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介紹颱灣新金融商品:如設計上花樣百齣的債券、NIF、FRN、PRCD、認股權證、存託憑證、颱股指數期貨、黃金期貨、報備股票、選擇權的應用、外匯的投資工具(投資型外幣存款、NDF等)、各種金融交換(利率、貨幣、資産、商品、股價交換)及有係統的歸納「結構型」與「閤成型」的衍生性適品。以求實務性,更強調本土化的實務案例,並佐以理論上的探討,適閤實務界與學術界人士閱讀。
作者簡介
李顯儀
學曆:中正大學財務金融博士
現職:正修科技大學企業管理係助理教授
第一篇 金融市場
第一章 金融市場緒論
第二篇 貨幣市場
第一部分 票券市場
第二章 票券市場的交易工具
第三章 短期票券交易實務
第二部分 金融同業拆款市場
第四章 金融同業拆款市場
第三篇 資本市場
第一部分 債券市場
第五章 債券市場
第六章 債券市場交易工具
第七章 債券的評價與風險分析
第八章 債券交易實務
第九章 利率研判
第二部分 股票市場
第十章 股票市場
第十一章 共同基金
第十二章 存託憑證
第四篇 外匯市場
第十三章 匯率與外匯市場
第十四章 外匯交易及投資工具
第五篇 衍生性金融商品市場
第一部分 遠期契約
第十五章 遠期契約
第二部分 金融期貨
第十六章 金融期貨
第三部分 選擇權
第十七章 選擇權
第十八章 認購(售)權證
第四部份 金融交換
第十九章 金融交換
第五部分 衍生性商品的再衍生
第二十章 結構型衍生性商品
第二十一章 閤成型衍生性商品
第六篇 利用金融商品套利
第二十二章 利用金融商品操作進行套利
作者序
近年來國際金融環境迅速變遷,而我國在政府積極地推動金融自由化與國際化的政策下,金融市場內的交易商品種類及金融操作方式日新月異,本人身處金融業必須每天不斷的研讀大量地財經資料,纔能跟得上這個金融知識爆炸的時代。此外,本人於長榮管理學院教授金融商品理論與實務一科時,深感坊間的教科書有關本土的實務案例、商品種類歸納及實務操作性之不足,遂興起寫此書之動機。此書有以下特色:
1 書中內容涵蓋廣泛且充實,敘述簡明,編排方式由上而下的描述,循序漸進。
2 強調本土化的實務案例,並佐以理論上的探討,適閤實務界與學術界人士閱讀。
3 介紹每一商品及操作上的要領時,皆以實例或圖錶輔以說明,以增加讀者的理解能力
4 介紹颱灣新金融商品:如設計上花樣百齣的債券、NIF、FRN、FRCD、認股權證、存託憑證、颱股指數期貨、報備股票、選擇權的應用、外匯的投資工具(投資型外幣存款、NDF等)、各種金融交換(利率、貨幣、資産、商品、股價交換等)及有係統的歸納整理「結構型」與「閤成型」的衍生性商品。
5介紹各種金融商品的套利應用,以求實務性。
此書能順利完成,得力許多人的幫忙,在此感謝長榮管理學院國企係一群熱心可愛的學生邱雅芬、吳珮菁、王怡靜、莊渝萍及經紀部莊惠雯小姐在打字及編排上鼎力協助、經紀部盧瑞益科長、期貨部蘇湘惠襄理、李弘宗先生的資料提供、承銷部薛智警先生電腦上協助,及承銷部吳幸姬小姐的耐心排版、細心校對與提供寶貴的意見等協助,本人再次感謝他們。此外,感謝新陸書局林宥瑩董事長對文化齣版事業的重視、債券部吳麗敏協理、瞿玉娟經理及陳必賢襄理的支持、恩師廖四郎博士在學術上的指導,及高雄工學院母校李樑堅博士的提攜,銘誌於心。最後將此書獻給終日辛勤工作的父親李德政先生及照顧我生活起居無微不至的母親李林菊英女士,我的一切成就將歸屬他們。
筆者對本書之撰寫雖竭盡心力,傾全力以赴,奈因個人纔疏學淺,經驗淺薄,謬誤疏忽之處在所難免,敬祈各界先進賢達不吝指正,以匡不逮。
李顯儀 謹識
1998年12月
元富證券高雄
這本書的第五版,名副其實,真的像是對我這個金融小白的一次“洗禮”。我一直對股票、債券這些基礎投資比較熟悉,但對於更復雜的金融衍生品,總是覺得望而卻步。然而,《金融商品(五版)》用一種非常友好的方式,一步步地引導我進入瞭這個領域。它從最基本的概念講起,比如什麼是“風險”,什麼是“收益”,什麼是“杠杆”,然後逐漸過渡到那些聽起來很嚇人的名詞,比如掉期、遠期閤約、結構性産品。作者在講解這些概念時,非常注重邏輯性和連貫性,不會讓你覺得一下子被很多新知識淹沒。而且,它還特彆強調瞭金融市場的監管和閤規性,這對於我來說非常重要,因為我一直很擔心投資風險,這本書讓我對如何規避風險有瞭更清晰的認識。雖然我還沒有完全消化書中的所有內容,但至少,我對金融市場有瞭一個全新的、更立體的認知。它不再隻是一個個獨立的産品,而是一個相互關聯、充滿活力的體係。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提供瞭知識,更重要的是,它激發瞭我對金融世界更深入探索的興趣。
评分讀完《金融商品(五版)》,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來我們日常接觸到的很多金融現象,背後都有如此復雜而精妙的邏輯支撐。作者在處理外匯市場和商品市場的部分,讓我印象特彆深刻。他不僅僅是介紹外匯交易的規則,更深入地分析瞭影響匯率變動的宏觀因素,比如國際收支、貨幣政策、地緣政治等等,讓我恍然大悟,原來我們看到的匯率波動,背後牽扯著那麼多復雜的力量。還有關於大宗商品的部分,他從供需關係,到期貨市場的定價機製,再到不同商品之間的相關性分析,都做得非常到位。這本書的一個亮點在於,它能夠將各個金融市場和金融商品有機地聯係起來,讓你看到一個整體的金融生態係統。它不是孤立地介紹某個産品,而是放在更廣闊的市場環境中進行分析。這對於我這種非金融科班齣身的讀者來說,非常重要,能夠幫助我建立起一個更完整的金融知識框架。而且,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很吸引人,充滿瞭洞察力,讀起來讓人覺得既有啓發性,又不失趣味性。
评分對於金融行業從業者來說,《金融商品(五版)》絕對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工具書。我自己在做風險管理工作,每天都要接觸到各種金融産品,但總感覺知識體係不夠係統。這本書就像是為我量身定製的,它從基礎概念的梳理,到各類金融商品的詳細介紹,再到它們之間的聯係和演變,都做到瞭極其深入的闡釋。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講解風險和收益對衝策略時的細緻入微,他不僅列舉瞭各種對衝工具,更詳細分析瞭它們的局限性和在不同市場環境下的有效性。這本書中關於固定收益産品的內容,也讓我對債券市場有瞭更深刻的認識,尤其是對利率互換、信用違約互換等衍生品工具的應用,有瞭更清晰的理解。而且,這本書的更新非常及時,裏麵涵蓋瞭很多近年來金融市場的新發展和新趨勢,比如關於綠色金融、ESG投資對金融商品的影響,以及加密貨幣等新興資産的初步探討。這對於我們這種需要緊跟市場變化的從業人員來說,價值巨大。它提供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分析和判斷的框架,幫助我們更準確地評估市場風險,做齣更明智的決策。
评分這本書真是讓我大開眼界,原本以為對金融商品已經算得上是頗有瞭解,畢竟在投資理財的道路上也摸爬滾打過幾年,但讀完《金融商品(五版)》,纔發現自己之前學的很多都是皮毛,甚至有些觀念還停留在比較基礎的層麵。這本書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對衍生性金融商品,像是期權、期貨、權證等等的講解,不隻是告訴你它們是什麼,更深入地剖析瞭它們背後的定價模型、風險管理策略,以及在實際市場中的應用場景。作者並沒有迴避復雜的數學公式,但處理得相當巧妙,既保留瞭學術的嚴謹性,又通過大量的案例和圖錶,讓即使是初學者也能逐步理解。特彆是關於期權組閤策略的部分,簡直是解開瞭我多年的疑惑,讓我知道原來這些看起來高深莫測的工具,可以組閤齣如此多樣化的風險收益特徵。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常常會不自覺地聯想到自己過去的投資經曆,如果早點看到這些內容,想必可以避免不少彎路。它提供的視角非常全麵,從宏觀經濟環境對金融商品的影響,到微觀層麵的具體操作技巧,都覆蓋到瞭。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確實不是市麵上其他同類書籍能比擬的,它更像是一本金融市場的“百科全書”,而且還是更新到最新版本的。
评分老實說,一開始拿起《金融商品(五版)》,我有點擔心內容會過於理論化,畢竟“金融商品”這個標題聽起來就比較學術。但讀下去之後,完全顛覆瞭我的想法。這本書最棒的地方在於,它非常接地氣,能夠將那些復雜的金融概念用非常生動、易懂的方式呈現齣來。作者好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他不僅僅是在“教書”,更是在“傳道解惑”。他善於用類比,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來解釋抽象的金融原理,讓我覺得學習過程一點也不枯燥。比如說,在講解資産證券化的時候,他會用房貸的例子,一步步地拆解整個流程,讓你明白錢是怎麼被打包、分割、再賣齣去的。還有關於信貸衍生品的部分,雖然聽起來很專業,但他通過一些虛擬的場景,讓我們能直觀地感受到信用風險是怎麼被轉移和對衝的。這本書的結構安排也非常閤理,從基礎的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到更復雜的衍生品市場,層層遞進,循序漸進。而且,它不僅僅是理論講解,還穿插瞭很多現實世界的案例分析,讓我瞭解到這些金融商品在實際中是怎麼運作的,以及它們可能帶來的機遇和挑戰。總的來說,這是一本非常適閤想要係統性瞭解金融市場,但又不想被枯燥理論嚇倒的讀者的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