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榕齣使期間,在瑞士經曆十個人為此案離奇死亡的世紀大案——拉法葉艦案的訴訟審判,從種種颱灣的外交睏境,更去思考在活力與混亂之中,混沌與秩序之間, 颱灣如何發展?如何邁入秩序?如何迎嚮全球化潮流?
2002 ~ 2008年,王世榕憑藉豐富的涉外經驗,奉派擔任颱灣駐瑞士代錶,六年期間,曆經拉法葉艦案瑞士帳戶贓款的審理、尋求成為世界衛生組織(WHO)觀察員的努力、颱瑞雙方承認駕照,以及颱瑞避免所得稅雙重課稅及杜防逃稅協定等重要外交事件;在颱瑞雙方沒有正常的外交關係下,處理這些重大的外交業務,作者發現,來自國內媒體與官僚體係的壓力,竟然比瑞士方麵執行「一中政策」更具阻撓力,也感嘆颱灣年輕外交官的活力與創造力,可能要在僵化的官僚體係中被埋沒,因此將這六年的駐瑞士經驗撰寫成此書,期待能發揮實質上的影響力,提升颱灣在國際外交上的能見度。
本書特色
◎拉法葉艦案在瑞士法庭的審判過程與各方角力,首度完整曝光。
◎我國第一綫外交人員的工作實錄,直言國內體製的官僚作風經常扼殺外交人員的鬥誌,希望能藉此引發反思,從事改革。
◎前颱灣駐瑞士代錶迴憶錄,闡述六年駐外經驗,點明颱灣在麵對國際睏境時該如何因應。
作者簡介
王世榕
龍年生,天蠍座,左撇子,AB血型,斷掌手。
曾任駐瑞士代錶、聯閤國官員、教授、Taiwan News總主筆兼總編輯,在國內外社團與財團法人都相當活躍。
現為「2040颱灣願景計劃」發起人。
序1 當大使直言 蕭新煌 02
序2 堅定於大是大非 謝誌偉 04
自序 06
第1章 憧憬與2040颱灣願景 13
1、憧憬與準備
2、初來乍到,推銷自己
3、2040颱灣願景計劃
(1)2031年閏3月計劃
(2)2040颱灣願景計劃
第2章、瑞士聯邦政府的「一中政策」 31
1、赴上院外交委員會報告
2、破解一中魔咒
3、國會議員訪颱計劃
第3章、拉法葉艦案 51
1、事實與背景
2、2004年5月3日瑞士聯邦最高法院的判決
3、後記
第4章、總理各國事務衙門 75
1、一些怪現象
(1)沒有簽名的新年賀卡
(2)法院公文和待客之道
(3)每年重復一樣的工作
(4)2005年4月29日外交部電報
(5)伸港鄉公所
(6)颱北縣消防員受訓
(7)對外政策說明
(8)財産信託
(9)網站風波
2、年度十大主要工作計劃錶
3、96年度駐外館長返國述職事
4、颱、美、歐國會議員連綫事
5、颱非論壇
6、馬虎的公文,有損國傢顔麵
7、溝通、建言與公文往來
8、禽流感(Bird Flu)事件
9、巴塞爾鍾錶珠寶展的啓示
第5章、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的人事製度 115
1、人事製度
2、駐外團隊
3、駐瑞士代錶處與駐瑞士代錶處日內瓦辦事處
4、薪資多少的問題
第6章、落井下石文化 157
1、不如歸去
2、辭職
3、下颱場景
4、餘波盪漾
5、環境外交
第7章、颱、瑞關係 179
1、無外交關係下的「外交關係」
2、雙十國慶(2002年)
3、2002年9月10日瑞士加入聯閤國
4、世界衛生組織
5、瑞、中小組成立
6、改名
7、颱、瑞雙方承認駕照和颱、瑞避免所得稅雙重課稅及杜防逃稅協定
8、WTO開館
第8章、直接民主與公投 209
附錄1、瑞士2003?2007公投案舉例
附錄2、諸羅邦(Jura)以公投和平脫離伯恩邦(Bern)獨立
第9章、僑胞是颱灣在海外的最大資産 239
1、華人聯閤會
2、僑愛閤唱團
3、歐洲颱灣醫事聯盟
4、紀念林偉模秘書長
第10章、颱灣意象和國傢利益 253
1、瑞士擅改居留證上我國國籍事
2、弗萊堡國際民俗節
3、搬傢
4、提款離開,一毛不剩
5、反分裂法
6、颱灣藝術節
7、幾點不成熟的看法
(1)對「觀光客倍增計劃」暨「2004颱灣觀光年工作計劃(摘要)」提齣一些看法
(2)幾點不成熟的看法
(3)針對颱灣未來數年的政治發展提齣四點看法
第11章、在瑞士生活點滴 287
1、聖伯納犬
2、赴蘇黎世大學演講
3、瑞士為各國外商投資之最愛
4、瑞士Emmental人榮獲美國威斯康辛州乳酪世界冠軍
5、睦鄰政策
6、正式起訴瑞士航空公司前高層負責人
7、白冷會和神聖十字架修女會
8、ACI Bern 80創會五十週年慶典
9、颱北國際學捨
10、洛杉磯演講2031年閏3月
第12章、我們追上瑞士 309
1、旁觀者清
2、颱灣怎麼瞭?
3、我們追上瑞士?
編後語 346
序1 當大使直言 蕭新煌
我手邊有一本書,書名是《外交官的字典》(The Diplomat掇 Dictionary),作者是Chas. W. Freeman, Jr,由United States Institute of Peace Press在1997年二版修訂齣書。
我查閱瞭這本字典所列的「外交」和「外交官」名詞,竟然讓我對這兩個名詞的定義有震驚的發現:
「外交是為自己國傢說謊的愛國藝術錶現。」
「外交是說法文,什麼都沒說,還會說假話。」
「外交是說謊和否認。」
「外交是用紳士的說法,錶現國傢的實力。」
「如果政治是『可能』的藝術,外交就是將此『可能』帶齣國界的藝術。」
「外交官憑一張嘴想解決所有問題。」
「外交官是那種專門解決那些如果沒有外交官,根本就不會發生的復雜問題的人。」
「外交官是那種叫你去死,你聽完之後卻還竟然有所期待的人。」
「外交官從來不會無意地去侮辱彆人。」
用以上這些「真」到讓人「不舒服」的真言去讀王世榕大使的這本《直言:駐瑞士六年實錄》新書,就不難深深體會到世榕兄實在太不符閤上述所有「負麵」的對外交官做外交的錶列特色。他不騙人、不虛假、不因循、不苟且,而是要直言以對,以六年齣使瑞士的第一手經驗,批判外交部內部官場的僚氣和敷衍文化以及僵化的封建製度;更要真實還原颱灣在當前國際處境下的險境真相;最後他還大膽為當下馬政府標榜的「外交休兵」路綫,下瞭「怎敢有一絲絲奢望」的論斷。
榕兄當然不是一位典型僚氣而僞善的大使,也因為這一點,他做瞭六年外交官、當瞭六年政府官員,迴國和離開政府之後,我們的友誼還在。
除開上述對颱灣外交部的直言批判之外,世榕兄在本書還真言透露瞭無外交關係下的颱、瑞外交關係內幕,剖析待破解的瑞士政府「一中政策」,揭開涉及瑞士的國民黨時代的「拉法葉」懸案。他在本書也以羨慕的筆調介紹瞭瑞士的直接民主與公投製度,大力呼籲要重視颱灣在海外的最大資産—僑胞,以及語重心長地以「六句真言」—即守時、精準、透明、責任、禮貌、信任等六個瑞士國民性格和素養—叫醒那些隻想錶麵學瑞士,卻不知什麼是瑞士精神的無知政客和媒體。
在世榕兄齣版此書前夕,我有榮幸先睹為快,在感佩之餘,更誠心地在此推薦給所有「有膽」、「有心」的颱灣知識份子和愛書人。
(本文作者為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央研究院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執行長)
序2 堅定於大是大非 謝誌偉
為人豪邁、頭腦清晰、心胸寬廣、人文素養與語言能力俱佳的世榕大使,早在颱灣仍處戒嚴時代的民主艱睏時期,就已在默默地為這塊土地上的自由與人權催生,而派駐瑞士六年期間,更是將颱灣國傢觀融閤於國際視野的長纔,發揮到淋灕盡緻。如今,世榕兄卸任不過兩年,一本熱騰騰的駐瑞士大使迴憶錄就將齣爐瞭,我漏夜捧讀,讀到其間不為人知的點點滴滴,眼淚幾幾要奪眶而齣。尤其是描寫「拉法葉艦」一案有關汪傳浦傭金存瑞士銀行,而颱灣政府多年費盡心力卻徒勞無功,最後終在世榕大使殫精竭慮、廢寢忘食到一度幾乎要興「輕生」念頭的奔走下,纔一役畢其功的那個章節,簡直像是在讀懸疑偵探小說一般,即便已知結局,依舊令人深感驚心動魄不已。原來,其中有這麼多「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麯摺在裏麵,我不由得要在此為全體颱灣人說一聲:「世榕兄,謝謝您為颱灣所付齣的心力!」
世榕兄見多識廣,言語幽默,我親身經曆過好幾次;他又膽識過人,堅定於大是大非,這些更見諸於他幾十年來對理想及願景的堅持和追求。而這樣的一位人纔,在那六年為颱灣爭取國傢利益、公理正義的外交生涯裏,卻又必須—本人也忝任過兩年駐外代錶—為國隱忍許多辛酸,甚或委屈。然而我知道,有理念高度的人會將這些麯摺轉為試煉,而從此角度齣發來看本書所述各個麵嚮的事情,讀者們絕對能有獲益良多的贊嘆。細細咀嚼書中對颱灣的國際處境之描繪後,再冷漠的人也將難掩慨嘆,這樣一個美麗的國傢,何以要受到如此坎坷的命運。然而,同時他們也必會興起振奮之心,認為颱灣的未來必是光明的,因為世榕兄在書裏為颱灣這個國傢指齣瞭一條路:隻要我們對這塊土地上的人、事、物抱持關懷與認真,希望就無限。
此外,亦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書裏蘊藏瞭許多非身曆其境就難以完整取得的知識,大至包括瑞士,乃或歐洲的文化之肌理,及各類典章製度之運作,小至對瑞士人日常生活裏的細膩觀察,都透過世榕兄的精確而感人的筆觸,一覽無遺地與讀者們分享。當然,毫無疑問,從書裏對我政府部門的建議、鍼砭或感謝,我們也看到一位鞠躬盡瘁的謀國之臣,對這個國傢愛之深、責之切的殷殷掛念。要之,這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讀的好書,受邀親筆推薦,本人深感榮幸。
(本文作者為東吳大學德文係教授、前颱灣駐德國代錶、前新聞局長)
自序
自1970年年底從國外學成歸國就業算起,個人一輩子的工作都與「涉外」有關,加上也參加瞭幾個國際性社團,所學也與國際政治有關,因此,國際事務對個人而言,並不陌生。不過,自己親自「上陣」,雖然隻是在小小的國傢(一個相當特彆的小國傢)—瑞士—待瞭將近六年的時光,但「異域」實地工作和見聞,的確所獲良多。這得感謝許多人士和機構幫助我成長。
另一方麵,我想將在瑞士的生活心得和工作真相道齣,諒對國人有點幫助。駐外館處其實是國內的縮影和延長據點,國內丟人,我們跟著丟人,國內發展令世人稱贊,我們也跟著沾光。國內政黨惡鬥或「忘瞭我是誰」,那我們也隻有被人傢猛打悶棍。話雖如此,近六年的外交生涯,纔更確切認清颱灣政府仍然是一井底蛙,外交部裏的僚氣令人窒息。欣慰的是,外交部的年輕人仍然清新上進,颱灣的民間組織仍然活力無窮。
沒有邦交下的代錶生涯,絕對不是國人所想像的衣著入時,夜夜笙歌不斷,高談闊論;相反的是經常披星戴月,四處奔波。這說明瞭代錶處的工作可以無限忙碌,人傢並沒有阻礙你;可惱的是,往往是國內的因素,讓你啼笑皆非,進退失據。
總之,「中華官場」的官僚,和仍然保有傳統落伍習性的國人,在這兩大項因素下,使得駐外工作格外吃力。個人隻做瞭這一任大使,就已讓人既醉且飽。本書內容隻是誠實地寫齣所見所聞,當然會陷入以管窺天的毛病;隻想錶達落伍製度和封建文化之害人,而不在攻擊他人。不良製度扭麯瞭個人成長,而文化則更進一步型塑(enculturation)瞭我們今日封建落伍的民族性。若因此書而導緻外交部在人事製度和官場傳統有所檢討,則幸甚矣。至於未來四年,行政或政府治理能力是否均能大大提升,完成改革,從而全麵提高颱灣全方位的競爭力,鑒於以改革為號召的陳水扁政府,都可說繳瞭白捲,目前體製下的舊有人馬「迴鑾」,則個人怎敢有一絲絲奢望。
我購買這本書的動機,其實是源於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瀏覽一本關於歐洲曆史的書籍時,其中一篇腳注提到瞭瑞士在某個曆史時期扮演的關鍵角色,這讓我對這個看似平靜的國傢産生瞭濃厚的興趣。隨後,我開始在網上搜集與瑞士相關的資料,卻發現很多信息都過於學術化,或者過於旅遊導嚮,很難找到一種能夠真正觸及普通人生活日常的視角。就在我幾乎放棄的時候,偶然看到瞭這本書的封麵和書名——“直言——駐瑞士六年實錄”。“實錄”兩個字立刻吸引瞭我,它意味著真實,意味著不加修飾的記錄。而“駐瑞士六年”,這個時間長度,讓我相信作者一定對瑞士有著比普通遊客更深刻的體驗。我設想,作者在這六年裏,一定經曆瞭許多不為人知的細節,比如如何辦理簽證,如何找房子,如何與當地人溝通,如何在工作中遇到挑戰,甚至是如何在平淡的日子裏找到屬於自己的樂趣。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解答我心中關於瑞士的一些疑問,例如,瑞士的社會福利真的如傳說中那般優渥嗎?當地人真的像傳說中那樣冷漠而保守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瑞士的生活會遇到哪些特殊的睏難和樂趣?“直言”這個詞,也讓我對書的內容充滿瞭期待,它暗示著作者不會迴避問題,不會粉飾太平,而是會以一種坦誠的態度,去揭示瑞士社會可能存在的陰暗麵,或者那些不為人知的復雜之處。我期待這本書能是一麵鏡子,映照齣真實的瑞士,也映照齣作者在異國他鄉的真實心境。
评分這本書,我拿到手上的時候,就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書名“直言——駐瑞士六年實錄”,雖然樸實無華,卻透著一股真誠和實在。“駐瑞士六年”,這漫長的時間跨度,足以讓一個人對一座城市、一個國傢産生深刻的理解和情感。我常常想象,作者在這六年裏,是如何一點一滴地去感受瑞士的空氣,品味瑞士的文化,觀察瑞士的生活。我尤其好奇,他/她筆下的“直言”會是一種怎樣的錶達方式?是直率的評論,還是深刻的洞察?是毫不掩飾的贊美,還是帶著批判的審視?讀一本記錄個人海外生活的書,總能讓我從一個全新的視角去認識世界,去思考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瑞士,對我來說,是一個遙遠而又充滿神秘感的國度,它總是與精密、高效、美麗的自然風光聯係在一起,但這些標簽之下,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真實麵貌?作者在這六年裏,又是如何打破這些刻闆印象,或是更加深切地印證它們?我期待這本書能帶我走進一個更加立體、更加鮮活的瑞士,不僅僅是旅遊攻略裏看到的那些標誌性景點,更想瞭解的是普通人在那裏過著怎樣的日子,有著怎樣的喜怒哀樂,又如何與那個社會的規則和文化産生互動。這本書的篇幅,看起來也相當可觀,這讓我感到安心,這意味著作者一定有足夠多的故事和感悟可以分享,不會是淺嘗輒止的走馬觀花。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翻開它,讓作者的文字引領我,在這片阿爾卑斯山下的土地上,進行一場心靈的漫遊。
评分我一直在尋找能夠讓我“沉浸式”體驗一個國傢生活方式的書籍,那些過於浮光掠影的遊記實在無法滿足我。所以,《直言——駐瑞士六年實錄》這本書,當我第一眼看到它的時候,就給我一種“對味”的感覺。《駐瑞士六年》這個信息,立刻讓我意識到,這不是一次短暫的旅行記錄,而是一段漫長而深刻的體驗。六年,足以讓一個人放下遊客的視角,真正去理解一個國傢運作的模式,去感受當地人的生活節奏,去體會文化的細微之處。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在這六年裏,是如何從一個“外國人”逐漸變成一個“熟悉者”的?他/她觀察到瞭哪些我們普通遊客難以察覺的細節?他對瑞士的政治、經濟、社會福利、教育體係,又有著怎樣的看法?而“直言”這個詞,更是讓我對這本書的內容充滿瞭期待。它暗示著作者不會避諱那些不那麼光彩或者有爭議的部分,而是會以一種非常坦誠的態度,去講述他在瑞士的真實經曆和感悟。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更全麵、更真實地認識瑞士,不僅僅是那些風景如畫的山脈和湖泊,更想瞭解的是生活在那裏的普通人,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生活哲學,以及他們在這個高度發達的社會中所麵臨的挑戰。這本書,對我來說,無疑是一次深入瞭解瑞士文化的絕佳機會。
评分我一直對那些能夠深入到一個國傢或地區進行長期觀察的紀實性作品情有獨鍾。當我在書店看到《直言——駐瑞士六年實錄》時,立刻就被吸引瞭。書名中的“駐瑞士六年”立刻勾起瞭我的好奇心,六年,足以讓一個人從一個“局外人”變成一個“半個局內人”,能夠深入到錶象之下,去觀察和感受一個社會真實的脈搏。而“實錄”兩個字,則保證瞭內容的真實性和可信度。我設想,作者在這六年裏,一定經曆瞭從初來乍到的新鮮感,到逐漸適應,再到可能産生的疏離感,乃至最終的理解與認同。這其中必然會包含許多鮮活的故事,關於人際交往的微妙,關於文化衝突的尷尬,關於融入社會的種種嘗試,以及在異國他鄉所體驗到的孤獨與溫暖。我尤其期待書中關於“直言”的部分,因為這暗示著作者並非隻會記錄風光美景,或是歌功頌德,而是會以一種更為客觀、甚至帶有批判性的視角,去審視瑞士的社會製度、文化習俗以及人情世故。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領我,不僅僅是遊覽瑞士的山水,更能走進瑞士人的內心世界,瞭解他們的生活哲學,他們的價值觀,以及他們如何在高度發達的社會中保持一種獨特的生活節奏。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本關於瑞士的書,更是一本關於“理解”與“融入”的書,關於如何在異域文化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並真實地錶達自我的書。
评分我通常不太容易被一本新書所吸引,除非它能給我帶來一種“非同尋常”的閱讀體驗。《直言——駐瑞士六年實錄》這本書,恰恰具備瞭這樣的特質。首先,“駐瑞士六年”這個時間跨度,就足以說明作者絕非走馬觀花,而是真正地在這片土地上留下瞭深深的足跡,體驗瞭當地的風土人情,感受瞭社會的脈搏。六年,對於一個人來說,足以從一個完全的局外人,逐漸變成一個能夠深刻理解和體察當地文化的人。我非常好奇,在這漫長的六年裏,作者經曆瞭怎樣的心路曆程?他/她是如何剋服初期的文化隔閡,又是如何逐漸融入當地社會的?“直言”二字,更是增添瞭本書的吸引力,它預示著作者的敘述會是坦誠、直接,甚至可能帶有某種程度的批判性。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揭示瑞士不為人知的一麵,不僅僅是那些風景如畫的自然風光,更有隱藏在社會錶象之下的真實運作機製,以及普通人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這本書,對我來說,是一次探索未知世界的契機,一次與作者一同深入瑞士心髒地帶的旅程。
评分最近,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真正帶我“看見”一個地方的書,而不是僅僅停留在錶麵的介紹。當我的目光落在《直言——駐瑞士六年實錄》這本書上時,我感到瞭一種莫名的衝動。書名中的“駐瑞士六年”就足以說明作者並非是那種走馬觀花的遊客,而是真正沉浸在瞭那個國度的生活之中。六年,這是一個足以讓一個人對一個地方産生深刻的理解和情感的時間。我猜想,作者在這六年裏,一定經曆瞭很多普通遊客體會不到的事情,比如如何在瑞士找到一份工作,如何處理日常的柴米油鹽,如何與不同背景的人打交道,甚至是如何在遇到睏難時尋求幫助。而“直言”這兩個字,更是讓我充滿瞭期待。它意味著作者不會迴避可能存在的矛盾和問題,而是會以一種坦誠、真實的姿態,去描繪他在瑞士所見到的一切。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我領略瑞士除瞭壯麗風景之外的更深層次的東西,例如它的社會結構,它的政治體製,它的教育模式,以及它的文化內核。我非常好奇,作者會如何用他/她的“直言”,去打破人們對瑞士的那些刻闆印象,或者去印證那些傳說中的美好。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次旅行的指南,更是一次深入的文化體驗,一次關於如何在不同文化語境下觀察和思考的啓迪。
评分我對那些能夠帶來全新視角和深度思考的作品總是情有獨鍾,而《直言——駐瑞士六年實錄》這本書,恰好符閤我的期待。《駐瑞士六年》這樣的錶述,立刻吸引瞭我,它意味著作者不是那種蜻蜓點水式的遊客,而是真正地在瑞士生活瞭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六年,這是一個足夠讓一個人放下戒備,深入到一個社會的肌理之中去觀察和感受的時間。我期待在這本書中,能夠讀到作者在瑞士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種種細節,那些在旅行指南上永遠找不到的真實體驗。他/她如何處理工作上的難題?如何與當地人建立聯係?又如何在異國他鄉找到歸屬感?而“直言”這個詞,更是讓我對這本書的內容充滿瞭好奇。它暗示著作者會以一種非常坦誠、不加修飾的方式,去描述他在瑞士的所見所聞,包括那些可能不那麼令人愉悅的真相。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打破對瑞士的刻闆印象,去瞭解一個更加多元、更加復雜的瑞士。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瑞士的書,更是一本關於跨文化交流、關於個人成長、關於如何在陌生環境中保持獨立思考的思考錄。
评分在我看來,一本好的海外生活記錄,不僅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一種情感的傳遞和視角的分享。《直言——駐瑞士六年實錄》這本書,光是書名就足夠吸引我。《駐瑞士六年》這樣的時限,立刻讓我覺得作者一定經曆瞭很多常人難以想象的故事。六年,足以讓一個人對一個地方産生深厚的感情,也足以讓他看清一個國傢最真實的麵貌。我非常好奇,作者在這漫長的六年裏,是如何一步步地去瞭解和適應瑞士的生活的?他/她是否經曆過文化上的衝擊?是否在溝通上遇到過障礙?是否在融入當地社會的過程中,有過睏惑和掙紮?“直言”這個詞,更是讓我覺得這本書的內容一定會非常“有料”。它暗示著作者不會僅僅寫那些漂漂亮亮的東西,而是會用一種非常坦誠、甚至可能帶點尖銳的方式,去講述他在瑞士的所見所聞所感。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帶我走進一個更加立體、更加真實的瑞士,不僅僅是那些教科書上或者旅遊宣傳冊上的美好景象,更想瞭解的是隱藏在這些光鮮外錶之下的,那些普通人的生活,他們的煩惱與快樂,他們的夢想與現實。這本書,對我而言,不僅僅是一次關於瑞士的閱讀,更是一次關於“理解”和“錶達”的深刻體驗。
评分在眾多的旅行文學作品中,我總是偏愛那些帶有個人鮮明印記,並且能夠深入到當地生活肌理的記錄。當《直言——駐瑞士六年實錄》這本書的封麵映入眼簾時,我便被其獨特的魅力所吸引。《直言》二字,透露齣一種不加掩飾的坦誠與深刻,《駐瑞士六年》則錶明瞭作者對這片土地的長期沉浸與細緻觀察。六年,一個足以讓一個人對一個國傢的社會、文化、人情産生深刻理解的漫長歲月。我毫不懷疑,在這六年裏,作者必然經曆瞭從初到陌生國度的迷茫與好奇,到逐漸熟悉並融入其中的過程。這其中,一定包含瞭無數個平凡卻又極其珍貴的瞬間:也許是在瑞士的某個小鎮,與當地居民的一次偶然的交談;也許是在工作場閤,體會到瑞士人嚴謹高效的工作態度;又或許是在生活的瑣碎中,感受到瞭來自異鄉的溫暖與善意,亦或是碰壁與無奈。我尤其期待書中“直言”所蘊含的力量,它意味著作者不會僅僅停留在對瑞士風景的贊美,而是會以一種更為客觀、甚至帶有批判性的眼光,去審視這個國傢在光鮮外錶之下可能存在的復雜性與挑戰。這本書,對我而言,不僅僅是關於瑞士,更是關於如何在陌生的文化環境中,保持清醒的頭腦,用真實的視角去觀察,並用真誠的語言去錶達。
评分最近,我一直沉迷於那些能夠讓我“身臨其境”地體驗異國生活的書籍,而《直言——駐瑞士六年實錄》這本書,無疑滿足瞭我的這一需求。《駐瑞士六年》的標題,立刻吸引瞭我的注意。這並非一次匆忙的旅行,而是一段長時間的沉浸式體驗,這意味著作者一定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去深入瞭解瑞士的方方麵麵。六年,對於一個人來說,足以讓他從一個旁觀者,變成一個能夠從內部去理解和觀察社會的人。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在這六年裏,究竟經曆瞭哪些故事?他/她是如何與瑞士當地人建立聯係的?在工作中,他/她又遇到瞭怎樣的挑戰和機遇?而“直言”這個詞,更是讓我對本書的內容充滿瞭期待。它暗示著作者不會避諱那些可能存在的問題,而是會以一種非常坦誠、甚至有些銳利的筆觸,去描繪他在瑞士的所見所聞。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我看到一個更加真實、更加立體的瑞士,不僅僅是那些明信片上的風景,更有隱藏在其背後的社會現實和人文情懷。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是一次閱讀,更是一次關於理解、關於文化、關於如何在異國他鄉找到自我價值的深刻探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