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多年來閱讀並書寫中、外文科技文章,深諳國內學子、學者以及翻譯工作者在寫作及翻譯時常見的問題,如文體、格式不正確、譯名不統一、誤用,或是專業知識不足等。書中先將這些問題逐一整理及檢討,提供正確科技文章寫作方式;再論其翻譯技巧,佐以中英翻譯範例,並逐句檢討;接著介紹各領域的基礎與應用科學用語。書末附錄三個科技專業詞匯對照錶以供查索。全書結構如下:
科技文章的特性
科技文章的文體、格式與寫作特點
科技翻譯
科技專業用語與名詞、詞綴、縮寫與符號
自然科學與現代科技
現代生物科技、分子生物學與自然科學
數字與測量單位
科技短文參考、附錄(常用科技專業詞匯、SI單位標準符號錶等)、索引
作者簡介
田靜如
畢業於國立颱灣師範大學,獲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物理化學碩士,及德國波昂大學有機化學博士學位。曾任美國橡樹嶺國立研究所(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資深研究員,從事超臨界流體、界麵化學、石油化學、熱力學等領域的基礎科學研究。後執教於國立颱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教授科技翻譯。
譯有小說《腐化》(書林)、《陽颱上的化學傢》(天下文化)、《溫度決定一切》(天下文化)。後者獲選為2006年《中國時報》開捲年度十大翻譯類好書。
科技知識,因為它的邏輯性和復雜性,常給人一種難懂的印象。如果又包含瞭大量的理論、定律、數字、程式,或是數不清的專業詞匯,無形中就更加深瞭它復雜、枯燥又乏味的性質。但是實際上並非如此,科技也有它令人振奮的一麵,尤其今日無論食衣住行,或是生活品質的提升,無一不和科技的進展有關。因此對科技知識的認知非常重要。
現今科技英文書籍的普及和早期比較起來,可以說進展相當大,除瞭大學英文教科書之外,即使是一般科普書籍的發行數量也相當驚人。因此理工科專業人士與學生,對於和科技外文(以英文為主)有關的一切可能並不陌生。但是這並不就意味著沒有睏難,比如科技寫作,對許多人來說仍然是一種挑戰。除瞭語言的問題,在研究資料的處理,重點的取捨,以及寫作的格式與文體等等方麵,也常存在著一定的難度。
這是一個科技時代,每個人都需要對基本科技知識稍有認識,因此科技知識必須普遍化與大眾化。要做到科技知識的普及,許多時候必須藉助於翻譯,畢竟不是人人都熟悉在科技中佔有非常重要地位的科技英文資料。遺憾的是在科技翻譯方麵不但人纔缺乏,而且有關科技翻譯技巧的書籍也寥若晨星。
市麵上討論翻譯技巧的書很多,但是真正涉及科技翻譯的,不論是中文的,或是英文的都非常稀少。偶而找到一兩本和科技翻譯稍有關係的書或是書段,也往往因為作者的學術背景不同,以緻使得內容常和科技翻譯扯不上太多的關係。
科技翻譯是非常不容易的工作,因此談科技翻譯也非三言兩語可以概括。基於科技的獨特性質,譯者不但要通兩種語言,具有中文寫作的根底,最重要的是必須具備科技的背景。現代科技跨越的領域不但廣,而且所包含的專業知識如浩瀚的海洋,絕非是一蹴可幾的東西。
寫這本書的目的,是想以深入淺齣的方式,對科技學習和推展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做一番探討。今天英文幾乎已經變成瞭一種國際性的語言,特彆是在科技方麵,因此本書所採用的資料也以英文材料為主。
英文科技所涉及的範圍很廣,無法在一本書中全部予以討論。因此這本書僅就其中比較重要的項目:科技寫作、科技翻譯、以及和專業詞匯與術語有關的知識等,加以探討。與此同時,還介紹瞭基礎科學,以及與基礎科學有密切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吸引瞭我,那種簡潔又不失專業感的風格,讓我覺得它會是一本內容紮實的工具書。拿到手裏,紙張的觸感也很舒服,印刷清晰,翻閱起來心情就很好。我一直覺得,在科技飛速發展的當下,能夠準確、流暢地錶達科技理念至關重要。無論是國內的研究成果需要走嚮國際舞颱,還是我們需要學習藉鑒國外的先進技術,科技英文的寫作和翻譯都是繞不開的坎。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實用的指導,比如如何清晰地組織科技文章的結構,如何選擇恰當的詞匯來錶達復雜的概念,以及在翻譯過程中如何處理那些具有行業特定性的術語。我特彆期待它能給齣一些關於科技論文寫作的範例,分析其中的優點和技巧,甚至可以提供一些常見的錯誤分析和避免方法。同時,對於翻譯的部分,我希望能看到不同類型科技文本的翻譯策略,比如說明書、技術報告、專利申請等,它們在翻譯的側重點上肯定有所不同。這本書的名字給我一種“知己知彼”的感覺,既要學會如何“寫”,也要學會如何“譯”,感覺能從根本上提升我的科技溝通能力。
评分這本書的名字,簡單明瞭,直指核心。我作為一個對科技充滿好奇,又渴望將自己的想法用清晰的語言錶達齣來的人,一直覺得在科技英文寫作和翻譯方麵存在著一些“瓶頸”。有時候,閱讀國外的科技文章,感覺作者的邏輯跳躍得太快,或者某些專業術語的理解存在偏差,導緻我無法完全把握其精髓。另一方麵,當我要用英文記錄自己的思考或者嚮他人介紹我的技術時,又常常感到詞不達意,找不到最貼切的錶達方式。這本書的齣現,讓我看到瞭突破這些睏難的希望。《科技英文寫作》部分,我希望能夠學習到如何構建一個邏輯嚴密、層次分明的科技文本,如何運用精準的詞匯來描述復雜的科學現象,以及如何寫齣引人入勝的科技摘要。而在《科技英文翻譯》方麵,我更關注的是如何纔能在保留原文信息準確性的同時,使譯文讀起來更加自然、流暢,並且符閤目標讀者的認知習慣。這本書能否成為我提升科技溝通能力的“秘密武器”,我非常期待。
评分作為一名剛剛接觸科技領域不久的研究生,我常常被浩如煙海的英文文獻所睏擾。很多時候,我能看懂字麵意思,但就是無法深入理解其背後的邏輯和作者的意圖,這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科技英文錶達的獨特性。這本書的題目《科技英文寫作與翻譯》讓我眼前一亮,因為我既需要提高閱讀理解能力,也需要為將來發錶英文論文打下基礎。《科技英文寫作》的部分,我希望能學到如何構建一個結構嚴謹、邏輯清晰的科技論文,包括引言、方法、結果、討論等各個部分的寫作要點。同時,我也希望能瞭解一些常用的科技英文錶達句式和慣用語,讓我的寫作更具專業性。而《科技英文翻譯》的部分,我則希望能夠學習到如何準確地將中文的科技概念翻譯成英文,避免那些聽起來“怪怪的”譯法。我特彆希望書中能包含一些實際的翻譯案例,並進行詳細的解析,讓我能夠觸類旁通。這本書能否成為我學習和成長路上的得力助手,我很期待。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給我一種置身於實驗室的感覺,那種嚴謹而又不乏探索精神的氛圍,讓我覺得它蘊含著豐富的知識。我一直認為,科技的進步離不開信息的交流,而語言是信息交流最直接的載體。在科技領域,英文更是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無論是閱讀前沿的研究成果,還是與國際同行進行交流,都離不開紮實的科技英文功底。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理解科技英文的獨特之處,比如它在詞匯選擇、句式結構以及語篇組織上的特點。尤其是在翻譯方麵,我希望能夠學習到如何準確地傳達原文的科學內涵,同時又要符閤目標語言的錶達習慣,避免齣現“中式英語”或者“英式中文”的情況。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實用的技巧和方法,例如如何處理復雜的科技術語,如何進行科技文獻的摘要和編譯,以及如何寫齣地道的科技報告和演示文稿。這本書如果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引路人,指引我在科技英文的世界裏遊刃有餘,那將是極大的福音。
评分我一直對跨文化的技術交流很感興趣,也深知語言在這個過程中扮演著多麼關鍵的角色。這本書的名字——《科技英文寫作與翻譯》——一下子就擊中瞭我的痛點。我常常在閱讀英文科技文獻時,感覺有些地方的錶達雖然字麵上沒錯,但就是少瞭一種原汁原味的“科技感”,或者說,不夠地道。反過來,當我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翻譯成英文時,更是感到力不從心,生怕因為語言的不準確而影響瞭內容的傳達。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科技英文寫作的“內功心法”,比如如何構建清晰的邏輯鏈條,如何運用被動語態的技巧,以及如何恰當使用連接詞來增強文章的連貫性。對於翻譯的部分,我更期待能夠學習到一些處理“意譯”和“直譯”的平衡之道,尤其是在遇到一些沒有現成譯法的專有名詞時,如何進行準確且易於理解的翻譯。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能夠循循善誘地引導我,讓我不僅知道“是什麼”,更能明白“為什麼”以及“怎麼做”。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