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造建築雖然是基礎課程,但其結構與工法復雜,在軸組與裝飾材上也有許多專有名詞,所以一直是許多建築係學生入門的學習障礙,因此,如何讓學生能夠徹底理解學習,成為許多老師在教學上的重要課題。
本書內容由日本知名建築係教授—原口秀昭撰寫,依據其多年教學經驗之筆記以及在部落格上與學生的問答集編纂成書。本書分為十個單元,從最基礎的尺寸談起,再開始談工法、基礎‧地盤、牆壁‧軸組、一樓地闆組、二樓地闆組、小屋組、屋頂、外部裝潢、內部裝潢。每個單元皆依照建築係課程的難易做係統化的安排,並搭配圖片做詳盡清楚的解析,輕鬆拆解木造建築的基礎理論,讓使用本書的學生能夠循序漸進的學習,不會有鴨子聽雷的情況,特彆的是,本書淺顯易懂的文字,連非本科係學生也能閱讀,是本非常可親的工具書。
本書特色
◎木建築入門書, 288個QA圖文單元,輕鬆領你走進木造建築領域。
◎內容循序漸進,淺顯且係統化,不像坊間教科書艱澀難懂、不易咀嚼。
◎本書選題皆為建築係學生常見問題,透過作者原口秀昭教授纍積多年教學經驗,以及在部落格上與學生討論的重點,重新整理匯集成書。
作者簡介
原口秀昭
1959年齣生,東京人。1982年自東京大學建築係畢業,1986年修完東京大學碩士學程。目前任職於東京傢政學院大學,擔任住居係準教授。
著有《漫畫結構力學入門》《漫畫環境工學入門》(積木文化齣版社齣版);《20世紀的住宅──空間構成的比較分析》(鹿島齣版會,暫譯)、《路易.康之空間構成 從軸測圖(Axonometric)看20世紀的建築大師》《一級建築師執照超級記憶法》《二級建築師執照超級記憶法》《構造力學超級學習法》《建築師考試 建築法規超級解讀術》《建築世界中的「數學.物理」教室》(以上均由彰國社齣版)等。
審定者簡介
呂良正教授
國立颱灣大學土木所碩士畢業、康乃爾大學理論與應用力學所博士畢業,專長領域為非綫性分析與設計、計算力學、結構最佳化、結構力學、地震工程,目前為颱灣大學土木係教授。
譯者簡介
陳鬱汝
颱灣大學土木工程學係畢業,曾參與東森電視颱科學影片「颱灣的脈動」共六集幕後製作,影片內容包含颱灣的地震、耐震建築等。
序…3
1 尺寸
三六闆…8 必要空間…15 標準尺寸…27 高度尺寸…32
2 工法
工法的種類…39 綫材和麵材…41 屋頂的原理…46 水平材…48 接閤…53
基礎…55 工程順序…56 軸組式或框組式…58
3 基礎.地盤
地盤的特性…60 地盤改良.樁…65 基礎工程事前的準備…67
基礎的種類…73 整地…76 混凝土的基本認識…79 基礎的處理…84
地檻的功用…90 換氣孔的設置方式…93 防水處理…97 筏式基礎…100
基礎高度的錶示法…104 地檻的保護措施…105
4 牆壁.軸組
柱子…106 橫材…110 接閤…114 耐力牆…122 間柱…127
5 1樓地闆組
橫木…130 支撐橫木的部材…138 地闆組的錶示方式…144
縱嚮接閤和橫嚮接閤…147
6 2樓地闆組
橫木與梁…151 地闆組的錶示方式…155 接閤和補強…159
支撐陽颱的方法…168
7 小屋組
椽木和橫材…169 支撐小屋組的部材…175 建築物的方嚮…179
屋頂的形狀…181 小屋梁的架設方式…183 縱嚮接閤和橫嚮接閤…185
作為梁的木材和跨距…189 小屋平麵圖…193
8 屋頂
鋪底闆…202 屋頂的保護材…205 坡度…209 石闆瓦鋪麵…211
金屬闆鋪麵…215 瓦鋪麵…218 摺闆屋頂…226 止雪.防雨…227
圖麵錶現方式…233 陽颱周圍的防水處理…235
9 外部裝潢
鋪設雨淋闆…239 外裝闆…240 焊接材…243 胴□.通氣層…246
鋪底材…249 噴附材…252 磁磚…254 窗框周圍…257 玻璃…267
聚碳酸脂闆…272
10 內部裝潢
隔熱材.吸音材…273 石膏闆…277 地闆材…282 端點部位的收納…285
天花闆材…288 各種裝置…290 樓梯…294
作者序
木造建築這門課很難教是在任何學校都有的共通課題。在教學的程序上,木造建築會在RC結構或鋼骨結構建築之前教,或是剛開始從事設計的時候,也常常是先從木造建築開始設計起。但是木造建築的結構煩雜,不像RC結構或鋼骨結構建築,樑的上端是在同一個平麵,也因為有悠久的傳統,在軸組或裝飾材上有許多專有名詞,木造建築的樑柱構架式工法其實是很復雜且睏難的,相反地也因此而增添許多樂趣,但也成為初學者的一大障礙。
設計製圖的課程上,一般會從復製木造建築的設計圖等開始。也有很多不懂木造建築的道理、不懂到底畫瞭什麼就在畫設計圖的學生。也有覺得要將全部都理解後纔來畫圖,可能到最後都畫不瞭,所以索性就讓學生先復製設計圖的老師。但是在不清楚設計圖上的綫所代錶的意義,而隻是摹寫的作業,可以說隻會浪費許多時間而已。
在我的想法裏,復製設計圖之前,最好先瞭解木造建築的道理、原理和構造等基本知識。可是在實際的情況中,雖然想要教授這些基本知識,卻沒有適閤的教科書;雖然有很多結構工法的設計圖集、製圖的教科書,但一開始就看這些書,我認為學生們會有許多「這是什麼」的疑問,因為我在學生時代時也是這樣。
有這個想法後,我開始在部落格(plaza.rakuten.co.jp/haraguti/)上以學生為對象,用圖文來介紹木造建築的基本知識,是我的前作《從零開始「RC結構建築」入門》的延伸。我請學生們將每一篇復製下來、貼在筆記本上。有容易理解的意見,當然也會有令人睏擾的抱怨,本書是將在部落格上所寫的文章、插圖重新編輯,匯集成一本可以當成教科書使用的書,盡可能地將難懂的地方咀嚼後,再以簡單的方式來說明。
本書的內容先介紹整體,再從軸組到加工循序漸進地介紹。主要以工程的順序,軸組為下至上,加工則從外裝到內裝。
首先,從基準尺寸、人體尺寸、各種尺寸等設計時必要的尺寸談起,在思考木造建築上,不可以逃避尺、間等單位。(在本書中,基本上1間為1820mm、半間為910mm、1尺為303mm,但是在重視容易理解的簡單數值時,1間為1800mm、半間為900mm、1尺為300mm,而在較重視數值的正確性時,1間為1818mm、半間為909mm、1尺為303mm。)介紹完尺寸後,接著介紹工法,以梁柱構架式工法(軸組式)和框組式工法(2×4工法)相互對比作為主軸,概略的從整體麵來說明建築物是如何組裝的,希望讓讀者能對於木造建築的整體麵有初步的概念。
在介紹完尺寸、工法後,主要依照工程順序,從下而上來介紹結構體和軸組。基礎和地檻建造好後,接下來就是立柱子建造齣牆壁的結構,然後地闆組則是從下而上的順序建立1樓地闆組、2樓地闆組到小屋組,整個結構體都完成後,再依序進行外部和內部的裝潢工程。
匯整完成後再看一次,自認為這是一本作為掌握木造建築基本知識的入門書,是相當容易理解好讀的。隻要反覆地讀本書的解說和插圖,應該就能完全吸收木造建築的基本知識。將此木造建築的基本知識用在設計圖的作業上,學習效率應該會提升。看著漫畫或插圖,快樂的學習吧!
另外,若看完本書認識瞭木造建築後,也請看看筆者的另一本著作《從零開始「RC結構建築」入門》,來掌握RC結構建築的基本知識吧!
在最後我由衷感謝在企畫階段幫助我的彰國社的中神和彥先生,和仔細地進行原稿整理和校稿的尾關惠小姐。非常感謝。
原口秀昭
2009年1月
我這個人,動手能力不算特彆強,但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卻一直很旺盛。尤其是涉及到一些傳統工藝或者手藝,總是會讓我躍躍欲試。前段時間,我看到朋友傢自己動手搭建瞭一個小型的木質陽颱,看著挺簡單的,但齣來的效果卻非常漂亮,非常有質感。那個時候我就在想,其實很多我們覺得很復雜的事情,如果有一個好的入門指南,也許我們也能嘗試去挑戰一下。我一直對木工有一些模糊的概念,知道它跟傢具製作、房屋建造都有關係,但具體的流程和技術細節卻是一竅不通。《圖解木造建築入門》這個書名,聽起來就很接地氣,很適閤我們這種完全沒有基礎的人。我特彆期待它能從最基礎的工具介紹開始,比如不同的鋸子、鑽頭、刨刀,它們分彆有什麼用途,我們應該如何安全地使用它們。然後,再逐步講解如何進行木材的測量、切割、連接。我希望這本書的圖解部分能非常清晰,比如那種三維的立體圖,能讓我一眼就看懂各個構件之間的關係。而且,我希望它能介紹一些基本的連接方式,比如最常見的榫卯結構,或者一些螺絲、釘子的正確用法。如果能有不同建築形式的圖解,比如簡單的棚架、小木屋的搭建,那就更棒瞭!我希望這本書能點燃我學習木工的熱情,讓我覺得 DIY 並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评分說實話,我一直對老建築那種古樸、溫潤的質感特彆著迷。尤其是在颱灣,很多日式老房子,那種木頭經過歲月洗禮後散發齣的韻味,是現代鋼筋水泥無法比擬的。每次去一些老街區,站在那些老房子麵前,都忍不住會去想象它們當年是如何建造起來的,裏麵的木結構是怎麼支撐起整個房子的,榫卯的連接是怎麼做到如此精妙而又牢固的。我一直覺得,木造建築不僅僅是材料的選擇,更是一種工藝、一種智慧的傳承。這種傳承,往往體現在那些看不見的地方,比如梁柱的結構、屋頂的坡度、還有那些精巧的連接件。我平時也很喜歡逛一些傢居展或者工藝品店,總能在一些木質傢具上發現一些讓我驚嘆的設計和細節。但總是不得其解,不知道這些細節背後是如何實現的。當我看到《圖解木造建築入門》的時候,我立刻覺得這會是一本能帶我深入瞭解木造建築“骨骼”的書。我期待它能通過大量的圖示,清晰地展示齣木造建築的構造原理,從基礎的牆體、屋頂,到更復雜的結構體係。我希望它能讓我明白,為什麼同樣的木材,在不同的設計和施工下,能呈現齣如此不同的效果。這本書的齣現,就像是給我打開瞭一扇通往木造建築深層理解的大門,讓我可以不僅僅是“看”,更是能“懂”。
评分最近我一直在思考,我們居住的空間,除瞭實用性之外,還能帶來什麼。我總覺得,很多現代建築雖然漂亮,但總少瞭那麼點“人情味”。相比之下,木造建築,尤其是那些承載著曆史和故事的老房子,總能給人一種溫暖、親切的感覺。我一直對“木結構”這個概念很感興趣,但它聽起來又很專業,好像離我們普通人很遠。我不太懂建築學,對那些專業的術語和理論更是摸不著頭腦。《圖解木造建築入門》這個書名,正是我想要的。我希望這本書能用最直觀、最易懂的方式,嚮我介紹木造建築的核心概念。比如,為什麼木頭適閤做建築材料?它有哪些優缺點?不同的木材又有什麼特點?我期待書中能有詳細的圖示,展示齣木造建築的整體框架,包括梁、柱、牆體、屋頂等是如何組閤在一起的,以及它們各自承擔的結構作用。我希望它能讓我理解,為什麼老祖宗會選擇榫卯這樣的連接方式,而不是簡單的釘子和螺絲。這本書的“入門”二字,讓我覺得很有希望,它不像那些專業教材那麼枯燥,而是希望能讓我輕鬆地走近木造建築的世界,去感受它的魅力。
评分我一直對“可持續發展”和“綠色建築”這些概念很關注。在思考這些話題的時候,我越來越覺得木材作為一種天然、可再生的建築材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然而,我對木造建築的瞭解僅限於“用木頭蓋房子”,對於它具體的構造、原理、以及在現代建築中的應用,都知之甚少。《圖解木造建築入門》這個書名,讓我覺得它可能是一本能填補我知識空白的書。我特彆期待它能介紹木造建築在現代建築領域的新發展,比如如何利用現代技術和設計,讓木造建築更加環保、節能、舒適。我希望它能展示齣一些成功的現代木造建築案例,並通過圖解的方式,讓我們瞭解這些建築的設計理念和結構特點。我也想知道,除瞭傳統的木屋,木材還能在哪些方麵被廣泛地應用於建築中,比如高層建築的木結構,或者一些特殊的建築形式。這本書如果能結閤一些環保和可持續的理念,那對我來說就更具吸引力瞭。我希望它能讓我更深入地理解木造建築的價值,不僅僅是它的美學,更是它對環境的貢獻。
评分我一直覺得,自己動手做一些東西,能帶來一種成就感和滿足感,這是花錢買來的東西無法比擬的。最近,我萌生瞭一個想法,想要自己搭建一個簡易的木質花架,或者一個小型的木製置物架。但問題是,我完全是零基礎,對木工的工具和技術一無所知。《圖解木造建築入門》這個書名,聽起來就像是給我量身定做的“救星”!我非常期待它能從最基本、最實用的角度齣發,教會我一些基本的木工技能。比如,我需要瞭解哪些最常用的木工工具,它們分彆有什麼功能,以及如何安全地使用它們。我希望能看到詳細的步驟圖解,教我如何測量、切割、打磨木材,以及如何進行木材的連接。我特彆希望書中能介紹一些簡單易學的連接方法,比如用螺絲、釘子或者一些基本的木工膠水。如果還能有一些關於如何處理木材錶麵,比如上漆、打蠟的介紹,那就更完美瞭。這本書如果能讓我真正動手做齣一些小物件,那絕對是一本“神書”!我希望它能讓我跨齣DIY的第一步,並培養我對木工的興趣。
评分這本書我真的找瞭好久!最近搬瞭新傢,想著說要不要自己動手裝點一下,體驗一下DIY的樂趣。以前對木工完全是門外漢,連錘子和釘子的區彆都分不太清(誇張啦,但差不多是這個意思)。在網上搜瞭好多教程,視頻看得眼花繚亂,但總覺得缺瞭點什麼,就是那種係統性的、循序漸進的講解。我一直覺得,要學好一個東西,基礎知識太重要瞭,就像蓋房子一樣,地基打不牢,上麵蓋多漂亮的房子也容易垮。看到《圖解木造建築入門》這個書名的時候,眼睛一下子就亮瞭!“圖解”這兩個字太戳我瞭,我知道我這種視覺型學習者,光看文字說明肯定會頭疼,有圖有真相,再加上又強調“入門”,這簡直就是為我量身定做的嘛!而且,現在很多網上的教程都比較零散,東拼西湊的,很難形成一個完整的概念。這本書的齣現,正好填補瞭我在這方麵的知識空白。我尤其期待裏麵關於木材種類、連接方式、工具使用這些最基礎但又至關重要的部分。希望它能幫我建立起一個紮實的木造建築認知體係,而不是隻停留在“敲敲打打”的層麵。畢竟,我可是想做一些有“靈魂”的傢具,而不是隨便拼湊齣來的東西。這本書如果能讓我理解為什麼這樣設計、為什麼這樣連接,會比單純的步驟講解更有價值。
评分我一直覺得,傢不僅僅是一個遮風擋雨的場所,更是一個能體現居住者個性和品味的空間。我最近在考慮裝修,但又不太喜歡那種韆篇一律的現代裝修風格,總覺得少瞭點“靈魂”。我一直對木質的傢居和裝飾品情有獨鍾,它們總能帶來一種溫暖、自然的氛圍。然而,我對於如何將木材更好地融入到傢居設計中,以及木造建築的獨特魅力,卻知之甚少。《圖解木造建築入門》這個書名,讓我覺得它可能是一本能給我帶來靈感的書。我期待它能展示齣不同風格的木造建築設計,以及它們是如何通過巧妙的木結構和裝飾,營造齣獨特的空間氛圍。我希望它能介紹一些木材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技巧,比如如何選擇閤適的木材種類,如何進行木材的加工和處理,以及如何通過燈光和色彩來突齣木材的質感。這本書如果能提供一些關於木造建築的“美學”解讀,比如為什麼某些結構看起來會特彆和諧,或者為什麼某些木材的搭配會産生更好的視覺效果,那就更好瞭。我希望它能幫助我構建一個更清晰的“木質傢居”的理念,並從中獲得一些實際的裝修靈感。
评分我一直對一些傳統工藝和技術充滿瞭好奇,總覺得這些古老的技藝中蘊含著非凡的智慧。尤其是在建築領域,那些沒有先進機械的年代,人們是如何用雙手和簡單的工具,建造齣如此宏偉而又精密的建築,這讓我感到十分震撼。《圖解木造建築入門》這個書名,正好契閤瞭我對這方麵的興趣。我期待它能詳細介紹木造建築的傳統建造方法,特彆是那些精妙的榫卯結構。我希望它能通過大量的圖示,清晰地展示齣不同類型的榫卯連接,以及它們是如何在不使用釘子的情況下,將木構件牢固地結閤在一起的。我希望它能讓我理解,為什麼榫卯結構在力學上如此巧妙,以及它在抗震、耐久性方麵有什麼優勢。我還想知道,在古代,建造一棟木造建築,從選材、設計到施工,整個過程是如何進行的。這本書如果能介紹一些曆史上著名的木造建築案例,並通過圖解的方式,分析它們的結構特點和建造工藝,那就太有價值瞭。我希望它能帶我領略傳統木造建築的魅力,並從中感受到古人的智慧。
评分我一直對“工匠精神”這個詞特彆推崇,覺得在如今這個快節奏的時代,能夠靜下心來,專注於一門技藝,並將其做到極緻,是一種非常瞭不起的品質。我對木造建築一直有著一種莫名的好感,覺得它不僅僅是建築,更是一種精湛技藝的體現。《圖解木造建築入門》這個書名,讓我覺得它可能是一本能帶我走進“工匠世界”的書。我期待它能介紹一些木造建築中常見的工藝細節,比如木材的選取、乾燥、以及不同的切割和連接方式。我希望它能通過圖解的方式,展示齣這些工藝背後的原理和技巧,讓我明白,為什麼傳統的木匠能夠建造齣如此堅固耐用、又充滿美感的建築。我還想知道,在現代建築中,這種“工匠精神”是如何傳承和發展的,以及在材料、技術、設計等方麵有哪些新的探索。這本書如果能讓我感受到木造建築中蘊含的耐心、細緻和對完美的追求,那它就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書籍,更是一種精神的啓迪。我希望它能讓我對木造建築産生更深層次的敬意,並從中獲得一些關於“用心做事”的感悟。
评分我一直是個喜歡“刨根問底”的人,對任何事物都想知道它背後的原理和運作方式。尤其是在接觸到一些新的領域時,更是希望能夠係統地學習,建立起一個完整的知識框架。《圖解木造建築入門》這個書名,聽起來就非常適閤我這種求知欲強的人。我期待它能從最基礎的概念講起,比如木材的物理性質,不同的樹種有哪些特性,以及它們分彆適閤用在建築的哪些部位。然後,我希望它能詳細講解木造建築的結構體係,包括承重牆、梁、柱、樓闆、屋頂等各個部分的構成和受力原理。我希望書中能有大量的圖解,用三維的視角展示齣各個構件是如何相互連接、相互支撐的。我還想瞭解,在進行木造建築的設計時,需要考慮哪些因素,比如氣候、地質、以及相關的建築規範。這本書如果能讓我明白“為什麼”這樣做,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怎麼做”,那對我來說就是一本非常成功的入門書。我希望它能為我打開一扇更深入理解木造建築的大門,讓我能夠帶著更專業的眼光去觀察和思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