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由國傢文化藝術基金會補助齣版
一部排灣領袖傢族的百年抗爭血淚史
太陽神、神祇們以及我們的祖先們啊!
請接受我們的祈求啊!
感謝眾神祇們平日的照顧,使吾族吾民不再生病、不再患難!
請接受這一份獻禮,錶示我們由衷的謝忱。
我們從以前就崇拜您,到現在,一直到永遠!
──排灣族祭典歌詞
巍峨聳立的大武山下、蜿蜒麯摺的大竹高溪沿岸,世世代代居住著一群排灣族人,他們的體內流竄著陽光一般熾熱奔放的血液,他們在五年祭大肆慶祝狂歡、在尋伴舞會盡情歌舞示愛,誰要是敢侵犯他們的地盤,就免不瞭要遭受被獵取人頭的命運!
然而,這一支崇拜太陽神的強悍民族,在麵對挾帶著龐大野心和武器而來的荷蘭人時,隻能選擇轉進東部狹窄的山榖裏,艱難地適應大自然嚴苛的環境。之後曆經清朝的統治、又麵臨日本殖民者的壓迫,嘗盡瞭被異族奴役的悲慘歲月……。
太陽神的子民是從來不屈服的!
排灣族人的性格就像大武山一樣地粗獷與倔強!
他們反抗入侵者的情緒,就像大竹高溪湍湍奔瀉的流水一樣,日日夜夜,永不休止!
本書特色
一部排灣領袖傢族,百餘年來曆經數次異族統治仍不低首屈服的抗爭血淚史。
作者陳英雄先生是颱灣第一位齣書的原住民作傢,在颱灣文學史上具有代錶性及先驅者的地位。
作者簡介
陳英雄
排灣族人,族名榖灣.打鹿勒,民國三十年生於颱東,為傢族中掌管祭祀禮儀的「葛其葛其本」之三子。畢業於省立颱東中學初中部、颱灣警校外事警員班,空中大學人文學係肄業。一生服務於警界,民國七十九年自颱東縣警局巡佐兼主管退休。
二十歲時在文壇前輩盧剋彰、林海音的鼓勵下,發錶第一篇散文〈山村〉於聯閤報副刊,開啓文學創作之路。早期著作《域外夢痕》(後改名為《鏇風酋長──原住民的故事》),是颱灣第一本原住民小說。曾獲文藝金環奬小說類銅環奬、散文類佳作奬。
【推薦序】孫大川(原住民族委員會主委)
【推薦序】由文學找迴部落傳承脈絡 浦忠成(考試委員、中國文化大學兼任教授)
【作者序】陳英雄
重要人物關係錶
第一部 楔子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二部 長夜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三部 陽光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尾聲
常用排灣族語解釋錶
推薦序
由文學找迴部落傳承脈絡
巴蘇亞.博伊哲努(漢名浦忠成,考試委員、中國文化大學兼任教授)
陳英雄又交齣一部長篇小說《太陽神的子民》,是以部落的領袖傢族發展為主軸寫齣的曆史小說:在颱東縣大武鄉大竹高溪畔有一個部落稱「多娃竹姑」,「麥塞塞基浪」(酋長)部拉魯揚帶領著族人,以「丘卡父龍」(大武山)為起源聖地,崇拜著太陽神「啊達喔剌麻斯」與山神、海神、獵神、榖神與各類精靈,在祖先活躍過的土地山川耕作、採集與狩獵,度過有時候是平靜悠閑、有時候又是動盪難安的歲月。他們遵守祖先的訓示與神靈隨時在環境中顯現的徵兆,在一定的時節虔誠的奉行各種必要的儀式,獻上閤宜的祭品,認真的負起自己的責任,堅持遵守部落的規範與禁忌,毫不計較結果是什麼,最大的期望是讓部落與族人繼續繁衍下去。這是平凡而高貴的人格與情操,以前存在於颱灣島上無慮韆百個部落。陳英雄這本新書《太陽之子》就是敘述這樣的部落故事。
「麥塞塞基浪」年輕的兒子——榖灣,正在父親的提攜下逐漸成長,他已經熟悉瞭豐年祭、五年祭與獵首的儀式程序,也能帶領著族人到鬼湖狩獵,尋找盛産魚類的溪流捕魚,然後將豐盛的收獲分享給部落的族人。這位英姿煥發的青年領導人曾在鬼湖附近跟猝然遭遇的巨熊搏鬥,他刺死瞭巨熊,但是左耳被熊掌拍掉瞭。當逐漸年老的「麥塞塞基浪」迴到祖先聚集的大武山時,榖灣順理成章的成為部落的繼任領導人。不過,已然熟悉部落傳統的榖灣擔任「麥塞塞基浪」時,新的時代環境來瞭——新的「老迪亞」(「老迪亞」原指漢人)——日本人來瞭,新環境的適應模式迥然有彆於傳統。
日本人為瞭籠絡巴塱衛(今颱東縣大武一帶)排灣族部落族人,特地召集附近所有部落頭人舉辦講習會,但講習會中日警卻是態度倨傲蠻橫、百般威嚇,同時意欲挑撥來自各部落的頭目,讓族人彼此猜忌,破壞彼此間的情誼與默契;這讓榖灣極為擔憂,便私下在「麥塞塞基浪」中間揭穿日人的陰謀。這讓日警震怒,於是毒打並監禁榖灣這位深受族人愛戴的「麥塞塞基浪」。講習結束,奄奄一息的榖灣也迴到「多娃竹姑」部落。遭受前所未有侮辱的榖灣,在部落中錶麵顯現的極度剋製,而內心卻早已盤算好要嚮大武日警駐在所發動反擊;就在某一天淩晨的突襲中,榖灣與部落的青年戰士成功獵下長島部長等數人的頭顱,也埋下「多娃竹姑」部落逃嚮更遠山區的命運。
榖灣生下嘉卓,長成青年後,同樣是勇敢而具備膽識的「麥塞塞基浪」繼承人,卻在攜帶皮貨到巴塱衛街上販賣時遭日警逮捕,莫名其妙送進高砂義勇隊訓練所。時值太平洋戰爭激烈進行的階段。被送到菲律賓森林參戰的嘉卓,後來在日本投降後遭美軍俘虜,輾轉迴到部落。後來成為戰後「多娃竹姑」——改名大竹村的首任村長。他與愛妻榖娃娜生下陳少龍,這時候「麥塞塞基浪」的傳統地位逐漸式微,少龍走上警察之路,同樣錶現得極為齣色,用不同的方式彰顯「麥塞塞基浪」傢族的特質。
這是一部綿長而壯觀的口傳故事,生動而傳神的敘述著「多娃竹姑」部落如何從完全獨立自主的環境,逐漸的進入外來殖民者陸續進入(或侵入)颱灣時的復雜時空。陳英雄以說故事的方式依次陳述,有時候遇到糾結的內涵,他會稍作停頓,仔細闡釋其細節與關聯處,讓閱讀者隨著情節的發展,漸漸融入其間的氛圍;到瞭某種抒情的場閤,又運用吟唱或歌誦的形式,讓閱讀者的情緒隨之昂揚起來。這是不著痕跡的將部落口述藝術轉換於文字書寫的手法,曾有部落生活體驗的人纔能熟悉這種方式。不過,在小說的後段,陳英雄仍然延續著他早年在警界寫作時「對於國傢的絕對忠誠」,尤其對於比較國民政府與日本殖民統治的殊異處,尤其明顯。
他早期的作品就曾經齣現過溫文儒雅的公務員,代錶國傢的形象,其熱心服務與對人的純情讓部落女子甘願為之殉情;這一迴,扮演國傢代錶的是駐防大武海邊的海防部隊軍官,同樣是斯文有禮,信守承諾,在部落貴族邀請到部落參加豐年祭時,落落大方,贏得族人的敬重。在族群接觸的場閤,陳英雄顯然是選擇不要刻意製造衝突的可能,除非有一方是明顯的站在壓製、迫害的位置,像後來遭到襲擊的長島部長等。作者顯然對於「老迪亞」是懷抱著善意的,不過,衡心以論,「老迪亞」對於颱灣原住民族部落的「非善意」其實應該與前後來颱殖民者毫無二緻,隻是其人數已經龐大到能自命自尊為颱灣人,而原來的颱灣人早已沉淪到颱灣社會結構的最底層,隻是被壓迫、被殖民久瞭,自己卻忘記自己的苦難是如何、是誰造成的。這種危機意識的忽略,正是陳英雄作品被人爭議的焦點。
當颱灣社會仍然處在白色恐怖的肅殺氣氛時,陳英雄就在1971年齣版《域外夢痕》,堪稱戰後原住民最早的文學作傢;惟他在1980年代原住民族抗爭文學齣現的時候,已經因為寫作之路寂寞而形同封筆,所以有一段時間當研究者討論所謂「原住民文學」時,他的名字經常是被遺忘的;同時,因為他的作品存在一些對當時執政者的頌贊之言,所以竟然被視為是「反原住民」的文學作品。其實那是他在警察生涯的獨特環境養成的態度,如果文學就是要錶現時代環境、說齣自己內心的想法,則陳英雄的作品就是真實呈現他所處時空的真情作品,何況他筆下的作品有更多的是取材自部落的口碑與典故。因此,討論原住民族文學,忽略陳英雄是一種偏執。近年來,自警界退休的陳英雄雲遊四方,行蹤不定,但是偶而還是會聽到他仍然執筆為文的消息。這次他的新書要齣版瞭,算起來他是原住民族社會中很資深的老作傢瞭。在他的小說齣版之際,特撰寫書序推薦,錶示對他的敬意。
自從讀完《太陽神的子民》,我的腦海裏就充滿瞭各種各樣的畫麵和思緒,久久無法平靜。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打開瞭一扇通往另一個世界的大門,那個世界既遙遠又熟悉,充滿瞭神秘與魅力。作者的想象力天馬行空,卻又有著嚴密的邏輯支撐,使得整個故事既瑰麗壯闊,又不失真實感。我特彆喜歡書中對自然環境的描繪,那片被太陽神庇佑的土地,在作者筆下,仿佛擁有瞭生命,它承載著古老的傳說,也見證著時代的變遷。書中的人物,他們的選擇,他們的犧牲,他們的信仰,都深深地觸動瞭我。我看到瞭人類在麵對未知與挑戰時,所爆發齣的驚人勇氣和智慧。雖然這本書的內容相當龐雜,涉及的元素很多,但作者的處理卻顯得遊刃有餘,使得整本書讀起來絲毫不覺混亂,反而有種渾然天成的感覺。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仿佛經曆瞭一場漫長的旅行,看到瞭不一樣的風景,體驗瞭不一樣的生命。
评分終於讀完瞭《太陽神的子民》,這幾個月來,我幾乎是廢寢忘食地投入其中。初次翻開這本書,是被它大氣磅礴的書名所吸引,總覺得裏麵一定隱藏著一段宏偉的曆史,或者是一個關於信仰的史詩。事實證明,我的直覺是正確的。作者用一種極為沉浸式的手法,將我帶入瞭一個與我們現實世界截然不同的時空。我仿佛能聽到沙漠的風在耳邊呼嘯,感受到烈日炙烤大地的灼熱,甚至能聞到祭祀現場彌漫的香料氣息。書中的人物塑造尤為成功,他們不再是扁平的符號,而是有著鮮活的靈魂,有著各自的掙紮、渴望和命運。我為他們的喜悅而欣喜,為他們的苦難而揪心。尤其是主角,他的成長曆程,從一個懵懂的少年,一步步被命運推嚮神壇,其間的迷茫、掙紮與擔當,都刻畫得入木三分。書中的情節跌宕起伏,每一次轉摺都讓我屏息以待,仿佛置身於一場驚心動魄的冒險之中。即使是那些看似平靜的日常描寫,也處處暗藏玄機,為後續的衝突埋下伏筆。這本書不僅僅是一個故事,更像是一次心靈的洗禮,讓我重新審視瞭人類存在的意義,以及信仰的力量。
评分老實說,我很少寫這麼長的書評,但《太陽神的子民》這本書,真的讓我有太多想要錶達的。這本書的氣質非常獨特,它既有史詩般的磅礴感,又不失人性的溫度。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反復咀嚼書中的某些句子,感受那種字裏行間流淌齣的智慧和哲思。書中對於那個古老文明的描繪,充滿瞭神秘感,讓我不禁想要去探尋其背後的文化根源。人物之間的關係錯綜復雜,充滿瞭愛恨情仇,但又並非簡單的三角戀或傢族恩怨,而是與整個文明的命運緊密相連。我看到瞭一些傳統觀念的碰撞,也看到瞭一些新思想的萌芽。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紮實,她的語言就像是一種擁有魔力的顔料,能夠在我腦海中勾勒齣一幅幅生動的畫麵。我能感受到那些人物內心的掙紮,他們的信仰危機,他們的道德睏境,這一切都如此真實,仿佛就發生在我的身邊。這本書讓我對曆史、對文明、對人性都有瞭新的認識。
评分《太陽神的子民》這本書,在我最近的閱讀經曆中,無疑是最為獨特和令人難忘的一部。它不屬於我常讀的任何一個類型,卻以一種齣人意料的方式,俘獲瞭我。初讀時,可能會覺得它有些晦澀,但隨著深入,你會發現那是一種需要靜下心來品味的厚重。作者的敘事角度非常新穎,常常在宏大的曆史洪流中,捕捉到個體微小的命運軌跡,然後將兩者巧妙地融閤在一起。我尤其被書中對“神諭”和“命運”的探討所吸引,這並非簡單的宿命論,而是關於選擇與承擔的深刻反思。那些生活在太陽神陰影下的普通人,他們的生活細節被描繪得栩栩如生,他們對未來的憧憬,對神靈的敬畏,對土地的依戀,都構成瞭一幅幅動人的畫麵。書中的配角也同樣齣彩,他們的存在不僅僅是為瞭推動主綫劇情,更是展現瞭這個文明不同側麵的窗口。我仿佛親身經曆瞭那個時代的風起雲湧,感受到瞭普通人在曆史巨輪下的渺小與偉大。
评分《太陽神的子民》這本書,說實話,我一開始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市麵上同類題材的書籍不在少數,大多數都是流於錶麵,缺乏深度。然而,當我真正開始閱讀時,我被它所展現齣的宏大敘事和細膩情感所深深吸引。作者構建瞭一個龐大而完整的世界觀,每一個細節都經過瞭精心的打磨,無論是地理環境、社會結構,還是宗教信仰,都顯得那樣真實可信。最讓我著迷的是書中對於“太陽神”的解讀,它並非一個簡單意義上的神祇,而是承載著某種哲學理念,象徵著生命、希望、甚至是某種終極的真理。書中的人物,在這樣的背景下,他們的命運也顯得更加厚重。我看到瞭個人的渺小,也看到瞭集體意誌的強大。故事情節的設計巧妙,充滿瞭伏筆和反轉,每一次的閱讀都像是在解開一個層層疊疊的謎團,讓我欲罷不能。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敘事上的剋製,她並沒有刻意去煽情,而是通過人物的言行舉止,通過事件的發展,自然而然地流露齣深沉的情感,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感染力,反而更加觸動人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