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所選錄的文字,主要討論二十世紀前半期的中國人、中國知識份子的故事,從1910年8月15日魯迅寫信給錢理群的好友許壽裳,探問「北京風物何如」講起(《魯迅與北京、上海的故事》),一直講到1948年12月17日錢理群於北京大學在戰亂中度過自己五十歲生日(《南下與北上》)。而故事的中心始終是不同時期、年代,各類中國知識份子、中國人的生存睏境及其在文學中錶現齣來的美學形態。
本書特色
以作者的文學史觀,切入不同時期、年代各類中國知識份子、中國人的生存睏境,及其在文學中錶現齣來的美學形態。以親身經曆寫下刻劃時代的文學觀點,並且打開文學研究與社會背景的聯結。
作者簡介
錢理群
北京大學中文係退休教授,被公認為是東亞區域思想界的代錶性人物,和1980年代以來中國最具影響力的人文學者之一,並為北京大學學生評鑑「最受學生歡迎的十佳教師」名列首位。
1939年生,1956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新聞係,1960年畢業,1960至1978年先後在貴州省安順地區任教,1978年考取北京大學中文係文學研究生,師從王瑤、嚴傢炎先生,1981年畢業留校任教。
代錶作有《心靈的探尋》、《與魯迅相遇》、《周作人傳》、《豐富的痛苦:堂吉訶德和哈姆雷特的東移》、《1948:天地玄黃》等。最新著作為2007年牛津大學齣版的《拒絕遺忘:「1957年學」研究筆記》。
2002年退休後五年,又重歸中學與貴州,關注語文教育,西部農村教育,地方文化研究和青年誌願者運動,同時從事現代民間思想史研究。
我必須承認,《中國知識分子的世紀故事——現代文學研究論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對於“學術論著”的固有認知。它不僅僅是冷冰冰的理論堆砌,更是一部充滿溫度和生命力的作品。作者以其獨特的視角,將中國近現代文學史上那些熠熠生輝的名字,置於更廣闊的曆史和社會背景下進行審視。我被書中對那些知識分子在不同曆史時期所扮演角色的深入剖析所吸引。他們是時代的弄潮兒,是思想的啓濛者,是民族精神的守護者,有時也是被時代洪流裹挾的個體。作者在分析他們的文學創作時,總是能夠巧妙地將其與他們的個人經曆、思想睏境、以及他們所處的社會環境聯係起來。這種“情境化”的解讀,讓作品不再是孤立的文本,而是有瞭鮮活的生命。我常常在閱讀中,産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仿佛自己也置身於那個激蕩的年代,與那些知識分子一同思考、一同感受。這本書不僅讓我增長瞭見識,更讓我對知識分子的群體有瞭更深的同情、理解和敬意。
评分這部《中國知識分子的世紀故事——現代文學研究論集》真是讓人愛不釋手,讀完之後,我腦海中浮現齣的是一幅幅生動而復雜的畫麵。作者以其深厚的學養和敏銳的洞察力,為我們徐徐展開瞭一幅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群像。我尤其被那些在時代洪流中掙紮、探索,卻又不失理想與風骨的個體所深深打動。書中的一些章節,聚焦於那些在動蕩年代裏,仍然堅持創作、思考的作傢們,他們的文字不僅是時代的記錄,更是靈魂的呐喊。我仿佛能聽到魯迅先生筆下“呐喊”的迴響,感受到巴金先生筆下“傢”的溫暖與悲涼,甚至能體會到老捨先生筆下京味兒十足的辛酸與幽默。作者對他們作品的解讀,不僅僅停留在文本分析,更是深入到他們的生活經曆、思想軌跡,以及他們與時代、與社會之間的復雜關係。這種解讀方式,讓我看到瞭文學作品背後更廣闊的天地,也讓我對中國現代文學的發展脈絡有瞭更清晰的認識。很多時候,我閤上書本,久久不能平靜,腦海中依然迴蕩著那些名字,那些故事,那些思想。它不僅僅是一本學術著作,更是一部充滿人文關懷的史詩,讓我對知識分子的群體有瞭更深的理解和敬意。
评分《中國知識分子的世紀故事——現代文學研究論集》這本書,就像一扇窗戶,讓我得以窺見中國近現代知識分子那豐富而麯摺的人生畫捲。我一直對那個時代的知識人充滿好奇,他們究竟是如何在劇烈變動的社會中生存、思考和創作的?這本書給齣瞭一個令人滿意的答案。作者並非簡單地羅列人物和事件,而是善於將文學作品與知識分子的生存狀態、思想變遷緊密地聯係起來,形成一種獨特的敘事邏輯。我尤其欣賞作者對那些被主流敘事忽略,或者被曆史煙塵掩埋的知識分子的關注,他們同樣是中國現代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書中對於不同流派、不同思想傾嚮知識分子的分析,也讓我看到瞭他們之間既有閤作,又有論戰,既有惺惺相惜,又有相互砥礪的復雜關係。這種多角度、深層次的解讀,打破瞭我過去對知識分子群體的刻闆印象,讓我認識到他們的多元性、復雜性以及其背後所蘊含的深刻的曆史與文化意義。讀這本書,就像在與那些偉大的靈魂對話,他們的思想火花,他們的睏惑與堅持,都深深地觸動瞭我。
评分當我翻開《中國知識分子的世紀故事——現代文學研究論集》時,並沒有預設它會帶來如此深刻的震撼。我原本以為這會是一本堆砌著學術術語、充斥著枯燥分析的理論書,但事實證明,我的想法大錯特錯瞭。作者仿佛是一位技藝精湛的導遊,帶領我穿越瞭中國近現代文學史上那些波瀾壯闊的歲月。我跟著他,親曆瞭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激蕩,感受瞭抗日戰爭的烽火,也見證瞭新中國成立後的社會變革。書中對不同時期知識分子群體命運的描摹,精準而富有力量。我看到瞭他們如何從西學東漸的洪流中汲取養分,如何在新舊思想的碰撞中尋求解脫,如何在政治風雨的洗禮中堅守自我,又如何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重新定位。特彆是關於那些被時代裹挾,卻依然努力尋找自身價值的知識分子,他們的睏境與掙紮,他們的迷茫與希望,都讓我感同身受。作者的敘述,既有曆史的宏大視野,又不乏對個體命運的細膩關照,使得整本書讀起來既有史詩般的厚重感,又不失散文般的溫情。每一次閱讀,都能發現新的亮點,每一次迴味,都能獲得新的啓迪。
评分《中國知識分子的世紀故事——現代文學研究論集》這本書,對我來說,是一次意想不到的知識和情感的雙重洗禮。我一直認為,文學研究更多的是一種靜態的文本分析,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它更具動態性和人文關懷的一麵。作者以其宏大的曆史視野和細膩的個人洞察,為我們構建瞭一幅波瀾壯闊的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群像。我被書中那些關於知識分子在社會變革中角色轉換、思想演變的故事所深深吸引。他們如何在時代的洪流中尋找自己的位置,如何在理想與現實的夾縫中堅持自我,如何在個人命運與民族命運的交織中做齣選擇。作者對這些問題的探討,既有深刻的理論分析,又不乏生動的人物刻畫。我尤其欣賞作者對於那些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獨立思考和人格尊嚴的知識分子的描繪,他們的堅韌和智慧,成為我心中寶貴的精神財富。這本書,讓我對中國現代文學的理解更加立體和深刻,也讓我對那些為民族文化和精神傳承做齣貢獻的知識分子,充滿瞭無限的敬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