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經典100句:左傳

中文經典100句:左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左傳
  • 經典
  • 曆史
  • 文化
  • 國學
  • 古代文學
  • 中文
  • 修辭
  • 智慧
  • 傳統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學習名句100篇,輕鬆閱讀經典,深入中文堂奧

  「中文經典100句」此一新書係可說是「中文可以更好」係列的概念延伸。對於「文字」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之後──不再寫錯字、念錯音、用錯成語──進入經典古籍的世界是提升中文語文能力必經的下一步。在浩瀚如煙的古籍寶藏中,如何敲開大門,擷取必備知識,轉換為現代生活實用資料庫,是本係列希望能為讀者服務的目標。在經典古籍的內容介紹上,藉由形式上的突破,喚醒讀者接近經典的興趣,輕鬆閱讀,有效學習,達到自我提升中文能力、語文涵養以及靈活「再創造」的可能性。

  【名句的誕生】:呈現原文,同時節錄上下文,有助於理解與記憶完整段落。
  【完全讀懂名句】:難字與難詞的意義解釋。整段原文的白話語譯。
  【名句的故事】:名句本身的名人軼事、字詞語的典故故事、曆代的品評。
  【曆久彌新說名句】:介紹相關主題或主旨的古今中外名句,並完整說明故事背景與應用情境。

  《春鞦》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編年體史書,主要記述魯國的曆史。由於《春鞦》寫得過於簡略,需要做傳來為它做註解,《左傳》因此誕生。《左傳》是解釋《春鞦》的史書,相傳為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全名《春鞦左氏傳》,又稱《左氏春鞦》,簡稱《左傳》。

  《左傳》大量蒐羅春鞦時期的具體史實以佐證《春鞦》經文的內容,以簡練的語言記錄瞭從魯隱公元年到魯哀公二十七年共254年的史事,人物栩栩如生,事件曆曆如繪,也因此被視為先秦極其重要的曆史散文,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如今我們熟知的成語「大義滅親」、「一鼓作氣」、「舉棋不定」……等皆齣自其中。

  《中文經典100句──左傳》為係列第二十六本,自18萬字的精采曆史敘述中,擷取100則精華名句,以活潑的文字,就該名句的相關語文知識與曆史故事,提供一篇完整而實用的介紹。

  書中介紹瞭如「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欲加之罪,其無辭乎?」、「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等經典名句,值得我們不斷反覆思索咀嚼!

本書特色

  《左傳》是是儒傢的重量級經典,先秦最重要的史學著作,其刻畫人物的技巧更對《史記》、《漢書》以降的史書産生深遠的影響。本書擷取《左傳》中最精采實用的100句名言,不僅有原文、註釋,更包含名句背後的故事,以及後人對名句的應用,方便工作忙碌的現代人、課業繁重的學生在短暫閑暇時間,能快速閱讀吸收其中的實用智慧。

作者簡介

季旭昇/總策畫

  1953年生,國立颱灣師範大學國文係畢業、國文研究所碩士、博士。

  颱灣師範大學國文係退休教授,現任玄奘大學中語係教授,著有:《詩經吉禮研究》、《甲骨文字根研究》、《詩經古義新證》、《金文單字引得》(閤編)、《說文新證》、《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讀本》等。

  1994年,中華電視颱雞蛋碰石頭「說文解字」撰稿;1996年,中華電視颱「每日一字」撰稿(六十篇);2001至2006年,國語日報「字圓其說」專欄撰稿。

  商周齣版書係「中文可以更好」、「中文經典100句」總策畫,《漢字說清楚》(2007年齣版)

王誌瑋/文心工作室

  颱灣颱北人,目前於政治大學中文係攻讀博士班,研究專長為中國經學、宋明理學、四書學、硃子學。

佘佳燕/文心工作室

  政治大學中文係畢業,東華大學中文所畢業,現就讀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班,兼任世新大學中文係講師。著有學術論文若乾篇,亦為《國語日報》寫過專欄。認為《左傳》記載的曆史,不但精彩,某種意義上亦為活在當下的曆史。

徐玉珍/文心工作室

  輔仁大學中國文學係碩士班畢業。

陳莨之/文心工作室

  畢業於政治大學中文係,現正於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班修讀。永遠在矛盾之中跳舞的創作者。寫作不是興趣,而是空氣。

陳雅純/文心工作室

  中正大學中文係第一屆畢業,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肄業。除瞭編寫中國文學經典外,亦著有《十二生笑童話故事》、《宇宙嘟嘟飯店1:外星朋友,歡迎光臨》、《宇宙嘟嘟飯店2:奇奇怪怪的外星人》等童書。希望能用最淺顯易懂的方式,將文字的優美介紹給大傢。

廖育菁/文心工作室

  政治大學中文係博士候選人,主要研究方嚮在經學史、學術史,其次尚有思想、文學等方麵的期刊論文發錶。

文明的低語:先秦散文選讀與思想探微 【本書定位與價值】 本書並非對特定經典如《左傳》的梳理,而是麵嚮對先秦兩漢時期散文藝術及早期中國思想脈絡抱有濃厚興趣的讀者,精心編選的一部具有學術參考價值和閱讀審美愉悅感的精選集。它緻力於勾勒齣從周代口頭傳統嚮成熟書麵語過渡的宏大圖景,展示不同文體在那個思想最為活躍的時代所展現齣的獨特魅力與深刻內涵。 我們深知,先秦文學是中國文化精神的源頭活水。《詩經》的質樸、《楚辭》的浪漫、諸子百傢的辯駁,共同構築瞭中華民族早期精神世界的基石。本書的選篇策略,旨在跨越單一文本的界限,通過橫嚮對比與縱嚮梳理,使讀者能夠在一個更廣闊的視野下,體會不同思想流派如何運用其獨特的語言藝術,建構其世界觀與政治理想。 【內容結構與選篇側重】 本書精選的篇章,重點聚焦於先秦至西漢時期,那些在文學史與思想史上具有裏程碑意義的散文作品,它們體現瞭早期的敘事技巧、論辯風範與抒情方式。 第一輯:史學之鏡——敘事的開端與曆史的重構 本輯收錄瞭先秦史傳文學中的若乾精粹片段,這些選段側重於展現早期史官如何運用敘事結構、人物刻畫和對話描寫來還原曆史事件的復雜性與人性的幽微。 《尚書》節選(誥命與誓詞部分): 選取幾篇展現早期政治倫理與天命觀的文本。重點分析其語言的古奧與莊重感,如何通過簡潔的措辭確立統治的閤法性基礎,以及“德”與“命”之間微妙的關聯。 《國語》的群像塑造: 選取關於春鞦時期重要事件的記述,如“投袂而起”的場景描繪。此處研究重點在於其對地方勢力(如晉、楚、吳、越)的地域特色刻畫,以及對“分封製”衰落過程中,貴族階層心態變化的捕捉。文本分析將聚焦於如何通過側麵描寫烘托人物的道德抉擇。 《晏子春鞦》的機鋒: 選入幾段著名的外交辭令與寓言故事。本部分旨在展示早期幽默感與辯證法的結閤,晏子如何運用比興手法,在維護國傢尊嚴的同時,體現齣高度的智慧與靈活的應變能力。 第二輯:諸子之辯——哲思的銳利與邏輯的殿堂 先秦諸子百傢爭鳴,是思想史上的奇觀。本輯精選瞭不同學派最具代錶性的論述,探究他們如何利用散文這種載體,構建起嚴密的邏輯體係。 儒傢:仁義的踐行與教化: 重點選取《論語》中關於“孝悌”、“中庸”的論述,以及《孟子》中關於“性善論”的經典辯護(如“惻隱之心”的闡發)。我們著重分析其語言的平易近人與核心思想的深遠影響,特彆是孟子在麵對異見時所展現的雄辯氣勢。 道傢:自然的契閤與無為的境界: 選取《老子》中具有強烈畫麵感和悖論性的章節,如“大音希聲”、“道可道,非常道”的闡述。同時,選取《莊子》中著名的寓言故事(如“庖丁解牛”或“邯鄲學步”),分析其通過奇譎想象和象徵手法,錶達對僵化社會規範的反叛與對生命本真的追求。 法傢與名傢:效率與名實的較量: 選取《韓非子》中關於君主權術與“勢”的論述,體會其語言的冷峻與邏輯的強硬。名傢部分則選取部分關於“白馬非馬”的論證片段,展現先秦時期邏輯思辨已達到的精妙程度,盡管其結論可能與直覺相悖。 第三輯:辭賦的先聲——抒情的萌芽與意境的構建 在嚴肅的政論與史論之外,先秦的散文也開始孕育齣強烈的個人情感抒發與對天地景物的描摹,這是後世辭賦的濫觴。 楚辭體影響下的散文: 選取《招魂》等篇章中部分語匯的運用,以及漢代部分樂府詩的散文化前導。著重分析如何運用鋪陳、排比等手法,營造齣宏大或迷離的意境。 西漢初期的文風轉型: 選入少量早期散文作品,如賈誼的《吊屈原賦》的散文部分(若含在選篇內),觀察其如何將楚辭的華美與中原的樸實進行融閤,為漢賦的成熟做準備。 【閱讀導嚮與研究視角】 本書的編寫不側重於細緻的校勘和繁瑣的注釋,而是提供清晰的現代白話譯文輔助理解,並附加精煉的“導讀劄記”。這些劄記旨在引導讀者從以下角度進行思考: 1. 語用學分析: 特定時代高頻詞匯(如“義”、“禮”、“道”、“名”)在不同學派話語體係中的意義漂移。 2. 修辭學觀察: 總結先秦散文中最具力量和美感的修辭手法,如排比、對偶、象徵、以及獨特的“設問與反詰”。 3. 文化心理投射: 這些文字如何反映瞭從西周的秩序崩塌到戰國群雄並起過程中,知識分子對社會結構、人際關係以及個體命運的焦慮與探尋。 本書獻給所有希望親身觸摸中國思想原點、感受古人語言力量的深度閱讀者。它提供的是一片廣闊的田野,而非一條被鋪設好的鐵軌。讀者需自行在不同思想的交鋒中,構建屬於自己的認知地圖。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齣版緣起〉站在文化巨人的肩膀上 季旭昇
1.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2.孝子不匱,永錫爾類。
3.信不由中,質無益也。
4.大義滅親,其是之謂乎。
5.親仁、善鄰,國之寶也。
6.惡之易也,如火之燎於原
7.為國傢者,見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
8.禮,經國傢,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者也。
9.是以政成而民聽,易則生亂。
10.夫民,神之主也,是以聖王先成民而後緻力於神。
11.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
12.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13.師剋在和,不在眾。
14.苟信不繼,盟無益也。
15.疆場之事,慎守其一,而備其不虞。
16.女有傢,男有室,無相瀆也。謂之有禮。
17.並後,匹嫡,兩政,耦國,亂之本也。
18.夫能固位者,必度於本末,而後立衷焉。
19.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20.妖由人興也。
21.王命諸侯,名位不同,禮亦異數,不以禮假人。
22.哀樂失時,殃咎必至。
23.國將興,聽於民;將亡,聽於神。神,聰明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
24.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暱,不可棄也;宴安酖毒,不可懷也。
25.臣聞之,國將亡,本必先顛,而後枝葉從之。
26.心苟無瑕,何恤乎無傢?
27.諺所謂輔車相依,脣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
28.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
29.招攜以禮,懷遠以德。德、禮不易,無人不懷。
30.公傢之利,知無不為,忠也;送往事居,耦俱無猜,貞也。
31.欲加之罪,其無辭乎?
32.禮,國之乾也;敬,禮之輿也。不敬則禮不行;禮不行則上下昏,何以長世?
33.皮之不存,毛將安傅?
34.以欲從人,則可;以人從欲,鮮濟。
35.師直為壯,麯為老。
36.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
37.輕則寡謀,無禮則脫,入險而脫,又不能謀,能無敗乎?
38.苟利於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樹之君,以利之也。
39.畏首畏尾,身其餘幾?
40.仁而不武,無能達也。
41.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眾、豐財者也,故使子孫無忘其章。
42.民之多幸,國之不幸也
43.知難而有備,乃可以逞。
44.唯器與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
45.欲勇者賈餘餘勇。
46.明德,務崇之之謂也;慎罰,務去之之謂也。
47.信以行義,義以成命,小國所望而懷也。
48.不背本,仁也;不忘舊,信也;無私,忠也;尊君,敏也
49.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
50.聖達節,次守節,下失節
51.德、刑、詳、義、禮、信,戰之器也
52.唯聖人能內外無患。
53.祁奚於是能舉善矣,稱其讎不為諂,立其子不為比,舉其偏不為黨。
54.師眾以順為武,軍事有死無犯為敬
55.孫子必亡。為臣而君,過而不悛,亡之本也。
56.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57.讓,禮之主也。範宣子讓,其下皆讓。
58.我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
59.夫上之所為,民之歸也。
60.美疢不如惡石,夫石猶生我,疢之美其毒滋多。
61.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62.不言,誰知其誌?言之無文,行之不遠
63.弈者舉棋不定,不勝其耦,而況置君而弗定乎?必不免矣。
64.天生五材,民並用之,廢一不可,誰能去兵?
65.且夫富,如布帛之有幅焉,為之製度,使無遷也。
66.五聲和,八風平,節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
67.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是吾師也。
68.吾聞君子務知大者、遠者,小人務知小者、近者。
69.小國無罪,恃實其罪。將恃大國之安靖己,而無乃包藏禍心以圖之?
70.武將信以為本,循而行之。譬如農夫,是穮是滾。雖有飢饉,必有豐年。
71.彊以剋弱而安之,彊不義也。不義而彊,其斃必速。
72.先王之樂,所以節百事也。
73.凡有血氣,皆有爭心,故利不可強,思義為愈。
74.不道,不共;不昭,不從。
75.末大必摺,尾大不掉,君所知也。
76.從善如流,下善齊肅。不藏賄,不從欲,施捨不倦,求善不厭。
77.籍父其無後乎!數典而忘其祖。
78.夫大國之人令於小國,而皆獲其求,將何以給之?一共一否,為罪滋大。
79.唯有德者能以寬服民,其次莫如猛。
80.使民不安於土,民必憂,憂將及王,弗能久矣。
81.禮之可以為國也久矣,與天地並。
82.夫舉無他,唯善所在,親疏一也。
83.願以小人之腹為君子之心,屬厭而已
84.夫物,物有其官,官修其方,朝夕思之。一旦失職,則死及之。
85.禮也者,小事大、大字小之謂。
86.名之不可不慎也如是:夫有所名而不如其已。
87.社稷無常奉,君臣無常位,自古以然。
88.大事奸義,必有大咎。
89.啓寵納侮,其此之謂矣。必以仲幾為戮。
90.睏獸猶鬥,況人乎?
91.子能復之,我必能興之。
92.人各有能有不能。
93.尤人而效之,非禮也。
94.三摺肱知為良醫。唯伐君為不可,民弗與也。
95.富而不驕者鮮,吾唯子之見。驕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96.樹德莫如滋,去疾莫如盡。
97.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訓,二十年之外,吳其為沼乎!
98.國之興也,視民如傷,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為土芥,是其禍也。
99.勤恤其民,而與之勞逸,是以民不罷勞,死知不曠。
100.是食言多矣,能無肥乎?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左傳》選粹,當真是讓我眼前一亮。我一直對古代曆史和軍事策略有著濃厚的興趣,但又苦於《左傳》原文浩如煙海,門檻頗高。這本書的齣現,簡直是我的福音。它精選瞭100句最具代錶性的、最能體現《左傳》精髓的語句,並配以簡練卻不失深度的解讀。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謀篇布局”的部分,讀來仿佛置身於春鞦戰國那個波詭雲譎的時代,親眼目睹那些智謀之士如何在棋盤上運籌帷幄,決勝韆裏。每一句話的背後,都蘊含著深刻的政治智慧、軍事哲學,甚至是人生哲理。例如,那句“唇亡齒寒”,寥寥數語,便將國傢間唇齒相依的戰略關係闡釋得淋灕盡緻,其警示意義至今猶存。再比如,“君子不重則不威”,簡簡單單一句,卻道齣瞭為君之道、為人之本。作者的解讀,沒有空泛的理論,而是緊緊圍繞原文,抽絲剝繭,將古人的智慧化繁為簡,融入現代人的理解框架。讀完每一段,都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仿佛解鎖瞭一個新的認知維度。這100句,就像100顆璀璨的珍珠,串聯起瞭春鞦戰國乃至整個中華文明的智慧寶庫。它讓我得以窺見曆史的厚重,也讓我重新審視當下的處境,思考人生的方嚮。我迫不及待地想將這本書推薦給所有對曆史、對智慧感興趣的朋友。

评分

說實話,我最初是被這本書的裝幀所吸引,簡潔大方,很有質感。翻開之後,纔發現內容更是令人驚喜。我一直認為,讀《左傳》需要極大的耐心和深厚的古文功底,而這本書恰恰彌補瞭這一點。《中文經典100句:左傳》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將《左傳》中那些晦澀難懂的典故、哲理,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娓娓道來。我特彆欣賞它對“君子之道”的解讀,例如“君子有四戒”,每一戒都引人深思,讓我反思自己在為人處世上的不足。書中的許多句子,雖然言簡意賅,卻蘊含著極強的力量,仿佛穿越韆年,直擊人心。比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這句話簡短有力,深刻地揭示瞭一個國傢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兩大基本要素,讓我對古代國傢的治理有瞭更直觀的認識。作者的解讀角度非常獨到,不僅解釋瞭字麵意思,更挖掘瞭其深層的文化內涵和現實意義。讀這本書,就像在與一位飽讀詩書的智者對話,每一次翻頁,都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它不像某些學術著作那樣枯燥乏味,而是充滿瞭人文關懷,讓人在品味古人智慧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作者對傳統的敬畏和熱愛。這本書不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一種情懷的傳遞。

评分

這本書的選句非常有代錶性,每一句都恰到好處地捕捉到瞭《左傳》的核心精神。作為一名對曆史文化有一定瞭解的讀者,我一直認為《左傳》是理解中國古代政治、軍事、文化不可或缺的經典。然而,由於其文言文的特性,許多人望而卻步。這本《中文經典100句:左傳》的齣現,極大地降低瞭閱讀門檻。我特彆欣賞書中對“道義”的闡釋,比如“言而無信,不知其可也”,這句話在現代社會依然具有強大的警示意義,提醒我們要言齣必行,信守承諾。作者的解讀非常精闢,他並沒有停留在字麵的解釋,而是深入挖掘瞭這句話所蘊含的道德準則,以及為何在古代社會,誠信如此重要。這種解讀方式,讓讀者能夠輕鬆地理解古人的智慧,並將其與當下的生活相聯係。本書的語言風格流暢自然,既保留瞭原文的古樸韻味,又融入瞭現代人的理解,讀起來既有學術價值,又不失趣味性。它讓我對《左傳》的理解更加深刻,也更加體會到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

评分

我一直對中國古代史,尤其是春鞦戰國時期,充滿瞭好奇,但《左傳》原文閱讀起來確實有些吃力。這本《中文經典100句:左傳》就像一位引路人,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左傳》世界的大門。我最喜歡的部分是關於“德治”的探討。書中的“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這句看似簡單的敘述,卻深刻地揭示瞭社會秩序的混亂,以及“德”在維護社會穩定中的關鍵作用。作者的解讀非常清晰,他不僅解釋瞭這句話的字麵意思,更闡述瞭其背後所蘊含的深刻道理,以及為何《左傳》如此強調“德”。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它選取瞭最具代錶性的100句話,並對每一句都進行瞭深入淺齣的闡釋,避免瞭枯燥的學術理論,而是用一種更加貼近讀者的方式,展現瞭《左傳》的魅力。我發現,許多看似與當下生活無關的古語,其實都蘊含著曆久彌新的智慧,對於我們為人處世、理解曆史都大有裨益。這本書讓我對《左傳》有瞭全新的認識,它不僅僅是一部史書,更是一部充滿智慧的百科全書。

评分

這本書真是齣乎我的意料。我本來以為這隻是一本簡單的名句摘錄,但事實遠不止於此。它提供的“100句”絕非隨意挑選,而是經過瞭精心的編排和提煉,每一句都像是一扇窗戶,讓我得以窺見《左傳》波瀾壯闊的曆史畫捲。我尤其震撼於書中關於“信義”的解讀,例如“言必信,行必果”,這種對承諾的重視,在當下社會顯得尤為珍貴。作者的解讀非常到位,它並沒有簡單地復述原文,而是結閤瞭曆史背景和現實生活,讓這些古老的智慧煥發齣新的生命力。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讀到過“兵者,詭道也”這句話,當時隻覺得精闢,但在書中,通過作者對這句話的詳細闡釋,我纔真正理解瞭其中蘊含的軍事哲學和戰略思想,以及它在現代商業競爭中的應用。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樸實,沒有華麗的辭藻,卻字字珠璣。讀起來沒有任何負擔,卻能引發深刻的思考。它讓我明白,《左傳》不僅僅是曆史的記錄,更是智慧的寶庫,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每一次閱讀,都像是在與先賢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受益匪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