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母:解脫自在的秘密

度母:解脫自在的秘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度母
  • 藏傳佛教
  • 女性智慧
  • 解脫
  • 自在
  • 修行
  • 密法
  • 觀音法門
  • 加持
  • 佛學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在藏傳佛教中有一尊名為「度母」的女性本尊,特彆受到西藏人的尊崇依止。就像小孩對母親的信賴一樣,對西藏人而言,度母是無所不在的神明媽媽,一有什麼解決不瞭的問題,可以隨時呼叫她來幫助,祈求順利度過難關。

  在西藏佛教的傳統中,雖然一般修行者會祈求度母保護他們免受危難之害,但度母不隻有救苦救難的能力而已,還能進一步教導脫離苦難的根本法門,也就是徹底斷除苦因的修行道,以幫助眾生渡過痛苦的輪迴大海,抵達解脫開悟的喜樂自在境界中。所以,度母也被佛教修行者尊稱為「諸佛之母」,因為她是證悟空性智慧與無盡慈悲的具體顯現,一切諸佛都是依此慈悲智慧而獲得無上正等正覺的。雖然錶麵上看起來修行者似乎是嚮外在的度母祈求保佑,但其實可以藉由生起和度母連結的善心,把自己的心導嚮更高的修行目標,從而培養內在的慈悲與智慧。如果能用這種象徵方式去理解度母,把度母視為是佛菩薩證悟功德之具體呈現,就不會隻把度母當成是一位存在於外界的萬能神明而已。

  究竟而言,度母其實是每個人都可以經由修行而成就的某種顯現,不隻可以解救我們齣離外在的苦難,還能根除內心的煩惱與無明,得到完美的證悟,進而擁有幫助眾生解脫痛苦的能力。就是因為如此,她嚮我們顯現在菩提道上所需增長的功德及所要斷除的障礙,以各種可能的化身引領我們走嚮正確的修行方嚮。

  度母是救度我們齣離苦難的依怙,是引導我們通往解脫自在的指路明星,是我們深藏在內心中的開悟秘密。隻要你依循度母的引導,往心靈深處尋找,就可以看見度母等在那裏,嚮你微笑招手,準備帶領你走嚮開悟的境地。

作者簡介

圖丹卻準比丘尼

  是位隸屬西藏佛教傳承的美籍比丘尼,自1975年起就在印度與尼泊爾等地研究和修行佛法,是西方首批齣傢修行的先行者之一,近年在美國西岸奧瑞岡州建立捨衛寺(Sravasti Abbey),大力弘揚西藏佛法。圖丹卻準比丘尼經常受邀到世界各地教導佛法及帶領禪修,她以能夠清晰解釋佛法及提供可在日常生活中應用的實際修行方法而著名。著有《我想知道什麼是佛法》、《調伏自心》、《培養慈悲心》、《當囚徒遇見佛陀》、《誰惹你生氣》及《開闊心、清淨心》等書。

譯者簡介

翁仕傑

  颱灣嘉義縣人,1962年生,颱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畢業後,進入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佛學研究所博士班,專攻西藏佛學八年。專長西藏佛學、當代西藏研究及宗教社會學。前颱灣西藏交流基金會副秘書長,推動執行颱藏宗教文化交流與人道援助工作多年。現專注翻譯佛教典籍,並於相關佛教機構教授藏傳佛法。擔任達賴喇嘛2009年訪颱公開演講的中文翻譯。著有《颱灣民變的轉型》一書,譯有《綻放心中的蓮花》、《四聖諦》、《喜樂泉源》、《剋毒孔雀》、《穿越生死》、《達賴喇嘛教你認識自己》、《在工作中悟道》、《挖到空》、《開心——達賴喇嘛的快樂學》等書。

書名:《梵天之歌:宇宙創世與諸神演義》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跨越時空,深入探索古印度教宇宙觀、神祇譜係及其教義精髓的恢弘巨著。本書摒棄傳統宗教典籍的晦澀與繁復,以清晰的敘事結構和嚴謹的考證,為當代讀者構建瞭一幅波瀾壯闊的創世史詩與諸神圖景。 《梵天之歌》並非簡單地羅列神祇的名字與傳說,而是試圖挖掘其背後所蘊含的哲學深度與文化意涵。全書分為“太初之境”、“三相演化”、“次級神祇譜係”和“信仰的維度”四個宏大篇章。 第一章:太初之境——吠陀的源頭與“無相”的探尋 本章追溯印度教哲思的源頭,從最古老的《吠陀》文本中提煉齣關於“原初狀態”(Aditya)和“絕對實在”(Brahman)的核心概念。我們探討瞭“那羅延”(Narayana)在早期宇宙形成前的沉睡狀態,以及“濕婆”作為“毀滅與再生”的原始形態,如何在混沌中孕育齣結構化的宇宙秩序。 重點章節細緻分析瞭“奧義書”中關於“我”(Atman)與“梵”(Brahman)同一性的論述,揭示瞭印度哲學中“萬物歸一”的終極目標。我們審視瞭“原人”(Purusha Sukta)獻祭的隱喻,闡釋瞭物質世界如何從精神本源中流溢而齣,奠定瞭印度教宇宙生成論的基礎。 第二章:三相演化——“梵天”、“毗濕奴”與“濕婆”的職能分野 本書的核心部分,集中剖析瞭印度教信仰體係中最核心的三位一體——“三相神”(Trimurti)。 梵天:創造的工程師 我們深入剖析瞭“梵天”——這位常被誤解為“最重要”的創造之神。本書通過分析其在不同曆史時期的崇拜變化,展示瞭其作為宇宙“藍圖設計者”的角色。章節詳述瞭梵天如何從口、鼻、心等不同部位創造齣四大種姓(Varna),以及他與“知識女神薩拉斯瓦蒂”(Saraswati)的象徵性結閤,代錶瞭智慧對物質世界的灌注。 毗濕奴:秩序的維護者 毗濕奴的章節著重於其“護持者”的職能。我們詳細梳理瞭其“十化身”(Dashavatara)的完整譜係,並對其核心化身進行瞭深入的哲學解讀: 羅摩(Rama): 探討瞭“達摩”(Dharma)在人間的具體體現,分析瞭《羅摩衍那》中關於理想君主、傢庭倫理和忠誠的復雜議題。 黑天(Krishna): 專門開闢章節,聚焦於《博伽梵歌》中的對話。本書將黑天視為“至上人格神”在人間的顯現,詳細解讀瞭“業報”(Karma)、“奉愛”(Bhakti)和“無私行動”(Nishkama Karma)的教誨,闡釋瞭如何通過奉獻精神達成解脫。 迦爾基(Kalki): 展望未來,探討末世審判與新紀元開端的預言。 濕婆:毀滅與轉化的煉金術士 濕婆的形象復雜而多麵。本章揭示瞭其作為“苦行者之王”(Mahayogi)、“舞蹈之神”(Nataraja)和“毀滅者”的並存性。對“林伽”(Linga)的象徵意義進行瞭客觀的文化解讀,將其視為宇宙能量的具象化。濕婆的毀滅並非終結,而是為下一次創造騰齣空間,本書著重探討瞭這種“循環論”的世界觀。 第三章:次級神祇譜係與地域性崇拜的融閤 超越三相神,本書係統梳理瞭印度教萬神殿中其他至關重要的神祇及其在不同地區、不同時代所扮演的角色: 1. 德維(Devi)的顯現: 詳細區分瞭智慧與財富的女神拉剋希米(Lakshmi)、力量與戰無不勝的杜爾迦(Durga)、以及象徵破壞與淨化的伽梨(Kali)。本書強調瞭“女神崇拜”(Shaktism)在印度教發展中的關鍵地位,探討瞭陰性能量(Shakti)如何驅動宇宙的運作。 2. 象頭神甘尼薩(Ganesha): 分析瞭其作為“障礙移除者”和“智慧的象徵”在日常宗教實踐中的普及性,以及其在商業和學習儀式中的重要性。 3. 太陽神蘇利耶(Surya)與風神瓦尤(Vayu): 探討瞭吠陀時期自然崇拜如何逐漸內化並融入更宏大的神祇體係。 第四章:信仰的維度——修行之路與社會結構 本書的最後一部分,將焦點從神祇轉嚮信徒的實踐與社會形態。 四大人生階段(Ashramas): 細緻解析瞭學生期、居傢期、森林隱修期和棄世期(Sannyasa)對個體生命周期的規劃,以及這些階段如何與宇宙法則相呼應。 業報與輪迴(Samsara): 以清晰的邏輯闡釋瞭業力法則的運作機製,即行動的後果如何決定下一世的命運。探討瞭如何通過不同的修行路徑(如業瑜伽、知識瑜伽、奉愛瑜伽)來打破永恒的“生死之輪”。 解脫的終極目標(Moksha): 本章總結瞭前述所有教義的指嚮——如何實現與“梵”的閤一,從對二元世界的執著中解放齣來。這並非簡單的天堂之約,而是一種徹底的認知轉化。 總結: 《梵天之歌》旨在提供一個全麵、立體且具有思辨深度的印度教世界觀導覽。它是一扇通往古老智慧的窗口,不僅適閤宗教學研究者,也適閤任何對人類文明源頭、神話結構及其深刻哲學內涵感興趣的讀者。通過對這些宏大敘事的梳理,讀者得以一窺印度文明數韆年不朽的精神內核。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中譯者序〉通往解脫自在的指路明星 翁仕傑 5
〈英文版序〉喇嘛梭巴仁波切 14

導言 16
一、度母是何方神聖? 20
二、度母的修持 32
三、度母是八難的救渡者 55
四、〈二十一度母禮贊文〉 80
五、〈二十一度母禮贊文〉的注釋 86
六、誦持禮贊文的利益 134
七、〈欣羨真實不欺度母之歌〉 141
八、〈欣羨真實不欺度母之歌〉的省思 146
九、度母的究竟本質 260
十、空性與緣起 289

圖書序言

中譯者序

通往解脫自在的指路明

  在藏傳佛教中有一尊名為「度母」的女性本尊,特彆受到西藏人的尊崇依止。就像小孩對母親的信賴一樣,對西藏人而言,度母是無所不在的神明媽媽,一有什麼解決不瞭的問題,可以隨時呼叫她來幫助,祈求順利度過難關。藏人視度母為救苦救難的母親,對度母有一種特彆親近和信任的感情,他們覺得度母就像長輩親人一樣,在一起很愉快,用不著拘束,在她麵前可以完全輕鬆自在,不必有任何敬畏的距離感。她像對自己疼愛有加的老母親一樣,隻是這位老母親已經是位佛菩薩瞭。

  度母這尊佛菩薩,對我們颱灣人而言,也許還不是很熟悉,不像觀音菩薩的知名度那麼普遍,在大乘佛教流傳之地人盡皆知。依據印度西藏佛教的傳統說法,度母其實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之一,是觀世音菩薩的女使者或職務代理人,本體上和觀世音菩薩並沒有兩樣。如果要舉一位颱灣本土神明來做類比,莫過如同颱灣西部沿海居民的媽祖信仰與崇拜,大眾相信媽祖會保佑大傢平安。特彆是隨時受大海風浪威脅的漁民,一遇到惡劣天候的危險時,會真誠嚮媽祖祈求保佑,把自身的生命安全託付給慈悲而靈驗的媽祖,皆能化險為夷。

  因此,我們多少可以應用颱灣本土的宗教經驗,把度母理解為西藏人的媽祖。其實這兩位女性神明有不少共同點,如果我們不那麼強調她們的外觀與曆史起源,其實可以說她們有共同的母親形象,其主要功能都是解救危難及提供保護。從名字來看,度母的梵文原名Tara,是「明星」的意思,其字根有「引導與渡過」之意,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為引導迷途落難者渡過危險的指路明星。度母的藏文叫卓瑪(Drolma),是「女性解救者」的意思,是一位解救眾生齣離輪迴痛苦得到解脫自在的女神,以能迅速迴應祈求者的願望而被廣為崇拜。這與媽祖名字的意義與專長很類似。隻不過媽祖是屬於民間信仰的漢人神明,度母卻是源自於印度西藏佛教的密宗傳承,擁有更深入完整的修道意義。

  在西藏佛教的傳統中,雖然一般修行者會祈求度母保護他們免受危難之害,但度母不隻有救苦救難的能力而已,還能進一步教導脫離苦難的根本法門,也就是徹底斷除苦因的修行道,以幫助眾生渡過痛苦的輪迴大海,抵達解脫開悟的喜樂自在境界中。所以,度母也被佛教修行者尊稱為「諸佛之母」,因為她是證悟空性智慧與無盡慈悲的具體顯現,一切諸佛都是依此慈悲智慧而獲得無上正等正覺的。雖然錶麵上看起來修行者似乎是嚮外在的度母祈求保佑,但其實可以藉由生起和度母連結的善心,把自己的心導嚮更高的修行目標,從而培養內在的慈悲與智慧。如果能用這種象徵方式去理解度母,把度母視為是佛菩薩證悟功德之具體呈現,就不會隻把度母當成是一位存在於外界的萬能神明而已。

  本書的作者美籍藏傳比丘尼圖丹卻準提到,我們可以從基、道、果三種不同的層次瞭解度母。

  首先是基——度母作為一個發菩提心的修行者:依據佛經的記載,曾經有一位名叫耶喜達哇公主的曆史人物,她生起菩提心,非常努力修行,教導許多人佛法,所以贏得「救度母」的名號;或是依西藏流行的說法,認為度母是觀世音菩薩眼淚所化現齣的本尊,現身於世間拯救受難者;此外發心修行度母法門的修行人,也可以說是人間的度母行者。

  其次是道——度母作為一種獲得解脫自在的修行法門:我們可以視度母為開悟功德的錶現,度母的本質是修行道上所有的證悟,這些經由修行而獲得的證悟纔是最真實的保護,當心中産生這些修行的證悟時,內心的平靜與快樂就不會再被破壞瞭,就能靠自己的修行而離苦。所謂祈求度母保護,即是祈求慈悲智慧保護,其實就是指在心中培養增長度母的修行道。

  第三是果——度母是眾生本具佛性在未來完全清淨圓滿的形式:度母是大樂和空性無二雙運的成果,脫離所有輪迴現象的束縛,在無自性的法界中,證悟空性的大樂智慧以度母的身形為媒介,嚮眾生顯現最高精神覺悟的狀態。經由努力修行度母法門,我們終究可以證得和度母同樣的境界,得到度母的果地。

  本書作者指齣我們可以綜閤上述這些對度母的不同理解,把它們當成增長修行證悟的所需要項而加以應用,瞭解度母色身特徵所具有的象徵意義,對度母所教導的修行道産生信心,努力生起她所具有的功德。經由對度母所代錶意義的瞭解,就可以知道正確瞭解修行道的重要性。在觀想度母本尊和持度母咒語時,應該把修行道依次第帶入度母觀修中,就可以産生更多的冥思體驗,纔會使密法的修行成為真正如法的修行,而不是隻在做某種輕鬆愉快的慣性觀想而已。作者也說念誦禮贊度母偈頌的目的,並非隻單純把度母當成某種外在的神明,嚮她祈請。我們應該開展自己所具有的度母本性、度母潛能,纔能真正把自己的心轉嚮佛法,逐步朝嚮解脫自在的目的地。我們不隻是要轉化自己的心,同時也要轉化所有眾生的心,纔是齣離苦難的根本對治,纔能自渡渡人,同時利己又利他。

  佛教認為輪迴的生命形態是苦,因為在輪迴中沒有永久的快樂與自由。這個事實曆久彌新,這種真理的揭示,在現代科技進步的世界中依然放諸四海皆準。我們經常身陷問題睏難之中,所以得下決心麵對,努力尋求解決之道,把問題解決掉。舊問題也許會被處理掉,但可預期的是新問題又會齣現,煩惱再度迴到心中。這種痛苦的循環就是輪迴,不用等到來世的苦報,在我們今世的生活中,就已經被充分經驗瞭。所以說輪迴不是外在於我們自身之外的東西,輪迴就是被無明煩惱和業力所控製的身心,在煩惱和業力的控製下不斷重覆受苦的過程。在無明驅使推動下,我們毫無選擇,一再齣生和死亡。

  我們都無可否認,齣生所帶來的身體會生、老、病、死,所擁有的心識會難過、生氣,還會有一大堆貪欲,自然就遭遇不斷的挫摺與失望,陷入無盡的煩惱之中。這些結果都不是我們自己所選擇的,也不是我們願意得到的。我們自以為能掌控自己的身心,但再仔細思考,就知道其實不然。由於我們的心被無明控製瞭,因此事物在心識上就顯現為真實的存在,誤以為它們有其個彆獨立自主的性質。我們很自然就認同這個錶象,然後執著每件事情本來就這樣客觀的存在著。

  眾所皆知,在所有我們體驗認知的現象中,最為重要的莫過於這個佔據世界中心的「我」,我是絕對真實的存在,這已經變成不證自明的共識瞭。世間所謂得到快樂的方式,就是依據「我」的要求安排這個世界,但這是無明的觀點。我們習慣以這種方式看待事情,包括以這種方式看待自己,甚至已經察覺不齣自己有這種本能反應。我們不再質疑自己執著事物存在的方式,卻認同這種執著己見的錯誤看法是正確的。這是所有問題的起因,一切痛苦的來源。

  本書作者指齣,依據佛法的教導,如果我們使用邏輯的分析,會發現並沒有所謂絕對真實「我」的存在,沒有本來就可愛或令人討厭的人存在。我們找不到那個本來就那樣的人,他們都不存在。領悟到這點後,我們就不會再被那個不存在的自我壓垮,不管這個自我是正麵的或是負麵的形象。在瞭解並沒有一個永遠可恥可憐、自大自傲的人存在後,我們會有一種充滿自由解放的感覺,心會變得輕鬆愉快。佛法和其他宗教哲學不同之處,在於教導「我」是自性空的,如此纔有從絕對真實「我」的束縛中解脫的可能性,在心靈的長成上纔能有不斷的進步與突破。

  以現代的心理學語言來說,在自我意象的評量上,人們很容易落入兩個極端:過度自傲和過度自卑。但由於我是無自性的,所以想要擁有健康的自尊與人格成長纔是可能的。如果我們能禪修空性,對空性的瞭解加深時,正麵的品德也會跟著增加。由於執著有自性的存在,我們纔會産生負麵的自卑心,以為有一個無法改善嚮上的自我,因而自我憎恨,纔會有罪惡感和恐懼心,這都是因為執著有真實存在的「我」而産生的。因為自卑心所執著的對象是一個有自性的「我」,纔會以為不令人滿意的自我是不可改變的。但現象的本質是緣起性空的,「我」也是緣起性空的,事物會改變,「我」也會改變。就因為改變是可能的,我們纔能開悟而解脫自在。如果有本來就如此的自性我,一個永恆不變獨立自主的靈魂,那麼要開悟成長就不可能瞭。我們就不能學習任何事物,因為學習意謂改變。

  度母其實是瞭解緣起性空智慧的具體顯現,是證悟究竟真實的指引。事實上,空性與緣起是互補的,互不矛盾。緣起性空的智慧雖然沒有顔色形狀,為瞭和眾生溝通,可以顯現成度母的形式。因此,度母就是空性智慧的化身,是已開悟者。

  在藏傳佛教修行度母法門的人,都希望能親見度母的真身,就好像航海者在夜間找尋北極星,以確定航嚮的正確性一樣。所謂見到度母的意思到底所指為何?佛在《金剛經》中曾說過:「見法者即是見我。」見法是指瞭解空性,瞭解事物存在的真實狀態,也就是事物存在的最深層模式。當我們瞭解證悟空性的智慧後,就知道度母是什麼。見到度母並不是指看到瞭度母的身體,而是經由瞭解空性,通達瞭悟事物存在的方式。見到度母的真義是指證悟瞭與度母本性相同的智慧。

  本書作者圖丹卻準比丘尼說,修持度母幫助她順利渡過瞭生活和修行上許多起起落落,度母是最初吸引她入佛門的女性佛,是她覺得最親近、最信賴、最喜愛的本尊。特彆是身為首批西方藏傳比丘尼之一,曆經瞭艱辛的求法試練考驗,以三十多年來的毅力與堅持,在美國西北區奧瑞岡州建立捨衛寺,跨越瞭曆史文化的鴻溝,把佛法的光明帶到太平洋的彼岸。在這充滿睏難的期間,修習度母法門帶給她源源不絕的啓發與鼓勵,是她修行中主要的引導力量。

  圖丹卻準身為一個在非佛教傳統社會長成的西方人,能如此受到度母的強烈吸引,甚至為瞭獻身於佛法而齣傢修行,這顯現瞭度母對她的召喚有多強,她和度母的因緣結得有多深,她對度母的瞭解有多難得。她真心想要和你分享她對度母的瞭解,以一位全職修行者的體悟,希望能幫助身處現代物質主義社會中的受苦人們,更清楚瞭解自己原有的清淨心及完美潛能,能更貼近度母的心,感受亙古長存的解脫自在。

  究竟而言,度母其實是每個人都可以經由修行而成就的某種顯現,不隻可以解救我們齣離外在的苦難,還能根除內心的煩惱與無明,得到完美的證悟,進而擁有幫助眾生解脫痛苦的能力。就是因為如此,她嚮我們顯現在菩提道上所需增長的功德及所要斷除的障礙,以各種可能的化身引領我們走嚮正確的修行方嚮。

  度母是救度我們齣離苦難的依怙,是引導我們通往解脫自在的指路明星,是我們深藏在內心中的開悟秘密。隻要你依循度母的引導,往心靈深處尋找,就可以看見度母等在那裏,嚮你微笑招手,準備帶領你走嚮開悟的境地。

翁仕傑

英文版序

  我的上師色貢韆廈(Serkong Tsenshab)仁波切曾經擔任過現任達賴喇嘛的上師,他曾說如果我們嚮度母祈禱,就很容易往生慈悲佛觀世音菩薩的淨土,從而得到觀世音菩薩的指引與教導。這是由於度母對眾生很親切,就像母親和自己所生的小孩那麼親,所以纔會有這種效果。

  如果你全心全意信任度母,就能得到修行所需要的引導,所有的問題都將迎刃而解。特彆是嚮二十一度母祈求,她們之中的每一尊都能現身化解不同的問題。因此,二十一度母中的每一尊度母都是為你而存在的。

  連我自己都有這樣的親身體驗。我曾經把二十一度母的修持方法傳授給一個已經是癌癥末期的學生,經由度母的加持幫助,他完全復原,並且成為一位很有名的治療師。

  不管這是怎麼發生的,由於你修習愛惜眾生的善心,並且親切服務他人,纔是度母視你如己齣的真正原因。這是最令她覺得欣慰歡喜的事,她會一直帶領你繼續修行。

  然而,二十一度母的存在,並非主要是為瞭帶給你現世的成功和暫時性治療而已。她們存在的究竟目的是要把你從所有痛苦中解救齣來,像從生老病死、不滿足和情感問題等惡性循環中拯救齣來,把你從無明迷惑、業力和留在心中的負麵習氣這些苦因中拉拔齣來,帶你到解脫自在及完全開悟的永恆快樂境地中。

  如果你的人生目的是要得到解脫及開悟,那麼好好用心修習本書的教法,就一定可以如願以償,順利抵達彼岸。

喇嘛 梭巴仁波切

導言

  自從圖滇耶喜喇嘛於一九七五年首次引介綠度母的修行法門給我以後,我就被這尊已圓滿覺悟的佛吸引住瞭。雖然所有佛陀的證悟境界都是一樣的,但度母的形貌顯得特彆和藹友善。以前我偶爾會自以為是地懷疑其他佛的權威性,但對度母坦承我自己的不完美,卻覺得很輕鬆自在,沒有睏擾。很幸運地,對於其他已開悟的聖者,我逐漸也産生像度母一樣的親切感,不會再有這種問題瞭。其後,耶喜喇嘛曾經嚮我們解釋過,絕大多數的西藏人都覺得跟度母很親近。事實上,為瞭錶達他自己對度母的感情,他都稱度母為「度母媽咪」。

  本書就是以這種親切的情感加以寫作的。度母法門的修持幫助我順利度過生活和修行上許多起起落落。我期盼和你分享我對度母的瞭解,希望能幫助你更清楚瞭解自己的心及已有的潛能。度母其實是我們每個人可以經由修行而成就的某種顯現,就是因為如此,她嚮我們顯現在菩提道上需要增長的功德及所要斷除的障礙。

  本書《度母——解脫自在的秘密》是為一般讀者而寫的。你不需要是位佛教徒纔能閱讀這本書,或是從這本書中得到啓發。如果你對佛教的佛菩薩感到好奇,如果你想學習如何從貪瞋癡的煩惱中解放齣來,如果你在思考現象的真實本質為何,或是你對女性佛菩薩有興趣,就會覺得本書的內容饒富趣味。

  本書第一章的內容對度母做總體性的介紹,討論度母所具有的象徵意義,以及各種不同看待度母的方式。第二章描述修持度母法門的目的,以及度母修持儀軌中所包含的重要元素。我們在這一章中學習如何皈依三寶和生起菩提心的慈悲動機,還有要怎樣觀想度母和持誦度母的咒語。度母的名字本身即意謂「解救者」之意,據言她就是要把我們從八種內在的危險和八種外在的危險中解救齣來。經由教導調伏內心煩惱的方法,度母使我們不再無時無刻受到驕慢、無知、憤怒、嫉妒、邪見、吝嗇、貪愛及懷疑等破壞性情緒所睏惑,第三章就是解釋這部分教導的內容。第四章是有關〈二十一度母禮贊文〉的頌文,這是在西藏佛寺和傢庭中最常被唱誦的度母禮贊文。第五章解釋這篇禮贊文的意義,以及說明度母所顯現的二十一種化身形態。依藏傳佛教的慣例,唱誦完〈二十一度母禮贊文〉後,通常還會念誦一下敘述此禮贊文利益的偈頌,你可在第六章中找到這些偈頌和解釋。

  第七章的內容為〈欣羨真實不欺度母之歌〉,這是我個人最喜歡的佛教詩歌之一,是由洛桑丹貝嘉贊(Lobsang Tenpey Gyaltsen)喇嘛在年僅十八、九歲時所寫的作品。你在第八章中可以找到我被這首動人心弦的詩歌所引發的省思。這首詩歌給瞭我們在修行佛法時所需的忠告,如果能確切遵守奉行,就可以拉近我們和度母之間的距離。第九章和第十章討論度母的究竟本質,也就是她的自性空。她的究竟本質和我們的究竟本質都是一樣的,當我們多少能瞭解證悟空性時,那些障蔽心性的煩惱就會蒸發消散掉,就能一步步接近度母的覺悟境地。

  這本書是以交談對話的形式而寫成的,大部分的章節是依據我在西雅圖佛教友誼基金會的演講內容所發展齣來的。先由丹增纔培法師謄寫和稍加編輯大部分的演講內容,其餘的內容由潔茜.芬頓及托比.史替爾斯接手完成,然後我再加以潤飾,最後纔培法師又校訂完稿一次,迭韆.柔鞦也幫忙校訂瞭第九章和第十章。我十分感激他們的幫忙。

  我不隻感恩所有教導過我修習度母的上師而已,對於其他教導過我菩提道次第教法的上師,我同樣也銘感五內,特彆是達賴喇嘛尊者、色貢韆廈仁波切、喇嘛梭巴仁波切、圖滇耶喜喇嘛、蔣巴鐵丘格西,還有其他教導過我的上師。本書所引生的所有利益,全都是來自上師以及所有支持我寫作本書的人之慈悲,所有錯誤,則由我自己一人承擔。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老實說,我對度母的認識還很淺薄,隻知道她是佛教裡一位非常重要的女神,但具體瞭解不多。這次看到《度母:解脫自在的秘密》這本書,覺得是個絕佳的機會來好好認識這位神聖的存在。我一直覺得,女性在很多傳統文化裡,往往被賦予瞭較為被動的角色,而度母作為一位具有強大力量和獨立性的女性本尊,她的形象本身就充滿瞭啟示。我希望這本書能帶我進入一個更廣闊的度母世界,瞭解她的起源、她的功德,以及她與其他佛教神祇的關係。書中會不會提到度母如何被視為觀世音菩薩的眼淚化現,以及這背後的故事?我對這種充滿情感與悲憫的說法很感興趣。另外,我也很好奇,在不同的藏傳佛教傳承中,對度母的詮釋會不會有所不同?書中會不會探討這些細微的差異,讓讀者對度母有更全麵的認識?我期待書中能有清晰的脈絡,讓我這個初學者也能輕鬆入門,並從中學到如何在生活中培養更多的慈悲心和堅韌的意誌。

评分

這本《度母:解脫自在的秘密》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標榜的是「解脫自在」的秘密,這聽起來非常實際,而且直指人心。在現今這個充滿壓力和焦慮的時代,我們每個人都在尋找一種能夠讓我們擺脫睏境、獲得內在平靜的方法。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介紹度母的宗教意義,更能提供一些實用的方法,讓我們從度母的教法中獲得力量。例如,度母的21個頌讚,據說有著不同的功德,書中會不會詳細解釋每一個頌讚的含義,以及如何透過持誦或觀想來獲得加持?我特別好奇,書中會不會探討,我們如何纔能像度母一樣,培養齣那種無畏的勇氣,去麵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並以慈悲心去化解仇恨與衝突。我也希望書中能提供一些關於如何與度母連結的建議,無論是透過祈禱、冥想,或是其他形式的修行。我相信,如果能真正理解並實踐度母的教法,我們一定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解脫自在」之路。

评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很素雅,帶著一股寧靜的氛圍,讓我第一眼就產生瞭親近感。我對佛學一直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喜歡探索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宗教實踐和哲學思想。《度母:解脫自在的秘密》這個標題,讓我想起之前讀過一些關於觀音菩薩的書籍,雖然觀音菩薩也是慈悲的象徵,但我總覺得度母似乎有著更為獨立、更為直接的救度特質。書名中的「秘密」二字,更是吊足瞭我的胃口,讓人忍不住想知道,這「解脫自在」的背後,到底蘊藏著什麼不為人知的智慧與方法?我希望書中能深入淺齣地介紹度母的教法,不僅僅是歷史的考據或儀軌的說明,更能觸及她核心的教義,例如她如何幫助我們超越恐懼、煩惱,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慈悲與智慧。我對佛教中的「空性」概念一直感到著迷,不知道書中是否會將度母的教法與空性連結,讓我們理解如何在無常變化的世界中,找到內在的穩定與平靜。如果書中能有一些實際的修行指導,那就更棒瞭,能夠引導讀者一步步地去體驗度母的加持與力量。

评分

一直聽說度母在藏傳佛教裡是非常重要的女性本尊,有著救度一切眾生的力量,心裡一直對她充滿好奇。這次看到這本《度母:解脫自在的秘密》,書名就很有吸引力,感覺像是能帶我一窺這位神聖女性內在智慧的鑰匙。我一直覺得,生命中總會有些時刻,我們會感到無助、迷惘,或是被睏境所束縛,渴望能找到一條解脫的路。度母的名號「解脫自在」聽起來就充滿瞭希望,讓人不禁想知道,她究竟是誰?她是如何達到這種境界的?書中是否會探討度母的各種化現,例如綠度母、白度母等等,以及她們各自象徵的意義和加持?我尤其期待能瞭解,在她身上,女性的力量是如何與慈悲、智慧結閤,最終達到究竟的解脫。我也很好奇,書中會不會分享一些關於度母的真實故事,或是歷代大成就者對度母的修行體驗,這些真實的分享往往比理論更能打動人心。總之,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對度母有更深刻、更全麵的認識,並從中獲得一些啟發,在麵對人生的挑戰時,也能學習到如何擁有那份「解脫自在」的力量。

评分

我對佛教中的女性神祇一直抱有特殊的敬意,《度母:解脫自在的秘密》這個書名,讓我覺得這本書或許能帶我深入瞭解一位非常特別的女性力量。我常常思考,女性的智慧與力量是如何在精神世界中展現的,而度母似乎就是一個絕佳的範例。書名中的「秘密」二字,讓我聯想到,也許其中包含瞭許多不為人知的修行要訣,或者是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智慧。我希望這本書能為我打開一扇窗,讓我更深入地瞭解度母的起源、她的不同化現,以及她如何在佛教的脈絡中扮演著如此重要的角色。我尤其好奇,書中會不會探討度母與女性修行者之間的連結,以及女性如何在追尋靈性成長的道路上,從度母身上獲得啟發和力量。我也期待書中能有豐富的圖像,例如度母的各種唐卡或雕塑,視覺化的呈現往往能加深我們對神祇的印象和理解。總之,我希望這本書能帶給我心靈上的滋養,讓我能從度母身上學到如何擁有那份不被外境所動搖的、屬於內在的「解脫自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