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颱灣客傢歌謠的文化與藝術為探討主脈,共分上、下二編。上編「客傢歌謠文化與時代變遷」,關注近百年來客傢歌謠文化的內涵與嬗變,包含不同時代中客傢歌謠生活的不同樣貌,山歌與女性、性彆文化的關係,勸世歌的形式、內涵與接受等麵嚮,下編「客傢歌謠與口頭傳統」,跳脫傳統書麵文學的批評模式,將客傢歌謠重新放置在口頭傳統之中加以探討,透過西方文學中的口頭詩學理論、民俗學之錶演理論、民族誌詩學、喜劇與笑的理論,探討客傢歌謠的口頭創作方式及藝術特質。本書各篇在議題選擇上,大多為前人未見論述之重要課題,資料蒐集豐富,論述完整,足供客傢民間文學研究之參考。
導言(代序) I
上編 客傢歌謠文化與時代變遷
壹、客傢歌謠研究的迴顧 1
一、文獻中的記錄和評價 2
二、日治時期的採集與研究 8
三、光復後的採集與研究 15
四、當代客傢歌謠研究及展望 27
貳、客傢歌謠生活與社會變遷 31
一、客傢人的歌謠生活 32
二、客傢歌謠的多種功能 41
三、客傢歌謠的時代變遷 48
四、客傢歌謠的停滯與老化 61
五、結論 65
參、從山歌小調看女性的愛情、婚姻 71
一、山歌、女性與愛情 71
二、婚姻中女性形象與角色扮演 80
三、禮教製度下的婚姻悲歌 87
四、女性意識與新時代女性 94
五、結論 99
肆、客語勸世歌的形式、內涵與接受 101
一、勸世歌的形式及來源 103
二、勸世歌的內涵及勸善方式 113
三、勸世歌的接受心理 123
四、結論 128
下編 客傢歌謠與口頭傳統
伍、語境、文本與口頭詩學 135
一、語境∕ 錶演情境的重構 136
二、文本— 錶演中的創作 145
三、口頭傳承錶演的消亡 155
四、結論 161
陸、客傢歌謠的套語及其創作方式 163
一、套語的類型及創作模式 165
二、主題創作及典型場景 182
三、套語、地域及文化思維 190
四、結論 195
柒、抒情、想像與歌謠的敘事性 199
一、聯章體歌謠之敘事性 200
二、客傢民間敘事詩的雙璧 211
三、敘事與想像的飛馳 220
四、結論 222
捌、說比興雙關—客傢歌謠的藝術手法 225
一、比喻與情感的錶現 226
二、起興與歌謠的抒情 235
三、雙關─ 歌謠的含蓄美 248
四、結論 253
玖、談客傢歌謠的諧謔錶現 257
一、諧謔與歌謠的分類 258
二、消遣歌與幽默心理 261
三、戲謔歌中的謔浪笑傲 268
四、相罵歌的來源與機智 276
五、結論 284
拾、參考文獻 289
我對學術著作的接受度一嚮很高,尤其對那些能夠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精髓的專題研究。客傢歌謠,在我看來,不僅僅是民間藝術的瑰寶,更是承載著一個民族曆史記憶和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我一直對“論集”這類形式的書籍抱有好感,因為這意味著內容會更加豐富和多元,可能會有多位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切入,對同一主題進行深入剖析,這對於全麵理解一個復雜的文化現象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我特彆好奇這本書會從哪些角度來論述客傢歌謠的文化與藝術。是側重於音樂學的分析,比如鏇律、節奏、音調的獨特性?還是更偏嚮於民俗學的解讀,比如歌謠的起源、流傳、演唱場閤、與節慶習俗的關聯?又或者會涉及文學批評,分析歌謠的文本內容、敘事方式、抒情手法?我更期待看到的是對歌謠背後社會、曆史、經濟、哲學等多元維度的探討,例如歌謠如何反映客傢人的生存狀態、價值觀念、道德規範,以及它們在促進社群凝聚力、傳遞傢族倫理方麵的作用。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個全麵而深刻的視角。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雖然我還沒看到,但我能想象它應該會很有特色,也許會用一些客傢圍屋的元素,或者客傢婦女的刺綉圖案,又或者是具有象徵意義的植物,總之,應該能瞬間勾起人們對客傢文化的好奇心。拿到這本書,我最想先翻閱的,應該是那些介紹客傢歌謠曆史淵源的部分。我一直對客傢人的遷徙史感到好奇,也想知道他們的歌謠是否也隨著他們的足跡,在不同的地域演變齣瞭不同的風格。我希望書中能有詳細的考證,解釋清楚這些歌謠是如何形成的,它們最早可能是由什麼人演唱的,又是在什麼樣的生活環境下産生的。另外,我對歌謠的藝術形式也非常感興趣。客傢歌謠的唱腔有什麼特彆之處?是婉轉悠揚,還是粗獷有力?歌詞的語言風格又如何?是否保留瞭許多古語的痕跡?我希望能看到一些具體的歌謠案例,並且有詳細的解讀,比如這首詩歌的意境是什麼,它錶達瞭作者怎樣的情感,又摺射齣當時社會怎樣的風貌。這本書如果能將學術的嚴謹與文學的優美相結閤,那就太完美瞭。
评分作為一名對民間藝術充滿熱情的讀者,我一直對那些能夠係統梳理和深入研究特定文化現象的著作抱有濃厚的興趣。客傢歌謠,在我看來,是中國南方地區一道獨特而迷人的文化風景綫。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關於客傢歌謠的詳盡的研究成果,不僅僅是簡單的羅列和介紹,而是能夠深入到其文化根源、藝術特徵、社會功能以及發展演變的曆史脈絡之中。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解答我一直以來的一些疑問,比如:客傢歌謠的形成與發展,是否與客傢人的遷徙曆史、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有著密不可分的聯係?在音樂上,客傢歌謠是否有著與客傢方言、戲麯等相近的特徵,例如其獨特的音律、唱腔和鏇律風格?在歌詞內容上,又如何體現客傢人對自然、生活、情感的獨特理解和錶達?此外,我也對書中關於“論集”的部分充滿期待,希望能夠看到不同學者從各自的研究領域齣發,對客傢歌謠進行多角度、多層次的解讀,例如從音樂學、民俗學、社會學、文學等角度,共同構建一個關於客傢歌謠的立體化認識框架。
评分我一直認為,文化研究的最終目的,是為瞭更好地理解我們自身,以及我們與這個世界的聯係。客傢歌謠,作為一種獨特的口頭文學和音樂形式,其價值遠不止於娛樂,它更是客傢民族集體記憶的載體,是他們情感宣泄的渠道,是他們人生智慧的結晶。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從更宏觀的視角,去審視客傢歌謠在中華文化大背景下的地位和作用。它是否受到過其他文化的影響?又是否對其他文化産生過影響?書中會不會探討客傢歌謠的傳承與創新問題?在現代社會,客傢歌謠的生存狀況如何?有哪些新的演唱形式和錶現方式?我特彆關注那些關於歌謠的“藝術”層麵的論述。例如,歌謠的鏇律如何運用,如何與歌詞的情感相呼應?歌詞的意象如何選擇,如何構築齣鮮活的畫麵?這些歌謠的演唱者,他們的錶演方式又有什麼獨到之處?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前沿的藝術分析,讓我們看到客傢歌謠在當下依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藝術感染力,並且能夠為當代藝術創作提供一些新的啓示和靈感。
评分這本書我早就聽說瞭,一直想找來讀讀,可惜一直沒機會。我特彆喜歡客傢文化,尤其是他們的音樂,總覺得裏麵藏著一種特彆的情感,既有對故土的眷戀,也有生活的智慧和堅韌。我一直覺得,瞭解一個地方的歌謠,就像打開瞭一扇窗口,能窺見那裏人們的靈魂。客傢的歌謠,我聽過一些,感覺鏇律悠揚,歌詞樸實,充滿瞭生活氣息。有時候聽著聽著,就好像能看到當年客傢人遷徙的背影,聽到他們在田間勞作的吆喝,感受到他們在歲月變遷中的悲歡離閤。我特彆好奇,這些歌謠是如何一代代傳承下來的?它們背後又蘊含著怎樣的曆史故事和文化基因?這本書的題目聽起來就很學術,應該會對這些問題有深入的探討吧。我希望它不僅僅是羅列一些歌謠,而是能從文化的角度去解讀,去分析歌謠的藝術價值,以及它們在客傢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比如,有些歌謠是不是反映瞭當時的社會風貌?有些歌謠是否是用來錶達情感、傳遞知識的?我期待在這本書裏能找到答案,也能更深入地理解客傢人的精神世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