名,第一眼就抓住瞭我的眼球,因為它暗示瞭一種“反差”和“剝離”,將我們通常認知中嚴肅的法官身份,與更加私人、更加日常的“生活”聯係瞭起來。我對於“法庭外的李勝雄”這個概念,充滿瞭好奇和想象。我腦海裏會立刻産生很多問題:當李勝雄不再需要坐在審判席上,不再需要依據法律做齣裁決時,他會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的日常生活是怎樣的?他有沒有什麼特彆的愛好?他如何處理工作和生活的界限?他是否也會有普通人一樣的喜怒哀樂,會有對未來的憧憬,或者對過往的迴憶?這本書給我的感覺,不是要講述法律的晦澀理論,也不是要重述驚心動魄的案件,而是要揭開一位在法律領域工作者“光鮮外錶”下的真實麵貌。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描繪齣一個立體、豐滿的人物形象,展現齣他在工作之外,作為一個個體所擁有的獨特個性和生活情趣。他可能會喜歡去哪裏散步?他會在周末做什麼?他對什麼事物充滿熱情?甚至,他是否也會有自己的“小秘密”?這種對人物“非職業身份”的關注,往往能挖掘齣最打動人心的內容,因為那是人性的本真流露。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帶給我一種全新的視角,讓我看到,即使是身處看似高高在上的法律領域,人們也同樣生活在人間煙火之中,有著自己的故事和情感。
评分這本書的名字《今天不開庭:法庭外的李勝雄》真的太吸引人瞭,我剛看到的時候就覺得,嗯,這肯定不是一本枯燥的法律書。我平時對法律類的書籍興趣不算太大,總覺得它們要麼太專業,要麼就是一本正經地講述案例,看多瞭容易犯睏。但是“今天不開庭”這個說法,瞬間就打破瞭我對法庭的刻闆印象,讓人好奇,一個法官,或者說在法律領域工作的人,在法庭之外的生活會是什麼樣的?李勝雄這個名字,我並不熟,但光是名字和副標題組閤起來,就勾勒齣一種“生活化”的敘事感。我腦海裏已經開始想象,脫下法官袍的他,會是怎樣一個鮮活的個體?他會有怎樣的喜怒哀樂,會有怎樣的生活瑣事,會有怎樣的煩惱和樂趣?這比單純地瞭解一個職業,或者學習一堆法律條文要有趣得多。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展現齣李勝雄作為一個人,而不是一個符號的多麵性。比如,他有沒有什麼特彆的愛好?他平時是如何放鬆自己的?他和傢人朋友的相處模式是怎樣的?一個在嚴謹的法律體係中工作的人,是否也會有不羈的一麵?這本書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它要講的不是“法律如何運作”,而是“在法律框架下,一個人如何生活”。這種視角本身就充滿瞭人文關懷,也讓我覺得,即使我對法律本身不甚瞭解,也能從中找到共鳴點。我想,這本書更像是一扇窗戶,讓我們得以窺探一個在特殊職業光環下的普通人的真實內心世界,而這種“真實”往往是最打動人的。
评分《今天不開庭:法庭外的李勝雄》這個書名,簡直就是一種“反差萌”的極緻展現。我腦海裏立刻浮現齣一種畫麵:一個在法庭上雷厲風行、字字珠璣的法律人,在法庭之外,卻可能是個風趣幽默,甚至有點“不著調”的普通人。這種想象本身就充滿瞭巨大的吸引力,讓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我一直覺得,那些在公眾視野中顯得特彆“嚴肅”和“專業”的職業,其從業者在生活中的樣子,往往是最令人好奇的。因為我們習慣瞭他們扮演的角色,卻很少有機會看到他們褪去角色後的真實麵貌。李勝雄這個名字,配閤“今天不開庭”的副標題,就像是在說:“彆隻看我在工作時的樣子,我也要過自己的生活。”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展現齣他在工作之餘的各種“小確幸”或者“小煩惱”。比如,他是不是也為孩子的教育而頭疼?他是否也和朋友們聚會,暢談人生?他有沒有一些不為人知的、令人捧腹的糗事?或者,他是否也有一些深刻的哲學思考,是在某個安靜的夜晚,獨自品味?這種將職業身份與個人生活進行剝離和並置的敘事方式,往往能挖掘齣人物最真實、最動人的一麵。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看到一個立體、豐滿的李勝雄,一個不僅僅是法官,更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故事的普通人。
评分我看到《今天不開庭:法庭外的李勝雄》這個書名的時候,心裏就立刻“咯噔”一下,覺得這不一般。我們通常想到法官,總是和莊重、嚴肅、案件、判決這些詞聯係在一起,感覺他們活在另一個次元,離我們的日常生活很遠。但是“今天不開庭”這幾個字,就好像一下子把人從高高在上的法庭拉迴到瞭地麵,而且是拉迴到瞭“外麵”,就是法庭之外的生活。這讓我非常好奇,一個整天和法律打交道的人,當他脫下法官袍,不再需要麵對那些復雜的案情和當事人時,他會是什麼樣的?他的生活是什麼樣的?我猜想,這本書不會僅僅是枯燥的法律條文解讀,更不會是案件的簡單羅列。它更像是一種“旁觀者”的視角,去觀察和記錄一個法律人在工作之餘的真實狀態。我期待看到一些非常生活化的場景,比如他在某個陽光明媚的周末,是如何度過的?他有沒有什麼特彆的愛好,比如攝影、寫作,或者隻是靜靜地喝一杯茶?他是否也會遇到和我們普通人一樣的煩惱,比如交通堵塞、鄰裏關係,或者和傢人的小爭執?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感覺到,無論職業有多麼特殊,人終究是人,有著普通人的情感和需求。這種“法庭外的李勝雄”,對我來說,比在法庭上的他,更能引起我的興趣,更能讓我産生一種連接感,仿佛他就在我們身邊,隻是我們不曾發現。
评分拿到《今天不開庭:法庭外的李勝雄》這本書,我最先聯想到的畫麵,就是一個身著正裝、錶情嚴肅的法官,在無數案件中做齣裁決,每一個字都關係著當事人的命運。然而,“今天不開庭”這幾個字,像一股清流,瞬間打破瞭這種固有的、沉重的聯想,帶來瞭一種齣乎意料的輕鬆感和親切感。我腦海中浮現的,不再是冰冷的法槌和莊嚴的審判庭,而是法官李勝雄在工作之外,一個鮮活的、有血有肉的個體。我非常好奇,當他卸下職業的鎧甲,走齣那個神聖的審判空間後,他會是一個怎樣的人?他是否也像普通人一樣,會為生活中的瑣事煩惱,會為傢人的點滴快樂而欣慰?他會有自己的愛好,比如喜歡收藏老物件,還是熱衷於戶外運動?他會不會在咖啡館裏,像個哲學傢一樣思考人生,還是會在菜市場裏,討價還價,融入市井生活?這種“法庭外”的視角,讓我覺得這本書更有溫度,更接地氣。我相信,作者一定能夠通過生動的筆觸,捕捉到李勝雄身上那些不為人知的、充滿人情味的故事。我期待看到的,不是一本嚴肅的傳記,而是一部能夠引發讀者情感共鳴的“生活劇”,讓我們看到,即使身處高位,也依然保有普通人的七情六欲,依然在生活的河流中,悠然自得地航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