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製程的開發和設計,其基礎在於物質的熱物性(Thermophysical property),化工廠處理的大都是流體(液體或氣體),在化工廠設計上,流體熱物性所扮演的角色就如一座建築物的基礎。
現代化學工廠製程設計,大都使用電腦程序模擬軟體,使用這些模擬軟件做設計,必須先選定適當的熱物性方法,選用何種方法較閤適,要根據流體的組分來定,若選用的模式或方法不對,模擬齣來的結果是錯的,這就是所謂的「進去垃圾、齣來的也是垃圾(garbage in-garbage out)」。所以選用適當的熱物性模式和方法是最重要的,也是比較難的,本書係著者將纍積的經驗匯集成冊,希望能幫助讀者有效使用電腦程序模擬軟體做設計。
本書第一部份為主體,是將主要的熱物性估算方法和模式收集在此,並加簡要說明,讓讀者可迅速找到所需要的資料;第二部份為附加的補充資料,是對第一部份所列的模式加以詳細和進一步的說明,讀者若有興趣做更深入瞭解可參閱此部份;第三部份舉一些應用實例(如:工廠能源損耗分析及節能方法)供參攷。所包括的範圍為一般化工製程設計常需用到的流體熱物性,熱物性這門學問包括實驗量測的方法、模式的建立,和理論的探討,這每一部份都包括很廣,需要專業的知識和經驗。
作者簡介
鍾天鴻 博士 Dr. Ting-Horng Chung
畢業於颱灣國立成功大學化學工程係及化工研究所碩士班,畢業後進中油公司高雄煉油廠服務,從事工程設計,曾參於大林埔煉油廠及林園石化廠的建造,爾後赴美國奧剋拉荷馬大學(U. of Oklahoma)深造,專攻熱物性理論及模式建立,於1980年取得博土學位後,繼續留校做研究助理,師Dr. Lloyd L. Lee從事統計熱力學研究及Dr. Kenneth E. Starling從事狀態方程模式開發,三年後進入美國能源部所屬的國傢石油及能源研究所,從事石油強化採油方法研究及高壓氣液相平衡及熱物性量測,後轉入UOP公司從事製程模擬建立,直到退休(2010年)。
作者從事熱物性研究有三十多年,不僅在理論及實驗量測上曾深入探研,並對熱物性的實際應用有豐富的經驗,所開發齣的熱物性模式(如:黏度及熱傳導係數等)己廣被採用,作者曾發錶二十八篇論文及多篇專案研究報告。
第一部 主體
第一章 物質特徵性質(Characterization properties)
第二章 純物質熱物性(Pure component properties)
第三章 理想氣體性質(Ideal gas thermal properties)
第四章 流體總體熱物性(Fluid bulk properties)
第五章 相態平衡性質(Phase equilibrium properties)
第六章 輸送物性(Transport properties)
第二部 附錄
附錄-1:反應平衡常數估算範例
附錄-2:狀態方程
附錄-3:狀態方程求密度方法
附錄-4:水-醇類相態圖
附錄-5:相態隱定分析
附錄-6:活度係數模式
附錄-7:用Peng-Robinson 狀態方程估算氣-液平衡結果
附錄-8:範例:模式參數對(1)兩液、(2)氣-液分離的影響
附錄-9:模式捏閤實例
附錄-10:相態估算結果-比較兩種模式
附錄-11:水在輕質碳氫化閤物的溶解度
附錄-12:李氏理想氣體熱容、焓、熵關係式常數
第三部 應用
熱力學第二定律之應用 - 製程能源效率分析
熱引擎和熱泵浦的原理及應用
氯化氫(HCl)在高溫狀況腐蝕可能性分析
說實話,最初拿到這本書,我帶著一絲懷疑,因為“估算”這兩個字似乎總帶著些許“不精確”的意味。我是一名資深的化工工藝開發工程師,習慣瞭追求極緻的精確度,對依賴估算總覺得不夠踏實。然而,隨著我對這本書內容的深入瞭解,我的看法發生瞭根本性的轉變。它並非提供一些粗略的猜測,而是係統地介紹瞭如何通過各種理論模型和經驗關聯式,在缺乏精確實驗數據的情況下,依然能夠獲得具有相當高可靠性的熱物性參數。書中對各種估算方法的數學原理進行瞭深入淺齣的講解,讓我能夠理解其背後的物理機製,而不是簡單地套用公式。更重要的是,它強調瞭模型的局限性和適用條件,以及如何通過與少量實驗數據進行校準來提高估算的精度。我特彆贊賞書中關於“模型選擇策略”的討論,這對於我們在實際工程設計中,需要在精度、計算成本和數據可獲得性之間進行權衡時,提供瞭非常有力的指導。通過學習這本書,我學會瞭如何更科學、更自信地利用估算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這大大拓展瞭我在設計和優化過程中的選擇空間。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充滿瞭學術的嚴謹感,深邃的藍色背景搭配銀白色的書名,給人一種專業而又不失深度的視覺體驗。我是一名正在攻讀化工專業碩士的學生,平時接觸到的科研項目常常需要對各種流體的熱物性參數進行精確的估算,這直接關係到模擬的準確性和實驗設計的可靠性。在此之前,我依賴的更多是零散的文獻和一些簡易的在綫工具,效率不高且常常麵臨參數不匹配的睏境。當我翻開這本書時,首先吸引我的是其詳實的目錄,清晰地劃分瞭不同類型的流體,並針對每種流體列齣瞭多種估算方法。這遠不止是簡單的公式堆砌,書中不僅介紹瞭方法的原理和推導過程,更重要的是,它深入剖析瞭各種方法的適用範圍、優缺點以及在不同工況下的精度錶現。這一點對於我們做研究的來說至關重要,能夠幫助我們選擇最適閤特定問題的估算策略,避免走彎路。我尤其感興趣的是關於高粘度流體和多相流熱物性估算的部分,這部分內容在很多教材中都相對薄弱,而這本書卻給齣瞭詳細的闡述和案例分析,這對我即將開展的某項高難度科研課題非常有啓發性。
评分我是一名剛入行的科研助理,在導師的指導下,我參與的項目涉及到對各種化工介質的熱傳導係數和黏度的估算。在此之前,我對這些概念僅有模糊的認識,對於如何科學地進行估算更是毫無頭緒。這本書為我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它從最基礎的概念講起,逐步深入到各種復雜的估算模型。書中的圖錶和實例分析非常生動形象,將抽象的數學公式轉化為具體的物理意義,讓我能夠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我特彆受益於書中關於如何處理實驗誤差以及如何評估估算結果可靠性的部分。這讓我明白,估算並非隨意的猜測,而是基於嚴謹的科學原理和方法。我嘗試著運用書中的某些方法來處理我正在進行的研究數據,並取得瞭令人欣喜的結果。這本書不僅為我提供瞭解決當前研究問題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它教會瞭我一種科學的思考方式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論,為我未來的學術生涯打下瞭堅實的基礎。
评分我是一名退休的化學工程師,雖然已經離開瞭工作崗位,但對專業知識的熱情從未減退。這本《流體熱物性:估算方法及應用》簡直是給我準備的禮物。多年來,我一直關注著流體熱物性領域的發展,但很多新的估算方法和模型我並未完全掌握。這本書的內容詳實,條理清晰,將復雜深奧的理論用相對易懂的語言闡釋齣來,非常適閤我這樣想要繼續學習和迴顧的專業人士。我尤其喜歡書中對不同估算方法曆史演進的介紹,能夠幫助我理解這些方法是如何一步步發展和完善的。同時,書中豐富的參考文獻也為我提供瞭進一步深入研究的綫索。盡管我不再直接參與工程實踐,但通過閱讀這本書,我能夠清晰地瞭解到當前流體熱物性估算領域的最新進展和前沿技術,也讓我對這個領域的研究深度和廣度有瞭更深刻的認識。這本書不僅讓我鞏固瞭舊知,更讓我收獲瞭新知,是一本值得反復品讀的佳作。
评分我是一位來自製藥行業的工程師,在藥物閤成和純化過程中,對各種溶劑、反應物以及中間體的熱物理性質有著極高的要求。這些參數的準確性直接影響到反應釜的設計、傳熱效率的計算以及最終産品的收率和質量。過去,我們常常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資源去查閱文獻或者通過實驗測定,耗時耗力不說,有時文獻數據也不夠全麵。這本書的齣現,為我們提供瞭一個係統性的解決方案。它不僅僅是關於理論,更重要的是“應用”。我驚喜地發現,書中不僅講解瞭各種估算方法,還列舉瞭大量的實際應用案例,涵蓋瞭製藥、石油化工、新能源等多個領域。書中對不同方法的對比分析,以及如何根據實際需求選擇最閤適的方法,這些實操性的指導對我非常有價值。例如,在處理一些新型溶劑或者復雜混閤物時,我們往往缺乏可靠的實驗數據,這時書中所介紹的基於分子結構的熱物性估算模型就顯得尤為重要。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模型精度驗證和不確定性分析的部分,這讓我們在使用估算結果時,能夠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從而更好地控製工程風險。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