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時習之」的學不是讀書,而是自覺不足後仿效;時不時常,而是四時天道;習不是溫習,而是學烏振翅盤空趨吉避凶,學而時習之是學時之悅;「有朋自遠方來」的朋和友不同,朋不是朋友,而是同道,指的是用時,有同道為其所用之樂;「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人和民不同,人是有位的為官者,民是一般人員。這句託是上位者不知我、不用我,內心不生怨,此為失時。學而章闡發的是學時、失時、用時的時道。「時」是孔子之學,所以孟子稱贊孔子為「聖之時者也」。
作者簡介
許仁圖
1949年生。颱灣人。颱灣大學哲學係畢業。於1974年成立河洛圖書齣版社,任發行人。1980年後以「阿圖」為筆名,在中國時報、聯閤報等報章發錶『鍾聲21響』等書。1980年並成立河洛影業有限公司,任董事長,並親任導演、編劇、男主角等工作。1983年齣任颱灣時報記者、副刊主編、副總編輯、駐社主筆等職。1995年任國美有綫電視颱顧問。1998年當選民主進步黨高雄市黨部第七屆主委,踏入黨公職。曾任高雄市政府顧問、高雄市政府新聞處處長、高雄市政府民政局局長、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副秘書長、組織部主任、代理秘書長、發言人、主席南部辦公室主任、長工辦公室主任等職。
自 序 論語是結論之語
第一迴 我的老師(子)
第二迴 我的老師說(子曰)
第三迴 人不如鳥乎(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第四迴 遠方的同道來瞭(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第五迴 聖人不能生時(人不知而慍,不亦君子乎)
外一迴 從心所欲立人極(孔子的心路曆程)
參考書目
作者序
論語是結論之語
什麼叫「富貴」?一般將二字分開解讀:有錢叫富、有地位叫貴。「孔叢子」這本書給富貴的定義是:不取於人曰富,不辱於人曰貴;意思是不跟人傢求取叫富有,不在人前受辱就得尊貴。
我把富貴閤在一起解釋:人生大富莫過於有貴人。
我有一個大貴人,他是大清帝國開國佐命大臣禮親王代善的嫡係子孫愛新覺羅毓鋆,學人尊稱「毓老」。老師和清朝最後皇帝溥儀同年生,幼時在育慶宮陪讀,授課夫子包括國學大師羅振玉、王國維、陳寶琛、葉玉麟、鄭孝胥、康有為等當代名儒。
我在一九七一年跟老師讀論語等經書,四十年前的第一堂課連續四小時,老師第一句話讓我心神為之一震:什麼是論語?論語是「論道之語」。孔子所論的道是什麼?中國之學是「仁」字,孔子傳道談仁。所以,論語是論仁道之語。易係辭傳說,「聖人之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仁」,論語論仁,就是聖人孔子教我們如何守位的書。
老師今年一O六歲,我不時嚮老師叩安請益,提齣不懂的疑難,老師不隻一一指點,還會給我齣考題指正。
「論語是什麼?」老師在四十年後問我。
「論語是論道之語。」我自信滿滿迴話。
老師沒有如我預期點頭,他說瞭一句可能是從古至今的論語專傢,從未聽過說過的解讀,「論語是結論之語」。
我驚訝中,老師接著說,「孔子在為政篇說,『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孔子在每一較大的年歲,就有更上層樓的人生體悟。論語是孔子晚年給人生作結論的智慧之語。我們讀論語,要能汲取孔子智慧,來?發自己的智慧,不是徒然讀書學文而已。」
老師又說,孔子慨嘆「吾道一以貫之」,不通曉五經,無法得到孔子一貫之道,無法真正識得論語。讀論語不能自限師承師說照著講,而是要集往聖今賢智慧,接著往前講。
富哉!老師之言。貴哉!老師之道。於是,我雄心奮起,試著將論語一章,而且是學而第一章的三十二個字,解讀成一書,印證孔子的「結論之語」。
四十年來,老師給我的?發,最重要的是孔子的治學態度。
史記「孔子世傢」記載,孔子跟魯國音樂專傢師襄子學鼓琴。學瞭十多天,師襄子說,「可以學新的瞭。」
孔子說,「我雖然學得麯子,拍子還不閤拍呢?」
過瞭些時日,師襄子說,「拍子行瞭,可以學新的瞭。」
孔子說,「不成,我還沒有深得作者的心誌呢。」
又過瞭些時日,師襄子說,「作者心誌已經把握瞭,可以往前學新瞭。」
孔子說,「還不行,我還沒有深刻地理解作者的為人呢。」
再過瞭些時日,孔子神色肅穆,陷入瀋思,而後?頭望遠,錶情怡然欣悅,雄誌昂揚說,「我孔丘悟得這個人瞭,他是一個黑皮膚、長個兒,眼光明亮望遠,看似威淩四方的王者,若非周文王,還有誰能作這樣的歌麯呢?」
師襄子大為摺服,離席而拜說,「我的老師正說這樂章是『文王操』呢!」附記
孔子的學樂由知麯、閤拍而逆誌、知人,想像作麯者的容顔,這就是老師所說的,為學不能照著講,還要接著往前講。
我希望「論語一章」的解讀,能夠避免拘守成規、一字解讀兼采數說,也能避免獨標懸解、恣意放言。我希望能像孔子學琴般,力求正解、旁通、逆誌,望川四項要求。
學而章的每一個字、每一詞,都不能輕忽,務求每一個字詞都要正辭,達到正解。
孔子之學通貫五經,要得孔子之道唯有旁通。
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從學而章三十二字溯原,窺探孔子之學,這是逆誌。
孔學如大川長流,於今二韆五百多年,影響中華文化深遠。望川興嘆,富有盛德。我希望能記錄下孔子的人生結論之語,老師的百年讀書心得。
書讀百遍自通,古文都是白話文,勉強翻譯,文字顔色大失,但為流通,我還是在部分原文後附加譯文,或直譯白話後加原文,望讀友參照,能夠見月忘指。
「論語一章」的述作,自己承認有些自不量力。
今年元月下旬,我將「論語一章」的初稿裝幀成書,封麵題簽「愛新覺羅毓鋆門下弟子許仁圖述作」,恭呈老師點撥。
老師翻一翻「論語一章」說,「我現在看字吃力,隻能看看標題」。老師停頓半晌,悵然說,「我最近心髒有些毛病,再活三、四年就很勉強瞭。……」
我平常跟老師請示,連續三小時不休息,這迴我怕老師太纍,隻談兩小時。老師對我狂放不狷的個性隨機指正,那天老師誇瞭我的文筆,我一高興,嚮老師報告,最近每天至少寫字三韆,讀書五小時,至今熟背易傳不忘,於是快背乾卦文言,重聽的老師笑說,「你浪費瞭不少字!」我又嚮老師提齣易係辭傳有「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簡而天下之理得」之語,老子、六祖壇經是否得瞭「易簡之道」,老師哼瞭一聲說「鬍扯!」老師對今日颱大的人文有些遺憾,我又展顔笑說,今日颱大校鍾二十一響,校史館解釋是引用我的書「鍾聲二十一響」,老師說得有些嚴正,「你怎麼光講自己之能!」……
老師還能如此訓誨我,我蠻心悅的。我常和朋友洋洋得意介紹我一O六歲的老師時,他們總會問「腦筋還清楚嗎?」我就說齣老師對我的訓誨,目睹他們佩服老師的神情。
「論語一章」編校完成,付梓前夕,三月二十日清晨先後接到照顧老師四十五年的兒子張景興夫婦和同門師弟劉義勝來電告知,老師因心髒衰竭病逝於颱大醫院。
打開我文哲之窗的二人,一是老師,另一是楚戈。我於二OO九年與楚戈在闊彆卄四年後重逢,也嚮老師說楚戈後來讀易經,是因為我嚮他介紹老師的易學。老師竟然十分關心楚戈,三度要我安排看楚戈,但我認為楚戈不能說話,而老師已是一O四歲高齡,應該等楚戈病情好轉再來看老師。誰料楚戈在今年三月一日病逝,三月二十六告彆;老師則在三月二十日遽爾離去,擇定四月十日發引。
殘霞照空,風木哀思。哲人其萎,老師去矣。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勵的老師,站在人生此端的夕陽下,嚮大地人間揮手道彆,我深信朝陽初現的彼端,老師的身影將隨旭日昇起。
老師給孔子的論語作瞭「結論之語」的解讀。可老師百年讀書誨人,並未給自己作結論之語。不過,老師?發弟子之所及,終將鳶飛戾天、魚躍於淵,明照日月,察乎天地。
愛新覺羅毓鋆門下弟子
許仁圖識於二O一一年三月二十日
老師作彆之日
我是一個對傳統文化頗有研究的讀者,常常在閱讀古籍時,被其字麵意思所睏,而忽略瞭背後更深層次的文化內涵和時代背景。《論語》作為儒傢思想的基石,更是如此。這本書的命名,沒有選擇“全解”或“精讀”,而是“一章”,這讓我覺得作者可能是在玩一種“以偏概全”的策略,但並非是簡單粗暴的概括,而是希望通過這一章節的深度挖掘,來呈現某種更本質的、更具代錶性的思想。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我走齣對《論語》的錶麵理解,去探尋其在特定曆史語境下的生成邏輯,以及在不同時代背景下可能産生的不同解讀。我期待作者能夠展現齣紮實的學術功底,並用一種更加開放和批判的視角來審視這一章,甚至可能挑戰一些傳統的解讀方式,為我們帶來耳目一新的思考。
评分這本書名《論語一章》,光是聽名字就讓我感覺到一種獨特的選材角度。我一直覺得《論語》內容浩瀚,即使是其中最核心的部分,也足以讓人反復研讀。這本書選擇“一章”,必定是經過瞭深思熟慮,它不是要覆蓋全部,而是要聚焦於一點,深入地挖掘其價值。這就像是在一座宏偉的宮殿裏,我不會一次性去遊覽所有房間,而是選擇其中一個最讓我好奇的房間,細細地欣賞它的陳設,感受它的氛圍。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的是一種“以小見大”的閱讀體驗,通過對這一章的深入剖析,能夠觸類旁通,體會到《論語》整體的思想精髓。我期待作者能夠展現齣高超的解讀功力,不隻是簡單的文本分析,更能將這一章的思想置於更廣闊的曆史和文化背景下進行解讀,並嘗試將其與我們當下的生活聯係起來。
评分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靜下心來閱讀經典,已經成為一種奢侈。《論語》這樣的古籍,更是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消化。所以我看到《論語一章》時,第一反應是“終於有救星瞭!”。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種“輕量級”的經典閱讀體驗,不用讓我背負起讀完整部《論語》的沉重感,而是能讓我輕鬆地、愉快地,甚至是有趣地去接觸到孔子的一部分思想。我期待作者能夠用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來呈現,就像是和一位長者聊天,聽他講一些關於人生的大道理,而且這些道理,還能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找到實際的應用。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我感受到一種“穿越時空”的對話感,讓古人的智慧,在我的指尖,在我的腦海中,鮮活起來。
评分說實話,最初吸引我的是“論語”二字,這三個字在我腦海裏總是和“智慧”、“人生”、“修養”這些詞語掛鈎。但《論語》原著的閱讀體驗,對於我這樣的普通讀者來說,確實是一個挑戰。我嘗試過幾次,但常常是讀瞭幾頁就望而卻步。這次看到《論語一章》,我的心情是既好奇又有點忐忑。好奇是因為它承諾瞭“一章”的精煉,這讓我看到瞭一個更易於入口的窗口;忐忑是因為我擔心它會過於簡化,丟失瞭原著的精髓。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一種平衡,既保留瞭《論語》的核心思想,又以一種更現代、更易於理解的方式呈現。我希望作者能夠深入淺齣,用生動的語言解釋那些可能被誤讀或被遺忘的智慧。我期待著能夠在這本書裏,找到一些關於如何為人處世,如何與人交往,如何麵對生活挑戰的啓示。或許,“一章”之中,就藏著足以影響我一生的道理。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很吸引人,帶著一種古樸典雅的氣息,泛黃的書頁紙質也很有質感,拿在手裏沉甸甸的,仿佛承載著韆年的智慧。我一直對傳統文化很感興趣,但又覺得許多古籍過於晦澀難懂,讀起來有些吃力。《論語一章》這本書名就透露著一種親切感,好像它並不是要全盤托齣《論語》的博大精深,而是精選其中的一章,讓我能夠更容易地去接近和理解。我期待著它能像一位溫和的引路人,帶領我走進孔子的思想世界,感受聖人的智慧,並且在現代社會找到共鳴。這本書的篇幅可能不會很長,這對我來說是個福音,我總是被那些厚重的經典勸退,但一本聚焦於“一章”的書,無疑降低瞭閱讀門檻,讓我有信心去細細品味其中的每一句話,去揣摩每一段話背後的深意。我希望作者能在解讀時,不隻是簡單地翻譯,更能加入一些個人的理解和感悟,讓文字更具生命力,更能觸動人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