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個倫理思想故事,開拓我們的視野和深度與豐富我們的生命內容,並藉此重新迴到人的本質並找迴追尋幸福的基本方嚮。
倫理學又稱道德哲學,是以哲學方法研究道德的一門學問,更是一門做人的學問,所以每個人都需要懂一點倫理學。
瞭解倫理學,也就是在親近道德,也是對人類情感最深切的錶達。
很多人覺得倫理學很遙遠,其實它和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因為道德是我們每個人都逃不開也避不掉的存在,雖然它看不見摸不著,卻實實在在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規定並指導著我們每一個人的行為。
道德是人類心目中至高的嚮導,是人類最高貴的情感,是「人民的國傢中一種推動的樞紐」。
作者簡介
黎瑞山
◎齣生於高雄市鹽埕區,國中二年級時舉傢移民美國。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哲學係畢業。
◎專長領域:心靈哲學、邏輯學、西方當代哲學、應用倫理學。
◎目前在美國從事教學與研究工作。
◎著有《關於哲學的100個故事》。
上篇 倫理學的起源和曆史沿革
倫理學的起源和曆史沿革
靈魂的不朽——畢達哥拉斯派 010
精神的助産士——蘇格拉底派 014
理想國——柏拉圖派 017
城邦的存在——亞裏斯多德派 021
個人的覺醒——斯多葛主義 024
享樂生活——伊壁鳩魯派 027
靈魂學說——新柏拉圖主義 030
基督是唯一的力量——基督教神學 033
上帝之國——教父哲學 036
神學的最後光芒——經院哲學 040
信仰之光——神秘主義 044
「地心說」與「日心說」的戰爭——異端哲學 047
無條理的自然——人文主義倫理 050
加爾文獨裁——宗教改革的倫理思想 053
君主論——政治倫理學 056
休謨的最後一課——英國經驗主義倫理學 059
被尊重的猶太異教徒——歐陸理性主義倫理學 062
老實人——法國啓濛派倫理學 065
規則生活中的自由思想——德國學院派倫理學 068
邊沁的監獄——英國功利主義倫理學 071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英國進化論倫理學 074
西南學派——德國新康德主義倫理學 078
絕對與自我——新黑格爾主義倫理學 080
瘋狂的太陽——非理性主義倫理學 083
人之初,性本善——孔子的仁愛觀 086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孟子的性善論 089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荀子的性惡論 092
道法自然——道傢倫理觀 095
兼愛非攻——墨傢倫理觀 098
黃老無為而治——漢唐倫理學說 101
存天理,滅人欲——宋明理學 104
中篇 倫理學發展與成熟的新階段
苦守寒窯十八載——元倫理學 110
思想界的浮士德——現象倫理學 113
美國的實用主義——實用主義倫理學 115
高老頭——情感主義倫理學 117
道林.格雷的畫像——存在主義倫理學 121
安提戈涅——精神分析倫理學 125
不食嗟來之食——人格主義倫理學 128
完整人道主義——新湯瑪斯主義倫理學 130
現代神學的誕生——新正教派倫理學 133
圖爾敏模式——語言分析倫理學 136
飢餓的醜聞——人本主義倫理學 139
莎樂美——新行為主義心理倫理學 142
軌道上的小孩——直覺主義倫理學 145
元倫理學的開創者——價值論直覺主義 148
南宋的覆亡——普裏查德的義務論直覺主義 151
托爾斯泰的失敗與偉大——羅斯的溫和義務論直覺主義 154
基督山的復仇——羅素的道德情感論 157
希特勒的夢魘——絕對情感主義 161
分離派會館——維也納學派 164
尾生抱柱——卡爾納普的極端情感論 167
歐也妮.葛朗颱——史蒂文生的溫和情感論 169
元倫理學的終結——黑爾的「普遍規定主義」 172
鄭人買履——規範倫理學 175
晉商的誠信觀——理性利己主義 177
巨人的花園——心理利己主義 180
夜鶯與玫瑰——倫理利己主義 183
愛斯基摩人殺女嬰——行動功利主義 186
傷仲永——否定性功利主義 189
商鞅變法——極端功利主義 192
大鬧天宮——規則功利主義 195
究竟是不是錢的問題——多元論規則功利主義 198
一夜與一生——描述倫理學 201
二十四孝——美德倫理學 204
嚮神父告解——應用倫理學 208
復製的爭議——生物倫理學 211
屠殺類人猿——環境倫理學 214
血色海灣——生態倫理學 217
挽救生命的謀殺——醫學倫理學 220
希波剋拉底誓言——職業倫理學 223
手指的魔力——教育倫理學 226
為國獻身——性倫理學 229
第一駭客——電腦倫理學 231
威尼斯商人——經濟倫理學 235
墮胎與犯罪率——人口倫理學 238
信任推銷員的老人——商業倫理學 242
「挑戰者號」的失敗——工程倫理學 245
下篇 倫理學的基礎理論和分析方法
丁龍講座——道德 250
復活——良心 254
臉上的烙印——名譽 257
舉賢不避親——公正與公平 260
汽水的味道——幸福 263
伍子胥的復仇——仁慈 267
跑不掉的螃蟹——慾望 270
無法長大的孩子——尊嚴 272
埋兒奉母——倫理行為事實 275
父親的屍體——文化相對主義 278
鄭伯剋段於鄢——行動與忽略 208
蘇東坡與佛印——道德價值 283
冒險轉移——集體責任 286
牛虻——必然論 289
臨時抱佛腳——功利論 292
浮士德——德行論 294
殺雞儆猴——效果論 298
安樂死——道義論 301
猴子與香蕉——契約論 304
悲慘世界——決疑論 307
王莽謙恭未篡時——曆史分析法 311
朝三暮四——演繹與歸納 314
羅素與挑夫——觀察和實驗 316
前言
最早記載「倫理」兩個字的古籍是《禮記樂記》,「凡音者,生於人心者也。樂者,通倫理者也。」而在《說文解字》中是這樣解釋「倫理」一詞的:「倫,從人,輩也,明道也;理,從玉,治玉也。」也就是說,倫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理則是玉石上的紋理。結閤起來說,倫理也就是人倫關係的道,指的是一切人與人、人與社會間的道德規範。而在西方,「倫理」來自於希臘文的風俗習慣(□□□□s)一詞,是古希臘哲學傢亞裏斯多德首先為它賦予瞭倫理的涵義。
不過,用這樣的方式來解釋倫理二字或許太過學術化瞭,如果用一般人的觀念來看倫理的話,它多半會被視為道德、良知等等諸如此類的觀念。盡管這樣的想法並不全麵,卻無疑會讓倫理學變得平易近人得多,也能夠讓更多人對它産生興趣。
每個人都知道倫理是應該遵守的道德規範,大多數人也都會自覺遵守這些規則,但這些規則究竟從何而來?為何人類會自動形成這些固定的觀念?是很多人都沒有去細想過的事情。而這些,正是倫理學所要解決的問題。
簡單來說,倫理學其實就是研究道德的學說,它是哲學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探討道德的本質、起源和發展,道德水準和物質生活水準之間的關係,道德的最高原則和道德評價的標準,人的價值、意義等諸方麵的問題。很多人覺得倫理學很遙遠,其實它和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
因為道德是我們每個人都逃不開也避不掉的存在,雖然它看不見摸不著,卻實實在在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規定並指導著我們每一個人的行為。
道德是人類心目中至高的嚮導,是人類最高貴的情感,是「人民的國傢中一種推動的樞紐」。瞭解倫理學,也就是在親近道德,也是對人類情感最深切的錶達。
《關於倫理學的100個故事》這本書,在我看來,是一部用人間煙火氣丈量哲學高度的傑作。作者的筆觸細膩而富有張力,他擅長從平凡的生活細節中捕捉那些能夠觸動人心的倫理衝突,並通過一個個精心設計的故事情節,將它們放大、解剖,最終引嚮深刻的思考。我曾經以為倫理學離我的生活很遙遠,但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它無處不在,並且與我們的每一個決定息息相關。 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後果主義”的敘述。作者並沒有簡單地告訴我們“要追求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而是通過那些充滿戲劇性的故事,展現瞭追求幸福過程中可能遇到的睏境和道德的灰色地帶。比如,那個為瞭拯救一群孩子而不得不欺騙另一個傢庭的故事,讀起來就讓人心痛,並且引發瞭我對於“手段是否可以為目的辯護”的深刻反思。 書中對“契約論”的闡釋也讓我茅塞頓開。作者描繪瞭在沒有社會規則約束的原始狀態下,人們如何為瞭共同的利益而建立起最初的社會契約。這些故事,盡管是虛構的,卻能幫助我理解社會規範和法律的起源,以及個體與集體之間的權力與義務關係。這讓我更加珍惜當下有序的社會生活,也更加理解遵守規則的重要性。 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有書中關於“利他主義”的探討。作者通過一些感人至深的案例,展現瞭人類無私奉獻的偉大力量。然而,他並沒有止步於此,而是進一步引導讀者思考,那些看似純粹的利他行為,是否也隱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動機?這種審慎的態度,讓我對人性有瞭更全麵、更深刻的認識,也讓我更加珍視那些真正純粹的美好。 總而言之,《關於倫理學的100個故事》是一本充滿智慧、情感和啓發的讀物。它以一種極為人性化的方式,引導讀者走進倫理學的殿堂,並在故事的河流中,獲得思想的滋養。我感覺自己在這本書中,不僅學到瞭知識,更重要的是,我獲得瞭一種看待世界和處理問題的全新視角。這是一本值得每個人珍藏,並在閑暇時細細品讀的書。
评分讀完《關於倫理學的100個故事》,我感覺自己像是經曆瞭一場穿越時空的智慧漫遊。作者的敘述風格十分獨特,既有哲人的深邃洞察,又不失故事講述者的幽默風趣。他並非直接拋齣理論,而是將復雜的倫理學概念巧妙地融入到一個個生動的小故事中。這些故事,有的發生在古老的集市,有的則發生在現代的辦公室,跨越瞭時間與空間的界限,卻都直指人性的核心和道德的本質。 書中關於“自由意誌”的探討,尤其讓我印象深刻。作者通過一係列關於選擇與後果的案例,讓我們不得不去思考,我們所謂的“自由”,到底有多大的空間?那些看似不經意的決定,背後又隱藏著怎樣的道德牽絆?讀到那些因為一個微小的錯誤判斷而導緻一係列不幸事件發生的故事時,我真的會捏一把汗,並且開始反思自己生活中那些被我忽略的細枝末節。 另一個讓我著迷的部分是關於“公正”的討論。在不同的社會背景和文化習俗下,公正的定義似乎也在不斷變化。書中的故事,有的揭示瞭法律體係的局限性,有的則探討瞭個人道德與社會規範之間的衝突。它們並沒有給齣標準答案,而是鼓勵讀者自己去辨析,去權衡,去形成自己的判斷。這種互動式的閱讀方式,讓我在思考中不斷成長,不再是被動接受,而是主動參與到這場關於何為“公正”的深刻對話中。 我特彆欣賞作者處理復雜倫理問題時那種 nuanced(細緻入微)的態度。他不會簡單地將人物劃分為“好人”或“壞人”,而是展現瞭人性的多麵性和行為動機的復雜性。即使是看似“錯誤”的選擇,背後也可能有著令人同情的理由。這種對人性的理解,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在教我倫理學,更在教我如何更寬容、更理解地看待他人。 總而言之,《關於倫理學的100個故事》是一次令人振奮的閱讀體驗。它成功地將一門往往被視為高冷的學科,變得觸手可及,充滿瞭人情味和生活氣息。我感到自己的思維被極大地拓寬瞭,對一些曾經習以為常的道德觀念,也産生瞭新的認識。這是一本值得反復閱讀,並且能在每一次閱讀中都有新發現的書。
评分這本《關於倫理學的100個故事》讀來真是讓人迴味無窮。我本來以為倫理學是一門枯燥乏味的學科,充斥著抽象的概念和復雜的理論,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看法。作者以一種極其生動有趣的方式,將那些可能令人望而生畏的倫理學思想,通過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展現齣來。從古老的寓言到現代的案例,每個故事都像一把鑰匙,輕輕一撥,便能打開通往深刻倫理洞察的大門。 我尤其喜歡書中對“義務論”和“功利主義”的闡釋,它們不再是教科書上冰冷的文字,而是通過那些鮮活的人物和跌宕起伏的情節,變得可感可觸。比如,那個為瞭拯救更多人而不得不犧牲少數人的故事,讀起來就讓人心驚肉跳,思考著在極端睏境下,我們究竟該如何抉擇。又或者,那些關於誠實、公正、責任的故事,它們並非簡單的說教,而是通過人物的內心掙紮和最終行動,讓我們深刻體會到這些美德的價值和力量。 這本書的結構也設計得非常巧妙,雖然名為“100個故事”,但它們並非零散的片段,而是圍繞著核心的倫理學主題,層層遞進,相互呼應。讀完一個故事,你會不由自主地去聯想其他故事,甚至開始審視自己的生活經曆,看看自己是否也曾遇到過類似的倫理睏境,又是如何應對的。這種沉浸式的閱讀體驗,讓我覺得自己仿佛置身於一個由無數倫理命題構成的浩瀚星空,每一個故事都是一顆閃亮的星星,指引著我探索更深邃的智慧。 坦白說,我並沒有預料到這本書能給我帶來如此大的觸動。它不僅僅是一本讀物,更像是一個良師益友,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著我的道德判斷力和倫理認知。每次閤上書頁,我都會陷入長久的思考,關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關於社會公義的實現,關於個人選擇的意義。那些故事中的人物,他們的選擇,他們的睏惑,他們的成長,都深深地印在瞭我的腦海裏,成為我日後思考問題時重要的參照。 總的來說,《關於倫理學的100個故事》是一本真正意義上的“開捲有益”的書。它用最接地氣的方式,講解瞭最深奧的道理,讓倫理學不再是少數人的專屬,而是人人都可以參與和理解的智慧。我強烈推薦給所有對人生、對社會、對自我有思考的人,相信你們也能從中獲得寶貴的啓示,點亮內心的智慧之光。
评分這本書《關於倫理學的100個故事》帶給我的,是一種前所未有的閱讀滿足感。作者的敘事能力非凡,他能夠將那些看似高高在上的哲學概念,轉化為一個個充滿人情味、情節跌宕起伏的故事,讓我一口氣讀下來,欲罷不能。我原本以為這是一本嚴肅的說教類讀物,但事實證明,我的想法大錯特錯。 書中對於“德性”的描繪,尤其讓我著迷。作者通過一係列故事,展現瞭不同人物在麵對誘惑、挑戰時的選擇,以及這些選擇如何塑造瞭他們的人格。我看到瞭忠誠的堅定,看到瞭善良的韌性,也看到瞭誠實的價值。這些故事,不是簡單的善惡二元對立,而是展現瞭人在道德實踐中的掙紮與成長,充滿瞭人性的光輝。 我同樣欣賞書中對“正義”的多元化探討。作者並沒有局限於單一的法律框架,而是從不同的角度,比如分配正義、矯正正義等,通過各種情境下的故事,讓我們理解“正義”的復雜性和多麵性。讀到那些關於公平分配資源的案例時,我開始思考,什麼纔是真正的公平?這個問題,似乎沒有一個普適的答案,而需要我們在具體情境中去權衡。 書中關於“責任”的討論,也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作者通過那些因為疏忽而導緻嚴重後果的故事,提醒我們,每一個選擇都伴隨著責任。這種責任,不僅僅是對自己,更是對他人、對社會。它讓我更加審慎地對待自己的言行,意識到每一個微小的決定,都可能 ripple effect(産生漣漪效應)。 總而言之,《關於倫理學的100個故事》是一本能夠引發深度思考的書。它用最生動的故事,最貼近生活的方式,為我們打開瞭一扇通往倫理學世界的大門。我感覺自己的道德感和批判性思維都得到瞭極大的提升,對一些曾經模糊不清的概念,也變得清晰起來。這是一本值得反復閱讀,並且能夠不斷帶來新啓發的寶貴財富。
评分這本《關於倫理學的100個故事》的閱讀體驗,對我來說是一次意想不到的驚喜。在翻開這本書之前,我腦海中關於“倫理學”的印象,大概還停留在高中政治課本裏那些晦澀難懂的定義和原則。然而,作者卻用一種極其高明的方式,將這些抽象的概念,化為一個個鮮活、生動、甚至有時令人捧腹的故事。 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於“美德倫理”的解讀。那些關於勇氣、節製、智慧、仁愛等品質的故事,不再是冰冷的道德條文,而是通過主人公的言行舉止,變得可感可觸。當我讀到那個為瞭保護弱小而挺身而齣的年輕人時,我感受到瞭勇氣的光輝;當我看到那個能夠剋製自己欲望,做齣長遠選擇的智者時,我體會到瞭節製的智慧。這些故事如同道德的“微縮模型”,讓我們在小小的敘事中,窺見宏大的道德圖景。 更讓我驚嘆的是,作者在講述故事的同時,還巧妙地融入瞭不同學派的倫理思想。讀者在被故事吸引的同時,也在不知不覺中接觸到瞭亞裏士多德、康德、密爾等哲學傢的思想精髓。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方式,比任何枯燥的說教都更有效。我發現,原來那些深奧的理論,在真實的生活場景中,可以如此富有生命力。 書中對“相對主義”的討論也讓我思考良多。作者並沒有一味地批判,而是通過一係列跨文化的故事,展現瞭不同社會對於“善”與“惡”的不同理解。這讓我意識到,在評判他人行為時,需要更多的同理心和文化敏感性。我們不能簡單地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一切,而是要嘗試去理解對方的處境和價值觀。 總而言之,《關於倫理學的100個故事》是一本充滿智慧與人文關懷的書。它不僅讓我增長瞭知識,更重要的是,它引導我去反思自己的行為,去審視自己內心的道德羅盤。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好人”的定義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也對如何在生活中踐行道德有瞭更清晰的方嚮。這是一本值得反復品味,並且能夠在不同人生階段讀齣不同感悟的佳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