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詞匯裏的中國

十個詞匯裏的中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中國文化
  • 語言學習
  • 詞匯
  • 文化探索
  • 曆史
  • 社會
  • 旅行
  • 漢語言
  • 中華文明
  • 國學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三十多年來雜草叢生般湧現的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被經濟高速發展帶來的樂觀情緒所掩飾。我此刻的工作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從今天看上去輝煌的結果齣發,去尋找那些可能是令人不安的原因。

  我希望能夠在此將當代中國的滔滔不絕,縮寫到這十個簡單的詞匯之中;我希望自己跨越時空的敘述可以將理性的分析、感性的經驗和親切的故事融為一體;我希望自己的努力工作,可以在當代中國翻天覆地的變化和紛亂復雜的社會裏,開闢齣一條清晰的和非虛構的敘述之路。──餘華

人民

  每個人都在其一生中遇到很多詞匯,有些詞匯第一眼見到它的時候就理解瞭,有些詞匯雖然相處瞭一生,可是仍然沒有理解。「人民」就是這樣的一個難題。

領袖

  撫今追昔,我感到今天的中國已經沒有國傢領袖瞭,隻有國傢領導人。

閱讀

  我對那些偉大作品的每一次閱讀,都會被它們帶走。……當我迴來之後,纔知道它們已經永遠和我在一起瞭。

寫作

  寫作就像是經曆一樣,如果一個人不去經曆什麼,那麼就不會瞭解自己的人生;同樣的道理,一個人不去寫作的話,就不會知道自己能夠寫齣什麼。

魯迅

  「魯迅」在中國的命運,從一個作傢的命運到一個詞匯的命運,再從一個詞匯的命運迴到一個作傢的命運,其實也摺射齣中國的命運。中國曆史的變遷和社會的動盪,可以在「魯迅」裏一葉見鞦。

差距

  今天的中國,可以說是一個巨大差距的中國。我們彷彿行走在這樣的現實裏,一邊是燈紅酒綠,一邊是斷壁殘垣。或者說我們置身在一個奇怪的劇院裏,同一個舞颱上,半邊正在演齣喜劇,半邊正在演齣悲劇。……這就是今天的中國,我們不僅生活在現實和曆史的巨大差距裏,也生活在夢想的巨大差距裏。

革命

  什麼是革命?我過去記憶裏的答案在眾說紛紜。革命讓生活充滿瞭不可知,一個人的命運會在朝夕之間判若兩人,有的人瞬息裏飛黃騰達,有的人頃刻間跌落深淵。人和人之間的社會紐帶也在革命裏時連時斷,今天還是革命戰友,明天可能就是階級敵人。

草根

  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的法製是一個逐漸健全起來的過程,一些法律和法規存在著不少漏洞,給予草根們大量的鑽洞機會。所以任何人間奇蹟,這些草根們都可以創造齣來。

山寨

  今日中國的社會生態可以說是光怪陸離,美好的和醜陋的、先進的和落後的、嚴肅的和放蕩的,常常存在於同一個事物之中。山寨現象就是如此,既顯示瞭社會的進步,也顯示瞭社會的倒退。

忽悠

  忽悠一詞的迅速風靡起來,與山寨類似,同樣顯示瞭當代中國社會倫理道德的缺失和價值觀的混亂,也是中國社會最近三十年片麵發展之後引發的後遺癥之一,而且忽悠現象在其社會生活方麵的廣泛性更甚於山寨現象。當忽悠大行其道之時,我們也就生活在一個不認真的社會裏,或者說生活在一個不講原則的社會裏。

  往往他國人書寫與批評中國,總存在著模糊與距離,唯有真正生活在中國土地上的人,纔能懇切地寫齣中國人民真正的想法與情感。正如餘華所言:「我在本書寫下中國的疼痛之時,也寫下瞭自己的疼痛。因為中國的疼痛,也是我個人的疼痛。」

作者簡介

餘華

  一九六○年四月三日齣生,浙江海鹽人,曾經從事過五年牙醫,一九八四年開始寫作。主要作品有小說《活著》、《許三觀賣血記》、《呼喊與細雨》、《黃昏裏的男孩》、《世事如煙》、《我膽小如鼠》、《鮮血梅花》、《兄弟》,散文《我能否相信我自己》等。作品被翻譯成英文、法文、德文、義大利文、西班牙文、荷蘭文、日文、韓文等在國外齣版。曾獲國內外多種文學奬,現定居北京。餘華因《呼喊與細雨》榮獲法國文學和藝術騎士勛章(2004)。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圖書序言

前言

  古希臘的盲詩人荷馬說:「神祇編織不幸,是為瞭讓後代不缺少吟唱的題材。」幾百年以後,中國的先哲孟子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荷馬藉助神祇置身事外的風度,以敘述者的身分來吟唱世事難測和人間不幸。孟子則是利用人生感受的例子,說明憂患往往可以使人生存,安逸享樂卻反而使人敗亡。荷馬和孟子從不同的時空和不同的視角齣發,以相同的積極和樂觀,在我們今天的不幸和憂患裏走到瞭一起。

  我希望此書兼備上述兩種品質,讓超然的敘述和真切的人生在這裏殊途同歸。我也希望在這十個詞匯裏,能夠繼承荷馬與孟子的積極和樂觀。

  我要感謝白亞仁教授。二○○九年三月,我在美國期間,白亞仁邀請我前往波姆那學院(Pomona College)講述當代中國。這位老朋友將我的演講題目定為「一個作傢的中國」,我就是在準備演講稿的時候發現瞭這本書。我們驅車行駛在洛杉磯高速公路上的時候,我告訴白亞仁計畫寫作這本書。白亞仁立即錶示願意承擔此書的英文翻譯。當我迴國後決定自己的寫作從十個詞匯齣發,白亞仁就將書名建議為《十個詞匯的中國》。我喜歡這個書名的簡潔風格。

  很久以前,義大利詩人但丁寫下瞭樸素的詩句:箭中瞭目標,離瞭弦。但丁隻是輕輕地顛倒瞭因果關係,就讓我們感受到瞭速度。中國社會三十多年的飛速變化,呈現給我們的,就是因果關係顛倒的發展曆程。我們差不多每天都生活在蜂擁而至的結果裏,卻很少去追尋産生這些結果的原因。於是三十多年來雜草叢生般湧現的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被經濟高速發展帶來的樂觀情緒所掩飾。我此刻的工作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從今天看上去輝煌的結果齣發,去尋找那些可能是令人不安的原因。在我追根溯源的旅途上,荷馬所說的不幸與孟子所說的憂患將會迎麵而來。

  所以,我如果麵麵俱到地敘述當代中國,我的敘述將會難以為繼,將會比阿拉伯的《一韆零一夜》還要漫長。這也是為什麼我要選擇十個詞匯的理由,因為十個詞匯給予我十雙眼睛,讓我從十個方嚮來凝視當代中國。

  我要求自己的工作簡明扼要,從我們耳熟能詳的日常生活開始敘述之旅。日常生活看似平淡瑣碎,其實包羅萬象,它們豐富、寬廣和激動人心。政治、曆史、經濟、社會、文化、記憶、情感、欲望、隱私等等,都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裏發齣自己的鳴叫。日常生活就像廣闊的森林一樣,恰巧中國有句俗語:林子大瞭什麼鳥都有。

  我寫作此書如同一位往返的巴士司機,起點也是終點。我滿載故事的巴士從中國人的日常生活齣發,經過政治、曆史、經濟、社會、文化、記憶、情感、欲望、隱私的驛站,還要經過一些地名不詳之鄉,一些故事中途下車,另外一些故事中途上車,如此上上下下的長途跋涉之後,我的巴士又迴到瞭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我希望能夠在此將當代中國的滔滔不絕,縮寫到這十個簡單的詞匯之中;我希望自己跨越時空的敘述可以將理性的分析、感性的經驗和親切的故事融為一體;我希望自己的努力工作,可以在當代中國翻天覆地的變化和紛亂復雜的社會裏,開闢齣一條清晰的和非虛構的敘述之路。

  如果荷馬的超凡脫俗和孟子的切膚之痛影響瞭我走嚮目標的步伐,我會感激在心。

圖書試讀

閱讀
我在一個沒有書籍的年代裏成長起來,所以不知道自己的閱讀是如何開始的。為此我整理瞭自己的記憶,我發現,竟然有四個不同版本的故事講述瞭我最初的閱讀。

第一個版本是在我小學畢業那一年的暑假,應該是一九七三年。文化大革命來到瞭第七個年頭,我們習以為常的血腥武鬥和野蠻抄傢過去幾年瞭,這些以革命的名義所進行的殘酷行動似乎也感到疲憊瞭,我生活的小鎮進入到瞭壓抑和窒息的安靜狀態裏,人們變得更加膽小和謹慎,廣播裏和報紙上仍然天天在大講階級鬥爭,可是我覺得自己很久沒有見到階級敵人瞭。

這時候我們小鎮的圖書館重新對外開放,我父親為我和哥哥弄來瞭一張藉書證,讓我們在無聊的暑假裏有事可做,從那時起我開始喜歡閱讀小說瞭。當時的中國,文學作品幾乎都被稱之為毒草。外國的莎士比亞、托爾斯泰、巴爾紮剋他們的作品是毒草;中國的巴金、老捨、瀋從文他們的作品是毒草;由於毛澤東和赫魯雪夫反目為敵,蘇聯時期的革命文學也成為瞭毒草。大量的藏書被視為毒草銷毀後,重新開放的圖書館裏沒有多少書籍,放在書架上的小說隻有二十來種,都是國産的所謂社會主義革命文學。我把這樣的作品通讀瞭一遍,《艷陽天》、《金光大道》、《牛田洋》、《虹南作戰史》、《新橋》、《礦山風雲》、《飛雪迎春》、《閃閃的紅星》……當時我最喜歡的書是《閃閃的紅星》和《礦山風雲》,原因很簡單,這兩本小說的主角都是孩子。
這樣的閱讀在我後來的生活裏沒有留下什麼痕跡,我沒有讀到情感,沒有讀到人物,就是故事好像也沒有讀到,讀到的隻是用枯燥乏味的方式在講述階級鬥爭。可是我竟然把每一部小說都認真讀完瞭,這是因為我當時的生活比這些小說還要枯燥乏味。中國有句成語叫飢不擇食,我當時的閱讀就是飢不擇食。隻要是一部小說,隻要後麵還有句子,我就能一直讀下去。

二○○二年鞦天我在德國柏林的時候,遇到兩位退休的漢學教授,說起瞭一九六○年代初期中國的大飢荒。這對夫妻教授講述瞭他們的親身經曆,當時他們兩人都在北京大學留學,丈夫因為傢裏的急事先迴國瞭,兩個月以後他收到妻子的信,妻子在信裏告訴他:不得瞭,中國學生把北京大學裏的樹葉吃光瞭。

就像飢餓的學生吃光瞭北京大學裏的樹葉那樣,我的閱讀吃光瞭我們小鎮圖書館裏比樹葉還要難吃的小說。

我記得圖書館的工作人員是一位中年女性,她十分敬業。每次我和哥哥將讀完的小說送還迴去的時候,她都要仔細檢查圖書是否有所損壞,確定完好無損後,纔會收進去,再藉給我們其他的小說。有一次她發現我們歸還的圖書封麵上有一滴墨跡,她認為是我們損壞瞭圖書,我們申辯這滴墨跡早就存在瞭。她堅持認為是我們乾的,她說每一本書歸還迴來的時候都認真檢查瞭,這麼明顯的墨跡她不可能沒有發現。我們和她爭吵起來,爭吵在當時屬於文鬥。我的哥哥是一名紅衛兵,文鬥對他來說不過癮,武鬥方顯其紅衛兵本色,他抓起書扔嚮她的臉,接著又揚手搧瞭她一記耳光。

然後我們一起去瞭小鎮派齣所,她坐在那裏傷心地哭瞭很久,我哥哥若無其事地在派齣所裏走來走去。派齣所的所長一邊好言好語安慰她,一邊訓斥我那自由散漫的哥哥,要他老實坐下,我哥哥坐瞭下來,很有派頭地架起瞭二郎腿。

這位所長是我父親的朋友,我曾經嚮他請教過如何打架,他當時打量著弱小的我,教瞭我一招,就是趁著對方沒有防備之時,迅速抬腳去踢他的睾丸。
我問他:「要是對方是個女的?」

他嚴肅地說:「男人不能和女人打架。」

我哥哥的紅衛兵武鬥行為讓我們失去瞭圖書館的藉書證,我沒有什麼遺憾的,因為我已經將圖書館裏所有的小說都讀完瞭。問題是暑假還沒有結束,我閱讀的興趣已經起來瞭。我渴望閱讀,可是無書可讀。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